1、著名学者夏鼐说:“商朝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商代( )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②创造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④出现了鱼纹彩陶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下列哪一成语出自桂陵之战?
A.减灶之计
B.围魏救赵
C.卧薪尝胆
D.纸上谈兵
3、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在( )
A.春秋时期 B.夏朝 C.商朝 D.周朝
4、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中,有“蒋干盗书”“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和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牧野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5、旧石器时代的典型特征是( )
A.使用打制石器
B.使用火
C.捕杀动物
D.采集野果
6、如表所示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 )
曹操南下到赤壁,孙刘联军齐抗击。孔明周瑜巧用计,火烧赤壁定大局。 |
A.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B.加速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大量内迁
C.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不断开发
D.实现了民族交流交往的日益密切
7、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粟的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8、唐朝有位高僧六次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友好交往,传播了中华文明,这位高僧是
A.僧一行
B.玄奘
C.郑和
D.鉴真
9、1912-1919年,中国新建和改建厂矿企业投资达2.3亿多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其中政治方面的推动因素是
A.民国政府的奖励性法令
B.企业家高涨的爱国热情
C.欧洲列强的经济打压
D.国内市场的需求刺激
10、“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 )
A.经济繁荣
B.吏治清明
C.商业发展
D.生活奢侈
11、关于下图中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两位历史人物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和亲是迫于吐蕃势力强大
B.文成公主为松赞干布带去玉米种子
C.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两人和亲与中原文化先进相关
D.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和亲发生在唐玄宗时期
12、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
A.加强文化控制
B.加强经济管理
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巩固国家统一
13、为改变唐末以来武将跋扈的局面,北宋实行的国策是
A.奖励军功
B.强干弱枝
C.重文轻武
D.守内虚外
14、在我国,自第一个“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在这期间封建王朝皇帝总数多达几百人。这第一个“皇帝”
A.黄帝 B.大禹 C.赢政 D.刘邦
15、秦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下图是秦朝测量重量的工具之一“秦权”,它上面文字的字体是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铭文
16、南朝是东晋之后,先后建立于南方的4个朝代的总称,这4个朝代是:
A.韩、燕、赵、魏 B.宋、齐、梁、陈
C.秦、汉、东晋、西晋 D.魏、蜀、吴、前秦
17、贾思勰是我国北朝时期著名的农学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他撰写了《齐民要术》
②他设计制造出了水碓磨
③他的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④他写成的《水经注》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我们常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中华民族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B.炎帝、黄帝共同繁育了中国人
C.炎帝、黄帝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
D.炎黄部落战胜了蚩尤部落
19、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以下属于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共同点的是都
A.发现于黄河流域
B.都发掘出头盖骨化石
C.会制作工具
D.都懂得人工取火
20、“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黄天意指黄巾)是中国古代哪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口号( )
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项羽起义
C.西汉王莽起义 D.东汉黄巾起义
21、______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朝开始。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_________
(2)使曹操基本统一北方的战役_________
(3)汉武帝时为推行儒学教育的最高学府_________
23、元朝戏剧空前发达,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悲剧《____》;昆曲在明朝万历末期表演艺术日趋成熟,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____》。
24、炎帝和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_____”;炎黄联盟逐渐形成_____族,即今天汉族的前身。
25、他从天竺取经回到长安,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________》一书。
26、图一是河姆渡人居住的__________(建筑样式);图二是半坡人居住的__________(建筑样式)。
27、《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 _________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__________时约3000年的史事。
28、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①________,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技术;②江南地区_____优越;③江南地区的_______,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④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29、约公元前_______年,_______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30、三省六部制的三省是:中书省、__________、尚书省;六部是:吏部、户部、__________、兵部、刑部、工部。
31、用实线把左右相关的两项连接起来
老子 《韩非子》
韩非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道德经》
祖冲之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大明历》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少数民族首领。
(1)唐太宗时统一青藏高原各部落,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赞普——
(2)契丹国的建立者——
(3)11世纪前期定都兴庆府,称大夏皇帝的党项族首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
——商汤
材料二: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
——周文王
(1)材料一出自商汤之口,他在历史上有什么作为?材料的观点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的内容体现了周文王怎样的心情?得到“圣人适周”后,周有了怎样的发展?
(3)以上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4)以上内容给了你哪些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