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是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该表格反映的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是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A. 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
B.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 北方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D. 北方自然条件恶化
2、毛泽东有诗词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 灭亡西夏 B. 统一蒙古 C. 建立元朝 D. 定都大都
3、毛泽东说,《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它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我们从《红楼梦》中可以了解的历史是( )
A.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
B.源远流长的法制传统
C.由分裂到统一的过程.
D.封建制度的逐渐衰落
4、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
A.楚汉战争
B.巨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涿鹿之战
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人
6、湖南省当地政府为了纪念蔡伦和突出蔡伦贡献,主导建设了一些旅游休闲项目和街道,如“蔡伦纪念园”“蔡伦竹海”等,蔡伦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称赞,主要是因为他( )
A.出使西域归来 B.完成了著作《九章算术》
C.改进和推广了造纸术 D.发明了“麻沸散”
7、成语“墨守成规”的“墨守”源自战国时墨翟(即墨子)善于守城。墨子是“诸子百家”中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 )
A.“兼爱”“非攻” B.“仁政” C.集权专制 D.无为而治
8、下图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上的文字称作
A.隶书 B.金文 C.小篆 D.甲骨文
9、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元朝时也非常重视“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具体履行这一职责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御史台
D.中书省
10、《宋史》中三次提到宋江,均称其为“盗贼”,但后世小说《水浒传》则通过北宋末年黑暗社会的描写,认为宋江等人造反是“官逼民反”。这两种“宋江”形象的差异根源在于( )
A.文献属性不同
B.所持立场不同
C.故事细节不同
D.写作时代不同
11、下列人物和成就对应错误的是
A.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B.华佗——“麻沸散”
C.贾思勰——《齐民要术》 D.顾恺之——圆周率
12、有一种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记载了商朝的史事,这种文字是( )
A. 隶书 B. 小篆 C. 金文 D. 甲骨文
13、它开创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模式,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后来的行政区域划分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它”是
A.皇帝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14、这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这个遗址是( )。
A. 山顶洞人遗址 B. 元谋人遗址
C. 半坡人遗址 D. 北京人遗址
15、“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下列与这一思想最相似的是( )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推恩令”
16、枣庄市有一位“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子
17、下列图片承载的共同历史信息是()
A.社会安定
B.经济繁盛
C.打败匈奴
D.社会动荡
18、诸子百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 )
A.孔子
B.韩非子
C.孟子
D.老子
19、《贞观政要》记载李世民评价隋炀帝:“隋炀帝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若能常处关中,岂有倾败?遂不顾百姓,行幸无期,径往江都,不纳董纯、崔象等谏诤,身戮国灭,为天下笑。”材料反映了唐太宗
A.对隋炀帝的厌恶
B.喜爱评价所有历史人物
C.对隋亡的惋惜之情
D.善于汲取历史教训
20、我们很多人都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们能够最早吃到香喷喷的米饭
A. 北京周口店 B. 陕西半坡 C. 山东大汶口 D. 浙江河姆渡
21、南宋抗金英雄是___________。
22、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小组准备编写复习手册—《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编写任务。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 1.阶段特点: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唐太宗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进一步完善的制度:( ) 3.唐朝鼎盛局面:( ) 4.唐朝由盛转衰( ) ……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 1.阶段特点: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王安石变法:触犯大 贵族、大地主利益的内容:( ) 3.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 ) ……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 1.阶段特点:( ) 2.朱元璋改革官制,强化皇权,在中央废除的制度:( ) …… 【以史明事】关于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 |
23、___________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1662年2月,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___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4、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次盛世局面是_______。
25、东汉时期,______(人物)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东汉末年,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______》一书。
26、晋惠帝在位时,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相互混战,史称_________。
27、老子是_____________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中。___________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28、汉代开通的联通欧洲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是________
29、作用: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30、《宋史·高宗本纪》记载:“是月……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该段史料记载的是( )
A. 宋元和议 B. 宋辽和议 C. 宋夏和议 D. 宋金和议
31、连线
32、列举唐宋散文八大家中的四位.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万世师表”是对谁的赞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创立的学派及其核心思想?他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2)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播出一期“百家争鸣”的讲座,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三位著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请你将材料二中的相应人物填写在括号里。
“兼爱”、“非攻”——( )民贵君轻——( )
(3)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近日,校园中屡次出现破坏公物的现象,根据你对儒、法、道三家思想的理解,谈谈如何遏制校园内“破坏公物”的行为。(三家任选一个即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