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新疆吐鲁番2025届高二历史下册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发展的,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下列历史事件(现象)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A.休养生息政策——秦灭六国

    B.秦的暴政——大泽乡起义

    C.推恩令——文景之治

    D.昭君出塞——丝绸之路开通

  • 2、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下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入(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____________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   百家争鸣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原始的农耕社会

    C.华夏之祖的传说

    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 3、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 4、据《晋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这段史料反映了当时南方(       

    A.对外交往频繁

    B.民族交往频繁

    C.人口大规模迁徙

    D.社会经济发展

  • 5、“它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便于携带,取材广泛不拘泥,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为这次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管仲 B.张骞 C.蔡伦 D.钟繇

  • 6、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真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 7、如下图的邮票(小型张)内容取自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实物照片。经学者研究,虽然两辆铜车马的等级、用途、规制不同,但它们的车轮结构、大小基本一致,两轮的间距也相差无几。铜马车的出土印证了秦朝推行的某项措施,这一措施(     

    A.促进了文化交流

    B.便利了交通往来

    C.加强了君主专制

    D.加快了南方开发

  • 8、结束宋辽之间战争状态的协议是(     )

    A.绍兴和议

    B.澶渊之盟

    C.宋辽协议

    D.雁门关协议

  • 9、你到过君山吗?君山的二妃墓传说同下列哪一人物有关

    A. 黄帝 B. 炎帝 C.   D.

     

  • 10、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这反映出(     

    A.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禅让制已经普遍施行

    C.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

    D.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产生

  • 11、战国时期,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思想派别是

    A.墨家

    B.法家

    C.儒家

    D.道家

  • 12、学完秦汉时期的历史后,几位同学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进行概括,你认为最为准确的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1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A.《诗经》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伤寒杂病论》

  • 14、我国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 15、科技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列哪一项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 (        )

    A.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B.北方各民族的交融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科学家勇于探索实践

  • 16、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康有为的“变法图强”,从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巴黎和会上的据理力争,这是仁人志土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C.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 17、2017年7月27日晚,“传承与创新---中国非遗文化周”系列活动之“甲骨文记忆展”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开幕。下列叙述中,有关甲骨文史实准确的是

    ①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②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③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④目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18、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4世纪后期,氐族首领苻坚建立了政权,并统一了黄河流域。他建立的政权名称是( )

    A. 北魏 B. 北朝 C. 前秦 D. 北周

  • 19、小赵要在《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图》上填写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下列遗址中,他应该挑选

    A. 红山

    B. 大汶口

    C. 半坡

    D. 河姆渡

  • 20、李白的诗句“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王维的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都反映出唐朝(     

    A.政治制度先进

    B.工艺水平领先

    C.民族交融加快

    D.中外交往密切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宋代农业发展,南方回到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由____传入的____,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 22、东汉医学家张仲景 ,著有________一书,奠定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

  • 23、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1)农业:①_______,兴修水利;②犁耕施肥,广种_____小麦;③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实行农业______

    (2)手工业:手工艺快速进步。缫丝、织布 、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都有显著的发展。

    (3)商业:商业发展,____繁荣。_____(南京)成为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 24、______时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______(时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 25、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在军事方面,实行_______,加强对人民的控制: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不嗜杀”的建议,施行“_______”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 26、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①______________③ 卿大夫④________

  • 27、观察下图《金、宋对峙形势》,请回答:

    (1)建立 A 处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2)B 处发生的重大事件(战役)   

  • 28、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________》;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__________》。

  • 29、对联中所提到的“佞臣”是指___________

     

  • 30、西汉建国之初,国力疲弱,不得不对匈奴实行”______”,将宗室女子嫁给匈奴首领单于:公元前119年的______,是对抗匈奴的高潮,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搭配题

    关汉卿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窦娥冤》

    瓦子   最早的纸币

    交子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元朝   历朝版图最大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在中国古代史上,发生过许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1)200年,曹操在   中大败袁绍,为以后统有北方打下基础。

    (2)   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莫定了基础。

    (3)   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状态。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开放是一个国家的姿态,也是一个文明的气度。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请依据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贸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说出与图片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这反映出唐朝实行的是怎样的对外政策?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时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原因。

    (3)从材料二我们可以得知,明朝对外交往最大的壮举是什么?它发生于明朝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4)根据材料三,清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能够推行这一政策的经济基础是什么?该政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5)综上所述,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