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湖北鄂州2025届高二历史下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观察如图,结合所学,下列对1893-1920年间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更深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

    ③西方国家对华进口总体呈下降趋势

    ④欧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持续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马克思在阐述对未来社会的构想时,曾提到: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按照共同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失。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由此可知,马克思旨在

    A.通过国家手段促进社会公平

    B.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C.促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 3、立春,是春天之始,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代将立春作为重要节日加以庆祝。如隋代,每年立春前五日,在各州府大门外的东侧,造青牛两头及耕夫犁具。这说明统治者

    A.鼓励商业发展

    B.加强中央集权

    C.重视农业生产

    D.强化思想控制

  • 4、武则天以皇帝的名义把《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入谱,只以官位定尊卑。同时,增加“殿试”,把初唐每年4—7个进士的录取名额增至20人,然后让这些人去巡视各地,并负责选拔推荐人才。这些做法的相同目的是

    A.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

    B.削弱李氏家族,抬高武姓势力

    C.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

    D.扩大科举范围,笼络天下英才

  • 5、顾炎武说:“文切世务,画写故实,学问当有益于天下。”他在绘画领域中痛责文人画“任意师心,鲁莽灭裂,动辄托之写意而止”的风气。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

    B.顾炎武全面否定文人画

    C.其绘画理论受西洋画风影响

    D.顾炎武反对空谈,努力寻求社会改革的方案

  • 6、下表为1956~1961年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突破。这些反思与突破

    时间

    反思与突破

    1956年

    提出应在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基础上去发展重工业

    1958年

    提出“两条腿走路”: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

    1959年

    提出安排国民经济要以农、轻、重为序的思想

    1961年

    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

    A.优化了工业发展方针

    B.调整了国民经济比例

    C.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

    D.解决了三年经济困难

  • 7、关于黄巢起义前藩镇的作用,宋人认为:“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强,此未极之理。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材料

    A.肯定了藩镇对唐统治的积极作用

    B.认为藩镇是唐衰落灭亡的重要因素

    C.基本否定了藩镇对唐统治的作用

    D.认为藩镇对唐统治有正反双重作用

  •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专制王权强大

    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D.个人观念淡漠

  • 9、《论语·乡党篇》记,“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不问马怎么样,而是首先问伤人没有。这主要体现了(       

    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

    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

    C.孔子“仁”的思想

    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

  • 10、从图1到图3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可以提炼出

    A.五四精神

    B.井冈山精神

    C.长征精神

    D.抗战精神

  • 11、唐贞观初年,户不满300万。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在籍户数380万户。而隋朝强盛时期的户数为891万户。到玄宗天宝十三年,有962万户,户数超过隋朝,此时经济发展,社会繁荣,达到了唐朝的极盛。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隋代户口数量有夸大成分

    B.“贞观之治”名不符实

    C.唐代的户口统计更为精确

    D.户口数量反映社会盛衰

  • 12、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以下主张属于荀子的是

    A.“人而不仁,如礼何?”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D.“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

  • 13、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的农村革命与20世纪20年代的农民运动有所不同。30年代主要是在根据地进行“打土豪、分田地”,开展群众运动;20年代则是成立农民协会....

    并配合北伐。这一变化折射出

    A.中国革命性质逐渐转变

    B.共产党在革命中的地位变化

    C.中国革命形势不断高涨

    D.农民问题是革命的中心问题

  • 14、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毋口请”,并形成了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秦朝的这种做法(  )

    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实现了思想统一

    C.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D.导致了暴政统治

  • 15、1927年8月,湖南省委决定把湖南秋收起义区域划分为湘中、湘南、湘西和西南四个区。这个计划遭到毛泽东等的坚决反对。湖南省委最终决定“放弃其他几个中心”,只举行以长沙为中心的“湘中四围各县的暴动”。这说明当时

    A.毛泽东对秋收起义有正确的认识

    B.湖南省委“左"倾思潮强烈

    C.秋收起义使革命从农村转向城市

    D.共产党革命领导经验的不足

  • 16、下图为安徽蚌埠市境内的钓鱼台遗址发掘现场,遗址中出土了大量西周时期的陶制圈足豆、鬲、爵以及砺石、石锛等生活器具,还出土了青铜镞、石镞和陶制纺轮、网坠等,其中两枚西周时期的玉璧,给考古专家带来意外和惊喜。(据蚌埠新闻网2014年10月23日讯)蚌埠钓鱼台考古发掘印证了(   

    A.淮河流域的文明历史悠久丰富

    B.今蚌埠地区是西周的重要封国

    C.西周时期蚌埠境内开始有人类居住

    D.该地区在西周时期青铜制造很发达

  • 17、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 18、南北朝时期的典籍记载了很多北方迁到南方的名士如王导、谢安等人的言行作派,及其受南人崇拜模仿的事例。细如服饰用具,琐至音容笑貌,都被人悉意效拟。南方上层人士改操中原洛阳之音,也成为南士标榜身份的一种方式。据此可知,当时

    A.南北方的语言逐渐趋于统一

    B.经济重心南移消弭文化差异

    C.经济文化实力影响社会风尚

    D.南方社会的包容性强于北方

  • 19、古希腊城邦不断对外殖民活动,希腊移民与他们居住在希腊半岛上的同胞信仰同样的神。他们也讲希腊方言,同母邦之间保持着商业联系。古希腊人的上述行为

    A.有助于希腊城邦共同体的建立

    B.促进了希腊统一国家的建立

    C.推动希腊城邦思想文化的发展

    D.突显希腊城邦的集体责任感

  • 20、中国古代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中央政府鞭长莫及,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通过建立巡视制度,防范分裂割据能够发挥较好的制衡实效。职掌巡察的监察机构通常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受其他部门干扰,便于独立行使职权。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根本目的是

    A.澄清吏治缓和社会矛盾

    B.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

    C.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 21、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在游说君主时,往往强调“祖仁者王,立义者伯,用兵穷者亡”的观点,即是将仁、义视为“王、伯(霸)之道”的根本。这说明(     

    A.诸子百家存在相互借鉴

    B.儒家治国理念成为共识

    C.社会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D.思想领域呈现百家争鸣

  • 22、《史记》载:武王灭商之后“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又“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山东禹城),帝尧之后于蓟(今北京),帝舜之后于陈(河南准阳),大禹之后于杞(河南杞县)”。此举旨在 (     

    A.强化对落后边缘地区控制

    B.笼络监视殷商贵族

    C.彰显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D.弘扬儒家仁政思想

  • 23、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如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A.都建立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

    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

  • 24、下表是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1924-1930年),据表可以窥知(     

    1924年

    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926年

    5-9月,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所长

    1927年

    7-9月,参加八七会议,并领导秋收起义

    1928年

    2月,建立中共最早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0年

    1月,写给林彪的回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B.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C.革命统一战线由建立到破裂

    D.毛泽东思想从萌芽到最终成熟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__的漕渠、白渠、龙首渠。

     

  • 26、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政府开展“________”,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发动内战,不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________》,美国取得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

     

  • 27、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________;1990年10月,________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 28、明清时期在江南地区的手工业中出现了雇佣关系标志着   的出现

     

  • 29、   时期,农业发达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质农具。

     

  • 30、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________。欧洲一体化进入到经济领域合作较高的一体化程度。

     

  • 31、中国的抗日战争为________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32、明中叶以后,部分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________占据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________性质的生产关系。

     

  • 33、制度差异

    地球上不同文明区域在各自特定历史条件下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形成了不同的体系,即制度。

    请写出下方《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图中字母所示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制度文明成果。

    A   B   C   D   E   F  

     

  • 3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列宁主义的内容是什么?

  • 36、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途径是什么?

  • 37、戈尔巴乔夫的措施有哪些?如何评价这些措施?(从经济和政治角度思考)

  • 38、“福利国家”是如何调整的?

  • 39、和平的时代主题出现的原因和表现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