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细胞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将( )
A.保持不变
B.降低
C.升高
D.不能确定
2、将刚采摘的新鲜糯玉米立即放入85℃水中热烫处理2min,可较好地保持甜味。这是因为加热会( )
A.提高淀粉酶的活性
B.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的结构
C.降低淀粉酶的活性
D.破坏淀粉合成有关酶的活性
3、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B.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C.决定植物地上、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相同
D.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
4、下图是细胞中的三种生物大分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
B.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C.都参与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
D.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
5、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圆满结束,在此期间,冬奥村美食频频登上热搜。中国的饺子、烤鸭备受欢迎。高峰期时,运动员们一天要吃掉100多公斤的饺子,午餐时段消耗80多只烤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饺子皮中主要的营养成分可用碘液检测
B.饺子馅中的蛋白质不能直接被人体细胞吸收,需水解成氨基酸等小分子才能被吸收。
C.烤熟肥鸭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脂肪,其含有饱和脂肪酸
D.鸭皮细胞在烤制过程中一般先丢失由水,后丢失结合水
6、现有甲、乙、丙、丁四种细胞器: 甲——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乙——生物膜系统中膜面积最大;丙——含有DNA和RNA,且只有部分绿色植物细胞所具有;丁——低等植物细胞具有而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下列对这四种细胞器的判断,错误的是( )
A.甲具有核酸成分且与染色质(染色体)的核酸种类相同
B.乙的生物膜可以与核膜和细胞膜直接相连
C.丙可以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D.甲和丁不属于生物膜系统,动物细胞中也含有丁
7、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之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
B.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
C.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
8、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支原体结构图
A.肺炎支原体和病毒都有DNA和RNA
B.肺炎支原体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C.肺炎支原体能在无生命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D.肺炎支原体繁殖形成的群体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群落层次
9、某实验小组从成熟的叶肉细胞中提取出多种细胞器,并分析了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最合理的是( )
A.若某细胞器含有磷元素,则该细胞器能参与细胞内囊泡的形成
B.若某细胞器含有RNA分子,则该细胞器能合成蛋白质分子
C.若某细胞器含有色素,则该细胞器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D.若某细胞器含有ATP合成酶,则该细胞器能分解丙酮酸分子
10、某学生小组将少量酵母菌接种到一个经过灭菌的装有一定量培养液的试管中,每天同一时间检测、估算酵母菌的种群密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应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检测
B.计数操作时应先盖好血细胞计数板的盖玻片再滴入菌液
C.该酵母菌种群未来的种群密度将长期维持在 1.3×108 个/mL
D.从开始培养到第 5 天,该酵母菌种群的种群增长率不断下降
11、质膜也称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发挥重要功能,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蛋白质和糖类,有的还含有胆固醇
B.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是实现不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物质基础
C.细胞的生长、分裂,变形虫的变形运动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与磷脂无关
12、主动运输的能量来源分为3类,即ATP直接提供能量(ATP驱动泵)、间接供能(协同转运蛋白)、光驱动(光驱动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协同转运蛋白具有特异性
B.ATP驱动泵作为载体蛋白的同时,还可以作为生物催化剂
C.图中所示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主动运输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离子或分子的电化学势能
13、下列对“系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为“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层次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14、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会出现水肿,进而降低身体的血氧含量。如果患者的血氧含量处于低位,可能会感受到疲劳、呼吸困难等。血氧仪可用来检测人体的血氧浓度,通过检测血氧浓度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判断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肺炎患者出现肺部水肿,其中主要的液体来自淋巴液
B.血浆蛋白、尿素、激素、抗体和CO₂等都属于正常人体血浆成分
C.新冠肺炎患者呼吸困难缺氧后,会导致红细胞内乳酸含量增多
D.内环境成分处于稳定不变状态,发生改变后可作为患病依据
15、如图为某核酸长链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④的名称为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B.该长链中每个五碳糖都与两个磷酸相连
C.两种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的差异可体现在①的种类不同
D.核酸与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多样性都取决于单体的排序多样性
16、T细胞的受体蛋白PD-1(程序死亡蛋白-1)信号途径有调控T细胞的增殖、活化和细胞免疫等功能。肿瘤细胞膜上的PD-L1蛋白与T细胞的受体PD-1结合引起的一种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D-Ll抗体和PD-1抗体具有肿瘤免疫治疗作用
B.PD-L1蛋白可使肿瘤细胞逃脱T细胞的细胞免疫
C.PD-L1与PD-1的结合增强T细胞的肿瘤杀伤功能
D.若敲除肿瘤细胞PD-L1基因,可降低该细胞的免疫逃逸
17、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以下不能说明的是( )
A.ABA对植物适应干旱环境有积极作用
B.ABA作为一种植物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C.干旱时,ABA能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
D.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干旱处理的时间和植物幼苗的类型
18、如图表示用同样的条件单独培养双小核草履虫、大草履虫及混合培养两种草履虫(两种草履虫食性相同,生活环境相似)得到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单独培养后期,两种草履虫种群增长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种内竞争的加剧和食物、空间等的限制
B.混合培养时大草履虫的种群数量最终降为0,是因为双小核草履虫在与大草履虫的竞争中占优势
C.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的K值低于单独培养时,是因为竞争者大草履虫的存在增大了环境阻力
D.若在混合培养时,往培养液中加入双小核草履虫的天敌,会对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产生影响,对大草履虫的数量无影响
1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C.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在促进细胞分裂方面表现为拮抗作用
D.乙烯是在植物体特定部位产生,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20、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下图是其病原体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它属于( )
A.植物
B.动物
C.原核生物
D.真菌
21、如图是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其中①和②为相关反应过程,A、B表示光两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的A、B分别是O2、CO2
B.①和②过程都发生在生物膜上
C.光合色素在①过程中发挥作用
D.①和②过程中能量的转化不同
2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适应”的形成过程作出了科学的解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雄性动物求偶时会通过各种方式获得交配机会,是一种适应性行为
B.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性生物新类型形成的必要条件
C.经环境诱发产生的各种变异均会赋予种群生存和繁殖的优势,提高环境适应性
D.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叶刺后有利于保水,但光合作用减弱,体现了适应的相对性
23、下列有关科学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B.差速离心法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方法
C.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18O研究了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
D.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
24、如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结果模式图,关于该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该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
C.该细胞可表示洋葱根尖细胞
D.该细胞含有8条染色单体
25、下图分别表示某雄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①中a、b柱分别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图②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______________。
(2)图①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②中的______________,图①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
(3)图①中Ⅰ、Ⅱ、Ⅲ、Ⅳ所对应的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
(4)下图甲是该种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为______________。
26、如图是培育优良种牛的流程图,a、b为操作过程,请据图回答有美关问题:
(1)a过程的技术名称是__________。此前,精子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处理,此后,应将受精卵转入_______________中继续培养,以检査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
(2)b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检测外源基因是否在转基因牛D中表达成功的方法是_____;要从转基因牛D的牛奶中提取外源基因蛋白,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应将外源基因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连。
(3)为取得A、B同卵双胎,应在胚胎发育的囊胚期用机械方法将胚胎分割,其操作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影响分割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1)图中E含有的元素有 ,A是 ,A形成E的方式为 。
(2)图中的F为 ,B是 ,B有 种。
(3)仅由E、F两种物质构成的生物是 。
(4)E在细胞内的合成受F、G、H中的 控制。
(5)图中的C是 ,由C构成的植物细胞内的结构物质是__________。
28、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⑤指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阶段,在______________上进行的。
(2)图中的③为__________________,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很快形成C3,接受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释放的能量,并且被___________还原。
(3)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下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 a—e 代表过程,A—C 代表能量)。
(1)图甲中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填图中字母),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填生理过程)。
(2)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调查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 法;若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 型。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增加,这将直接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 大量减少,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图乙中的 A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三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所示。如果丙所需的能量有 1/2 直接 来自甲,若消耗甲 360KJ,至多使丙增加能量为_____kJ。
30、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诞生;12月5日,第二例克隆猴“华华”诞生。我国科学家攻克了与人类相近的灵长类动物猕猴的体细胞克隆的难题。获得克隆猴的流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中中”“华华”的性状与_____(填“核供体”“卵母细胞供体”或“代孕”)动物的性状基本无关。
(2)欲获得单个雌猕猴体细胞,可用_____酶处理动物组织块。过程①表示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该过程一般要将卵母细胞培养至_____期再进行,目前常用的去核方法是_____。将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与克隆羊多莉培养成功一样,“中中”和“华华”克隆猕猴的成功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31、下图甲表示在某密闭装置中,一昼夜内每小时测得的某绿色植物周围空气中O2和CO2的相对含量。图乙是该植物体内碳元素的转移路径,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F对应时刻,总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该植物一昼夜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刻是_____________。
(2)图乙中②④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研究发现,当土壤干旱时,该植物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的X物质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从该植株剪取_____________叶片,随机均分为四组,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_____________及三种不同浓度X的完全培养液中,以分析叶片中X物质浓度与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程度)之间的关系,一段时间后,测出实验组的有关数据。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液中X浓度的增大,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小麦中,光颖和毛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P表示),抗锈病和不抗锈病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R表示),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光颖抗锈病和毛颖不抗锈病杂交,F1代全为毛颖抗锈病,F1自交,F2出现四种性状:毛颖抗锈病、光颖抗锈病、毛颖不抗锈病、光颖不抗锈病。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F2中表现型与亲本不同的个体所占比例是_______。
(2)F2代毛颖抗锈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_______ 。
(3)F2中要获得PPRR的小麦10株,F2群体理论上至少应有_______株。
(4)F2中光颖抗锈病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5)选F2中光颖抗锈病植株与毛颖抗锈病双杂合子植株杂交,后代出现光颖抗锈病纯合子的比例是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