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面的片段中填上哪组关联词最恰当?( )
我有时( )没有盖上菜种,( )把它踢飞了。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 )往菜上浇,( )拿着水瓢,把水往天空一扬。
A.不但……而且…… 不是……而是……
B.不但……反而…… 不是……而是……
C.不但……而且…… 是……不是……
D.不但……反而…… 是……不是……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澈(cè) 提挈(qiè) 恐吓(xià) 蚌壳(bàng)
B.胚胎(pī) 土匪(fěi) 喧哗(huá) 弓弩(nǔ)
C.桅杆(wéi) 窘迫(jiǒng) 膘肥(biāo) 镌刻(juàn)
3、甲骨文记录的内容不包括( )
A.祭祀
B.战争
C.狩猎
D.汉朝历史
4、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手指 | 长处 | 短处 |
大拇指 | ____ | 形态不美 |
食指 | 机敏,干活最多 | 姿态不窈窕,常受伤,做的事复杂 |
中指 | ____ | 干活不出力,只在旁边为扶衬 |
无名指和小指 | 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 ____ |
5、我能写词语
dù jì(_______) chéng xiàng(_______) zhī yuán(_______) léi gǔ(_______)chí yán(_______) shuǐ zhài(_______)
6、给下列汉字换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艇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词语超市(辨字组词)
霎(_______)瞄(_______)舵(_______)
妾(_______)锚(_______)船(_______)
8、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语填空。
____然大_____ ____不自_____ 青筋_________ 一_____见______
汗如_________ _____耳_____腮 _________之躯 美_____绝______
1.黄继光以 ________ 挡住了敌人的枪眼,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2.在三伏天里,工人们在工地上 ____________ 。
3.王老师批评社会的丑恶现象往往是_______________。
4.看他那_____________的样子,不知道又碰上什么为难的事了。
9、课外阅读。
井里捞上来的“美食”
记得大门洞子东边那家是养猪的,一个大猪在前边走,一群小猪跟在后边。有一天一个小猪掉井了,人们用抬土的筐子把小猪从井里吊了上来。吊上来,那小猪早已死了。井口旁边围了很多人看热闹,祖父和我也在旁边看热闹。
那小猪一被打捞上来,祖父就说他要那小猪。祖父把那小猪抱到家里,用黄泥裹起来,放在灶坑里烧上了,烧好了给我吃。
我站在炕沿旁边,那整个的小猪,就摆在我的眼前,祖父把那小猪一撕开,立刻就冒了油,真香,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香的东西,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
第二次,又有一只鸭子掉井了,祖父也用黄泥包起来,烧上给我吃了。
在祖父烧的时候,我也帮着忙,帮着祖父搅黄泥,一边喊着,一边叫着,好像拉拉队似的给祖父助兴。
鸭子比小猪更好吃,那肉是不怎样肥的。所以我最喜欢吃鸭子。
我吃,祖父在旁边看着。祖父不吃。等我吃完了,祖父才吃。他说我的牙齿小,怕我咬不动,先让我选嫩的吃,我吃剩了的他才吃。
祖父看我每咽下去一口 他就点一下头 而且高兴地说
这小东西真馋 或是 这小东西吃得真快 ”
我的手满是油,随吃随在大襟上擦着,祖父看了也并不生气,只是说:
“快蘸点盐吧,快蘸点韭菜花吧,空口吃不好,等会儿要反胃的……”
说着就捏几个盐粒放在我手上拿着的鸭子肉上。我一张嘴又进肚去了。
【1】“助兴”一词的意思是______。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3】题目“井里捞上来的‘美食’”中的“美食”指的是________ 和_________两件事。这两种“美食”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
【4】在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作者与祖父之间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①有一个巨商,为了躲避动荡,把所有的家财置换成玉器,特制了一把油纸伞,将玉器小心地藏进了伞柄内,然后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普通百姓,带上雨伞准备归隐乡野老家。不料,途中出了意外,他打了一个盹,醒来之后,雨伞竟然不见了!巨商不露声色地仔细观察,发现随身携带的包裹完好无损,断定拿雨伞之人不是专业盗贼,估计是过路人顺手牵羊拿走了雨伞,此人应该就在附近。
②巨商于是就在此地住了下来,购置了修伞工具,干起了修伞的营生。春去秋来,一晃两年过去了,他也没有等来自己的雨伞。但是巨商在修伞过程中,了解到有些人的雨伞坏得不值得一修的时候,就会重新买新的雨伞。巨商于是又改行“旧伞换新伞”,并且换伞不加钱。一时间,前来换伞的人络绎不绝。
③不久,有一个中年人夹着一把破旧的油纸伞匆匆赶来,巨商接过来一看,正是自己魂牵梦萦的那把雨伞,伞柄处完好无损,巨商不动声色地给那人一把新的雨伞。那人离去之后,巨商转身进门,收拾家当,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④镇静出智慧。巨商的无言等待,是一种镇静之后的智慧。在突如其来的事件面前,巨商能够沉着应对,从而化险为夷。
⑤对人生而言,学会镇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让你懂得,一旦出现惊涛骇浪、乌云笼罩,焦虑、苦恼非但于事无补,有时还会使事情变得更糟。而恰如其分的镇静能够让你稳住阵脚、挽回损失。
【1】根据对内容的理解,在横线上填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顺手牵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络绎不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巨商的“雨伞”失而复得,这是他智慧的表现。你认为巨商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说明你的理由。(至少说明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选取典型事例,以巨商的处事方式说明了“____________”的观点,具体表现为巨商的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词句来回答)
【5】短文最后两段话明确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段话在表达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周恩来妙答美国记者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位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个典型的事例。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无功不受禄:________。
②哑口无言: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无意——________ 喜欢——________
【3】对于美国记者的问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
【4】周总理的回答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1】对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毛主席的内心独白,他多么希望毛岸英能像前几次一样,平安回到自己身边啊!
B.省略号的运用,突出了毛主席无比悲痛的心情。
C.这两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慈爱的父亲形象。
D.这是对毛主席的语言描写,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2】读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这句话是对毛主席接到电报后的______描写,深刻揭示了主席失去爱子后___________的心情。
【3】对于选段的最后一句,应该如何朗读?( )
A.语速较快,语调激昂。
B.语速略慢,语调低沉。
C.语速适中,语调低沉。
13、课外语段阅读。
____________
武松又行不到三四里路,再吃过十来碗酒。此时已有午牌时分,天色正热,却有些微风。武松酒却涌上来,把布衫摊开,虽然带着五七分酒,却装做十分醉的,前颠后偃,东倒西歪。来到林子前,仆人用手指道:“只前头丁字路口,便是蒋门神酒店。”武松道:“既是到了,你自去躲得远着。等我打倒了,你们却来。”
……
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
【1】文中“醋钵儿大小拳头”突出了武松____________;在《景阳冈》中,作者写的是“提起______________的拳头”,这两者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2】文中画“____”句子,写出了武松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的内容,并作为题目写在选文前的横线上。
14、阅读
①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②小丫头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雯姑娘昨儿放走了。” 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回说:“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③独有宝玉的美人儿,再放不起来。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1】从第①段宝玉吩咐人把风筝给嫣红送回去,可见他( );从第②段宝玉一连“损失”两个风筝也不生气,可见他( )
A.没有贵族公子的架子 B.心地纯善
【2】根据上下文可以猜出第③段中“只起房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宝玉见美人儿风筝做得精致,马上就_______起来;他想放美人儿风筝,却放不起来,被众人一笑,他___________。宝玉的这些言行举止给你留下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汪微微
①小学二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平日里话不多,习惯用眼神制止并解决纷争与事端。
②对男生,他实行军事化管理。课间十分钟,其他班的男生疯得东倒西歪,我们班的男生则挺拔地站立着,有序地排队,轮流着立定跳远,玩得像上课一样规规矩矩又铿锵有力。
③对女生,他力推淑女教育。说话要不疾不徐,微笑要张弛有度;裙子要过膝,不许撩起下摆擦汗,不能光脚穿凉鞋;坐不能弯腰驼背,站不能含胸低头;课外少看电视多读书,每天练习毛笔字……
④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一学期过去,没几个能真正坚持下来的。做得最好的,是和我们同班的他的女儿。我们既同情她的别无选择,又钦羡她的与众不同。她不是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却自有一种说不出的美,眼中闪烁着看得见摸得着的柔软和善意。连最捣蛋的男生路过她身边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屏声敛气。
⑤多年后,在家乡的街头,她穿一袭蓝底白花的连衣裙,绾(wǎn)着低低的发髻,静静地站在那里。嘈杂如水,流到她身边,却自觉地绕道而行。有人和她打招呼,她轻轻地点头,微笑致意,温婉得既优雅高贵又接地气。
⑥原来,她被打磨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美,过去叫教养,现在叫气质。
⑦初一时的语文老师,是个有着慢条斯理智慧的老头儿,他惩戒我们的惯用伎俩是写检讨。检讨的内容直接照搬作文要求:文笔要好,感情要真,题材不限,风格却要自成一家,字数不能少于800字。最可怕的是,要一式54份——班上共54个人,人手一份。字迹要沿用书法课上的工整与气势。
⑧有一回上课,他迟到了几分钟。不待他道歉并解释原因,台下一片亢奋的叫喊声,大家一起喊:54,54,54!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湮(yān)没掉每个人。
⑨从此,他再也没有让我们写过检讨,却要求大家记日记。算算,一天不过就一篇,我们胜者为王居高临下地同意了。
⑩毕业后和一干人去看望他,说起这段往事,他笑:小小少年是一块块璞玉,但雕琢要讲究方式和技巧。写检讨是假,练笔练字才是真。然后他转过头,对我说:“你的字,有蝇头小楷的功底;你的日记,也最好看。”
⑪原来,我们最终学会的,是不要错过自己。
⑫高二时的语文老师,是个忧郁的诗人。他为人低调又不羁,平时见他背影的机会比正面还要多。有一次上课讲诗歌的结构与特点,他找来了几本自己以前写的诗集。讲台上的他,眼神干净明亮,有一种未经世事的洁白,像正在做梦的少年。他一字字念,一句句写,一段段讲其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以及写诗的心境和曾经沉睡的梦想。讲到动情处,他会停下来,一言不发地看向窗外,眼神比远方还远。
⑬课后很久,我心里仍蓬勃得静不下来。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它干净清洁,美好亲切,散发着梦想的味道。最难得的是,它离我这样近,一声轻唤便足以叫醒我,而不只是远远地隔空感动我。
⑭后来,我开始偷偷写诗,不在乎写得好不好,不去想有没有用,也不在意是否有人懂,愿意写下去并能很好地写出来,对自己而言已经足够。
⑮原来,梦想是一种让你觉得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1】查字典填空。
“临”字的音序是_____,音节是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字典里有三种解释:①到,来;②换着,靠近;③照着字、画模仿。文中“莅临”的“临”取第______种解释。
【2】照样子,写词语。
(1)乐呵呵(ABB式)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东倒西歪(含反义词)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规规矩矩(AABB式)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文章叙写了三位老师的不同特点和对“我”的影响,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人物 | 特点 | 对“我”的影响 |
小学时的班主任 | 不怒自威的军人 | (1)____________ |
初一时的语文老师 | (2)_____________ | 让“我们”学会不要错过自己 |
高二时的语文老师 | 忧郁的诗人 | (3)_____________ |
【4】文中第⑤段描绘老师女儿,并没有写老师,有人说多余了,应该删掉,你认为应不应该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语境,品读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湮没掉每个人。”这句话是什么描写?这样的描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一字字念,一句句写,一段段讲其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以及写诗的心境和曾经沉睡的梦想。”加点词语在本句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话是在解读师生之间的关系,根据你平时的经历及本文的讲述,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我能行。
智取九龙杯
一次,一位外宾访问中国后从上海回国,有关单位在某大饭店为他准备了丰盛的宴 席。宴会上使用的精致的酒杯上雕刻着九条飞龙,姿态各不相同,条条矫(j iǎo) 健抖擞,鱗 光耀目,口含金珠,每次酒一入杯,金珠就闪闪滚动。这位外宾非常好奇,爱不释手。酒过 三巡(xún) ,他倚(yǐ) 酒三分醉,顺手牵羊…一把一只九龙杯塞进了公文包。但此举被接待 人员看见了。这酒杯是国宝,一套一共36只,少一只岂(qǐ) 不可惜?
当时周恩来总理正在上海,有关部门立即向周总理作了汇报。周总理说:“九龙杯是 国家的宝贝,一定要追回来,但要有礼貌、不伤感情地追回来。”周总理接着问:“今天为这 位外宾安排了什么活动?”有关同志回答说:“宴会后看杂技表演。”周总理笑了笑说:“这就 好办了。”说完,一一做了安排。
杂技场里灯火通明,外宾正兴高采烈地欣赏精彩的表演。正在表演的是魔术,只见魔 术师摆出三只九龙杯,右手高举一把手枪,只听“嘭”的一声,三只九龙杯只剩下两只,另一只不翼而飞了。正在大家纳(nà) 闷的时候,魔术师已走到前排外宾席前,彬(bīn) 彬有礼 地请那位外宾打开公文包,轻而易举地取回了九龙杯。观众席上掌声雷动,那位外宾真是有口难言。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 喜爱得舍不得放下。 ( )
(2) 指顺便拿走人家的东西。 ( )
【2】九龙杯是国宝,非常美观,短文中是怎样描写的?请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总理笑了笑说:‘这就好办了。’说完,一一做了安排。”联系上下文,说说周总理做了什么安排,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此文,你有何感想?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
青梅煮酒论英雄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很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羽和张飞蒙在鼓中,说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许褚、张辽请刘备叙话。①张飞和关羽两人不在,刘备只得心惊胆战地入府见曹操。曹操笑着说:“你在家做大事啊!”②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得面如土色。曹操拉着他的手,走到后园,说:“你学习园艺不容易啊!”刘备回答说:“没事消遣罢了。”曹操说:“刚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忽然想起去年征讨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们都口渴。我心生一计,用鞭虚指说:‘前面有梅林。将士们听了这句话,嘴里生出唾沫,都不渴了。今天见此梅,我觉得不可不赏,刚好酒煮熟了,故邀你到小亭一会。”刘备听后心神方定。他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亭内已经据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突然说道:“你经常在外游历,一定知道当世英雄。请说说看吧。
刘备便说:“淮南的袁术,兵粮足备,能称为英雄?”曹操笑道:“袁术不过是坟墓里的枯骨,我早晚都会抓住他的!”
刘备又说:“河北的袁绍,四代中有三代是公卿,家门中有很多故吏,能称为英雄?”曹操笑说道:“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千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刘备只好再说:“有一个人人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能称为英雄吗?”曹操说:“他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刘备又道出了孙伯符、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人,都被曹操一一否定。曹操鼓掌大笑说:“这些碌碌无为的人,何足挂齿!”刘备说:“除此之外,我实在是不知道了呀。”曹操说:“能称英雄的人,应该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
刘备问:“那谁能被称为英雄?”曹操用手指指刘备,然后又指向自己,说:“现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你我两人而已!”
刘备一听,大吃一惊,手里拿的筷子和勺子都掉在地上。这时正巧大雨倾盆而下,雷声大作。③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说:“因为打雷被吓到了,才会这样。”曹操此时早已放下戒备,笑着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刘备说:“连圣人面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通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怀疑刘备了。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1】第一自然段中的“韬晦之计”指____,刘备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
【2】曹操煮酒论英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曹操是个_________的人;而刘备假装糊涂,用袁术、刘景升等人来搪塞,是为了_______,最后刘备_______,终于使曹操放下了戒备,从中可以看出刘备是个_______的人。
【3】下列对文中画“”的三个句子分析正确的是( )。
A.第①句运用了心理描写,写出了刘备担心曹操会加害张飞和关羽
B.第②句运用了神态描写,写出了刘备胆小如鼠遇事惊慌失措的子
C.第③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刘备以胆小怕雷为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麻痹了曹操,保护了自己
【4】文中画“”的部分可以用“_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概括。
18、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
齐桓公称霸后齐国很强盛。后来到了齐景公当国君的时候,齐国出现了一位很有才干的相国,他的名字叫晏婴,他既有丰富的知识,又聪明机敏。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敢于指出国君的错误,是齐景公的得力助手。老百姓都尊敬地叫他“晏子”。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走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着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国君叫你养鸟,你却让鸟飞走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因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人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他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你的提醒,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有删改)
【1】根据你的理解给短文加上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请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贫乏——(______) 蔑视——(______)
【3】理解“若不是你的提醒,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这句话。
(1)句中的“你”指__________,“我”指__________。
(2)“我”险些犯了什么大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犯了大错误的后果可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百姓都尊敬地叫晏婴“晏子”的原因是什么?请用“_____”在文中画出来。
【5】你从这则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食物“消化时间表”
A.芋头
B.牛奶
C.牛肉
D.猪油煎鸡蛋
【2】小红下午2点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赛前不宜吃太饱,不宜吃难消化类食物,她中午吃什么比较合适?( )
A.猪肉、面包、牛肉
B.香蕉、牛肉、鸡蛋
C.芋头、猪肉、豆浆
D.苹果、牛奶、面包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妈妈最近肠胃不舒服,时常胃疼胃胀,医生建议她多吃蔬菜,早餐吃粥为好。
B.一般来说,蔬果类食品比蛋白质、脂肪类食品更容易消化。
C.因为脂肪与谷物或蛋白质食物共同摄入会延长后者的消化时间,所以我们摄入的脂肪越少越好。
D.明明晚饭只吃了一碗稀饭,半夜他的肚子就饿得咕咕叫了。
【4】外公刚动过胃部手术,医生建议他少食多餐,你觉得妈妈可以准备____等做他的中餐;如果你去探望外公,你准备买些什么水果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华平时偏食,十分爱吃肉制品,你能为他的饮食习惯提些建议吗?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我奶奶退休了。奶奶经常去居委会为大家服务。(连成一句话)
(2)孙明特别喜欢踢足球和篮球。(修改病句)
(3)我散步。(扩句)
(4)小燕子在屋檐下唱着歌,告诉人们春天来了。(仿写句子)
21、句子练习
(1)大家都知道刷子李的本领高。(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常州在短期内迅速控制住了疫情,谁能否认这是民众团结一心,共同抗疫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妈妈对我说:“我发现你学习劲头很足,我奖励你周末去郊游。”(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不会没有钱!(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写作
你们班的教室里出现了一窝老鼠,怎么赶都赶不走,后来大家发现,那是因为教室里每天都有很多同学们浪费的点心、水果和牛奶,让老鼠们不愿离开。
请你以《我们老鼠的“美好”生活》为题,用第一人称写一篇想象作文(童话),用以提醒同学们不要浪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