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
A.
B.
C.
D.
2、已知是等差数列,且
,则这个数列的前9项和等于( )
A.45 B. C.55 D.
3、复数是实数,则实数
等于( )
A. 2 B. 1 C. 0 D. -1
4、若对任意的正实数,不等式
,则实数
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5、已知集合,
,则
( )
A.
B.
C.
D.
6、在中,“
”是“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设,则“
”是“
”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已知函数,则
( )
A.6 B.4 C.2 D.1
9、《莱茵德纸草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把120个面包分给5个人,使每个人所得份量成等差数列,且较大的三份之和的七分之一是较小的两份之和,则最大一份的个数为( )
A.2 B.15 C.32 D.46
10、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中,若
,则
等于( )
A.0
B.1
C.2
D.
11、已知集合,
,
,则集合C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
A.4
B.7
C.8
D.16
12、若是角
的终边上一点,则
( )
A.
B.
C.
D.
13、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
A.
B.
C.
D.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圆
与
轴和
轴分别相切于
两点,点
分别在线段
上,且
与圆
相切,则
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15、已知函数若
的最小值为6,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6、中国古代计时器的发明时间不晩于战国时代(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2年),其中沙漏就是古代利用机械原理设计的一种计时装置,它由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容器和一个狭窄的连接管道组成,开始时细沙全部在上部容器中,细沙通过连接管道流到下部容器,如图,某沙漏由上、下两个圆锥容器组成,圆锥的底面圆的直径为和高为
,细沙全部在上部时,其高度为圆锥高度的
(细管长度忽略不计).若细沙全部漏人下部后,恰好堆成一个盖住沙漏底部的圆锥形沙堆,则此圆锥形沙堆的高为( )
A.
B.
C.
D.
17、已知,
,
均为正数,且
,则
的最小值为( )
A. B.
C. 4 D. 8
18、已知全集,集合
,
,则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2
B.3
C.4
D.5
19、已知在
内有零点,且在
上单调递减,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0、在中,若
,则
A.1
B.
C.
D.
21、曲线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
22、已知向量,
,且
,则
________.
23、值为______.
24、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__________
25、在的二项展开式中,第三项的系数为___________(用数值作答).
26、已知函数,给出以下命题:
①若函数不存在单调递减区间,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
;
②过点且与曲线
相切的直线有三条;
③方程的所有实数的和为16;
④方程,则
的极小值为
.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
27、已知,
,函数
.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2)将函数的图象上的各点______得到函数
的图象,当
时,方程
有解,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在以下①、②中选择一个,补在(2)中的横线上,并加以解答,如果①、②都做,则按①给分.
①向左平移个单位,再保持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②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再向右平移个单位.
28、设:
,
:
,若
是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9、在四棱锥中,
,
,
,
.
(1)证明:.
(2)求点到平面
的距离.
30、设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为
,若
,且
,
,记
,求
.
31、已知,且
.
(1)求证:;
(2)当时,不等式
恒成立,求
的取值范围.
32、某学校体育课进行投篮练习,投篮地点分为区和
区,每一个球可以选择在
区投篮也可以选择在
区投篮,在
区每投进一球得2分,没有投进得0分;在
区每投进一球得3分,没有投进得0分.学生甲在
,
两区的投篮练习情况统计如下表:
甲 |
|
|
投篮次数 | ||
得分 |
假设用频率估计概率,且学生甲每次投篮相互独立.
(1)试分别估计甲在区,
区投篮命中的概率;
(2)若甲在区投
个球,在
区投
个球,求甲在
区投篮得分高于在
区投篮得分的概率;
(3)若甲在区,
区一共投篮
次,投篮得分的期望值不低于
分,直接写出甲选择在
区投篮的最多次数.(结论不要求证明)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