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云南昆明2025届高二历史上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图所示文物及其铭文,有周康王赐予盂器物和人口、告诫盂要忠心辅佐王室等信息。该史料可用于认识(     

       西周“大盂鼎”及其铭文拓片

    A.王位世袭制

    B.行省制

    C.分封制

    D.皇帝制度

  • 2、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各族都述说、记录祖先的起源故事,形成纷杂的古帝王、英雄传说。在各民族的竞争与融合中,这些故事、传说彼此串联起来,到汉代后,逐渐形成共同的历史记忆,入主汉地的各少数民族往往自称是炎黄之后。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形成统一基本格局

    B.儒学正统地位正式确立

    C.西周的政治秩序被破坏

    D.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形成

  • 3、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过女子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等团体。虽然她们以“追花木兰、梁红玉之芳尘”为号召,但当她们以“专制达于极点,满清之气运告终,共和程度既齐,汉族之河山当复”为宣言的时候,她们已经远远超越了花木兰别梁红玉的芳尘。这主要反映了(     

    A.妇女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B.民族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C.清政府已成众矢之的

    D.民权意识的增强

  • 4、抗日战争时期,美国记者白修德在文章中写道:“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各种机构,都是由人民选举的。过去最没有地位、最受人瞧不起的人,也有权参与政治。”英国学者在亲自考察了晋察冀边区第一届民众代表大会后,也坚信:“该大会是颇足以代表社会的各阶层的”。边区政府的做法(       

    A.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的社会基础

    B.凝聚了民族解放战争的力量

    C.推动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D.排除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影响

  • 5、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对中国革命产生重大影响的会议。下表会议内容出自中共(       

    内容1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内容2

    确定实行土地改革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内容3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A.八七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 6、汉武帝时对于中枢机构进行调整,其目的是(     

    A.强化皇权

    B.提高行政效率

    C.加强中央集权

    D.选贤任能

  • 7、下列口号或主张,属于《海国图志》主旨思想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8、下图为保存于中国钱币博物馆的一张纸币,据图中信息判断,其最有可能出现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9、辛亥革命使中国完成从“王朝”到“国家”的转型,现代民主共和国得以初步建立,民众的身份由臣民变为公民,个人对祖国的热爱再也不表现为对一家一姓效忠,而是对国家与人民的奉献。这反映出(     

    A.中华民族意识全面觉醒

    B.中国民主政治得以巩固

    C.民主共和思想得到传播

    D.封建专制土壤彻底清除

  • 10、据统计,北洋军阀统治的十二年间,前后更换了十三位总统(包括临时大总统、临时执政、摄政内阁大元帅等称谓),更换了四十六届内阁。材料主要揭示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A.政府出卖国家主权

    B.国家政治局势动荡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国际地位大幅下降

  • 1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 12、1943年4月,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召开秘密会议,会上有人汇报说:“(华北派遣军)防疫给水部(日军1855部队)生产跳蚤100克,(需要)老鼠1000只,12月末可以生产100公斤(携带鼠疫杆菌的)跳蚤,但所需老鼠急待补充供应。”这则史料(     

    A.可说明沦陷区内暴发大规模瘟疫

    B.呈现了“华北事变”爆发的缘由

    C.可作为日军违反人道主义的罪证

    D.反映了日本对华经济统制政策

  • 13、如表为美国学者白鲁恂记录的民国时期军阀之间的300份(次)通电、公共演说、公告以及谈话的内容(部分)。该表说明(     

    内容

    呼吁道德规范

    拥护民主共和

    实施宪政

    反对专制独裁

    呼吁国家统一

    建立法律秩序

    实践民权

    份数(次数)

    30

    37

    19

    26

    38

    37

    9

    A.军人干政现象得到改变

    B.北洋军阀统治被削弱

    C.民主政治观念影响深远

    D.民主与专制反复斗争

  • 14、建国后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的经济政策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叫作‘四面八方’。什么叫‘四面八方’?‘四面’即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其中每一面都包括两方,所以合起来就是‘四面八方’……我们的经济政策就是要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有利于我国(     

    A.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开展

    B.恢复面临崩溃的国民经济

    C.尽快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国

    D.完成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

  • 15、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内建设起来的抗日民主政权,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它既不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也不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而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的专政。只要是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不问属于何党何派,都有参加这个政权的资格。这一理论(     

    A.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有利于推进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

    C.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D.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 16、东晋、南朝政府在吴兴乌程(浙江湖州)筑荻塘,溉田千顷;又在会稽一带开垦湖田, “皆成良业”,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东晋、南朝政府的各种支出,主要依靠三吴。这说明当时(     

    A.南方经济得到开发

    B.北民南迁推动江南农业发展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南方成为粮食的最主要产地

  • 17、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1904年8月31日)中指出,“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由此可知孙中山此时(       

    A.已经形成三民主义思想

    B.已在规划具体革命目标

    C.已在领导辛亥革命

    D.已经高举新文化运动旗帜

  • 18、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部,各置刺史,秩六百石。刺史的职责是以六条问事。六条之中,有一条针对地方强宗豪右,其余五条针对郡守二千石。西汉刺史的设置(     

    A.促使地方行政效能提高

    B.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解除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D.造成地方机构重叠加重负担

  • 19、据《汉书·地理志》统计,西汉政权先后在27郡设有盐官35处,在38郡设有铁官46处。全国各地的盐铁官都统属于中央的大农令(后更名大司农)。这一举措(     

    A.加强了君主统治权威

    B.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C.规范了市场经营行为

    D.消除了富商大贾势力

  • 20、如图为我国古代某个朝代的中央机构示意图,此朝代为(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 21、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取得明显进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                              ②南方的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京杭大运河促进南北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2、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九卿中有管国家事务的官职,如:廷尉,掌管刑法;典客,管边疆民族事务;也有管皇家事务的官职,如: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太仆,管宫廷车马;奉常,管宗庙礼仪。据此可知,秦朝(     

    A.实现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B.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C.政治体制有家国同构色彩

    D.体现礼法结合的治理理念

  • 23、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省,1885年在台湾建省。1907年,清政府将盛京将军改为东三省总督,裁撤吉林、黑龙江将军,改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巡抚,东北三省正式建立。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升边疆地区的行政地位

    B.促进边疆民族的社会转型

    C.推动边疆社会的经济发展

    D.抵御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

  • 24、下图反映的是外国使节和我国边远少数民族使臣携带贡品来唐朝进贡的生动场景。该图(     

    《职贡图》(唐朝画家阎立本创作)

    A.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B.再现了唐朝民族交融的历史场景

    C.表明朝贡是中外交往的特殊纽带

    D.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大会一致决定采用“________”的国名,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等重要文件。

  • 26、1688年,_________,通过不流血的政变,赶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二世。1689年,颁布了___________,确立了____________,国王的权力收到议会的限制,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______________,英国社会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 27、形成

    (1)“光荣革命”后,________逐渐退出内阁,成为“____________”的国家元首。

    (2)内阁承担实际的____________,其权力和重要性加强。

    (3)1721年,____________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4)19世纪中期,两党制发展,大选中获胜的____________上台组阁。

  • 28、汉代中(内)外朝制度:中朝为________机构,外朝为_______机构;

     

  • 29、预备立宪

    (1)背景:革命运动高涨。

    (2)历程

    ①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________。立宪派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立宪运动

    ②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________》,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

    ③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________”。

    (3)结果:清政府无诚意推行立宪,资产阶级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30、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________北部边防,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________还曾经在一次战役中俘虏了________

  • 31、社会局限

    (1)经济:男耕女织、________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2)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社会的进步和________

  • 32、________年,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________”和________运动

  • 33、列举我国在1956年——1966年间社会主义建设时犯的错误:

    错误一:工业________,危害: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农业________,危害:________________

  • 34、手工业

    ①宋朝________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以________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继________之后成为中华文明新的________象征

    ②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________的开采量很大。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________的产量和质量

    ________是宋朝新兴的手工业,有力地推动了________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________的发展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商朝政权

    (1)商朝是怎样建立的?

    (2)什么叫甲骨文?

    (3)商朝的国家机构有哪些?

    (4)商朝的势力范围是怎样的?

  • 36、开眼看世界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章“总纲”: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参议院”: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有权选举、弹劾大总统及国务员。

    第六章“法院”: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司法权独立行使。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1)从材料看,《临时约法》体现了哪几项主要原则来构建政治体制?

    (2)这部《临时约法》的思想政治意义有哪些。

     

  • 38、我国封建时代的选官和用人制度,一方面,要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力量的发展现状相适应;另一方面,又要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发展服务。用人制度是否得当,关系到封建王朝的兴衰。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有关历代选官用人制度的问题:

    (1)汉、魏晋南北朝、唐分别推行什么选官制度?选官标准分别是什么?

    (2)与前代相比,唐朝选官制度的进步之处有哪些?对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 39、近代民族工商业诞生后举步维艰,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1)结合史实分析“春天”到来的原因。

    (2)列举这一时期民族资本发展涌现出的著名实业家。

    (3)简析这一“短暂春天”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