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晚清时期,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该条约是( )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2、1937年9月18日,重庆市各界民众在夫子池体育场举行纪念“九一八”六周年的抗敌救国大会,参加大会的党政机关共64个,学校54个,军警机关27个,工商团体146个,各界群众共约10余万人。这说明当时重庆( )
A.战时陪都地位确立
B.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C.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D.广大民众踊跃参战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对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描述、分析正确的有( )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状况增长率%
①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②官僚资本迅速聚敛财富
③国家进入全面备战状态④汪伪政府出卖国家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某同学计划假期走访博物馆或纪念馆,搜集“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的相关资料。以下他应参观的是( )
A.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B.“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C.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
D.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
5、据《洛阳伽蓝记》(成书于5世纪)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庶,人物殷阜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则”。这一记载反映了( )
A.封邦建国,扩大疆域,推动北方农业区域的扩展。
B.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
C.南北朝时期的高门士族享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
D.隋朝实现南北统一,开通运河,洛阳城闻名于世。
6、关于中共一大召开的具体时间,毛泽东只记得是“放暑假,天很热”,董必武则认定是7月,但并不清楚具体时间。学者邵维正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录,查阅共产国际的俄文档案及当时的报刊杂志,考证出大会开幕于1921年7月23日。由此可见( )
A.个人回忆的史料价值不高
B.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
C.探寻历史真相需多元互证
D.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接近历史真相
7、阿拉伯商人奔波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和火器,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他们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材料旨在说明
A.商人自觉承担传播文化使命
B.中阿文化交流活跃
C.阿拉伯成为文明交流的桥梁
D.亚洲文明领先世界
8、朱自清在纪念七七事变两周年的文章中写道,“我们惊奇我们也能和东亚的强敌抗战”“从前只是一片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此时的“我们”( )
A.坚持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坚持全民族共同抗日
C.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主张成立国共联合政府
9、在金朝,“猛安谋克”一词包括五个内容,据此可知猛安谋克的特点是( )
①职官的代称②军队编制的两级单位③地方行政组织的两级单位④户制⑤世袭爵衔。
A.因俗而治
B.寓兵于农
C.仿宋而制
D.完全汉化
10、北宋初年,四川用铁钱,体重值小,1000个大钱重25斤,买1匹绢需要90斤到上百斤的铁钱,流通很不方便。当时采取的解决办法是( )
A.印制交子
B.增加铜币
C.发行银元
D.官铸货币
11、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地区(今天河南兰考地区),并立盟约规定:诸侯要和好,不要乱筑堤坝壅塞水流,不要阻碍粮食流通,不要废黜太子,不要以妾为妻,不要让妇人参与政事,不要擅杀大臣等。这一事件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万邦并立、王位禅让
B.天下归嫡、贵贱有序
C.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D.国家一统、中央集权
12、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属官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皆由中央任命,“大小之官,悉由吏部”。这一调整旨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建立地方行政体系
C.完善科举制度
D.调整中枢决策机制
13、有学者提出,古代印度洋贸易紧紧地将亚、非、欧连接在一起,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印度洋周边各国合作互动,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诞生做出了重要铺垫。该学者意在肯定郑和的航海活动( )
A.促进了世界联系的加强
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提升了非洲文明的程度
D.宣扬了睦邻友好理念
14、元代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都元帅府及军民府、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正式建立土司制度。土司制度( )
A.一定程度巩固边疆
B.确立了羁縻政策
C.增加了民众的负担
D.阻碍了社会进步
15、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长沙人刘蜕成为当地第一个考中进士的学子,镇守荆南的魏国公崔铉特地赠他70万“破天荒”钱,这就是“破天荒”典故的来历。由此可见,当时长沙地区
A.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
B.学子被特准参加科举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社会价值取向被影响
16、毛主席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这主要是因为其( )
A.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全面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
C.实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
D.以官僚制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17、下表是1978—1982年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 1978年 | 1980年 | 1982年 |
年人均纯收入(元) | 133.6 | 191.3 | 270.1 |
A.经济特区广泛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8、976年,宋太祖有意迁都于洛阳或长安。大臣李怀忠对此提出反对意见,他指出:“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据此判断,北宋定都开封的主要原因是( )
A.水陆交通的改变
B.历史传统的影响
C.南方经济的发展
D.政治中心的东移
19、蒋廷黻说:“道光年间(1821—1850)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当放弃。”文中“放弃所不当放弃”指的是( )
A.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B.允许通商口岸设厂
C.接受协定关税
D.开放五口通商
20、“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血战歼倭,勋垂闽浙”“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以上语句分别描述的人物是( )
A.玄奘戚继光郑成功
B.鉴真戚继光郑成功
C.鉴真郑和李自成
D.玄奘郑和李自成
21、西晋末年,大批北方士族渡过长江,史称“衣冠南渡”,与此同时,中原劳动人民也纷纷南下。至刘宋时期,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集中分布于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长江中游的襄阳、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扬州。这一现象( )
A.消除了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
B.实现了我国经济重心的转移
C.促进了南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D.消弭了南北之间的民族对立
22、某学生梳理明清政治制度的知识时,记录了“废丞相制”“设立内阁制”“形成奏折制度”“设立军机处”等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其梳理的知识主题是( )
A.君主专制加强
B.国家疆域奠定
C.商品经济发展
D.文学成就显著
23、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的是(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毛泽东思想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邓小平理论
24、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中,学生代表宣读北京各学校联合会决议:一、联合各界,一致奋起力争;二、定于五月四日举行全体游行;三、致电巴黎专使,绝不能让北洋政府在合约上签字……这表明该运动的性质是( )
A.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反侵略反压迫的思想解放运动
C.地主阶级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
D.民族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25、然后,太平军________、________,占领湖北、江西、安徽许多地方,________上达到鼎盛,但领导集团日渐________
26、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宋朝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________,________”成为普遍现象
27、形成与发展过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________。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________,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________”重要思想。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2012年,中共十八大在北京举行。在会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4)2017年,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会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________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________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6)2018年修改宪法,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人国家根本法,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________、完善发展。
28、填空题:
(1)商王直接控制王機地区,王畿四周由附属国控制,商朝的这一制度名称是_____。
(2)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这个选官制度的名称是_____;隋朝建立后废除此选官制度,开始采用_____方式选拔官员,后来发展为科举制。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_____,_____”
29、郑和下西洋
(1)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2)概况:15世纪前期,________派郑和远航海外。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________沿岸。
(3)影响
①积极: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________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②消极: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
30、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采取________制度。自南宋起,________尤其成为人才集中地区。
32、手工业
|
|
|
|
制瓷技术 | ________ | 朝出现五大名窑 | 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
元朝 | 烧出了________和________ | ||
矿冶业 | 北宋 | 都城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________作燃料 | 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
印刷业 | 宋元 | 发展迅速 | 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
33、________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________进攻下,________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4、经过
①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武昌起义爆发,成立________,________为都督
②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________为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诞生
③________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________结束
④1912.2.15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防止袁世凯专权,1912年3月颁布《________》,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地位:实际上确立了________是________
35、根据所学知识,试评价你所熟悉的一位古代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
36、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过程中表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中,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历程。
(1)由此你想到了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列强对我国发动了哪四次侵略战争?
(2)20世纪30~40年代,“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的是哪次战争?这次战争的胜利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意义?
(3)在中国人民不断奋起反抗的过程中,哪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最令你感动?请举出两例。
(4)中国人民“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7、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38、秦朝的统一有哪些历史条件?(从客观和主观的角度思考)
39、为反对袁世凯专制和复辟帝制,孙中山发动了哪些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结果分别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