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浙江杭州2025届高二历史上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汉书诸侯王表序》:“有逃责(债)之台。”唐代颜师古注:“服虔曰:周赧王负责(债);无以归还;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注:周赧王是周朝最后一位天子)。这反映了(     

    A.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B.周王室实力的衰微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 2、“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此言论出现于(     

    A.18世纪60年代

    B.19 世纪6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 世纪20 年代

  • 3、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北方民族内迁形势图。该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社会转型华夏认同

    B.政局动荡民族交融

    C.国家统一经济繁荣

    D.专制强化版图定型

  • 4、如表为外国资本、政府资本、民族资本在工矿企业、近代交通运输业等领域的平均年增长率的情况。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时期

    外国资本(%)

    政府资本(%)

    民族资本(%)

    1894—1911年

    15.98

    14.36

    14.99

    1911—1920年

    4.66

    4.37

    11.18

    1927—1936年

    13.89

    11.76

    14.28

    A.列强资本输出日趋萎缩

    B.政府资本占据主导地位

    C.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

    D.民族资本在夹缝中生存

  • 5、1920年,北洋政府发布大总统令,宣布筹办所得税,然而各地商会质疑其违背约法并群起反对,最终演化成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所得税的运动。据此可知(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B.中央权威受到严峻挑战

    C.商人阶层的民权意识有所增强

    D.实业救国思潮影响深远

  • 6、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下列历史解释合理的是

     

    史料

    历史解释

    A

    《南京条约》:中国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鸦片战争中英国损失共计二千一百万银元

    B

    《北京条约》: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

    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劳动力的掠夺

    C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外国资本主义开始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D

    《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列强逼签《辛丑条约》的目的是报复义和团运动

    A.A

    B.B

    C.C

    D.D

  • 7、柳青的《创业史》中有以下情节:“市集上都在谈论几处黑板报上用红粉笔标题的大消息:本区的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灯塔农业社成立了。”小说中提到的这—事件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B.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D.扩大了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

  • 8、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它“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它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

    B.五四运动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

  • 9、十六国时期,大夏国建立者匈奴族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北周皇室鲜卑族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他们这些举动的用意是(       

    A.学习中原的制度文明

    B.突显本民族政权的正统性

    C.为和亲政策进行辩护

    D.打破夷夏之辨的思想壁垒

  • 10、唐朝学者韩愈注重儒家基本理论的建设,借鉴佛家注重禅定修习来提高精神境界的方法,从《礼记》中发掘出相关道德的修养方法。这表明儒学(       

    A.主张格物致知

    B.具有一定包容性

    C.影响佛教思想

    D.丧失了正统地位

  • 11、在王文泉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史》中提到“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这一社会心理侧面反映了(     

    A.近代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

    B.文化交流应注意保护本民族文化

    C.五四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广大民众已经摆脱封建礼教束缚

  • 12、量化比较是历史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据下表推知,乙处的关键词汇应是(       

    表中共四次党代会报告中的关键词频次量化统计表

    关键词汇

    频次、党代会

    十二大

    147

    7

    37

    12

    十四大

    169

    11

    29

    58

    十六大

    118

    0

    10

    50

    十八大

    162

    0

    1

    24

    A.社会主义

    B.计划

    C.资本主义

    D.市场

  • 13、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唐中期实行两税法,其实质都是(  )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手段

    B.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C.对农民剥削程度的降低

    D.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 14、秦始皇即位之初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号曰皇帝,闻太古有…死而以行为溢。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除溢法。这反映了(     

    A.王权与神权结合

    B.中央集权高度集中

    C.皇权至上的理念

    D.文化专制达到顶峰

  • 15、元鼎四年(前113年),武帝接受大农丞(九卿属官)桑弘羊建议,废除各郡国的铸币权,将五铢钱的铸造权收归中央统一管理,建立皇家铸币厂。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A.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B.打击富商大贾的势力

    C.规范市场的统一管理

    D.用内臣削弱外朝相权

  • 16、下列中国古代科技著作中,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A.《黄帝内经》

    B.《齐民要术》

    C.《九章算术》

    D.《神农本草经》

  • 17、这场战争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急剧的大转弯,“昔日为师、今日为敌”的关系使得朝野上下极度震惊,战争结束后,一系列接踵而来的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整个中华民族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危机之中。这场战争是指(     

    A.阿古柏入侵新疆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 18、论及宋朝政治制度,有学者认为:“宋代制度,一面是相权衰落,另一面则是中央集权。”下列选项中体现相权衰落的是(     

    A.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

    B.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D.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 19、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表明西晋时(     

    A.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B.内迁民族已经完成了封建化

    C.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

    D.内迁民族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 20、据下表判断

    朝鲜

    科举考试以中国古籍《左传》《礼记》等为主科

    利用汉字字形作音符,创朝鲜词汇

    日本

    模仿唐代之政制,确定其官制、田制、刑法等

    采用汉字楷书偏旁造“片假名”,取汉字草书偏旁造“平假名”

    越南

    李圣宗在国都“修文庙,塑孔子、周公及四配像,画七十二贤像,四时享祀”

    国内政治制度完全仿效中国体制,仿佛一个缩小版的中华帝国

    A.民族大迁徙大交融

    B.文化生命力影响辐射力

    C.中西文化双向交流

    D.东亚一体观念不断增强

  • 21、下表为近代中国部分民族企业信息表。这反映了民族企业(     

    时期

    代表企业

    企业口号

    企业行为

    19世纪60—90年代

    继昌隆缫丝厂

    还哺祖国

    施米、施药、赠诊、开办义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南通大生纱厂

    振兴棉业、实业救国

    办学堂、资助革命

    20世纪30年代

    民生事业公司

    宁举丧,不受奠仪

    关闭工厂、捐助抗战

    A.重视人才发展教育

    B.内外挤压经营困难

    C.关注民生履行责任

    D.技术受限轻重失调

  • 22、1936年12月,蒋介石亲赴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全力“剿共”。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反复劝说蒋介石应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容纳抗日主张的努力失效后,发动“兵谏”。这一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     

    A.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B.中国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C.爱国民主运动达到高潮

    D.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 23、下列组合与西周相关的是(     

    ①钻燧取火                 ②鲧禹决渎             ③盘庚迁殷             ④武王伐纣

    ⑤内外服制                 ⑥青铜文化             ⑦共和行政             ⑧三家分晋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⑥⑦

    D.⑥⑦⑧

  • 24、在受周王封赐之后,各地诸侯和贵族将自己所拥有的“臣”层层地分赐下去,使得“王臣”在社会阶层的范畴里向纵深不断地延伸,直到贵族社会的最底层。这说明西周(       

    A.中国开始进入阶级社会

    B.分封制强化了等级秩序

    C.王室专制统治得到强化

    D.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关于________的重要思想,把________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个论述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全党________运动和全国________斗争开展起来,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

  • 26、金:创制了________文字,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

  • 27、同学们在复习非洲历史时发现,埃及地区历史悠久,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政权更替频繁。请按时间顺序排列曾经统治埃及地区的政权。(填写字母)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埃及新王国

    D:亚历山大帝国

    E:波斯帝国

    F:罗马帝国

    G:拜占庭帝国

     

     

     

     

     

  • 28、1984年12月和1987年4月,中国政府分别同英国和葡萄牙政府签署了中英、中葡联合声明。

    (1)_____________________日,中英两国政府完成_______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_______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_____________________日,中国对_______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3)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祖国_______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 29、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日本对东北三省的侵略震动了中国社会,加剧了民族危机。

    ②国民政府实行“________”,寄希望于英美等国调停,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

    (2)表现

    ①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

    ②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③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3万余人,在共产党员________、赵尚志的领导下,浴血奋战,牵制了大量日军。

    (3)高潮:________

    ①背景:“华北自治运动”。

    ②爆发: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游行示威。

    ③影响:宣传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 30、经过

    (1)________年洪秀全、杨秀清在广西桂平________发动起义。建号________

    (2)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随后进行了________和西征,军事上达到鼎盛,但领导集团日渐腐败。1864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太平天国在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之后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进入最高领导层,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在安庆战役中败于曾国藩统率的湘军。

    (3)太平天国前期颁布《________》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否定了________反映了________

    (4)太平天国后期颁布《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

  • 31、结果:1901年9月,清政府与11国侵略者签订《________》。

  • 32、政治上,日本侵略者实行“________”方针,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1940年3月,在日本扶植下,________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并签订大量卖国协定

  • 33、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1)林则徐面对英美官员交涉鸦片烟土需要国际知识,便在广州开办译馆,罗致译员,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________》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林则徐被贬后,把《四洲志》交给他的朋友魏源。

    (2)________注意收集外国史地知识,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________》一书

    A.这部书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等,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________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

    B.魏源在书中提出了“________”的思想。

    (3)福建布政使________是又一位开眼看世界的人。

    A.他在福建处理对外交涉事务,留心搜集外国事物和西人著述,撰成《________》一书

    B.《瀛寰志略》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________著作。

  • 34、中国积极促进________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洋务运动的具体实践活动有哪些?

  • 36、秦朝时期开始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秦朝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是什么?该制度建立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必须要解决两个矛盾,这两个矛盾分别是什么?元与明两个朝代在解决这两个矛盾方面有什么重大举措?

    (3)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4)清朝前期,专制主义达到了顶峰;清朝晚期,专制主义遭到毁灭性打击。请分别指出与这两个历史现象有关的历史事件。

     

  • 37、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以及在交通运输领域分别有什么突出成就?请各举两例。

    (2)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新的时代,分别是什么?

    (3)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要求从三个方面回答:生产力、社会关系、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方面。

     

  • 38、日本投降的时间和标志以及台湾光复是什么?

  • 39、20世纪90 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什么?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格局?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