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将石墨和铜片用导线及电流计相连浸入500mLFeCl3溶液中,构成如图1所示的原电池装置,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该电池在工作时,Cu的质量将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如图2是甲烷燃料电池的原理示意图:
①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
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的差别进行发电,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
①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②电池中,Na+不断移动到“水”电池的_______极(填“正”或“负”)。
③外电路每通过4mol电子时,生成Na2Mn5O10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
3、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1)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
(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若将12.8 g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耗完时,共产生气体5.6 L(标准状况下)。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如下各物质:A.蔗糖; B.氢氧化钡: C.CO2; D.铜丝; E.NaCl; F氢氧化铁胶体。请用物质的序号填写下列空白。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
(3)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
(4)能产生J达尔效应的是______。
5、盐酸、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
(1)常温下,可用铁、铝制的容器盛放浓硫酸,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_性;硝酸应保存在棕色瓶中,这是因为硝酸具有___________性。
(2)如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该硫酸的浓度是___________;实验人员操作时不必需穿戴的安全用具是___________。
化学纯(CP)(500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g/cm3 质量分数: 98.9% |
A.防护手套 B.实验服 C.防毒面具 D.护目镜
(3)在稀硝酸溶液中加入铜片使之充分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中向烧杯内加入约20g蔗糖,向其中插入玻璃棒,滴加几滴蒸馏水,再加入适量浓硫酸。白色的蔗糖变为疏松多孔的黑色物质,放出大量的热使烧杯壁发烫。验证产生的气体有S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该气体中还含有C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计算。
(1)4.9gH3PO4可与___________molNaOH完全反应生成正盐(Na3PO4)。
(2)19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有0.4molCl-,此氯化物的摩尔质量___________。
(3)8.4gN2与9.6g某单质Rx,所含原子个数相同,且分子数之比为3:2,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x的值为___________。
(4)液态化合物XOY常用作粮食的熏蒸剂,取一定量的XOY在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OY(液)+3O2(气)=2XO2(气)+2YO2(气),冷却至标准状况下(各物质状态见括号),测得生成物体积是448mL,密度是2.41g·L-1。
则①反应前O2在标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___。
②若已知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Y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g·mol-1,XO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7、I.在1×105Pa,25℃时,H-H键、N≡N键和N-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kJ·mol-1、945kJ·mol-1和391kJ·mol-1。
(1)①根据上述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在25℃时,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消耗1mol氮气和3mol氢气,理论上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1,则Q1为_______kJ;
③实际生产中,当加入0.5mol氮气和1.5mol氢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Q2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
a.Q1>2Q2 b.Q1<2Q2 c.Q1=2Q2 d.2Q1>Q2
II.某可逆反应在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0~3min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反应开始至2min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4)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v(A)=2v(B)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2v逆(A)=v正(B) d.容器内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
(5)在密闭容器里,通入一定量的A、B、C,发生上述反应。达平衡后,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反应速率会减小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 ②加入正催化剂 ③减小容器容积
8、有下列物质:①NaCl固体 ②盐酸 ③溶液 ④铜 ⑤二氧化碳气体 ⑥硫酸氢钾固体 ⑦乙醇(
) ⑧液态硫酸 ⑨熔融态
⑩液态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
(2)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物质是_______;
(3)是一种酸式盐,可用作清洁剂、防腐剂等。
①溶于水时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②H2SO4与溶液混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
|
|
| ① |
| ② |
|
3 |
| ③ | ④ | ⑤ |
| ⑥ | ⑦ | ⑧ |
4 | ⑨ |
|
|
|
|
| ⑩ |
|
(1)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填写元素符号,以下同),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
(2)③与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较弱的是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3)工业制取⑤的单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⑤的气态氢化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个能比较⑦、⑩单质氧化性强弱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0、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数字①~⑧代表八种常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
|
|
| |||||||||||||
|
|
|
| ② | ③ |
|
| ||||||||||
① |
| ④ |
|
|
| ⑤ | ⑥ | ||||||||||
⑦ |
|
|
|
|
|
|
|
|
|
|
|
|
|
|
| ⑧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写出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写出元素③在周期表中位置_______。
(2)非金属性强弱顺序:⑤_______⑧(填“<”,“>”或“=”),验证该结论的方法为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 ①、④、⑦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 ②、③、④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5) 关于元素周期表、周期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在金属和非金属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B.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制造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的元素
C.通常农药所含有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左下方区域
D.稀有气体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6) ②的常见单质的电子式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⑦和⑧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
1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制备氢氧化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属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同学为了验证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各种产物,利用如图装置设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装置的连接口顺序为:e—______(填小写字母编号)。
(3)实验时可观察到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4)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该实验中的现象可以验证到SO2的______性质。
A.酸性 B.漂白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13、实验室用13g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同时得到100g密度为1.25g/mL的溶液,请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已知:Zn+H2SO4═ZnSO4+H2↑)
(1)生成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多少L_____?
(2)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
14、请填写下表:
微粒符号 | 结构示意图 | 电子式 |
Cl | ________ | ____________ |
H—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Al3+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Ar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15、A、B、C为中学常见单质,其中一种为金属;通常情况下A为固体,B为黄绿色气体,C为无色气体;D、E、F、G、H、X均为化合物,其中X是一种常见的无氧强酸溶液,E为黑色固体,H在常温下为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某些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产物己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E________;
(2)在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填字号);
(3)往G溶液中加入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4)反应⑥常用来检验D中的金属阳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若将单质B气体通入石灰乳中便可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会因露置在空气中而失效,试写出失效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