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西藏日喀则2025届高三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这种诗的主要特点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B.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诗歌流派西昆体师法李商隐,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

    C.青莲居士、四明狂客、少陵野老、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石道人,依次是指李商隐、孟浩然、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姜夔。

    D.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卡夫卡的巨大功绩在于重建并改造了传统小说的“戏剧性”结构。

    B.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奋斗,死后才逐渐被人们认识,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卡夫卡”热。

    C.卡夫卡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其作品大多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D.1979年第1期《世界文学》刊出了李文俊翻译的《变形记》,无数中国读者受惠于他的译笔,开始感受这部小说历久更加弥新的艺术魅力。

  • 3、下列语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之二虫又何知

    B.强者必说于言

    C.而莫之夭阏者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哈姆莱特目光敏锐,善于思考,一回国就识破了克劳狄斯的诡计,感觉到了理想与现实的悬殊相差很远。

    B.哈姆莱特作为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受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影响的少数先进人物的代表,在与邪恶势力的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C.莎士比亚是要讲述一个伟大的事业承担在一个不适宜承担的人身上,因而,《哈姆莱特》注定是一个悲剧。

    D.课文节选部分中,哈姆莱特告诉了霍拉旭回国的真相,而克劳狄斯却步步紧逼。最终,哈姆莱特同意与雷欧提斯比武。

  • 5、下列划线字词与吾从而师之中的师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

    A.孔子郯子

    B.小学而

    C.学于师

    D.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晋军在《结构的力量:“泰坦尼克号”上的生与死》一文中指出:与性别、阶层这两个结构因素相关的制度安排,影响了“泰坦尼克号”上的生与死。文章以此为基础讨论了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的“社会学的想象力”,认为其“强调社会结构对个人生存机会的影响”。然而,“结构的力量”并不是“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全部涵义。

    何为社会结构?米尔斯认为这个概念最通常的用法是指各项制度的组合。也就是说,“泰坦尼克号”上结构的力量,并非由于头等舱、女性、儿童自带免死金牌,而是由于与舱位、性别、年龄相关的制度安排影响了不同乘客的生存机会。在“泰坦尼克号”上,票价越高,其舱位距离逃生甲板就越近,乘客到达甲板的时间也越早,登上救生艇的可能也就越大。针对舱位(即阶层)差异的制度安排,造成了乘客的幸存率总体而言逐级递减。另一方面,“女士和儿童优先”的撤离原则,使得船上女性和儿童的幸存率比男性更高。这些制度安排才是影响个人生存机会的结构力量。

    然而,“结构的力量”之所在,也隐藏了“结构失效”的可能。在制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人们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会影响结构的效力。“泰坦尼克号”在乘客撤离时,采用了“女士和儿童优先”这一基于性别和年龄的制度安排,但这一制度安排在两舷的具体实践是不同的。左舷的二副一律不准聚集在左舷甲板上的二等舱男性乘客登艇,而右舷的一副在甲板上没有女士和儿童的情况下允许聚集在右舷甲板上的三等舱男性乘客登艇,这就造成了二等舱男性的幸存率比三等舱还低的事实。任何制度安排,都只有在实践中通过人们的行动才能发挥效力;无论是结构的力量,还是结构失效,都是人们面对制度安排时行动选择的结果。这就是行动的力量,而这也是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概念的另一层含义。

    “泰坦尼克号”船难常常被当作现代社会的一个隐喻。在人生与历史交织的这艘邮轮上,人们之间在阶层、性别、年龄、族群/种族等维度上都存在差异,针对这些差异的种种制度安排,使得差异意味着不同的生存机会,这就是社会结构。而每个人都处在这一结构的某个位置上,这个位置影响了人们可能获得的机会,“泰坦尼克号”上结构的力量恰源于此。然而,结构虽然会影响人们的行动,却不能决定每个人的行动。于是,结构的效力要受到每个人行动选择的限制。“泰坦尼克号”上结构的力量与失效都跟个体的行动选择息息相关。然而,每个人行动时都选择自己当时认为的“最优解”,但每个行动都会影响到许多其他人。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的行动所造成的后果,承担行动的重量。

    (节选自何江穗《行动的重量:“泰坦尼克号”》生与死的另一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结构的力量”是指与结构因素相关的制度安排对个人生存机会所产生的影响力。

    B.舱位本身并不体现结构的力量,只有对它作出制度安排,才成为一种结构的力量。

    C.“行动的力量”是指人们面对制度安排时行动选择对自己生存机会产生的影响力。

    D.“泰坦尼克号”上乘客的命运是由“结构的力量”和“行动的力量”共同造成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有关社会学的论文,“泰坦尼克号”船难是全文唯一的论据,用以阐释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含义。

    B.第一段是引论,由晋军的文章写起,指出其片面性,进而提出中心论点,即“结构的力量”并不是“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全部涵义。

    C.第二段阐释社会结构以及“结构的力量”的含义,第三段着重阐述结构力量的局限性,指出“结构的力量”隐藏“结构失效”的可能。

    D.第四段指出“泰坦尼克号”船难是现代社会的隐喻,指明结构力量与个体行动选择的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总结全文,回扣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结构的力量体现为相关的制度安排,若没有“女士和儿童优先”的撤离原则,“泰坦尼克号”上的女性和儿童不会比他人有更多的生存机会。

    B.老舍《茶馆》里的松二爷因取消了“旗人”的特权,游手好闲,不自食其力,最终饿死,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完全是个人行动选择的结果。

    C.“泰坦尼克号”是现代社会的缩影,船上的人们之间在阶层、性别、年龄、族群、种族等维度上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意味着不同的生存机会。

    D.所谓行动有重量,是指个人行动选择可以改变既定的制度安排,打破客观存在的差异,获得或者丧失可能的生存机会,而演绎别样的人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描写了琵琶女第一次弹琵琶结束的动作和琵琶最后一声的特点。

    (2)荀子的《劝学》中,作者认为智慧高明行为没有过错的前提是“___________”;认为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他们的才德之所以会超过一般人,就是因为“___________”。

    (3)韩愈在《马说》中揭示千里马的悲惨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遣兴

    杜甫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忧”字总领全诗,其余各句或叙事或议论,都在抒发诗人内心的忧伤。

    B.“何况道路长”是说诗人因为路途迢遥而归乡不得,思乡之情、难归之悲溢于言表。

    C.“岂无”两句表明诗人虽有家可归,但因“虎狼”当道而回家无望的无奈心情。

    D.本是通过抒写诗人自己在乱世中对亲情的特殊感受,侧面反映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

    【2】诗的第一句就说:“我今日夜忧。”诗人日夜忧的有哪些呢?请结合诗句作简要概括。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鹜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此得说,说秦王曰:“胥人者,去其几也。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谏逐客书》,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夷郡县城,销其兵刃,示不复用,使秦无尺土之封,使后无战攻之患。

    (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B.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C.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D.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卿即荀子,先秦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提倡性恶论,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B.古时一车四马称作一乘,万乘本指一万辆兵车,战国时可指拥有兵车万乘的诸侯国。

    C.布曾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古代平民穿麻、葛织物,所以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D.皇帝是中国两千多年间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秦始皇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

    3下列对原文有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斯拜师学习,志向高远。他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曾跟随荀子学习侍奉帝王的学问;学成后,便去游说秦王,以此实现人生抱负。

    B.李斯抓住时机,推行主张。秦庄襄王去世后,李斯请求做相国吕不韦的家臣,后又任郎官一职,这为他成功游说秦王提供了重要条件。

    C.李斯善于总结历史,又分析形势。对秦穆公、孝公以及当时秦与天下的形势有着深刻独到的认识,他的观点得到秦王认可。

    D.李斯加官进职,深受信赖。李斯为秦国统一天下出谋划策,秦王一直对他信任有加,他的官职也一路得以升迁,秦王称帝后任其为丞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2)夷郡县城,销其兵刃,示不复用,使秦无尺土之封,使后无战攻之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回首2020,你已在不经意间见证了诸多历史: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2020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举行;2020美股前所未有多次熔断……有人说人类的列车开得太快需要学会驻足停留,延期也不见得都是坏事;有人说延期让世界和个人都受挫,很多代价是无法计算和衡量的;有人说无论怎样都在见证历史;还有人表示见证历史没什么稀罕,只想过好自己的生活……

    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材料核心为主题,选择一种观点或坚持自己的观点。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不得脱离材料范围,确定立意;写一篇 议论文,要求立场态度鲜明,不得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