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安徽铜陵2025届高三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对下列加点词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岂独伶人也哉  伶人: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

    B.伶官传  序:是一种文体,有赠序、书序等,本文是书序。

    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少牢:古代祭祀用的牲畜,猪、牛、羊各一头。

    D.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微小的事。“忽”“微”都是指计量单位名称。

  • 2、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饮酒乐甚 B.望西都,意踟躇

    C.凌万顷之茫然 D.见笑于大方之家

  • 3、下列对诗歌意象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中常常通过“月”这个意象表达思念之情。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楼高休独倚”,“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

    B.“梅”、“柳”、“芳草”等意象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如《踏莎行》中,作者欧阳修将这三个意象巧妙组合,含蓄深沉地表达了“行人”的离愁之苦。

    C.诗人表达无形的情感通常会借助有形的意象,如“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人生的离愁别恨如滚滚东逝的江水;又如,“遍人间烦恼添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用车载不动,用舟装不下,也是形象表现愁思深重。

    D.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它频繁地与眼泪、悲伤、惆怅、哀怨这样的词语联系在一起。在词中,则染上更多个人化、女性化的色彩,如李清照《一剪梅》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清末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却显得明朗嘹亮,别具新意。

  •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卒之东郭间(墦:坟墓)   谨庠序之教(庠序:泛指学校)

    B.吾将良人之所之也(瞷:窥视)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查)

    C.未有不杀人者也(嗜:爱好)   今有人日其邻之鸡者(攘:窃取)

    D.沛然谁能之(御:抵挡)   如知其非义,速已矣(斯:则)

  • 5、下列各项中对诗歌作品的赏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中颔联写诗人所见,颈联写诗人所闻,皆以动写静,映衬出诗人在门阀制度压制下的孤独苦闷之情。

    B. 《长恨歌》是一首叙事成分很浓的抒情诗,诗人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写作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有机结合在一起。

    C.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通过“明月”、“清风”、“孤鸿”、“翔鸟”,以动写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意境,点明了自己忧思的原因。

    D. 《拟行路难•其四》开头用比兴手法,借对水流的动态描绘,曲折表达了诗人因社会不平而产生的激愤难抑的心情。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赵本山的《不差钱》说起

    王蒙

    事实上,赵本山已经成了近年央视春晚的台柱子之一。他以大众化、尤其是农民化的语言、做派、幽默与“狡黠”,表现当代生活,铺陈笑料,营造喜乐,鞭挞不正之风,追求诚实纯朴与人心深处的古道热肠,引起观众的普遍欢迎。2009年春节晚会上他带着两个徒弟表演的小品《不差钱》,更凸现了年轻演员的才艺功夫,弘扬了东北地区“二人转”不拘一格的表演特色,含蓄地表达了来自基层所谓“土得掉渣”的文艺走上主流媒体,进入主流文艺生活、进入城市舞台的酸甜苦辣,以及相互整合交流的大趋势。尽管我知道在知识精英中不无对于小品与大众文艺的白眼,但人们已经无法不正视这个赵本山“现象”的意味深长,即以地道的东北土腔土调攀登央视文艺殿堂的连续成功。

    赵本山将本来在某些人包括我本人心目中未必能登大雅之堂的喜剧小品提高到了骄人的水准。正像金庸为武侠小说、张艺谋为大制作的奥运会开幕式文艺展演树立了后来人难以企及的标杆一样。

    同时我们并不满足,我们有更高的与更多方面的期待。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文化的普及、热闹与和谐,我们还需要文化的巅峰、文化的巨人、文化的前瞻。我们期待的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新果实。我们不但需要有模仿秀的天才,更需要提供原型、新型的创造者、发明者,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文化宗师。我们希望得到笑料,更希望笑的背后有洞见式的深邃。我们追求群众的喜闻乐见,我们还期盼对于群众的振聋发聩或者春风化雨或者洗涤启迪。我们需要思想、需要艺术、需要想象力,需要应对挑战的勇气与本领,需要全面小康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树一帜的也是汲取了一切精神营养的哲学、伦理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苗头与思考,需要正视历史也正视现实,能够为今天的、乃至于明天的读者观众解惑释疑、能够带领读者观众探索真理消化真理的作家艺术家学者。我们需要大众化,也需要化大众,就是说,我们期待全面的文化的繁荣与振兴,期待人民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期待文化艺术巨匠的新人辈出,我们期待今天的文化艺术发展能够无愧于前人,同样也不会害怕后人的审视。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经预言过“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现如今的文化生活格局,比较起新中国成立初期,已经大大的丰富多彩了。我们当然会重视普及,重视民族民间,重视工厂农村连队,同时我们也必然会重视专家学者,重视大学与科研机构,叫做重视大众也重视小众,重视大众与小众沟通与互补。以2009年春节文艺活动为例,在央视春晚的同时,各种媒体文艺部门与文艺团体也分别组织了不同的春节文艺献礼。它们同样不乏精彩,同样应该得到足够的关注与切磋。我相信这样的共识会推动我们的文化艺术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大提高。

    1下列关于赵本山及其小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本山的小品以农民化的风格表现当代生活,铺陈笑料,营造喜乐,赢得所有观众的欢迎。

    B. 小品《不差钱》充分展现了年轻演员的才艺功夫,弘扬了东北地区“二人转”不拘一格的表演特色,含蓄地表达了来自基层所谓“土得掉渣”的文艺走上主流媒体的酸甜苦辣。

    C. 知识精英群体中不少人对小品这种文艺形式持不屑态度,但因为赵本山以地道的东北土腔土调连续进入央视文艺殿堂,他们不得不正视赵本山“现象”。

    D. 近年来,赵本山已经成为央视春晚的台柱子之一,他将喜剧小品提高到了最高的水准。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本文作者看来,我们之所以期待文化艺术巨匠的新人辈出,是因为我们期待今天的文化艺术发展能够无愧于前人,同样也不会害怕后人的审视。

    B. 2009年春节各种媒体文艺部门与文艺团体分别组织的不同的春节文艺献礼与2009年央视春晚一样不乏精彩。

    C. 农民化的语言做派、幽默与“狡黠”,适合表现当代生活,铺陈笑料,营造喜乐,鞭挞不正之风。

    D. 我们期待的中华民族的智慧新果实指的就是我们更需要的文化的巅峰、文化的巨人、文化的前瞻。

    3对原文信息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本山现象”表明来自基层所谓“土得掉渣”的文艺也能成功走入主流媒体,进入主流文艺生活。

    B. 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文化的普及、热闹和和谐。

    C. 金庸、张艺谋、赵本山都将本来未必能登大雅之堂的艺术提高到了后来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D. 大众化的文化在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沟通与互补中,能全面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凭箜篌引》中正面写乐声,“_________”一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_________”一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2)《临安春雨初霁》中表面上写极闲适恬静的境界,内里却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通过比喻,表明作者对恢复中原充满了信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8、名句默写。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赤壁赋》中,苏轼饮酒甚酣,扣弦而歌,其中借用“美人”来抒发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虞美人》中表达出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诗的主旨是追忆往昔,曲折表达诗人对往事不可追的惆怅苦痛。

    (3)《琵琶行》中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表达了白居易与琵琶女同样命运的感伤,也引发了后人的共鸣。

    (4)《琵琶行》中在琵琶声渐近无声时,描写突然发出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5)《蜀道难》中表现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6)《离骚》中以荷花制成华美服饰象征自己美好德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7)《氓》中描写女子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10、(1)孔子在《论语·为政》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精辟地阐释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2)《论语·卫灵公》中,孔子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阐明人与道的关系,告诫我们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4)____________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说明“小年”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达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而在李煜的《處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自己虽身处漏雨茅屋,但是仍心系天下寒士,“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体现诗人心怀天下苍生的精神境界。

    (2)李白《蜀道难》中,以行人攀登时仰头屏气、不断叹息的情形极写蜀道艰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作者在文章结尾总结了秦国灭亡的教训,提醒后人应该以此为戒,不要重蹈覆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宿扬州

    李绅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注)①迷楼:隋炀帝下扬州时兴建的宫室。

    1分析颔联、颈联写景艺术。

    2简要概括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本文语言简洁生动,极富表现力。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问花园里的玫瑰:你年复一年重复着同样的颜色,单调吗?玫瑰笑答:向人间播撒芬芳是我生长的理由。我问树枝上的蝉儿:你长时间生活在黑暗中,只能尽情歌唱一夏,遗憾吗?蝉儿笑答:怒放生命的灿烂是我唯一的愿望。我问山间的小溪:你一直朝着不变的方向寂寞的奔流,孤单吗?小溪笑答:奔向大海、成就浩瀚是我毕生的追求。我不由得陷入沉思: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要求:1、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自选文体。2、不得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4、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