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新居落成,明天乔迁,为答谢您的厚爱,特于明晚六点在寒舍备下酒席,敬请光临。
B.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踊跃献芹,多一条建言,就多一条道路。
C. 为提高通信能力,我公司将对辖区内光缆进行升级改造,有必要将有关事项做出宣告。
D. 李教授路过此地,受到了同窗好友的热情接待,分别时,他连说:“叨光!叨光!”
2、中国人历来有送贺联的习惯,下面为贺新店开张所送贺联,不得体的一副是
A. 翁所乐者山水也;客所知者夫风月乎。(贺酒馆开业)
B. 遇木贼,入生地,安能独活;待半夏,进天门,定摘玉柱。(贺中药铺开业)
C. 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坐。(贺茶室开业)
D. 顺理成章堆云卷雾皆如意;得心应手截断留长皆合时(贺裁缝店开业)
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 唐铁嘴在《茶馆》里属于反面角色,同是底层人物,却在损害着其他底层人物,是特定时期塑造成的社会人物,“有钱呀,就应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是他奉行的人生哲学。
B. 小男孩马诺林的形象贯穿了《老人与海》整本小说。这个人物既帮助制造了悲剧所需要的孤独感,激起读者对桑地亚哥的同情怜悯,又作为人间友爱和年轻一代的象征,将小说的方向对准积极乐观的未来。
C. 《三国演义》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对于刻画人物起到了映衬作用。比如隆中之地,卧龙岗上,山清水秀,猿鹤相亲,松竹交翠;此中之人,个个超凡脱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诸葛亮的高洁品质,与这样的环境不无关系。
D. 《哈姆莱特》取材于文艺复兴时期丹麦史中的一个古老的故事,通过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表现了莎士比亚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
E. 《边城》中的祖父是一位阅尽世事、饱经风霜的老人,他“硬扎结实”,因此在摆渡的职务上毫不儿戏,他把对不幸女儿的哀思寄托在对翠翠的关爱上,希冀排解孙女的凄凉迷茫,却并不理解她的躁动情感。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悄悄地从大人身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像一只载着梦的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长着两粒美丽的梧桐子。每起一阵风我就在落叶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
①我忽然迷乱起来,
②把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
③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
④小小的心灵简直不能承受这种兴奋。
⑤叶子是黄褐色的,弯曲的,
⑥我就那样迷乱地捡起一片落叶。
A.①④⑥③②⑤ B.③②①④⑥⑤
C.③②⑥①④⑤ D.①⑥③②④⑤
5、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与其它三句描写的季节不同的一项是( )
A. 渭城朝雨浥轻城,客舍青青柳色新。
B.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C.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D.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6、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儒家之心学是全部儒学思想最基本的“硬核”,其他方面都是心学的延伸和展开。王阳明说“君子之学,谁求得其心”,心学就是强调主体自我的儒学,突出自信、自强、自律、自为,追求自我实现。“心学”的本质就是追求“内圣外王”价值取向,并为其寻求理论根据和修养方法的哲学。
心学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和孟子。孔子率先发现了人的自我,创立了以“仁学”“礼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学,提出了“心安”的心性问题。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学说,比孔子更为突出地把心性之体表露出来,最先注意到心的作用。孟子认为:孔子所谓“仁”归根结底是人之心,“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性”根源于“心”,“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告子上》);只要尽心便能知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告子上》)。由此,孟子确立了儒家心性之学的基本理念。儒家心性论的最初建构者是思孟学派,传承谱系是:由孔子到曾参,由曾参到子思,由子思到孟子。其学术传承:孔子有《论语》,曾参有《大学》,子思有《中庸》,孟子有《孟子》。
心学到了宋代,由北宋程颐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大启其门径:清初的李二曲把陆九渊比作接续孟氏之后的第一人。“议论削爽,令人当下心豁目明;简易直捷,孟氏之后仅见”。陆九渊不仅“发明”出“本心”,更重要的是他对此作了大致轮廓的描述:“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此理塞宇宙”。宋代理学各学派都细致入微地谈论心性问题,有“无事袖手谈心性”之说,心性之学成为理学的代名词。
明代中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二字,王阳明序《象山先生全集》曰:“圣人之学,心学也。”阳明心学的经典表述,即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李二曲说:“至先生始拈‘致良知’三字,以泄千载不传之秘;一言之下,令人洞彻本面,愚夫愚妇,咸可循之以入道,此万世功也。”良知是心之本体,没有私心物欲的心,是天理,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符合天理者善,不符合天理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发动良知是为了发现良心,确立本体;发现良心,是为了发挥良能;发挥良能,是为了重建世界。至此心学开始有了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的地方,在于其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由此可见,严格意义上的“心学”产生于明代中叶,是儒学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的新发展。心学一直延续到后世,对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选自彭彦华《儒家心学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心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哲学,它以自我实现为目的,以“内圣外王”为价值取向,强调自我的主体地位。
B. 孔子创立的原始儒学以“仁学”“礼学”为核心,虽然涉及与心性相关的问题,但是没有谈到“心的作用”。
C. 《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在学术上不仅呈现了思孟学派的传承谱系,还完成了儒家心性论的体系建构。
D. “良知”是阳明心学中的核心概念,它既是心的本体,又是知的本体,应该把“良知”作为行动的标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中大量引用《孟子·告子上》中的言论,有力地证明了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学说并确立了儒家心性之学的基本理念。
B. 程颐开启了北宋心性之学的研究,陆九渊则在心性之学的研究上另辟蹊径,文中通过两者的对比,证明陆九渊的贡献更大。
C. 文中以“无事袖手谈心性”的现象,表明宋代理学界对心性之学的讨论十分普遍,证明研究心性之学已成为当时理学界的风尚。
D. 王阳明首创了“心学”和“致良知”的说法,并让心学有了清晰独立的学术脉络,这些事实证明了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心学发勒于春秋战国,大兴于宋代,大成于明代,经过历代先贤的传承发展,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B. 清初李二曲对陆九渊和王阳明均赞许有加,并对他们的学术有独到的评价,可见李二曲也是一位心学理论造诣很高的学者。
C.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心的本体没有善恶,当意念产生时才会出现善恶,所以,如果不把意念强加在事物上就能为善去恶。
D. 严格意义上的“心学”产生于明代中叶,这就表明了明代社会的发展使当时人们对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有了更高的追求。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描写鹏鸟飞向南海飞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登飞来峰》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以自然环境的变化来写宫殿歌舞带给个人的不同感受。
(2)《庄子·逍遥游》中,从反面交代大鹏鸟要先飞到几万里高空,才能乘风图南的原因的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白天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恃才是真正的逍遥,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里的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逸愉快,自得其乐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中认为的“好学”,除了生活方面不过多讲究,还应该做到“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那些启蒙老师的做法及其不足。
(3)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借暮春景色感叹流年易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11、(1)_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2)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___,不逾矩。(《孔孟论学》)
(5)______________,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或根据语境填写名句。(只选3小题)
(1)子曰 :“_____________。一日克己复礼,_____________。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
(2) 而刘夙婴疾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曾废离。(李密《陈情表》)
(3)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父》)
(4) 《琵琶行》一诗中,对琵琶乐声的描写精彩之至,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写出了大弦小弦和鸣的美妙。
(5) 《雨霖铃》一词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将近景远景连成一片,有实有虚,恰与离别时的心情相契合。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①
岑参
火山②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①这首诗作于公元 751 年旧历六月。当时,高仙芝正在安西率师西征,李副使因公从姑臧出发赶赴碛西(即安西都护府)军作战,岑参作此诗送别。②“火山”“赤亭”地名,位于内地通安西大都护的交通孔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化一般送别诗的惆怅与伤感为豪放、悲壮,体现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的精神。
B.三、四两句明写李副使不平凡的经历,激励其一往无前;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
C.诗的五、六两句是招呼、劝说的口气,挽留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作者不提依依不舍之情,而是直接提出此次西行“击胡”的使命。
D.这首诗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并且突破了一般送别诗的窠臼,被称为送别诗的“另类佳作”。
【2】请简要概括首联在本诗中的作用。
【3】作为送别诗,本诗除了惜别之情,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以勤字逸甫,南充人。嘉靖二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久之,充裕王讲官,迁修撰,进洗马。时东宫位号未定,群小多构衅。世宗于父子素薄,王岁时不得燕见。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为讲官九年,有羽翼功,而深自晦匿,王尝书“忠贞”二字赐之。父丧除,还为侍读学士,掌翰林院。
穆宗即位,以勤自以潜邸旧臣,条上谨始十事。其言揽权、听言尤切。诏嘉其忠恳。穆宗朝讲希御,政无所裁决,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四年,条上时务因循之弊,请慎擢用。帝嘉之,下所司议。高拱掌吏部,恶所言侵己职,寝其奏,惟都察院议行赃吏一事而已。初,以勤之入阁也,徐阶为首辅,而拱方向用,朝士各有所附,交相攻。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竟阶与拱去,无訾及之者。及拱再入,与赵贞吉相轧,张居正复中构之。以勤与拱旧僚,贞吉其乡人,而居正则所举士也,度不能为解,恐终不为诸人所容,力引疾求罢。遂进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赐敕驰传归,诏其子编修于陛侍行。后二年,拱被逐,仓皇出国门,叹曰:“南充,哲人也。”
以勤归十年,年七十。复颁上方银币,命于陛驰归赐之,且敕有司存问。又六年卒。赠太保,谥文端。(选自《明史·陈以勤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
B. 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
C. 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
D. 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燕见,指古代帝王退朝闲居时召见或接见臣子,后来泛指朝中官员公事之余的会见。
B. 擢,提拔的意思,是指由原来的官职升到更高一级的官职,与“迁”“徙”同义。
C. 敕,此处指敕令,是我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等。
D. 驰传,古代驿站中的马车;驿站是古代官方为传递文书或接待官员往来设置的交通机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以勤恪尽职守,忠诚坚贞。陈以勤在裕王府担任了九年讲官,有辅助、保护裕王的功劳,但他从来没有炫耀过,因此裕王曾经写“忠贞”两字赐给他。
B. 陈以勤上书言事,皇帝嘉许。皇帝朝讲很少驾临,政事无法裁决,陈以勤请求皇上振奋精神、修明政教,后来又上书请求慎重提升任用官员,都得到皇帝嘉许。
C. 陈以勤为人正直,不结党营私。在他入值内阁时,朝廷士大夫各有所依附,相互攻击。陈以勤中立无所朋比,也不偏私某人,没有诋毁他的人。
D. 陈以勤受到皇上厚赐。归乡十年,皇上还赏赐他宫中银币,并且敕令主管官员慰问他,去世后又被追赠太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穆宗即位,以勤自以潜邸旧臣,条上谨始十事。
(2)而居正则所举士也,度不能为解,恐终不为诸人所容,力引疾求罢。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70年风雨岁月峥嵘,70年奋斗谱写华章。70年来,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繁荣昌盛的新时代。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校团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活动,征文字数不少于800字。欢迎各位同学踊跃投稿。
请你也写一篇文章,参加本次征文活动。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