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弟,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
B.大计,明、清两代考核官员的制度,分为京察、外察,每三年举行一次。通过考核来决定在京和在外官员的任免及职位的升降。
C.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D.嫡母,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在古代,嫡妻所生子女称作“嫡出”,而姬妾所生的子女称作“庶出”。
2、下列对各句文言句式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遂见用于小邑 ②加之以师旅 ③主人何为言少钱
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⑤都督阎公之雅望 ⑥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⑦故不我若也 ⑧而彼且奚适也 ⑨而夙婴疾病
A. ①⑨/②⑥⑦/③⑧/④⑤ B. ①⑥/②③/④/⑦⑧/⑤⑨
C. ①⑨/②⑤/④/⑥/③⑦⑧ D. ①④⑨/②⑥/③⑦⑧/⑤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非一袭而取之也
B.其为气也 其子趋而往视之
C.以为无益而舍之 亡羊而补牢
D.以其外之也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兴府”中的“府”是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比县高一级,相当于汉朝的郡,府的长官称知府。
B.“御史台”,古代官署的名称,长官为御史,在历史上御史的职责一直是监察中央及地方官吏。
C.“罪己诏”是帝王在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危难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的一种口谕或文书。
D.“萧国公”中的“公”是爵位名,我国古代爵位一般分为五等,公”居首位,其余依次是侯伯、子、男。
5、被鲁迅评价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莫能先也”的一部先秦著作是( )
A. 《庄子》
B. 《墨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抗生素类药物曾是人类对抗诸多疾病的一个“秘密武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系列抗生素的出现,人类寿命得以大大延长。但还不到一百年,由于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强,抗生素也逐渐走下了“神坛”,甚至成为未来医疗卫生领域的一个重大挑战。抗生素的效力正在普遍下降,其原因是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正在迅速扩散。具有耐药能力的细菌未被某种抗生素杀死,之后便不再受制约,甚至将其耐药性传给其他种类细菌。欧盟一位官员表示,由于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一些常见的病原体正在变成所谓的“超级细菌”。一旦抗生素失效,我们的生活就将充满危险,轻微的耳部感染可能就会引起耳聋,轻微的擦伤都有可能带来死亡。
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一个难题。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一份报告,称到2050年,由于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每年会导致1000万人丧生,其危害将超过癌症。同时最令人担心的是,这种危害性正逐年攀升。比如治疗大肠杆菌,一般使用普通抗生素即可见效,但近几年多个国家报告部分患者即使使用最强效的抗生素也无济于事。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各种耐药菌感染,23万新生儿因此夭折。
但目前针对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进行的新药研发很难跟上耐药性产生的速度。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新抗生素的研发严重不足,难以应对日益增强的抗生素耐药性威胁。报告警告说,全球抗生素正濒临枯竭。这份报告认为,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已严重危害现代医学的进展,目前急需加大对抗生素耐药感染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否则世界将被迫回到因常见感染而致人死亡的年代。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制药公司和研究人员必须立即关注能治疗某些可在几天内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感染的新抗生素。目前进入临床阶段的大多数药物对现有抗生素类型进行的修复,只是短期的解决方案。而对于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会构成最大健康威胁的抗生素耐药感染,包括每年导致约25万人死亡的耐药性结核病,潜在的有效治疗方案则很少。70多年来,只有两种治疗耐药性结核病的新抗生素进入市场。如果要终结结核病,每年全球急需投入8亿多美元来研究新的抗结核药物。
此外,对抗生素的滥用也是造成抗生素耐药性加速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2000年至2015年全球范围抗生素消费量增长了65%。尽管抗生素是治疗某些疾病的特效药,但过度依赖抗生素治疗只能适得其反。相比新抗生素的研发和投资,公众应该尽快学会科学谨慎地使用各类抗生素药物,否则未来我们将有可能死于一次普通的感染,而不是今天人们所恐惧的癌症、艾滋病等恶性疾病。
(摘编自李曾骏《抗生素耐药性与“超级细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抗生素为人类征服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类寿命得以延长,全得益于抗生素的发现和广泛使用。
B. 细菌对某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使这种原本治疗某疾病的特效药失效,就会导致治疗失败。
C. 未被某种抗生素杀死的具有耐药能力的细菌,可能会将其耐药性传给其他种类的细菌,最后变成所谓的“超级细菌”。
D.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会导致每年上千万人丧生,其危害超过了癌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引用论证的方法,如第一段中引用欧盟一位官员的观点,意在阐明抗生素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
B. 文章多处引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既证明了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已成为世界性难题,也说明了研发新抗生素迫在眉睫。
C. 针对抗生素走下“神坛”的问题,文章从两方面揭示其原因,一是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迅速扩散,二是对抗生素的滥用。
D. 文章重点分析了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指出其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并通过列举大量数据资料指出问题的严重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针对细菌具有耐药性而进行的新抗生素的研发周期较长,而耐药性的产生速度远快于新抗生素的研发速度。
B. 目前进入临床阶段的抗生素药物对现有抗生素类型进行的修复,只是短期解决方案,必须关注能治疗严重感染的新抗生素。
C. 抗生素耐药感染会成为人类最大的健康威胁,而多年来治疗耐药感染的新抗生素极少,急需投入资金研发新的抗生素药物。
D. “超级细菌”的出现,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正是我们对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过度依赖加快了细菌进化至耐药的速度。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一诗中,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既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又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庄子《逍遥游》描写了大鹏高飞,后人从其中 ____________一句中提炼出成语“扶摇直上”;庄子认为山野中的雾气和空气中的尘埃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青年学生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鄙视当时军阀的诗句是“指点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不畏艰险,一往无前,对理想和真理执着追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运用比喻、对偶的手法,表达渴望摆脱束缚,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和向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白云一片去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处相思明月楼?(《春江花月夜》)
(2)韦庄《菩萨蛮》描绘江南的人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官赋》中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夜归鹿门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作者却离家归鹿门,在两种归途中,表露出作者隐逸自得的志趣。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敢于蔑视权贵而追求个性自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________________。(《六国论》)
(7)《六国论》第四段先为六国设计图存之道:一是重用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三是六国联合。如果这样,“_________________”。但六国毕竟没有这样做,而最终为秦国所灭。终于逼出“_________________”的沉痛教训。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为赤壁怀古诗词,杜牧在《赤壁》中说周瑜侥幸取得赤壁大战的成功,苏轼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赏其战场上的指挥若定。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姜夔《扬州慢》)
(2)_______________,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
(3)_______________,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父母在,不远游,______________《论语·里仁》
(5)《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震撼力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按要求填空。
(1)是处红衰翠减,___________。(柳永《八声甘州》)
(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踏莎行·郴州旅舍》中借用典故来表示收到来自远方问候的是______,_________。
(4)《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运用比喻手法描写山形的句子是_________。
13、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赠驭说高秀英①
(元)王恽
短短罗袿淡淡妆,拂开红袖便当场。掩翻歌扇珠成串,吹落谈霏②玉有香。由汉魏,到隋唐。谁教若辈管兴亡。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③未易当④。
[注]①驭说,即说书。高秀英,当时著名女说书艺人。②谈霏,成语谈霏玉屑的缩写。谈话时美好的言辞像玉的碎末纷纷洒落一样。形容言谈美妙,滔滔不绝。③拍板门锤,说书时使用的道具。④未易当:没有改换。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首句连用叠词“短短”与“淡淡”,写出了说书女打扮素洁得体而脱俗的形象特点。
B.“拂”字准确传神地刻画说书女干净、利落的动作,表现了她嬉笑怒骂、愤世嫉俗的态度。
C.上阕三四两句运用比喻(通感)手法形容艺人说书技艺高超,谈吐清雅、英爽,如含珠泻玉。
D.上阕写女艺人装束和高超的说书技艺,下阕写说书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想评论,层次清晰。
【2】下列对本词内容和思想情感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汉魏,到隋唐”并非实指汉魏隋唐,只不过说说书的内容属于讲史而已。
B.“百年总是逢场戏”意思是说百年兴亡不过是逢场作戏,由此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C.“百年总是逢场戏”还有一层意思,说书作场,讲古论今,其中暗含说书人一段辛酸。
D.“拍板门锤未易当”提高说书人的地位,认为说书人是历史评判者,百年的兴亡可由说书人顷刻间说明白,使芸芸众生开悟。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高祖之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从入汉中,拜为将军。还定三秦,赐食邑怀德。以将军从高祖击反者燕王臧荼,破之易下。赐爵列侯,食绛八千一百八十户,号绛侯。
以将军从高帝击反韩王信于代,勃迁为太尉。勃为人木强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其椎少文如此。勃既定燕而归,高祖已崩矣,以列侯事孝惠帝。孝惠帝六年,置太尉官,以勃为太尉。十岁,高后崩。于是勃与平谋,卒诛诸吕而立孝文皇帝。文帝既立,以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食邑万户。居月余,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上许之。岁余,丞相平卒,上复以勃为丞相。
十余月,上曰:“前日吾召列侯就国,或未能行,丞相吾所重,其率先之。”乃免相就国。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胜之尚之,故狱吏教引为证。勃之益封受赐,尽以予薄昭。及系急,薄昭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为无反事。
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 顾欲反邪!”文帝既见绛侯狱辞,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于是使使持节赦勃,复爵邑。
绛侯既出,曰:“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绛侯复就国,孝文帝十一年卒,谥曰武侯。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
B.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
C.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
D.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食邑,古代君主赏赐给臣子的封地,臣子以封地征收的赋税为食禄。
B.国,古代指诸侯的封地,后泛指国家,又可指京城。文中“就国”是指回到京城。
C.尚,有匹配之意,多指仰攀婚姻。文中指周勃的儿子周胜之娶孝文帝的女儿为妻。
D.谥,是对死去的皇帝、诸侯、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给予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如“文”“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勃出身贫寒,生活艰辛。他的祖先是卷县人,后迁徙到沛县,他以编织养蚕的用具、在别人家丧事上吹箫为生。
B.周勃南征北战,军功赫赫。他追随高祖起兵攻打胡陵,入汉中,平定三秦,先后平定燕王、韩王等人的叛乱,所向披靡。
C.周勃位高权重,深受重视。他以军功受封绛侯,历任太尉、右丞相,深受汉高祖等皇帝的倚重。
D.周勃木讷老实,不善辞令。他被诬人狱,面对廷尉的诘问他不知如何回答,狱吏提示他破财免灾,几经周折,他才得以释放。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
(2)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3)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国著名的耶鲁大学在1957年设立了“辛德仁奖”,以鼓励学生藏书。1963年的比赛,冠军颁给一位收藏《火车时刻手册》这类书籍的学生,而藏有两百部著名作家福克纳(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及与福克纳有关的书籍收藏者布罗斯基屈居第二。
有人认为,耶鲁大学这样做是鉴于《火车时刻手册》这类资料的难得和完整及它在城市规划研究中的价值,也想给予藏书的名目更多包容,鼓励藏书行为,令藏书的精神深入人心。
也有人认为,布罗斯基重视经典,收藏精品:两百多部福克纳作品——一个作家呕心沥血的创作,当然应该比唾手可得的火车时刻表之类更值得肯定与珍视。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