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下面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三公是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和司空。
B.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如成语“如丧考妣”。
C.垂髫:借指八岁到十四岁的少年。总角:三岁到九岁的儿童。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帝后之死曰崩,诸侯、太子之死曰薨,大夫之死曰卒,士之死曰不录,庶人之死曰死。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目前,全国性的媒体格局已初步形成,中央媒体、商业媒体分庭抗礼。
②虽然不少运营商信誓旦旦地保证,将确保业务中关键的私人信息不会被泄露,然而事实却是差强人意的。
③―旦有一方蛮不讲理,睚眦必报,得理不饶人,就可能引发冲突。
④经过不懈的努力与付出,他写的文章终于可以冠冕堂皇地登在报纸上了。⑤机长要在短短几秒钟时间内,承受猝不及防的慌乱和身体的极度不适,迅速恢复清醒头脑做出应对措施。
⑥读书,不仅需要宵衣旰食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碾压/辗转 保姆/永保青春 堤堰/偃旗息鼓
B.推诿/枯萎 炕头/引吭高歌 浆洗/奖掖提拔
C.佼美/矫健 瓦菲/雨雪霏霏 赡养/高瞻远瞩
D.欺侮/诲暗 苔藓/怡然自得 沉沦/天伦叙乐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辽宁舰”的舰员在选拔时,对年龄、经历、任职时间、现实表现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入选者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航空母舰舰员。
B.北斗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内导航系统标准服务的定位精度约在10米左右,与此同时,它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提高定位导航服务的精度。
C.中国接连在空间对接以及深海探潜上取得重大突破,不但是中国科技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而且显示出大国崛起的战略眼光,体现出大国应有的视野及胸怀。
D.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进一步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市政府作出决定,将地铁三号线再增加一列新车。
5、下列加点词活用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范增数目项王/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B.群贤毕至/君安与项伯有故
C.死生亦大矣/素善留候张良
D.王无罪岁/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流泪的滕王阁
潘碧秀
流泪的滕王阁 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游人脆脆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
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抹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地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
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遣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贬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意兴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上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沉浮,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了“厚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是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借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游人仍在阁上徘徊留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栏干。浅云灰灰地衬着阁,如一双饱蓄泪水的眼睑。
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的青年,彳亍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矣。无人识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蜀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杨炯语)。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会重新改写吧。可惜,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三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
“一片阁/躲在云层下/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面对江水恸哭。”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又直观。——人无语,惟有惆怅地醉去。滕王阁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无限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至永远了。
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
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惆怅。
斜阳已成余辉,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
(选自《散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选取独特的视点展开对王勃的追思,从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的角度深刻剖析了王勃的悲剧人生,见解独到,富有警世作用。
B. 本文通篇的描写,细腻而清丽,使文章透着一种空灵和落寞,一份对逝者的赞叹和惋惜,在悲哀中融入了理性的沉思。
C. “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富有哲理,句中“风景”一词,其含义是“适合展现个人才华、施展个人抱负的领域”。
D. 作者借在滕王阁上凭吊王勃,描写了王勃当年在滕王阁上写作诗赋的那份忧郁感伤的情怀,并高度肯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2】结合全文,分析最后一段写景的作用。
【3】文中说:“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从全文看这里的“伤痕累累”具体表现在哪里?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指明螃蟹虽有良好的外在条件,却无处容身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中,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2)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3)安能以身之察察,_____________?(《楚辞·渔父》)
(4)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长亭送别·收尾》)
(5)玉户帘中卷不去,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__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7)战士军前半死生,_____________。(高適《燕歌行》)
(8)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连用了“______,_____”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
(2)《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描写了古代女子为人妇后的辛劳生活,《诗经·氓》中有类似表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小船任意飘摇在浩渺江面上的样子。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开头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来概括自己命运的坎坷。用“既无伯叔,终鲜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家门冷落,人丁稀少。
(2)李密在《陈情表》中形象地刻画自己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3)《陈情表》中,李密以乌鸦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情表》结尾,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5)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描写自己好学,在项脊轩中吟诵诗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孟子对一些人面对优厚俸禄不管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的做法持否定态度。
(2)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居室周围宁静、雅致的景色,令人赏心悦目,同时也隐寓了作者的恬淡自在、自守高洁的人生态度。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①
苏轼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②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③。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④?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赴惠州途中路经惶恐滩时所作。据《万安县志》载“赣州二百里至岑县,又一百里至万安,其间有滩十八……滩水湍急,惟黄公为最甚。”南方人读“黄公”如“惶恐”,因被称作惶恐滩。②喜欢:地名,在大散关上。这里代指故乡山水。③石鳞:水在石上流,其波如鱼鳞。④典出《论语》,孔子曾问路于隐士长沮、桀溺,二人因不同意孔子的救世主张,故意不做正面回答,只说:“你是知道渡口的,何必问我们呢?”
A.“七千里”极力渲染被贬之遥,“二毛”指头发黑白相杂的老人,说明诗人已至暮年。“一叶身”形象地表现诗人飘零的现状。
B.首联集工巧的对仗、生动的夸张、形象的双关、强烈的对比多种修辞于一体,并巧用数字,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处境。
C.把“黄公滩”叫做“惶恐滩”,虽是口音之误,却能涉及身世国事,颇有意趣,所以为后人认可并应用。如文天祥诗中就有“惶恐滩头说惶恐”。
D.尾联中“便合”意即“正应当”,“知津”反用孔子的典故,表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劫难时,顽强的意志和达观的态度。
14、大铁椎传
(清·魏禧)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魏禧论曰:子房(张良)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大铁椎其人欤?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欤抑用之自有时欤?子灿遇大铁椎为壬寅岁,视其貌当年三十,然大铁椎今年四十耳。子灿又尝见其写市物帖子,甚工楷书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欤/抑用之自有时欤?
B.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欤抑用之自有时欤?
C.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欤抑用之自有时欤?
D.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欤/抑用之自有时欤?
【2】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过:访问
B.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 寝,丑陋
C.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扣:扣留
D.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期:约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铁椎其人名不见经传,能吃、力大、寡言,一把四五十斤重的大铁椎片刻不离身,给人以种种神秘感,直到最后才知道他是一个身怀绝技、勇武过人的“异人”。
B.宋将军威名远播,雄健有加。大铁椎慕名而来,却发现他们“皆不足用”,既说明大铁椎有抱负,想寻找真正的英雄干一番大事,又表现他有知人之明,豪放而坦诚。
C.大铁椎欣然答应了宋将军的请求,带着将军前去与响马贼决战,却让将军“登空堡上”,叮嘱他“但观之,慎弗声”。充分表现了他关心友人、敢作敢当的大丈夫气概。
D.大铁椎决战前后连续三次说出了“吾去矣”一语,这既是大铁椎向将军的告别之语,更是大铁椎对寻找到志同道合者之难,实现抱负、施展才能之难的沉重叹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
(2)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
15、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