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家,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1954年凭《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品还有《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
B.“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中,特别是小说和电影中广为应用的写作技巧。“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代表作家有德国的哥德、席勒,法国的雨果、乔治·桑,英国的雪莱、拜伦。
C.高尔基,苏联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1982年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凭借《百年孤独》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D.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青年》,长篇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我们现在所指的“托尔斯泰主义”指的是他曾创立的一种思想体系,主要包括不抵抗主义,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勿以暴力抗恶三方面的内容。
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对企业平台来说,不能只投车不管理,把积累的风险和问题转嫁给社会。
②如何呵护共享单车,考验着骑车人的素质,更考验着企业和主管部门的智慧。
③对骑车人来说,不能只图方便,也要树立起规则意识,珍惜共享成果。
④共享单车在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⑤对管理部门来说,不能让企业单打独斗,也要加强对共享平台的管理,引导市民文明用车。
⑥唯有如此,共享单车行业才能发展得更好。
A.②④①③⑤⑥ B.②④③①⑤⑥
C.④②③①⑤⑥ D.④②⑤⑥③①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仰观宇宙之大 三五之夜
B.其制稍异于前 鹏之徙于南冥也
C.引以为流觞曲水 亦足以畅叙幽情
D.客逾庖而宴 不过数仞而下
4、下列三句都是“宝玉挨打”后各人的反应,其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1)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2)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3)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幸儿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
A.宝钗 黛玉 袭人
B.宝钗 袭人 黛玉
C.黛玉 宝钗 袭人
D.黛玉 袭人 宝钗
5、下列各句中画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B.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而皆背晋以归梁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但不久,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
(节选自鲁迅《祝福》)
(乙)
当“公诉”(按照法官们至今沿用的行话)执行完毕,就轮到千万种私人的报复了。在这里就象在大厅里一样,妇女们特别起劲,她们全都对他怀着某种憎恨,有的恨他奸诈,有的恨他丑陋,而以后一种人的憎恨最为厉害。
“邪教的怪物!”一个说。
“骑扫帚把的家伙!”另一个嚷道。
“做个凄惨的怪笑吧,”第三个说,“那样你就能当上愚人王了,要是今天变成了昨天!”“得哪!”一个老妇人说,“那就是刑台上的怪笑了。什么时候他才在绞刑架上做怪笑呢?”
“你什么时候才会在百尺黄泉下把你的大钟顶在头上呢,可恶的敲钟人?”
“敲晚祷钟的就是这个魔鬼呀!”
“啊,聋子!独眼!驼背!怪物!”
“这个丑像比所有的医药还能使孕妇流产呢!”
……
(节选自雨果《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1】赏析甲文中划线的句子。
【2】甲乙两文刻画了一群怎样的“看客”形象?文章为什么要着重刻画这些人?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婉转鸟鸣声和冰下水流声来比喻琵琶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这两句写词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片中“___”以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形象,下片写如果能完成功业,就会“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三次对鲲鹏进行描写,开篇第一次描述鹏的脊背时,是“________”,第三次引用商汤与棘的对话描述鹛的脊背时,则是“_______”,这些在细节上相互补充,使鲲鹏形象更为充盈、饱满、神妙。
(2)《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的愁情,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9、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写李密在祖母床前用实际行动表达孝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经验时说,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
10、名句默写。
(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史论贵在立论精警,如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呜呼!_______,非秦也;_______,非天下也”,宋代苏洵的《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______,__________”,皆借古讽今,发人深省。
11、默写
(1)鲍照在《拟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表明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愤》写早年激烈的战斗生活“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一剪梅》中最能使人领略到女词人万千愁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秋声赋》中从“秋气”这一角度描写秋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伯时画马礼部试院作①
黄庭坚
仪鸾②供帐饕虱行,翰林湿薪爆竹声,风帘官烛泪纵横。
木穿石盘未渠透③,坐窗不遨令人瘦,贫马百藖④逢一豆⑤。
眼明见此玉花骢,径思著鞭随诗翁⑥,城西野桃寻小红。
【注】①本诗写于元祐三年,时苏轼以翰林学士知贡举,黄庭坚(参详官)、李公麟(字伯时,点检试卷)等均为其属官,公务之余多唱和之作。②仪鸾:指仪鸾司,掌奉供帐之事。③该句典出《真诰》:傅先生年轻好道。太极老君与之木钻,使穿一石槃。他昼夜穿钻,历47年成功,遂得神丹而升天。槃,即盘。渠:通“遽”,疾、立时。④藖:斫余的草茎。⑤豆:精饲料。⑥诗翁:指苏轼。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三句选用三个典型细节,渲染试院生活的清苦、简陋,烘托凄寒、烦闷的氛围。
B.本诗写“观”画马,突破一般盛赞丹青妙技的俗套,开掘深,联想广,首尾圆合。
C.“贫马百藖逢一豆”与“食之不能尽其材”一样都表达了对扼杀人才之举的控诉。
D.本诗每句押韵,三句一换韵,给人以奇峭之感,三叠戛止,突兀生新,不落窠臼。
【2】本诗最后三句有什么含意?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侯益①,汾州平遥人。唐光化中,李克用据太原,益以拳勇隶麾下。后唐明室立,益面缚请罪,明宗曰:“尔尽忠节,又何罪也?”晋初,范延光反大名,张从宾据河阳为声援。晋祖召益谓曰:“宗社危若缀旒②,卿能为朕死耶?”益曰:“愿假锐卒五千人,破贼必矣。”益率禁兵数千人,次虎牢。从宾军万余人,夹汜水而阵。益亲鼓士乘之大败其众击杀殆尽汜水为之不流。晋祖大喜,拜河阳三城节度。契丹入汴,益率僚属归京师,诣契丹主,自陈不预北伐之谋。契丹授以凤翔节度。汉祖即位,加兼侍中。益自以尝受契丹命,闻汉兵入洛,忧之,浚城隍为备。孟昶遣益所亲王处回赍书招益,复遣绵州刺史吴崇恽厚遗之。益遂与其子归蜀。汉祖知其事,遣王景崇率禁军数千,倍道趋岐下,召益入朝。时汉祖已不豫,召至卧内,谓之曰:“侯益貌顺朝廷,心怀携贰,尔往至彼,如益来,即置勿问,苟迟疑不决,即以便宜从事。”益惧,即谋入朝。会闻汉祖崩,景崇欲诛益。从事程渥,景崇里人也。益因遣之说景崇曰:“君致位通显,亦可少知止足,何必怀祸人之心,为已甚之事乎?况侯君亲戚爪牙甚众,事若妄发,祸亦旋踵至矣。”景崇怒曰:“子去,勿为游说,吾将族尔。”益知不用渥言,即率数十骑奔入朝。隐帝遣侍臣问益结连蜀军之由,益对曰:“臣欲诱之出关,掩杀之耳。”益厚赂史弘肇辈,言景崇之横恣。诸权贵深庇护之,乃授以开封尹兼中书令。景崇闻之,遂据城叛。显德元年冬,告老,以本官致仕归洛。太祖即位,以耆旧厚待之。乾德初,郊祀,礼与丞相等。三年,卒,年八十,赠中书令。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十三》,有删改)
【注】①侯益一生经历了整个五代十国时代。②缀旒:比喻君主被臣下挟持,大权旁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益亲鼓士/乘之大败/其众击杀殆尽/汜水为之不流
B.益亲鼓/士乘之大败/其众击杀殆尽/汜水为之不流
C.益亲鼓/士乘之/大败其众/击杀殆尽/汜水为之不流
D.益亲鼓士/乘之/大败其众/击杀殆尽/汜水为之不流
【2】下列对文中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度,即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可全权调度一地的军、民、财三政。
B.郊祀,古时君王会带领诸大臣,依据礼法于国都郊外祭祀天地,为百姓和国家祈福。
C.致仕,指古代官员将官职交还君主,退休回家。类似的表达还有致事、致政、休致等。
D.赠,古代引申指对死者追封。追赠(在人死后授予某种称号),赠谥(帝王和大臣死后,依其生前功绩赐赠称号);赠典(古代朝廷推恩重臣,把官爵授给官员子女的典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益勇猛善战。晋初范延光、张从宾反叛,形势危急,他率数千士兵在汜水打败了张从宾一万多人的军队。
B.侯益善变保身。他投奔李克用后又归降唐明宗;在汉担任侍中,孟昶先派人送礼后又派人招降,他又归附蜀。
C.侯益富有心机。王景崇要杀他,他派景崇的同乡去游说;游说不成就贿赂权贵,逼反景崇,解除了危机。
D.侯益善于掩饰。隐帝派遣侍臣问他暗中联结蜀军之事,他以引诱蜀军出关以消灭之作为借口,为自己开脱。
【4】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唐明宗立,益面缚请罪,明宗曰:“尔尽忠节,又何罪也?”
(2)侯益貌顺朝廷,心怀携贰,尔往至彼,如益来,即置勿问,苟迟疑不决,即以便宜从事。
15、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随着新冠疫情在逐步蔓延,网络上出现了许多谣言,比如“饮用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钟南山院士建议盐水漱口防病毒”“广东省中医院开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方”“中部战区空军今天会在武汉上空开始播撒消毒粉液”,不一而足。对于这些谣言,某微信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贵州敏敏:我觉得,只要是谣言就一定要封杀,要追究发布者的责任!
河北锋哥:但是,人家的初心还是好的呢,还不是为了生命健康?
重庆明亮:辨别谣言需要专业知识,不容易分辨呢!
河南丽姐:老人家最爱转发这些链接,我说了,他们都不听的。
湖北小强:封杀谣言肯定是对的,初衷良好也需要方式正确。
……
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