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印度洋海平面局部比澳大利亚海岸的西太平洋海平面低190米。原因是地球内部旷日持久的岩石熔化和不规律的漂流。
①重力小的地区凹陷比较明显
②它像一只巨大的土豆一样有很多凹陷和凸起
③不均匀的地心引力使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不同的引力
④地球也不会是圆的
⑤即便人们使所有的山脉和海盆都变平
⑥而凸起的地方地心引力特别高
A. ③②①⑤④⑥ B. ③①⑤④②⑥ C. ⑤③④②⑥① D. ⑤④②③①⑥
2、下列对词的有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南朝,形成于隋唐而极盛于宋代,故又称宋词。早期的词,本是一种配乐的歌词,可以歌唱。
B.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乐府、乐章、琴趣、诗余。
C.词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有人认为五十九字以下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字以上为长调。
D.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晏殊、柳永、李清照、晏几道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秦观、周邦彦、陈亮等。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是没有这匹马弄出的蹄声,( )还好受些。三百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 )你被它收容过,有生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 )后来我走到哪里,( )两眼幻视、满心幻觉,天涯何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我( )凭着一种茫然的感觉,任那匹伊犁马负着我,一步步远离了背后的雄伟天山。
A.如果 也许 一旦 无论 都 只要
B.假如 可能 那么 即使 也 只能
C.若 或许 一旦 无论 总是 只有
D.倘若 或许 假如 纵然 还是 只有
4、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③灭六国者六国也 ④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⑤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⑥唯弈秋之为听 ⑦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A. ①⑤/②③④/⑥⑦ B. ①④/②③⑦/⑤⑥
C. ①②/③④⑦/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5、对下列句子中“然”字的意义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 ②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 ③成然之 ④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⑤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 ⑥河东凶亦然 ⑦芙蕖则不然 ⑧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A.①②④/③⑤/⑥⑦/⑧ B.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C.①②⑤/③/④/⑥⑦⑧ D.①②④/③/⑤/⑥⑦⑧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老校长的雨靴
庞余亮
一个人的身份与穿着绝对有关系,比如我们校长曾经到村里的裁缝店做过一套西装。瘦瘦的校长穿起来就不伦不类,反倒是他穿上蓝卡其的中山装好看些。不过他到乡里开会到城里办事还是穿上了他的宝贝西装,又穿上了他的老皮鞋——怕有很多年了,有一只已经歪斜了。看得出他穿上西装的感觉并不好,可是他说有什么办法呢,上次进城,人家都以为他是个老古董,还是穿西装好些,穿西装人家的目光就少了,走路就轻松些,城里人就喜欢穿西装。
穿西装也就穿西装吧,可是一到下雨天,穿上西装的他偏偏又蹬上了一双中帮雨靴,这就更加不伦不类了,怎么看怎么别扭。每当他穿上这件衣服,学生们就在背后叫他“德国鬼子”。但乡下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一走路就是一脚的烂泥,想甩都甩不掉,真是固执的坏脾气。如果还想“甩”的话——用校长的话说就是想要派头的话——皮鞋一会儿就变成了小泥船,所以雨靴还是更适合于土路。看来校长穿雨靴还是穿得理直气壮的,既然穿着理直气壮,别人怎么看也就无所谓了。他心安理得地穿着后摆有点吊的西装和粘着烂泥的雨靴到乡里或进城办事。回来时他乐呵呵的,他似乎没少了什么,实际上雨靴上已少了许多烂泥,而原先黑色的泥渍变成了白色的泥斑,像踩了一脚的雪。
本来我早已不用雨靴了,过去在上师范前下雨赤脚;上师范时下雨也无所谓,到处都是水泥路。可是到我们学校就行不通了,烂泥似乎见皮鞋见得不多,反而亲昵得太过分了,开始我还“甩”,下雨穿皮鞋,后来再也不行了,我心疼。乡里经费紧,工资不仅发得迟还总打折,我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所以我托穿雨靴的校长到乡供销社买回了一双雨靴。
新雨靴锃亮锃亮的,亮得能照见人的脸,雨珠滴在上面一会儿就滚走了。我走路时觉得有人在看我的脚。不过雨靴老得很快,不出几个雨天,雨靴就老得和校长脚上的雨靴差不多。似乎只有老了的雨靴才更和泥土亲近些,老了的雨靴更协调些。每年开学前我们学校里的老师都要乘船到城里新华书店一趟。我们在城里往船上搬书,搬完书后一起去一家馄饨店吃馄饨——校长说这是城里最好吃的馄饨。吃馄饨时还可以在碗里多撂一些辣椒,那个香啊,那个辣啊,吃得鼻子上都冒汗。吃完了我们一身轻松,校长还脱掉了西装,露出两种不同颜色织的毛衣,然后我们再一起乘船回去。有一次开学前去城里,正好早晨下雨,我们都穿了雨靴,然后又一起穿着雨靴上了船。上了船校长还指挥我们在船帮上把雨靴上的泥洗掉,用校长的话说,要让城里人认为我们穿的是马靴,而不是雨靴。亏他想得出来!到了城里,太阳升上来了,城里的水泥路不像乡下的泥路,乡下泥路要晒两个晴天才能晒干,而城里的水泥路只要一个钟头就干了。穿着雨靴的我们几个好像是“德国鬼子进城”,雨靴底在水泥路上总是要沉闷地发牢骚,天不热,我身上全是虚汗,到了新华书店,上楼梯时营业员都哧哧地发笑。如果这还不算尴尬的话,我在回船的路上居然遇到了我城里的同学。同学笑眯眯的,目光却朝下,他看到了我的雨靴,我们的雨靴。后来好不容易同学走了,我觉得满街上的人都在看我。我躲到校长他们中间走,他们走路声居然那么响,都有点步调一致了,我都感到全城人的目光在喊口令了:“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可校长和其他同事并没意识到这些,他们旁若无人“一二一”地走着,他们要带我一起去吃馄饨。
回去的路上,校长首先把那双在水泥马路上叫了一天的雨靴脱下来,然后就躺到了我们刚从新华书店买回来的书捆上,我们也相继把雨靴脱下来。河上的风吹过来,吹得我们双脚那么舒坦,校长一会儿就在新书捆上睡着了。摇船的节奏好像在催眠,他还发出了呼噜声,而他的旧雨靴,一前一后地站着,像哨兵一样守卫着他的梦乡。
(《广西文学》2018年第5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校长特意做了西服且不伦不类地穿着,是为了开会、办事方便,并不是真为了“身份”。
B.“我”从不穿雨靴到穿上雨靴,既是现实环境需要,也因为“我”对雨靴情感的转变。
C.小说围绕着“雨靴”来展开情节,雨靴是乡村生活的象征,体现出与城市生活的不同。
D.“怎么看怎么别扭”“亏他想得出来”等叙述,似贬实褒,鲜明地表现了校长的性格特点。
【2】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对老校长这一形象的塑造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3】作品语言富有特色,极具表现力,请结合全文加以概述。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但将酩酊酬佳节,______________。(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2)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日日花前常病酒,_____________。(冯延巳《鹊踏枝》)
(4)____________,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
(5)江流有声,___________;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
(6)不忍登高临远,______________,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
(7)细雨梦回鸡塞远,____________。(李璟《浣溪沙》)
(8)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篇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是《琵琶行》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写周瑜在小乔刚刚嫁过来的时候可谓“________”,而自己“________”,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烽火扬州路”形成对比,写出百姓迎神赛会的场景,说明人们已忘却战败的历史。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从内外两方面揭示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与之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表达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离骚》中写当时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论语·子路》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写自己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但是最后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0·山东滨州模拟考)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刻画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
13、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①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②,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注释:安史之乱爆发后,刘长卿长期居住的洛阳落入乱军之手,诗人被迫流亡到江苏扬州一带,秋日登高,到吴公台,写下这首诗。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写景远近结合,上句扣标题“寺”字,写野寺游人罕至,可见寺之偏僻,下句点明“远眺”,隔岸云白风清,层层掩映,可知山之深远。
B.颈联写傍晚的太阳沿着旧日的堡垒缓缓下落,寺院中传出的钟磬之声慢慢向空林中扩散,秋风四起,这钟磬之声也似带有一种寒意。
C.尾联写远眺所感。“惆怅”一词既为历史兴衰无常而惆怅,也为人生坎坷多难而伤感,古事与今事、国事与个人之事融为一体,用意颇深。
D.诗人工于用字,如“夕阳依旧垒”着一“依”而赋予“夕阳”人格化的形象,“寒磬满空林”着一“满”字,以静衬动,以满显空。
【2】《唐诗癸签》说“刘长卿得骚人之旨,专主情景”。请简析本诗是怎样做到情景结合的。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抹也先者,辽人也。其先尝从萧后举族入突厥,及后还而族留。其祖库烈儿,誓不食金禄,率部落远徙。年九十,夜得疾,命家人候日出则以报,及旦,沐浴拜日而卒。父脱罗华察儿,亦不仕。有子五人,也先其仲子也。年十岁,从其父问宗国之所以亡,即大愤曰:“儿能复之。”及长,勇力过人,善骑射,多智略,豪服诸部。金人闻其名,征为奚部长,即让其兄赡德纳曰:“兄姑受之,为保宗族计。”遂深自藏匿,居北野山,射狐鼠而食。闻太祖起朔方,匹马来归。首言:“东京为金开基之地,荡其根本,中原可传檄而定也。”太祖悦,命从太师、国王木华黎取东京。师过临潢,次高州,木华黎令也先率千骑为先锋,也先曰:“兵贵奇胜,何以多为?”谍知金人新易东京留守将至,也先独与数骑邀而杀之,怀其所受诰命,至东京,谓守门者曰:“我新留守也。”入据府中,问吏列兵于城何谓,吏以边备对,也先曰:“吾自朝廷来,中外晏然,奈何欲陈兵以动摇人心乎!”即命撤守备,曰:“寇至在我,无劳尔辈。”是夜,下令易置其将佐部伍。三日,木华黎至入东京不费一矢得地数千里资粮器械山积定城邑三十二金人丧其根本之地始议迁河南 岁乙亥,移师围北京。城久不下,及城破,将屠之。也先曰:“王师拯人水火,彼既降而复屠之,则未下者,人将死守,天下何时定乎!”因以上闻,赦之。又命也先副脱忽阑阇里必,监张鲸等军,征燕南未下州郡。至平州,鲸称疾不进,也先执鲸送行在所,帝责之曰:“朕何负汝?”鲸对曰:“臣实病,非敢叛。”帝曰:“今呼汝弟致为质,当活汝。”鲸诺而宵遁,也先追戮之,致已杀使者应其兄矣。致既伏诛,也先籍其私养敢死之士万二千人号黑军者,上于朝。赐虎符,进上将军,以御史大夫提控诸路元帅府事,举辽水之西、滦水之东,悉以付之。后从国王木华黎攻蠡州北城,先登,中石死,时年四十一。
(《元史 列传三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华黎至入东京/不费一矢/得地数千里/资粮器械/山积定城邑/三十二金人/丧其根本之地/始议迁河南
B.木华黎至入东京/不费一矢/得地数千里/资粮器械山积/定城邑三十二/金人丧其根本之地/始议迁河南
C.木华黎至入东京/不费一矢/得地数千里/资粮器械山积/定城邑/三十二金人/丧其根本之地/始议迁河南
D.木华黎至/入东京/不费一矢/得地数千里/资粮器械山积/定城邑三十二/金人丧其根本之地/始议迁河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仲是古代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排行老二,叔是排行老三的,季是最小的。
B.宗国,指同姓的诸侯国,因与天子同宗,故称;另指祖国,亦兼称国家、朝廷;此处为诸侯国的意思。
C.檄,指檄文,古代官府用以声讨和征伐的文书;此处指征伐的文书。
D.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持符者即获得调兵遣将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抹也先敬爱兄长。金人听说也先的威名,征召他担任奚部长;他却推给了他的哥哥,自己隐居山中。
B.石抹也先有胆有识。木华黎命令也先率领一千骑兵担任先锋,被他拒绝;他冒充新任留守,撤掉防守东京的士兵。
C.石抹也先深谋远虑。围攻北京,攻下城池后,他建议不要屠城,为以后攻打城池减小阻力,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D.石抹也先深得皇帝信任。平定张鲸后,皇帝赐予他虎符,让他掌管各路元帅,把辽水以西、滦水以东大片区域让他管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也先独与数骑邀而杀之,怀其所受诰命,至东京,谓守门者曰:“我新留守也。”
(2)帝曰:“今呼汝弟致为质,当活汝。”鲸诺而宵遁,也先追戮之,致已杀使者应其兄矣。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没有讽刺,没有杠精,这里只有夸、夸、夸,某高校几名学生突发奇想建立的“夸夸群”在网络上火了。心情不好,有群友安慰;感冒生病,有群友关心。在群里,无论发什么内容,都会受到他人的夸奖。建群者说:“我们这样做就是想传递快乐。”这种社交聊天群迅速扩展到年轻职场人群。
只有语言别致、创意新颖,才称得上一个合格的夸夸选手。例如,夸男生长得好看,不能用“帅”“美”这样的常用形容词,而要说“你的脸就像雕刻出来的一样,五官也太立体了吧”。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