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凫(fú) 咨嗟(jiē) 巉岩(chán) 飞湍(tuān)
B.喧豗(huī) 砯崖(pīng) 吮血(shǔn) 黄鹄(hú)
C.崔嵬(wéi) 峥嵘(zhēng) 栈桥(zhàn) 万壑(hè)
D.猿猱(náo) 秦塞(sè) 扪胸(mén) 抚膺(yī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今年青年美术作品展上,评委高度评价了获得一等奖的两幅人物写实画,认为作者表达了无限的人文力量,与往年有些作品追求光怪陆离的画面效果相比,今年的作品给出了“很好的方向”。
B.五四时期,革命青年用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维护国人的尊严,他们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殒身不恤,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表现出了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C.在上赛季韩国足球联赛中,全北现代队曾以57分雄踞榜首,并且是胜局最多、进球最多、净胜球最多的球队,但遗憾的是,该队最近已经连负三场,战绩差强人意,引发了球迷的极大不满。
D.很难想象,自动泊车、两段式尾厢开启、高技术智能天窗、多模式照明系统等原本应出现在超过C级的轿车上的豪华配置,会出现在昊锐车上;一向以配置见长的日系车在它面前都相形见绌。
3、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困而不学 学而知之 B.古之学者为己 克己复礼为仁
C.不以其道得之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D.如之何其废之 尧舜其犹病诸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既自以心为形役 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被撞倒时他并不清醒,好长一段时间后,他才 感觉到腿部有些疼痛,没想到竟骨折了。
(2)随着上车的人流,他也 跟着上了车,等车开了好长一段时间后,他才发现方向不对。
(3)缠绵的音乐有一种独到的意境,产生 的美感,让人沉浸其中,感觉到幸福就在眼前。
A.迷迷糊糊 朦朦胧胧 隐隐约约
B.隐隐约约 朦朦胧胧 迷迷糊糊
C.隐隐约约 迷迷糊糊 朦朦胧胧
D.朦朦胧胧 迷迷糊糊 隐隐约约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临近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公众的心。
截至1月20日18时,境内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224例,其中确诊病例217例。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公众能很明显地感受到,疫情发布在提速,防控措施也在加强。当下正值春运期间,外出探亲旅游人员增加,每个感染者都是传播疾病的源头,须实现精准防控,避免让病毒随着流动的人群向各地扩散。国家卫健委已向全国医疗机构下发新型冠状病毒诊疗防控指南,医院接诊发热病人时,须询问2周内是否有武汉旅游史。一系列措施,就是要掐灭疫情传播的“火种”,让疫情防控落到实处。
(摘自《尽快掐灭疫情传播的“火种”》,人民日报2020年1月20日)
材料二:
“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武汉市连夜发出公告,传递明确信号:武汉正在采取更细致、更深入、更扎实的防控举措,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只要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协调推进,相信很快就可以解决物资、人员短缺等难题。在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要把长期培育的社会动员能力和制度优越性充分释放出来。我们的党员干部在危机面前尤其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大家增强必胜的信心,打赢这场硬仗!
(摘自《越是艰难险阻,愈益众志成城》,人民网2020年1月23日)
材料三:
众志成城,勠力同心,中国人民正在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进行严肃的斗争。中国快速形成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的局面,彰显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和充沛能力。国际舆论纷纷指出,中国采取了“公共卫生史上最具勇气、最为重大的举措”,这种“上下一心的凝聚力令人肃然起敬”,“只有中国才能够实现如此高效有力的应对”。国际观察人士看到,团结奋斗的中国气势,坚不可摧的中国意志,迎难而上的中国奇迹,正是中国制度优势所带来的。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价代表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看法——“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摘自《生命至上,大国担当》,人民日报2020年2月1日)
材料四:
从2月初开始,全国数亿人第一次全面尝试“在线办公”,许多企业第一次真正体会到通过数字化工具进行远程协作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办公协作在线化和数字化普及推进,一方面提升了企业管理触达率和效率,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企业当前管理模式,包括层层递进管理汇报方式与在线化协作模式之间存在的巨大沟壑。为适应全流程在线化,企业将不得不对组织本身结构和管理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使其与数字化协作方式相匹配。而此前,企业能想到的数字化往往只是在产品、营销、服务等方面搭建数字化的配套设施。
新数字化场景将孕育并完善供应链神经网络。疫情信息不断占据人们的注意力,大量的线下资源,包括生产力、运力都被集中投入到与疫情的对抗中,导致线下履约难度倍增。在此背景下,由数字化带来的新场景不断涌现。数字化对现代社会的渗透本质上通过两种路径实现:一是新场景构建,比如说直播对商业的渗透;二是对现有场景的改造,比如在疫情期间广泛开展的智能问诊、智能外呼、视频庭审等新技术的应用。虽然这些场景存在多年,但是数字化让它们的功能变得更加丰富灵活,能够更多更好地完成任务,提供更优体验或更高效率。数字化创建或改造的起点是消费场景,但数字化深入的方向是通过智能化的供应链,借助数据、算法、产品、技术和经验服务于社会各个领域。换言之,全新数字化的供应链网络不仅仅是“物流”,它将向前伸入到终端需求方,向后融入设计和生产制造环节,实现全链路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准确预测需求、提升各环节确定性,让供应链形成各节点近乎实时互相感知的一张神经网络。如何融入这张网,是疫情过后每一家企业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摘自《防疫抗疫,数字化还能做什么》,光明日报2020年2月19日)
【1】下列对材料四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A B.B C.C D.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工作内容要更具体细致,国家卫健委指示全国的医院接诊发热病人时,必须询问就诊者是否有武汉旅游史。
B.为了解决武汉自身的疫情问题,武汉市采取了城市公交、地铁、轮渡等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等一系列措施。
C.面对疫情,只要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防控工作中的物资、人员短缺等问题很快就可以解决。
D.在疫情防控中,中国制度优势所展现出的速度、规模、效率等世所罕见,有关经验值得借鉴,由此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3】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曾提到,“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他这样说的理由。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隐约透露出诗人虽然身处江海之上,心却想自己能如吕尚、伊尹一样为国所用的心态。
(2)韩愈的《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了择师的标准,与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3)杜甫在《望岳》中,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用桑叶凋落比喻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表现箫声作用和力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用香草作比喻说明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观沧海》中,写沧海之上水波荡漾、岛屿耸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运用拟人手法抒发伤感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
(1)______,渺沧海之一粟。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2)顾吾念之,______,______。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
(4)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
(5)长幼之节,不可废也;______,______?
(6)志士仁人,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秋风咆哮,让诗人焦急万分。
(2)在《劝学》里,荀子以亲身的体验来强调空想不如学习重要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脉脉含情,对游人也似极为依恋。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各题。
行香子·述怀
苏 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①,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注)①《庄子·知北游》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古人将日影喻为白驹,意为人生像日影移过墙壁缝隙一样短暂。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本词开篇描绘了恬美的环境: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引起下文的抒情议论,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深沉思考。
B. 本词中“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三词,作者集中使用三个典故,使构成博喻,说明人生的虚无。
C. 本词下阙作者悟出人生认识。“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写实,写出作者放下名利浮云,归隐田园的惬意生活。
D. 本词音节流美,音韵和谐。尤其是“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两段排比,语言畅达,极有韵律。
【2】“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是什么意思?从这两句来看,词人真的想归隐吗?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慎从吉字庆之,钱俶之婿也。为元帅府长史。归宋,历将作少监。会择朝士有望者补少列,改太子右庶子。真宗升储,换卫尉少卿。真宗即位,复为右庶子,迁詹事。从吉自归朝,居散秩几三十年,颇以文酒自娱,士大夫多与之游。景德初,上言求领事务,判刑部。颇留意法律,条上便宜,天下所奏成案率多纠驳,取本司所积负犯人告身鬻之,以市什器。大中祥符初,改授卫尉卿,纠察在京刑狱,拜右谏议大夫,判吏部铨。初,选人试判多藉地而坐,从吉以公钱市莞席给之。临事敏速,勤心公家,所至务皦察,多请对陈事,上谓其无隐。八年,改给事中,权知开封府。既受命,召戒之曰:“京府浩穰,凡事太速则误,太缓则滞,惟须酌中耳。请属一无所受。”才数月,有咸平县民张斌妻卢氏,诉侄质被酒诟悖。张素豪族,质本养子,而证左明白,质贿于吏。从吉子大理寺丞锐时督运石塘河往来咸平为请于县宰断复质刘姓第令与卢同居质洎卢迭为讼县闻于府从吉命户曹参军吕楷就县推问。卢之从叔虢略尉昭一赂白金三百两于楷,楷久不决。卢兄文质又纳钱七十万于从吉长子大理寺丞钧,钧以其事白从吉,而隐其所受。卢又诣府列诉,即下其事右军巡院。昭一兄澄尝以手书达钱惟演,云寄语从吉,事逮钧、锐,请缓之。从吉颇疑惧,密请付御史台。即诏御史王奇、直史馆梁固鞫之。狱成,从吉坐削给事勒停,惟演罢翰林学士,楷、钧免官,配隶衡、郢州,锐、文质皆削一官,澄、昭一并决杖配隶。天禧三年,起为卫尉卿。明年,判登闻鼓院。坐与寇准亲善,以光禄卿致仕。未几卒,年七十。
(节选自《宋史•慎从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吉子大理寺丞锐时督运/石塘河往来咸平/为请于县宰/断复质刘姓/第令与卢同居/质洎卢迭为讼/县闻于府/
B.从吉子大理寺丞锐时督运石塘河/往来咸平/为请于县宰/断复质刘姓/第令与卢同居/质洎卢迭为讼/县闻于府/
C.从吉子大理寺丞锐时督运石塘河/往来咸平/为请于县宰/断复质刘姓第/令与卢同居/质洎卢迭为讼/县闻于府/
D.从吉子大理寺丞锐时督运/石塘河往来咸平/为请于县宰/断复质刘姓第/令与卢同居/质洎卢迭为讼/县闻于府/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升储,升为太子。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B.御史台,中国古代官署名,是中央行政监察机关,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C.天禧三年,使用的是年号纪年法,从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年,天禧是宋真宗的年号。
D.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也称休致、乞骸骨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慎从吉颇有声望,与士大夫交游。朝廷选择有声望的朝中官员补充缺职,他做了太子右庶子。他常常以饮酒赋诗自娱,有许多士大夫与他来往。
B.慎从吉关注法律,纠正相关案件。景德初年,他通判刑部,留意法律,分条上报朝廷有利而宜办的事,纠正了很多天下所奏报的已经办理的案卷。
C.慎从吉明察秋毫,得到皇帝肯定。他临事敏捷迅速,对公家事务尽心尽力,所到之处务求明察,常常请求应对陈述事情,皇上说他没有隐瞒
D.慎从吉卷入案件,受到牵连被削职。他把卢氏案交给御史台处治,因他的两个儿子慎锐、慎钧接受了卢氏哥哥的钱财,而被削去给事的官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京府浩穰,凡事太速则误,太缓则滞,惟须酌中耳。
(2)昭一兄澄尝以手书达钱惟演,云寄语从占,事逮钧、锐,请缓之。
15、根据下面材料的内容,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有人说,人们在工作中付出的努力有多大,应该得到的酬劳就有多大。
也有人说,这将意味着那些用低等技术或靠体能完成任务的人将会得到更大的奖励。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