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江苏徐州高二(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B. 我们欣喜地看到: 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

    C. 全美房价崩跌导致丧失赎回权的房产数目创新高,不良资产尾大不掉,一些金融机构因受拖累而濒临破产倒闭。

    D. 住建部新闻发言人日前表示,除一线城市外,二、三线城市3月份的房地产销售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

  •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信臣:可靠的臣子

    B.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圣心: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

    C.百亩之田,勿其时                  夺:夺取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约束,制止

  • 3、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B. 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C.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D.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 4、以下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非不深也 池:护城河

    B.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委:丢弃,抛弃

    C.古之人所以大人者 过:责备

    D.,不能进于是矣 惛:不明了,糊涂

  • 5、下列各项中作者、作品、国家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故乡》鲁迅——中国

    B.《论友谊》培根——英国

    C.《听泉》东山魁夷——日本

    D.《装在套子里的人》莫泊桑——俄国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也是家有高龄老人的人,他们的难点和关注点我都有切身体会。”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嘉兴学院院长盛颂恩说。他在深入调查、多方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个人的第一份提案《关于加快搭建网络大平台,大力推进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现有的养老资源和模式不足以满足老人的实际需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靠医疗服务和传统手段是不够的,而利用网络、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充分调动、整合、优化配置社会现有资源和政策,把全社会相关的资源和政府的相关政策集成到同一个大平台上来建立一种新体系,应该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

    “养老问题如果没有顶层设计,没有政府的统筹协调、政策支持和监督保障,这样的平台是不可能完善的,老人们和子女们也不会放心。服务主体可以市场化,但公共资源和政策需要政府进行统筹配置和协调,还要建立相关标准体系,让平台运营、发展、管理、监督都有规可依。”盛颂恩表示。

    材料二: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

    当前,我国慢性病负担占国家疾病总负担的比重达68.6%。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全人群的4.2倍,而且病程长、医疗费用高,难以治愈。但是,大多数慢性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控制和干预,这需要从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角度,树立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观念。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也要与这种理念相适应。树立健康管理理念,达到“未病先防、病后防变、瘥后防复”的效果,也是健康管理学科的职责所在。

    随着“全民治疗”向“全民健康”目标的转移,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社区将成为未来全民健康的主战场。社区层面的多学科融合能培育集社会知识、专业技能、人文关怀、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复合型健康服务业人才,这将成为未来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专业人士要适应大趋势、大环境的改变,能走进社会,走进生活,适应变化,更加注重人文教育的融入、心理技能的提升、跨学科跨专业团队协同作战能力的培养。还要树立适应老龄化的理念,学会站在老年人角度看问题,以尊重为前提设计产品及提供服务。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四:

    社区养老是目前英国大多数老人选择的养老方式,这体现出英国人“居家养老”或是尽可能地“如同在家养老”的理念。按照英国有关社区照顾的法令,几乎所有的社区都配备相关的辅助设施,提供面向老年人的服务和帮扶政策。与建设养老院、将老人集中起来看护相比,“去机构化”的社区养老可以更好地调动民间资源,展现养老服务的灵活性,也能够让老人最大程度地融入家庭和社区,尽可能让老人能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安度晚年。

    “我们现在要求社区养老机构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护理。”美国圣路易斯市老龄化研究中心的爱德华•劳勒教授说,“这种护理,过去通常会外包给社会工作机构,但现在的新方案要求家庭成员或者配偶来照顾老人,然后政府适当给予这些人一些奖励,这个方案目前在美国的很多州都已经付诸实践,效果尚可。”  

    在技术领域,美国人正大力扶持远程医疗、远程健康类产品。尤其在农村地区,这种技术为当地人带去了极大帮助。这些项目的发展经费,并非全部由企业自筹,很多来自政府办的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中心。

    (摘编自“搜狐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盛颂恩提出的新的养老体系的提案,既利用了新技术、新模式,又充分整合了社会现有资源和政策,是一种理想的解决养老问题的方案。

    B.目前,中国有39%的网友认可社区养老的方式,这也是目前英国大多数老人选择的养老方式。这种方式在养老服务上具有灵活性。

    C.从生命周期的管理角度,树立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观念,有利于控制和干预大多数的慢性疾病,也能相对减轻国家的疾病医疗负担。

    D.因为“全民治疗”向“全民健康”目标转移,社区已经培养大量复合型健康服务人才。所以医疗资源将不断下沉,社区将成为未来全民健康的主战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调查表明,大家对养老方式看法不一,没有一种想法超过半数,因此,我国在对待养老问题上要多措并举,以满足不同需求。

    B.新的养老趋势对健康服务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成为文理兼备、跨多种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才能胜任将来的工作。

    C.与建设养老院,将老人集中起来看护相较,英国“去机构化”的社区养老方式无论是从资源利用还是老人感受上,都优点明显。

    D.我国现有养老资源不足,养老模式也不够丰富,无法满足老人们的实际需求,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政府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为。

    3结合材料四的内容,简要回答英美两国的做法能够给我们提供哪些借鉴。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漫步经典,我们可以领略古人笔下秀美的自然风光:《蜀道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欣赏到了蜀道“山高难越、峡谷曲折、江水湍急”的奇险:《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看到了长江赤壁“雾锁大江,水天一色”的壮美。

    (2)品读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心灵的律动:《离骚》“______________,余不忍为此态也!”那是屈原傲视一切、毫不妥协的宣言;《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发了杜甫潦倒困苦、借酒浇愁的无尽感慨;《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表达了白居易对和自己一样有着不幸遭遇的琵琶女深切同情的千年一叹。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山重叠金明灭,________。(温庭筠《菩萨蛮》)

    (2)垆边人似月,________。(韦庄《菩萨蛮》)

    (3)________,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鹊踏枝》)

    (4)疑怪昨宵春梦好,________。(晏殊《破阵子·春景》)

    (5)________,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

    (6)是处红衰翠减,________。(柳永《八声甘州》)

    (7)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________。(苏轼《留侯论》)

    (8)霜叶既降,________。(苏轼《后赤壁赋》)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2)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____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_____”,又怎么会灭亡呢?

    (3)杜甫在《望岳》中写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①《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人借用典故否定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表明自己不为私利,而要为国为民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定风波》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元嘉年间,宋文帝好大喜功,草草出兵,结果一败涂地,仓皇而逃典故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用典抒情,咏叹当时南宋近事。

    ②《声声慢》词中说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醉花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句既点明时令,也暗示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离骚》中写当时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论语·子路》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弟子,入则孝,___________________,泛爱众而亲仁。(《论语》)

    (2)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3)恨相见得迟,__________。柳丝长玉骢难系,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4)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_____________。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女耕田行

    唐·戴叔伦

    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

    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

    自言家贫母年老,长兄从戎未娶嫂。

    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

    头巾掩面畏人识,以刀代牛谁与同。

    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

    疏通畦陇防乱苗,整顿沟塍待时雨。

    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注扰惊飞。

    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馀芳泪满衣。

    【注】朝雉:《诗经·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1】此诗画线句反映了______________给农家带来的苦难。

    【2】这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文言文阅读2

    张耆字元弼,开封人。年十一,给事真宗藩邸,及即位,授西头供奉官。尝与石知颙侍射苑中,连发中的,擢供备库副使、带御器械。

    咸平中,契丹犯边,功迁南作坊使、昭州刺史、天雄军兵马钤辖。边兵未解,徙镇州行营钤辖。契丹围望都,耆与诸将从间道往援。比至,城已陷矣。耆与敌战,身被数创,杀契丹枭将。迟明复战,而王继忠为契丹所执。耆还,因言天道方利先举者,请大举讨之,及上兴师出境之日。帝以问辅臣,为不可。迁昭州团练使、并代州钤辖。明年,契丹兵复入,帝欲亲征,耆奏边事十余条,多论兵贵持重及所以取胜者。召还入对帝曰卿尝请北伐契丹入塞与卿所请兴师之日同悔不用卿策今领守澶州而未得人如何耆请行。帝喜,命为驾前西面钤辖,令至澶州候契丹远近。耆驰骑往,改东面排阵钤辖。

    先名旻,至是表改名耆。加尚书左仆射,历河阳、泰宁、山南东道、昭德军节度使,进兼侍中,封邓国公。章献太后左仆射、护国军节度出判许州,移襄、邓、孟、许、陈、寿六州,封徐国公。

    耆为人重密,有智数,真宗在东宫,尝命授《论语》《左氏春秋》,后又赐《宸戒》二十条及《圣政记》《册府元龟》,故颇知传记及术数之学,言象纬辄中。章献太后微时尝寓其家,耆事之甚谨。及太后预政,宠遇最厚,赐第尚书省西,凡七百楹,安佚富盛逾四十年。家居为曲阑,积百货其中。御诸子严,日一见之,即出就外舍,论者亦以此多之。以太子太师致仕,卒,赠太师兼侍中,谥荣僖。

    (节选自《宋史·张耆传》)

    [注]①钤辖(qián xiá):官名。宋代钤辖掌一州、一路或两路军旅屯戌、营防、守御政令。

    1下列句中加的“以”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功迁南作坊使 ②为不可 ③左仆射,护国军节度出判许州 ④尝命授《论语》

    A.①凭借,用 ②以,以为,译为把……当成或动词认为 ③因为,由于,表原因 ④把,拿,表示动作的对象

    B.①把,拿,表示动作的对象 ②凭借,用 ③以,以为,译为把……当成或动词认为 ④因为,由于,表原因

    C.①以,以为,译为把……当成或动词认为 ②因为,由于,表原因 ③把,拿,表示动作的对象 ④凭借,用

    D.①因为,由于,表原因 ②以,以为,译为把……当成或动词认为 ③凭借,用 ④把,拿,表示动作的对象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召还/入对/帝曰/卿尝请北伐契丹/入塞与卿所请/兴师之日同/悔不用卿策/今领守澶州/而未得人如何/

    B.召还入对/帝曰/卿尝请北伐/契丹入塞与卿/所请兴师之日同/悔不用卿/策今领守澶州/而未得人/如何/

    C.召还/入对/帝曰/卿尝请北伐/契丹入塞/与卿所请兴师之日同/悔不用卿策/今领守澶州而未得人/如何/

    D.召还入对/帝曰/卿尝请/北伐契丹/入塞与卿/所请兴师之日同/悔不用卿/策今领/守澶州而未得人如何/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契丹,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历史上辽朝由契丹族建立。

    B.团练使,官名。唐代乾元元年始置,掌军事。宋代团练使为武将兼衔。

    C.崩,古代帝王或王后死的称谓。崩也有崩塌、崩溃、崩裂、败坏等意。

    D.《左氏春秋》,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是左丘明所编。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耆年幼供职,射技高超。他十一岁就在真宗的王府供职,后被授任西头供奉官。曾和石知颙在御苑里陪侍射箭,接连射中靶心,得到提拔。

    B.张耆勇于担当,雷厉风行。契丹包围望都,他和众将领从小路去援救。皇帝命令他到澶州观察契丹的远近,他骑马飞奔而去,皇帝很是高兴。

    C.张耆忠于朝廷,进言献策。在契丹军队再次入侵,皇帝想亲自出征之际,张耆上奏边事十多条,大多数是论证用兵贵在持重以及取胜的方法。

    D.张耆为人慎重,得到厚报。章献太后曾寄居在他家,他侍奉她非常谨慎。太后参与政事后,赏给他七百间府第,使他安逸富足兴盛四十余年。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文体特征鲜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