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对“见”字词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动词:看见
B.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 介词:表被动
C.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动词:同“现”,表现
D.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代词:加在动词前,称代自己。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 , , , 。
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
A.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在不断变化,历史也在不断变化
B.作家的追求,作家的爱好,在不断变化,历史也在不断变化
C.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追求,作家的爱好,也在不断变化
D.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 有俊鹘抟水禽:抓 项王自度不得脱:估计 膝之所踦:支撑
B. 貌甚寝:丑陋 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探望 日益骄固:顽固
C. 廊腰缦回:萦绕 闾里之侠皆宗之:尊奉 时不利兮骓不逝:离开
D. 剽掠其人:掠夺 晚乃遁于光、黄之见:隐居 如土委地:卸落
4、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方山子传》
A.适才,刚才 B.往,归向 C.刚巧,适逢 D.切合,相合
5、下列关于句子所用表现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写出杭州城商品的丰富、商业的繁荣。
B.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一对仗工整,互文见义,说明无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C.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三句采用铺陈手法,由近及远,由城内到城外,逐层地向世人展示了一幅杭州城清秀美丽、富庶繁华、色彩鲜丽的都市风景画。
D.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好景”表面上是指钱塘的美好景观,实际上代指地方长官的好政绩。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年4月,由国务院原环境保护部牵头,中科院、农业、气象、高校等多部门和单位协作,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成因开展集中攻关,并设立专项资金5.75亿元,组建了由200多家单位、近2000人组成的科技攻关团队。
攻关项目把网络化管理和区县、乡镇调研结合起来,基于大量调查和实测,编制了“2+26”城市精细化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清单涉及10类排放源、9种污染物,涉及各行业工业点源总计8.6万个、餐饮企业10.6万家,精准确定污染病根。
污染来源:燃煤、工业、机动车、扬尘这四大来源是主要的,占比达到90%左右。
排放强度:这一区域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运输结构以公路为主,钢铁、焦炭、玻璃、原料药等产量均占全国40%以上,单位国土面积煤炭消费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大宗物料80%依靠柴油货车运输,排放强度大。
时间分布:受采暖影响,这一区域秋冬季一次PM2.5和有机碳、黑碳等组分的月均排放水平,是非采暖季的1.5—4倍,而保定、濮阳、太原、阳泉、长治、晋城等散煤用量大的城市,排放水平更高。
行业分布:钢铁及焦化行业主要分布在唐山和晋冀鲁豫交界地区,玻璃行业集中在邢台、淄博等地,石化化工主要集中在淄博、天津、沧州、石家庄等地。
(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03月21日《近2000位专家联合攻关,准确找出京津冀大气污染“病根”》)
材料二:
经过一年半的集中攻关,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已基本弄清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并针对各地情况开出了具体“药方”。
调整产业结构。区域内钢铁产能巨大,冶金企业扎堆,钢铁、焦化、冶金、水泥等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在唐山和晋交界地区高度集中。晋冀鲁豫交界地区高度集中。晋冀鲁豫交界地区小冶金企业扎堆,装备、治理、管理水平落后,而且焦炭—钢铁、炭素—电解铅产能的配比不合理,是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区域。
调整能源结构。区域内能源消费结构较为单一,煤炭消费量较大,山西、河南、河北属于煤炭依赖型,北京属于油气综合型,天津、山东属于煤油气综合型,都需要做相应优化。
调整运输结构。区域内柴油车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分别占汽车排放总量的65%和99%,是下一步运输结构调整的重点。
补上治理短板,京津冀及周边区域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需要加大力度治理苯、甲苯、二甲苯、乙烯、甲醛等重点污染物,而其关键在于控制汽油轿车、橡胶品制造、炼焦、沥青铺路、化学原科制造、涂装等污染源头。
(摘自《人民日根》2019年03月21日文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成因更清楚了》)
材料三:
印度之所以在空气质量问题上如此无所作为,一个关键原因就是缺乏数据。中国现在有一个全国性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它记录了74座城市的实时空气质量指数。北京现在有大约35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纪录PM2.5等污染物。德里只有10个空气质量监测站,除了监测站的数量外,实时监测仍然是德里的一个挑战。
中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2013年至2017年设定了具体而可衡量的目标。根据该计划,到2017年,城市地区的PM10浓度要比2012年的基数下降10%。同样,到2017年,京津冀地区的PM2.5浓度也要降低25%。然而,这并不是终点。中国今年7月公布的治理空气污染的新计划比2017年底到期的计划更加详细,覆盖的城市也更多。因此,我们应为德里和古鲁格拉姆制定类似的目标,并采取相应行动来实现和维持这些目标。
在2013年至2017年的5年里,北京将4个过时的燃煤电厂改造为天然气发电。在此期间,北京市还整修了217万辆排放超标的机动车,并为5万辆出租车安装了三元催化转化器。北京还推出了20万辆新的清洁能源车用于公共交通,对每年可以登记的私家车数量进行了限制。从而以非常有计划和战略性的方式来控制排放。
这一战略已经产生了效果,北京周边26个城市的PM2.5水平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而北京则下降了50%。
(摘自参考消息网2018年11月15日转载印度《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印度必须学习中国治理污染》,作者为阿米特·巴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环境保护部牵头的科技攻关小组主要采用调查和实测手段,掌握了有关大气污染的详细数据。
B.京津冀地区钢铁、焦炭、玻璃等产量接近全国一半,但三省市煤炭消费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
C.晋冀鲁豫交界的地区高耗能企业集中,对煤炭的依赖程度高,是造成该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D.印度记者谈到中国治污经验时,不仅看到了中国良好的监测系统,还了解到中国明确的治理目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污染物种类繁多,排放点源分布广泛,所以确定污染病根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团队集中攻关。
B.降低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密度,提高企业的装备、治理、管理水平,是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
C.北京地区的油气综合型能源结构,优于晋冀鲁豫地区的煤炭依赖型能源结构,故后者需要转型与优化。
D.印度媒体认为,要学习中国制定治理空气污染的计划,增加监测站数量,强化实时监测,完善数据统计。
【3】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治理大气污染成果显著的原因。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指明螃蟹虽有良好的外在条件,却无处容身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中,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道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说明鹏在迁徙过程中的活动范围和气势之大。
(2)李白《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染蜀道山峰的高峻和绝壁的险要。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对刘裕的钦慕与渴望收复中原的情怀。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的《阿房宫赋》一文中,用“谷粒”作为比较的对象,突出建造宫殿耗费之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慨叹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初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六国论》中,作者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国论》中,作者之所以认为“不赂者以赂者丧”,是因为“_______,_______”。
(3)《六国论》中,描写六国诸侯的祖辈、父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六国论》中,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和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这一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表现女子决绝的态度和刚烈的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与《道德经》中的“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都是强调从善改恶。
(3)《师说》中,韩愈明确指出,他所谓的“师”并非“___________”,而是指那些能够传授人生道理和解答人生困惑的人。
(4)《雁门太守行》中,诗人运用典故,赞颂将士誓作殊死战斗以报君恩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5)晏殊在《浣溪沙》中,借暮春景色感叹流年易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6)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一句描写月出之后雾气笼罩大江的景象,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一句,作者则用比喻手法描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7)后人在表达难事“突然出现转机”之意时,常用陆游《游山西村》的诗句“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愿以古代圣贤的正道作为自己终身奉行的准则。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依山而建的楼阁密集、高耸。
(3)庄子《道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宋荣子能对外界的毁誉淡然处之的原因。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对 雪注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①,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雪
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注:诗写于叛军占领长安时期。①绿:这里指酒。
【1】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面对雪景的愁绪。不同的是,杜甫愁的是战乱中的苦难,罗隐愁的是 中的不幸。
【2】古人说杜诗颈联语言“变换得妙”。请以“无绿”“似红”为例分析语言表达的巧妙之处。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申屠刚字巨卿,扶风茂陵人也。刚质性方直,常慕史蝤、汲黯之为人。仕郡功曹。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多猜忌,遂隔绝帝外家冯、卫二族,不得交宦,刚常疾之。及举贤良方正,因对策曰:“臣闻王者承天顺地,典爵主刑,不敢以天官私其宗,不敢以天罚轻其亲。陛下宜昭然觉悟,内和亲戚,外绝邪谋。”书奏,莽令元后下诏曰:“刚所言僻经妄说,违背大义。其罢归田里。”
后莽篡位,刚遂避地河西,转入巴、蜀,往来二十许年。及隗嚣据陇右,欲背汉而附公孙述。刚说之日:“愚闻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也。伏念本朝躬圣德,举义兵,龚行天罚,所当必摧,诚天之所福,非人力也。将军宜上应天心,下酬人望,为国立功,可以永年。嫌疑之事,圣人所绝。以将军之威重,远在千里,动作举措,可不慎与?今玺书数到,委国归信,欲与将军共同吉凶。布衣相与,尚有没身不负然诺之信,况于万乘者哉!今何畏何利,久疑如是?卒有非常之变,上负忠孝,下愧当世。夫未至豫言,固常为虚,及其已至,又无所及,是以忠言至谏,希得为用。诚愿反复愚老之言。”嚣不纳,遂畔从述。
建武七年,诏书征刚。刚将归,与嚣书日:“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顺人者昌,逆人者亡,此古今之所共也。将军以布衣为乡里所推,素以忠孝显闻,是以士大夫不远千里,慕德乐义。今苟欲决意徽幸,此何如哉?”嚣不纳。刚到,拜侍御史,迁尚书令。
光武尝欲出游,刚以陇蜀未平,不宜宴安逸豫。谏不见听,遂以头轫乘舆轮,帝遂为止。时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以法理严察,职事过苦,尚书近臣,至乃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刚每辄极谏,又数言皇太子宜时就东宫,简任贤保,以成其德,帝并不纳。以数切谏失旨,数年,出为平阴令。复征拜太中大夫,以病去官,卒于家。
(摘编自《后汉书·卷二十九第十九 申屠刚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B.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C.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D.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功曹: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考查记录业绩协助处理选用人员等事。
B.外家:泛指皇族的外戚,一般是指皇帝母亲家族。文中指平帝母亲家的冯、卫两族人。
C.贤良方正: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和孝廉一样,它也为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之一。
D.尚书令:秦汉时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唐以后尚书令为尚书省长官,宰相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申屠刚性格刚直,直言敢谏。王莽专政之时,对皇亲国戚也施行暴政,而申屠刚不顾个人安危,向朝廷上书,建议皇上不要受王莽胁迫,要遵守五常之教,接纳至亲。最终被王莽罢官归田。
B.申屠刚执着有韧性,不屈不挠。在王莽篡位后,申屠刚为了免遭其祸害,就躲避到河西、巴蜀之地长达二十多年。终于到建武七年,他才被朝廷征召为侍御史,后升为尚书令。
C.申屠刚深谋远虑锲而不舍。申屠刚分别两次当面游说隗嚣,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其已经投降公孙述之后,还劝说其要顺应天命,顺应民心,归顺汉帝,不要一意孤行。
D.申屠刚宁折不弯,一生无悔。申屠刚每每极力劝谏宁死不屈。他多次提出让皇太子进入东宫,但光武帝都不同意,最终因为他的直谏而被外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布衣相与,尚有没身不负然诺之信,况于万乘者哉!
(2)谏不见听,遂以头轫乘舆轮,帝遂为止。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地铁上,人不少,座位上坐着一位年轻妈妈,怀里抱着孩子,孩子睡着了。这位妈妈一只手护住孩子,一只手托着孩子的鞋底。这样一来,孩子就不会踢到旁边的人。这个动作一直保持到他们下车。这一画面传上网之后,网友纷纷点赞,都很认可这个为他人着想的举动。有网友说,这种修养来自内心的善良。而善良的内涵之一就是能为他人着想。
与之相对,某地一游泳馆,一位妈妈把5岁的儿子带进了女性更衣室。也许这位妈妈有难言之隐,但不可否认的是,她没有照顾到别人的感受。
在公共空间里,能否处理好自己和群体之间的界限和关系,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人修养水平的尺子。怎么处理好?原则就是约束自己,善待他人。这个原则不是外在的规范,而是内化于心的素质。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