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澳门高二(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国际旅游节大会上,文化旅游部部长致辞,他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 在金砖国家厦门峰会上,我国代表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达携手合作共同发展的愿景。

    C.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校长勉励广大学子立志于学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D. 在中美贸易摩擦会谈中,谈判专家引用“风物长宜放眼量”希望转化视角对待双方关系。

  •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司是古代的三个官署,在不同的朝代所指不同,五代、北宋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主理财赋。

    B.元祐是古代帝王年号,中国古代常用年号纪年。文中“崇宁”“大观”“庚寅”都是用帝王年号来纪年的。

    C.太学是汉代出现的在京师设立的国家最高教育机构,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属于国子监。

    D.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多指那些不愿“出仕”的人。

  • 3、下列名胜古迹与其所对应的诗句、作者,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钱塘江——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苏轼——苏子瞻

    B. 玉门关——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王龙标

    C. 洞庭湖——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孟浩然——孟山人

    D. 武侯祠——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杜少陵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寅恪先生就已惊世骇俗地指出,隋唐皇室本身带有鲜卑血统,出身于北周盘踞关陇的武士集团。

    ②3000多年前,古琴就已经广泛地运用运用于伴奏,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晚唐的曹柔才别无二致地创造了古琴减字谱记谱法。

    ③在当年的汀溪、苏红的下乡知识青年中,流传着一些有趣的关于书和读书的故事,现在回想起这些故事,觉得还有些匪夷所思

    ④怀着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敬仰,音乐家们带来了一场民族音乐的户外盛宴,而深情的歌声和乐声让人深感空谷足音之美。

    ⑤周有光先生百岁前后的文化散文,振聋发聩地提出了“科学一元性”“ 双文化论”等新的理论观点,厘清了一些复杂的世纪难题。

    ⑥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工地上,挖机轰鸣,铲车穿梭,数百名工人忙碌不停,紧张建设中的异地扶贫搬迁的几栋安置房鳞次栉比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②⑤⑥

     

  • 5、下列各句中画横线处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诚信是日常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②当前,邯郸的新房市场并没有出现太大的价格波动,所谓的涨价也不过是虚张声势

    ③大学生走出象牙之塔,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置身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能真切体会舒适的生活多么来之不易。

    ④“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的规划建设正有序推进,完成这个任务,不能自出机杼,也不能只服务我们本地。

    ⑤集体约谈,是近些年来党组织就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纠正的一种惯常形式。面对集体约谈,下级组织或个人不必如芒在背

    ⑥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项目工作作为经济工作中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重要抓手,以此扩大有效投资需求。

    A. ①②④   B. ①⑤⑥   C. ③⑤⑥   D. ②③④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李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问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元。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响,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与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十样的。他知道自己在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湾村人与煤炭公司“惊心动魄的谈判”,是小说中隐约可见的叙事背景,也是深刻的社会背景,巧妙地将六安爷的个人感受跟时代的变化连接起来。

    B.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被“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景象所取代,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

    C.关于六安爷锄地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畅的感觉,这样的写法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

    D.“锄”作为一种农具和一种劳作行为,代表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喻示了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也象征着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埋下伏笔。

    B.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样破土而出了……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通过“种子”的生长反衬了土地流失的悲哀。

    C.“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 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形象传神。

    D.“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翻飞”,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六安爷锄地时的心情。

    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试简要分析。

    4“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阿房宫占地极广,楼阁极高的特点。

    (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运用了比喻,写阿房宫走廊曲折回环、檐角高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醉花阴》(李清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王羲之与文人雅士在兰亭集会,那天“______”,他们“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②“酒”是古诗中的常见意象,诗人借它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范仲淹《苏幕遮》“__________________”,即是借“酒”来传达相思之愁。

    ③古人写文常注重针砭时弊。如韩愈《师说》中“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批判了士大夫以“从师为耻”的风气。

    ④王勃《滕王阁序》中有登高望远的语句:“披绣闼,俯雕甍,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庄子·逍遥游》中,点明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但仍然达不到逍遥游境界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苏轼在《赤壁赋》中“举酒属客,__________,歌窈窕之章”表达了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诗人以月烘托出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曹操在《短歌行》中感慨道:“__________,何时可掇”以“月”喻人,抒写求贤若渴的心情;《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开琼筵以坐花,__________”描绘了李白与众兄弟饮酒、赋诗的欢乐;又有李煜《虞美人》中“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因秋月引发亡国之君无尽的哀怨;还有杜甫在《咏怀古迹》(其三)中借“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咏王昭君的遭遇来抒写自己的怀抱,令人读到此句便感伤万千。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白己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以粗俗的乡野音乐来反衬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诸葛亮用“___________________”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以雕刻为喻,阐明学习要持之以恒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坚持雕刻永不舍弃,结果会“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作者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沙漠冰封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鉴赏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 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 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 偶此成宾主。

    注:愚溪,位于现湖南省永州境内。唐朝元和五年(810),柳宗元从永州城内迁居到溪旁。

    1诗歌题目交待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三、四句承一、二句进一步写愚池景物,构思奇特,是历来被传诵的名句。在《藏海诗话》中宋人吴可说:“‘惊字甚奇”,请分析一下这“惊”字的妙处。

    3结合全诗,谈谈你对“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韩缜,外事庄重,出入将相,厚自奉养,所至以严称。

    ②其子宗武,第进士,辟为河间令。值河溢,增堤护城,吏率兵五百伐材近郊,虽墓木亦不免,父老遮道泣,宗武入府白罢之。徽宗即位,为秘书丞,因上疏言:“近世事有微渐而不可不察:大臣不畏公论,小臣趋利附下;人主怠于政事,威柄下移,怨诽归上;左右无辅弼之士,守边无御侮之臣。且开境土以速边患,耗赋财以弊民力。岁谷不登,仓庾空竭,民人流亡,盗贼数起。宜根治朋党,排去旧怨,忧国虑民。诚躬揽权纲,收还威柄,敷言奏功,考察名实,不以侍御之好、钟鼓之娱为乐。仁祖恻怛至诚,以收天下之心;神宗厉精不息,以举天下之事。此皆所宜法者。”不报。

    ③哲宗将祔庙,然宫中索内府书画甚急。宗武亟疏言:“先帝祔庙,陛下哀慕方深,而丹青之玩取索不已,播之于外惧损圣德。陛下践祚,如日初升,当讲磨典训,开广圣学,好玩易志,正古人所戒也。”疏入,皇太后见之,怒曰:“是皆内侍数辈所为尔。”欲尽加罚,帝委曲申救,乃已。明日,太后对宰相奖叹之,令俟谏官员阙即用之。

    ④寻除都官员外郎,改开封府推官。又乞为淮南转运判官。前使者贷上供钱,禁庭遣使来索。宗武奏具状词极鲠切坐贬秩罢归

    ⑤久之,蔡京欲以知颍州。帝语先秘书事,京不敢复言,遂致仕。官累太中大夫,年八十二卒。

    ⑥论曰:韩氏诸子行各有适,缜尤适于严,遂及其子。

    【注释】①祔庙:古代帝王在宗庙内将后死者神位附于先祖旁而祭祀。②员阙:官职空缺。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以边患( )(2)遂致仕( )

    【2】为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父老道泣(     

    A.阻塞     B.掩蔽     C.防护     D.覆盖

    (2)言奏功(     

    A.铺开     B.陈述     C.普遍     D.涂抹

    【3】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陛下践祚,如日初升,当讲磨典训,开广圣学,好玩易志,正古人所戒也。

    【4】为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断三处句。

    宗武奏具状词极鲠切坐贬秩罢归

    【5】第②段韩宗武上疏说理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析。

    【6】简析作者是如何围绕“严”字塑造韩宗武这一形象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根据以下材料写作。

    成语中有“以邻为壑”,俗语中有“远亲不如近邻”等说法。任何人、任何单位、任何组织、任何国家等都有与之接近、靠近或者紧密联系的“邻”。“邻里关系”本质上是不可回避的社会关系,如何认识、处理是需要每个人好好思考的。

    请根据以上材料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