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赵明诚离家后李清照的相思之情日甚一日,她的身体日渐消瘦,一朵花的凋谢都会引发她的多愁善感。
B.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阳春三月,塞北依然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西湖边春光融融,惠风和畅,百花争艳,游人如织。
C.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经历过一年四季就会发现,菊花不同于其他花,它的神韵在于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
D.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郊游中,我们以如此的装束和心态,一定能获得别样的人生乐趣吧。
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互联网时代,社会快速发展,创客辈出,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登高自卑,脚踏实地。
②距离高考已不足三个月,爸妈急得什么似的,可王磊倒安之若素,一天到晚还那样乐呵呵,跟个没事人似的。
③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④受强冷空气影响,黑龙江多地降雪,气温持续下降,空中喷温水秒变冰雾,地面倒水瞬间结冰,人们在室内座位上坐了半天,仍然觉得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⑤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写手逐渐作为一个职业发展起来。一时间网络平台的文坛泥沙俱下,多数作品难称文学之名。
⑥若我们能盈一份博爱与豁达于心灵深处,不好高骛远,不妄自菲薄,相信我们的人生就能风清弊绝,四季如画,美不胜收。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说以前给村民看病,他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那么,这次他已是驾轻就熟,准备在人体器官的移植上大显身手。
②虽然我们之前有很深的隔阂,但经过这次事件,我们之间的旧账新账一笔抹杀,从此我们再无恩怨,从敌人变成了朋友。
③现在国内注册的翻译公司有3000多家,但大多规模不大,翻译人员多是兼职,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译作更是言不及义。
④不要仅把斗富攀比、请客送礼简单地看成是疥癣之疾,如果我们不及时地纠正和制止,这些不正之风就会成为社会的祸害。
⑤这个住宅区挨着工厂,机器的噪音污染使居民近火先焦,免疫系统功能被削弱,人们恶心头痛,恶性肿瘤发生率不断提高。
⑥这套最先进的实验设备投入使用之后,我们仿佛为虎添翼,科研水平大大向前跨进一步,创造一批批领先业界的新产品。
A. ①④⑤
B. ①②⑥
C. ②③④
D. ②③⑥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_______从文字符号讲,________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是一种艺术,_______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________字形繁难复杂,________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新高三7 月语文试题第9 页
A. 不是 也不是 并且 固然 却
B. 是 也是 还 虽然 但是
C. 不是 不是 而且 即使 也
D. 不是 也不是 而且 虽然 但是
5、下列四组词语中不全是贬义词的一组是()
A. 诈骗 污蔑 痴呆 恬不知耻
B. 怏怏 猩猩 贪婪 锱铢必较
C. 怂恿 挥霍 恣肆 瞻前顾后
D. 吝啬 庸俗 夙愿 众说纷纭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孙少平把他外出谋生的一切方面都想好以后,决定先和父亲谈这件事。
这天吃过午饭,父子俩到山上一块坡地种玉米。两个人都赤脚片,一前一后,来来回回,也顾不得说话。
父亲挖坑就像母亲纳鞋底,行行道道,疏密有致,远看如同工艺美术家精心设计的图案。少平耐着性子,尽量把籽种不偏不露点在土坑中间,再补一个不轻不重的脚印。终于休息了。父亲蹲在地上抽烟,少平就凑到他跟前,也学着他哥的样,卷了一支旱烟棒。
他用父亲的打火机点着烟抽了几口,然后才鼓起勇气,和父亲谈起了他走黄原的打算。孙玉厚老汉惊得目瞪口呆。
他“吱吱”地用劲吸着烟锅。思谋了好一阵,才说:“你还小哩!出那么远的门,人生地不熟,我和你妈怎能放心?你怎猛然想起要出门哩?”
少平一时难以给父亲说清楚自己的心思。
“我待在家里不痛快,想出去跑一跑 ”
父亲低倾下头,手指头抠着脚指头,说:“我能想来哩。你从学校回来劳了动,心里难过。没办法啊!世事就是这样。爸爸看见你一天灰土满面的,心里也难过……不过,而今政策宽了,劳动虽说熬苦一些,但吃饭不要再受熬煎。你刚开始出山,爸爸晓得你不习惯。过上一两年,也就习惯了。外面的世界不是咱们的,你出去,还不是要受苦?再说,有个什么事,也没有人帮扶你。”
“爸爸,这你不要操心。我二十几的人了,自个儿能管得了自个儿,你就让我出上几天门!你年轻时不是也吆牲灵跑过山西吗。我不到外面闯荡一回,一辈子心里平不下来,你就让我走吧!咱们家现在有你和我哥,这点土地你们能耕务过来。我出去,也不是去瞎逛!我也长两只手,兴许还能给家里赚几个活钱,爸爸,你放心……”
孙少平几乎要哭了。
父亲看出儿子为他的行动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显然很难再说服他放弃这种冒险念头,他只好犹豫地说:“那这事你要和你哥商量哩!唉,我老了,世事要看你们闹。不过,爸爸生怕你们有个闪失……”
少平严肃而感动地对父亲点了点头。
父子俩回家后,离吃晚饭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于是他们又收拾了一下,赶到后村头烧砖窑那里给少安两口子帮忙。
天黑以后,少安让家里人回去吃饭。等父亲嫂子先后走了以后,少平却磨蹭着没有急忙回家。他一边在和哥哥添炭,一边吞吞吐吐对哥哥说出了他的心事。
少安惊讶得都有点反应不过来了。他生气地对弟弟说:“你胡想啥哩!家里现在这么忙,人手缺得要命,你怎么能跑到外面逛去呢?”
这个“逛”字刺伤了少平的心。他也有点生硬地对哥哥说:“我不是去逛!我是要出去干点事!”
“干什么事?无非是去揽工!你又不是匠人,当个小工,一天挣一两块钱,连自己的嘴都糊不住!你何必要受这罪呢?你在家里,咱们父子三人,加上你嫂,一边种地,一边经营咱们的烧砖窑,这不好好的嘛!”
“我已经二十几的人了,我自己也可以干点什么事!”
少安一时不能理解弟弟是什么意思,难道你现在没事可干吗?
但少安猛然感到,弟弟已经长大成人了!他已经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在他面前以老大自居了!是啊,弟弟大了本来他应该为此而高兴,可是此刻心里却有一丝说不出的伤感。
他早已看出来,弟弟是一个和他想法不太一样的人。
现在,少安已经明白,尽管他不情愿弟弟出走,但看来已经很难劝阻他了。
兄弟俩圪蹴在土场边上沉默了一会,孙少安已不再和弟弟争辩。他伤感地对少平说:“那你看着办吧,你已经长大成人了,我……”他感到语塞,竟不知说什么了。
这时候,孙少平的心情也沉重起来了。他对哥哥说:“我走了,你和爸爸的负担就更重了……”
少安轻轻叹了一口气,说:“既然你一心要出去,也就不要牵挂家里,你自己一个人在外面,无依无靠,倒要好好操心哩!家里的事你放心,有我哩。”
黑暗中,两团泪水涌满了少平的双眼……几天以后,少平就决定走黄原了。
临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和衣躺在土炕上,一直半睡半醒。明天他就要走了,走向一个前途未卜的世界,他现在才感到了一片令人心悸的渺茫,由不得手心里捏出两把汗水。睡梦中,他感觉有人轻轻地摩挲他的头发,他知道这是父亲的手。他一直等汹涌的泪水通过鼻孔管流进肚子里,才睁开眼睛。
第二天早晨,从米家镇开往黄原的第一辆长途汽车过来后,少平就立刻提起那卷破烂行李挤了上去。他尽量笑着挥手向亲人们告别,而并不知道两颗泪珠早已从他的脸颊上滑落下来……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少平向父亲提出外出闯荡后,孙玉厚表达了对儿子的理解和关心,描述了在外生活的艰辛,想以此留住儿子。
B.孙少平出门是为了“闯荡”,这一想法却被哥哥孙少安说成是为了去“逛”,表明孙少安和孙少平之间存有误会。
C.孙少安是一个新型的农民,他有自己的事业——砖窑,希望和弟弟一起开创新生活,但太过满足于现状。
D.小说节选部分主要通过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小说的语言质朴无华,有地域特色。
【2】请结合选文,分析概括孙少平的形象特点。
【3】文中孙少平的形象代表了无数成长过程中的年轻人,他的心理反映了年轻人的“成长之痛”。这种“成长之痛”指的是什么?请结合小说相关内容概括分析。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诗经·卫风·氓》)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3)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4)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5)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8)________,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8、补写出斜率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并向往大江永恒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一文中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阐发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 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答君上恩礼之隆,又明封疆臣子之志,其慷慨悲壮令人震撼。
(2)庄子在《逍遥游》中以“ _________,_______”两个例子来说明 “小年”之小,生命之短;与之相反,苏轼在《赤壁赋》中,则用“_________” 一句,表达了人生无穷的哲学思想。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外出求学时饮食的粗陋。
(2)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新年贺词中说:“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关于空想与学习的问题,《劝学》中这样说道:“________,_______”。
12、(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从老人、孩子的神态表现其恬淡、舒适、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多处出现“月”的意象,其中“____”一句,以萧瑟秋景烘托与友人的离情别绪;“_______”一句,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了音乐的感人魅力。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一句,写刘裕曾住之处的平凡;“_______”一句,形象地概括了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气势。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心寺①
柴望
寺比金焦②彻夜开,一山恰似小蓬莱。
塔分两岸波中影,潮长三门石③上苔。
遗老为言前日事,上皇曾渡此江来。
中流滚滚英雄恨,输与高僧入定回。
[注]作者在宋亡国以后不久所作。②金焦:指金山、焦山,原是南宋的江防要地。③三门:寺院大门,也称山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诗的第二句写此处的小山,像海中的小蓬莱一样,“安然“立在江中。
B. 第三句先写塔,塔势平分着沉浸在江心的山影,周围环境一片静透。
C. 第四句再写潮水,潮涨时,山门石上的苔痕也浸在水中,景象极为壮观。
D. 第六句是虚写,写遗老们谈论起往日上皇曾经避兵此地,渡过此江。
E. 最后句以景结情,表达兴亡之痛,只能使高僧增加些难忘的哀思了。
【2】全诗运笔委婉,多用暗示手法,请结合诗句对这一手法加以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程信,字彦实,其先休宁人,洪武中戍河间,因家焉。信举正统七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也先犯京师信督军守西城都督孙镗击也先失利欲入城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炮助之镗战益力也先遂却。景泰元年,请振畿辅饥民,复河间学官、生徒因用兵罢遣者,皆报可。明年二月,出为山东右参政,督饷辽东。巡抚寇深奏盗粮一石以上者死,又置新斛视旧加大,属信钩考。信立碎之,曰:“奈何纳人于死!”深由是不悦信。天顺元年,擢太仆卿。京卫马旧多耗,信定期征之。三营大将言太仆苛急,请改隶兵部。信言:“高皇帝令太仆马数,勿使人知。若隶兵部,马登耗,太仆不得闻。脱有警,马不给,谁任其咎?”帝是之,乃隶太仆如故。明年,改左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都指挥夏霖恣不法,佥事胡鼎发其四十罪,信以闻,下霖锦衣狱。门达言信不当代奏,时寇深方掌都察院,以前邻劾信。征下诏狱,降南京太仆少卿。母忧归。成化元年,起兵部,寻转左侍郎。四川戎县山都掌蛮数叛,陷合江等九县。廷议发大军讨之。以襄城伯李瑾充总兵官,进信尚书,提督军务。至永宁,分道进。信与瑾居中节制。转战六日,破寨七百五十余。前后斩首四千五百有奇,俘获无算。录功,进兼大理寺卿,与白圭同莅兵部。信欲有为,而阻于圭,数称疾。改南京兵部,参赞机务。明年致仕,逾年卒。谥襄毅。
信征南蛮时,制许便宜从事。迄班师,未尝擅赏戮一人。曰:“刑赏,人主大柄也,不得已而假之人。幸而事集,辄自专,非人臣所宜。”在南京,守备臣欲预钱谷讼狱事,信曰:“守备重臣,所以谨非常也。若此,乃有司职耳。”论者韪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也先犯京师/信督军守西/城都督孙镗击也先失利/欲入城/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炮助之/镗战益力/也先遂却
B. 也先犯京师/信督军守西城/都督孙镗击也先失利/欲入城/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炮助之/镗战益力/也先遂却
C. 也先犯京师/信督军守西城/都督孙镗击/也先失利/欲入城/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炮助之/镗战益力/也先遂却
D. 也先犯京师/信督军守西/城都督孙镗击/也先失利/欲入城/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炮助之/镗战益力/也先遂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为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为进士。
B. 明朝置给事中,掌侍从、谏诤、补缺、拾遗、审核、封驳诏旨,驳正百司所上奏章,监察六部诸司,弹劾百官等。
C. 《明史》记载,督察院设左、右都御史,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辨明冤枉等。
D. “致仕”,也作“致事”、“致政”、“休致”等,指交还官职,辞职归家。但不可以提前退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程信让攻击也先失利的都督孙镗撤军进城,后来又督率军队从城头上射箭发炮帮助孙镗,以致孙镗越战越勇,击退了也先。
B. 巡抚程信上奏,盗粮一石以上的处死,又设置了比照旧粮斛加大的新粮斛,想置人于死地。
C. 朝廷发大军征讨四川戎县蛮人叛乱,程信与总兵官李瑾居中调度,分路进军,转战六天,破寨七百五十多,斩首四千五百多,俘获无数,平定了叛乱。
D. 成化元年,程信起任兵部(右侍郎),不久转为左佥都御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泰元年,请振畿辅饥民,复河间学官、生徒因用兵罢遣者,皆报可。
(2)信曰:“守备重臣,所以谨非常也。若此,乃有司职耳。”论者韪之。
15、阅读材料,请根据要求作文。
“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成为2018年的流行词。什么是“燃”?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在某种意义上,那些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或物,都可谓之为“燃”。
生活中,和万物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燃点”,即便再平凡的个体,也有“燃”起来的可能。
对于“燃”,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受,请结合材料所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