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对课文中的重要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中,“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行文中不仅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而且还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等,间接地表达作著的主观看法。
C.“中庸”就是通过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原则和方法达到的最合适、最恰当的状态。
D.“顿悟”是禅宗的一个法门,与渐悟法门相对。它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领悟佛法的要领。顿悟主要是通过灵感来完成,就时间来说可能是瞬间。
2、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御史,自古以来一直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B.诣阙,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借指朝廷;“诣阙”则可指赴朝廷,也可指赴京城。
C.梓宫,梓,落叶乔木;宫,古时专指帝王的房屋;特指皇帝或皇后用梓木制成的棺材。
D.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据其生平行为给予褒贬的称号。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举类迩而见义远(见:见到) 则思谦冲以自牧(冲:谦虚)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及:赶得上) 不拘于时(拘:约束)
C.木直中绳(中:合乎) 则耻学于师(耻:羞耻)
D.能克终者盖寡(克:能) 虽董之以严刑(董:董事)
4、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A.有事,弟子服其劳 B.明日,子路行,以告
C.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D.门人不敬子路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予更欲一觇北 觇:窥视 不复顾利害 利害:利害方面
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意:料想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追购:悬赏捕捉
C.予除右丞相兼枢 密使 除:授予官职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数:列举罪状
D.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遽:立刻 殆例送死 殆:接近于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临近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公众的心。
截至1月20日18时,境内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224例,其中确诊病例217例。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公众能很明显地感受到,疫情发布在提速,防控措施也在加强。当下正值春运期间,外出探亲旅游人员增加,每个感染者都是传播疾病的源头,须实现精准防控,避免让病毒随着流动的人群向各地扩散。国家卫健委已向全国医疗机构下发新型冠状病毒诊疗防控指南,医院接诊发热病人时,须询问2周内是否有武汉旅游史。一系列措施,就是要掐灭疫情传播的“火种”,让疫情防控落到实处。
(摘自《尽快掐灭疫情传播的“火种”》,人民日报2020年1月20日)
材料二:
“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武汉市连夜发出公告,传递明确信号:武汉正在采取更细致、更深入、更扎实的防控举措,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只要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协调推进,相信很快就可以解决物资短缺等难题。在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要把长期培育的社会动员能力和制度优越性充分释放出来。我们的党员干部在危机面前尤其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大家增强必胜的信心,打赢这场硬仗!
(摘自《越是艰难险阻,愈益众志成城》,人民网2020年1月23日)
材料三:
众志成城,勠力同心,中国人民正在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进行严肃的斗争。中国快速形成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的局面,彰显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和充沛能力。国际舆论纷纷指出,中国采取了“公共卫生史上最具勇气、最为重大的举措”,这种“上下一心的凝聚力令人肃然起敬”,“只有中国才能够实现如此高效有力的应对”。国际观察人士看到,团结奋斗的中国气势,坚不可摧的中国意志,迎难而上的中国奇迹,正是中国制度优势所带来的。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价代表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看法——“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摘自《生命至上,大国担当》,人民日报2020年2月1日)
材料四:
从2月初开始,全国数亿人第一次全面尝试“在线办公”,许多企业第一次真正体会到通过数字化工具进行远程协作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办公协作在线化和数字化普及推进,一方面提升了企业管理触达率和效率,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企业当前管理模式,包括层层递进管理汇报方式与在线化协作模式之间存在的巨大沟壑。为适应全流程在线化,企业将不得不对组织本身结构和管理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使其与数字化协作方式相匹配。而此前,企业能想到的数字化往往只是在产品、营销、服务等方面搭建数字化的配套设施。
新数字化场景将孕育并完善供应链神经网络。疫情信息不断占据人们的注意力,大量的线下资源,包括生产力、运力都被集中投入到与疫情的对抗中,导致线下履约难度倍增。在此背景下,由数字化带来的新场景不断涌现。数字化对现代社会的渗透本质上通过两种路径实现:一是新场景构建,比如说直播对商业的渗透;二是对现有场景的改造,比如在疫情期间广泛开展的智能问诊、智能外呼、视频庭审等新技术的应用。虽然这些场景存在多年,但是数字化让它们的功能变得更加丰富灵活,能够更多更好地完成任务,提供更优体验或更高效率。数字化创建或改造的起点是消费场景,但数字化深入的方向是通过智能化的供应链,借助数据、算法、产品、技术和经验服务于社会各个领域。换言之,全新数字化的供应链网络不仅仅是“物流”,它将向前伸入到终端需求方,向后融入设计和生产制造环节,实现全链路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准确预测需求、提升各环节确定性,让供应链形成各节点近乎实时互相感知的一张神经网络。如何融入这张网,是疫情过后每一家企业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摘自《防疫抗疫,数字化还能做什么》,光明日报2020年2月19日)
【1】下列对材料四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组织本身结构和管理方式→数字化协作方式→适应全流程在线化
B.疫情信息引人注意→线下资源紧张→线下履约难度大
C.现有场景改造→视频庭审→体验更优、效率更高
D.终端需求方→全新数字化供应链网络→设计和生产制造环节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特殊时期工作内容要更具体细致,卫健委指示医院接诊发热病人时,须询问2周内是否有武汉旅游史。
B.目前,武汉城市公交、地铁、轮渡等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市民不得离开武汉。
C.只有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协调推进,众志成城,共渡难关,才有可能尽快解决物资、人员短缺等问题。
D.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的制度优势在本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发挥出极大作用,相关经验值得学习。
【3】请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所提到的“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自信心来自哪些方面。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春江花月夜》中,面对一个由春江花月夜所构成的空明澄彻的世界,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感叹人生短暂、天地恒长,有一种消逝与永恒的对抗,而消逝也成为了永恒。
(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自然景象。
(3)在《阁夜》中,杜甫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听觉与视觉描画出一幅山河伟丽的雄浑景观,同时也渲染了烽烟未息、时局动荡的悲壮气氛。
(4)《李凭箜篌引》表现了演奏者的高超技巧和音乐的神奇效果,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声音和表情描摹出了音乐时而清脆激越、时而幽咽、时而轻快的特点。
(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封建统治阶级对杰出人才的排挤与埋没,才志之士对怀才不遇的无可奈何,这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李白《将进酒》中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精练地概括了这一现象。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作者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告诉人们艺术表现中要适当以“空白”展现更丰富的意蕴,同时也是从听者感受的角度写乐曲声中止时的效果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秋声赋》中从“秋气”这一角度描写秋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5)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6)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7)安能以身之察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父》)
11、《游园([皂罗袍])》
①《游园((皂罗袍))》开头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园中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情波澜,蕴含着无限的感叹和惋惜。
②《游园((皂罗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谢灵运的“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句意,写出杜丽娘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以后,从胸中涌出无限哀怨。
③《游园((皂罗袍))》中以合唱的形式,展现了一幅绚丽而略带迷惘色彩的画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游园((皂罗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是春心的萌动,更是追求美好生活和自由人性的觉醒。这样的呼声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中强调既要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要参照别人的缺点来自我改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向客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中,登高望远,想到东吴的建立者孙权,不禁感叹“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秋兴八首(其一)[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 这组诗共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作者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尽管当时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但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
首联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初,为吏部侍郎,以母丧解,服除。为晋州刺史。睿宗立,以故属拜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曰:“臣闻‘古之君人,必时视人之所勤,人勤于食则百事废’,故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曰‘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此皆兴化立治、为政养人之本也。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椽发瓦呼嗟道路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远。”不纳。复谏曰:“自陛下戡翦凶逆,保定大器,苍生颙颙以谓朝有新政。今风教颓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员浸增,诸司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赢二千,太府之帛为殚,太仓之米不支。臣前请停金仙、玉真,讫亦未止。今前水后旱,五谷不立,必甚饥馑,陛下欲何方以赈之?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帝嘉其直,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为侍中。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明年,封梁国公。窦怀贞等诡谋乱国,知古密发其奸,怀贞诛,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是冬,诏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优诏赐衣一副。自是恩意尤渥,由黄门监改紫微令。与姚崇不协,除工部尚书,罢政事。开元三年卒,年六十九。宋璟闻而叹曰:“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魏公乎!”赠幽州都督,谥曰忠。
(节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椽发瓦/呼嗟道路
B. 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椽发瓦/呼嗟道路
C. 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椽发瓦/呼嗟道路
D. 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椽发瓦/呼嗟道路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神龙是周朝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的年号。神龙元年二月太平公主等人发动政变,迎唐中宗复位,史称神龙政变。复国号唐,沿用武则天“神龙”年号。
B. “服除”亦称“除丧”。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即除去丧礼之服。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服丧期的长短。“期”为一周年,“大功”为九个月,“小功”为五个月。
C. 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黄门侍郎因最初在黄门内供职而得名。黄门侍郎与小黄门、黄门令、黄门署长、中黄门冗从仆射一样,都是宦者。
D. “赠幽州都督”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知古才能出众。考中进士后,先后两次编修国史,仕途顺利,多次升迁,历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吏部侍郎等官职。
B. 魏知古耿直敢言。唐睿宗为公主修建道观,魏知古多次进谏,直言盛暑修观,劳民伤财,唐睿宗认为他言辞恳切,停止了修建道观。
C. 魏知古忠君爱国。他秘密揭发窦怀贞等人的乱国阴谋,窦怀贞被杀,玄宗赐封二百户,五百段物,随后又增加一百户。
D. 魏知古正直仁爱。他担任侍中期间,多次受到赏赐,恩意优渥。开元三年去世,宋璟赞其为正直仁爱的典范。朝廷赠其为幽州都督,谥号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前水后旱,五谷不立,必甚饥馑,陛下欲何方以赈之?
(2)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
15、请以“冬日暖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