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内蒙古赤峰高二(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项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他的那双大头皮鞋真是“空前绝后”——前面露出脚指头,后面露出脚后跟。

    C.据调查,读过《红岩》和《铁道游击队》的学生寥寥无几,红色经典读物大受冷落。

    D.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衔接,但是谁也不知道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笨?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清华大学是梁思成一生钟情的地方,他在这里学习生活了约八年多。美丽的校园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

    B.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使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C.按照上级部署,我市相关管理部门将对涉及疫情防控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从生产、经营到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

    D.黄振胜先生认为,中国股市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解决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晋诗人陶渊明创作了大量田园诗,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被后人称为“隐逸诗人”或“田园诗人”,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诗》等。

    B. 杜甫的《蜀相》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咏史抒怀诗词的代表作,前者借诸葛言志,后者托周瑜抒怀。

    C. “三曹”指的是汉末曹操及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他们在诗歌创作上有很高的成就,“三苏”指的是宋朝的苏洵与他的两个儿子苏轼与苏辙,他们在诗歌和散文上各有成就。

    D. 人称“小杜”的唐代作家杜牧,工诗善文,《过华清宫》和《阿房宫赋》都是他的名作。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鲁迅的《拿来主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作品,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有力,字字铿锵。

    B.朝鲜友好艺术团在北京的首次演出,受到了首都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人们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C.都说王思聪是富二代,但他却凭着游戏的热爱彻底影响了一代人,他的努力让中国的电竞选手们看到了希望。

    D.数码媒体艺术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正日益受到关注和发展。

  • 5、下列对联的内容与人物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B.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世,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C.登高一赋,瑰奇文章名千古 临阁百感,跌宕郁气覆九州(杜甫)

    D.将军横槊,额上气概可走马  豪杰赋诗,笔底风姿能回湍(曹操)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山地是世界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的主要地貌骨架,其面积占整个陆地的30%。山地不限于单纯的地貌学概念,而且还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和经济综合体。在山地,热量和水分条件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植被、土壤的垂直分布变化,农业生产方式也因此而变化。世界上许多高大山系不仅是自然地理的界线,而且是重要的农业界线。山地地区人口虽然占比不大,但是依赖山地资源生活的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30%~40%。山地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山地的自然风景和空气清新的山地气候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大多数自然保护区位于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或珍稀动物、植物种属的山地地区。

    人类认识山地,利用和改造山地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国先秦时期的《山海经》中就有对山地的描述。以后的《管子地员》《汉书·地理志》和《徐霞客游记》等都有翔实的对山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记载。对山地的综合研究是20世纪中期才开始的。1968年,国际地理联合会成立高山地生态学委员会。国际山地学会于1980年9月成立,翌年5月正式出版《山地研究与开发》学术性刊物。这些都标志着世界山地研究已进入一个国际合作的阶段。

    (摘编自百度)

    材料二

    山地生态系统覆盖了地球表面的1/4,居住着世界12%的人口,山地生物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提供了全球40%的生态系统服务。同时,山地生态系统由于海拔高度、坡度与坡向变化,以及造山运动等地质活动,也成为地球上典型的脆弱生态系统之一。山地处于全球变化的最前沿,深受气候变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刻影响,生态环境破坏与恶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山地也因此成为研究全球变化的热点地区与生态治理的关键地区。

    山区肩负着生态安全屏障、生物资源贮备、经济增益配套、民族社会和谐发展等多重战略功能。山地未来必须走生态重构、乡村文明、产业振兴与市场保障的绿色发展之路。

    (摘编自许建初《山地未来与绿色丝路》)

    材料三

    总的来说,全球约7%的人口(约5亿人)居住在山区。近一半的人类则通过获得饮用水、灌溉水、木材或特殊的农产品,如茶、咖啡、药用植物等,享受到了来自山地完整的生态系统带来的益处。

    (摘编自《山地——一个耦合的社会生态系统》)

    材料四

    一说到山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农村,是贫穷。然而,山区的未来也可以是“山境”。“‘山境’不仅要求风景优美,里边还包含了一种人文理念,一种境界,是现实世界中的桃花源。”山地未来项目发起人、世界农用林业中心首席科学家许建初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7月5日下午,作为2018年瑞士创新周活动的一部分,中瑞可持续山区发展论坛,暨“山地未来红河行——中瑞共同愿景”主题活动在瑞士驻华大使馆举办。瑞士一直以其风景优美著称。然而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留守村庄出现,大量的土地也随之荒芜。如何找到新的产业,找到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6年3月,经许建初发起,在来自全球35个国家的学者的共同倡议下,以2002年成立的“山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世界农用林业中心和红河县人民政府携手打造了山地未来国际合作平台,旨在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特别是和瑞士伯尔尼大学的合作,创造和分享创新的解决方案,探索山区和山地居民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摘编自《山地未来:中瑞合作打造中国版“山境”》,“国际在线”)

    【1】下列关于山地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山地是世界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球上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的主要产地,山地的自然风景和空气清新的山地气候更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B.山地不是单纯的地貌学概念,而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和经济综合体。其农业生产方式会因海拔高度增加引起的植被、土壤的垂直分布变化而变化。

    C.如今全球多地的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使近--半的人类可以获得饮用水、灌溉水、木材或特殊的农产品,如茶、咖啡、药用植物等。

    D.对山地的综合研究虽然从20世纪中期才开始,但人类认识山地,利用和改造山地有数千年的历史,《山海经》中就有翔实的对山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记载。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约7%的人口(约5亿人)居住在山区,其中大部分在低山山区,而依赖山地资源生活的人口则占世界人口的30%~40%。

    B.1980年9月成立的国际山地学会,以及翌5月正式出版的《山地研究与开发》学术性刊物,都标志着世界山地研究已进人一个国际合作的阶段。

    C.山区肩负多重战略功能,但山地处于全球变化的最前沿,深受气候变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山地生态环境破坏与恶化的趋势十分明显。

    D.山地未来必须走生态重构、乡村文明、产业振兴与市场保障的绿色发展之路,而2016年打造的山地未来国际合作平台就是在这个理念下的成功探索。

    【3】根据全文,概括我国急于探索山区和山地居民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原因。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诗人夸张地用动物也难攀越飞度来侧面描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4)《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屈原为了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多次也决不后悔。

    (5)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

  • 8、(1)《过秦论》中秦始皇在重要的军事战略之地派重兵严防紧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写蒙恬驻守边防、击退匈奴后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李密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4)《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9、(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将进酒》中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3)花径不曾缘客扫,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客至》)

    (4)名岂文章著,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旅夜书怀》)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做到“______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借方枘与圆凿不能相合比喻自己忠贞自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定不移的决心。

    (3)杜甫的《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阿房宫赋》一文告诫人们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教诲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对于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有着鲜明的态度,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表达聪明的人要正视自己无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

    范成大

    寻壑经丘到此堂,官闲聊作送春忙。

    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绿香。

    尽卷帘旌延竹色,深斟杯酒纳山光。

    洞门无锁城门近,转午鸡啼日正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诗人说自己翻越山丘穿过幽谷来到照山堂,目的是趁着官场无事赶紧观赏早春季节的景色,其中“闲”字反衬“忙”字。

    B.颔联描写照山堂前的池塘景致,池塘被低矮的篱笆墙围绕,水面漂满陨落的荷花,诗人轻摇团扇,各种绿叶的清香扑鼻而米。

    C.颈联描写主人高挂窗帘、主客赏景饮酒的欢乐场面,“延”与“纳”意指延请苍翠竹色、迎接美丽山光,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D.尾联说照山堂所在的园林墙门敞开,距离官署所在的城门也很近,言外之意是留恋园景山光不想急着回城,“鸡啼”以动衬静。

    【2】此诗作者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文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仇览字季智,一名香,陈留考城人也。少为书生淳默,乡里无知者。年四十,县召补吏,选为蒲亭长。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数。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期年称大化。览初到亭,人有陈元者,独与母居,而母诣览告元不孝。览惊曰:吾近日过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及至耳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肆忿于一朝欲致子以不义乎母闻感悔,涕泣而去。览乃亲到元家,与其母子饮,因为陈人伦孝行,譬以祸福之言。元卒成孝子。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涣谢遣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主簿后耳。”以一月奉为资,勉卒景行。览入太学。时诸生同郡符融有高名,与览比宇,宾客盈室。览常自守,不与融言。融观其容止,心独奇之,乃谓曰:“与先生同郡壤,邻房牖。今京师英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虽务经学,守之何固?”览乃正色曰:“天子修设太学,岂但使人游谈其中!”高揖而去,不复与言。后融以告郭林宗,林宗因与融赍刺就房谒之,遂请留宿。林宗嗟叹,下床为拜。览学毕归乡里,州郡并请,皆以疾辞。虽在宴居,必以礼自整。妻子有过,辄免冠自责,妻子庭谢,候览冠,乃敢升堂。家人莫见喜怒声色之异。后征方正,遇疾而卒。三子皆有文史才,少子玄,最知名。

    (选自《后汉书·循吏列传》)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近日过/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及至耳/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肆忿于一朝/欲致子以不义乎/

    B.吾近日过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及至耳/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肆忿于一朝/欲致子以不义乎/

    C.吾近日过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及至耳/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肆忿于一朝/欲致子以不义乎/

    D.吾近日过/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及至耳/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肆忿/于一朝欲致子以不义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业,指人们从事的某种产业,包括农业、渔业、狩猎、采集等。

    B.主簿,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

    C.太学,是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后开始设立的全国最高学府。

    D.方正,是汉代选官取士的科目,一般由地方政府组织考试选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仇览初入官场,特别重视民生。当上蒲亭长后,为鼓励百姓发展生产,制定法令条文,甚至还规定了果树蔬菜鸡豚的数量。

    B.仇览对待百姓,注重道德教化。农事完毕,就令众子弟集合在一起,进入学校学习,连彪悍轻浮放荡不羁的人也受到感化。

    C.仇览进入太学,心无旁骛治学。同郡的生员符融有很高的名声,常常宾客满屋,仇览坚守自己的心志,坚决不跟符融交往。

    D.仇览学毕回乡,严格要求自己。虽然平日闲居在家,也一定用礼法来约束,妻子儿女有了过失,他就用脱帽的方式来自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乃亲到元家,与其母子饮,因为陈人伦孝行,譬以祸福之言。

    (2)今京师英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虽务经学,守之何固?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2017年《歌手》第三季,赵雷以一曲《成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让人们更加认可了这一个大器晚成的民谣歌手。赵一雷曾经在追梦的路上艰难前行着,并且一度怀疑过梦想。但最终因为对梦想的执着坚持而获得了成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