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山西晋中高二(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走进秋日的深山,漫山的红叶扑面而来,这姹紫嫣红的美景,让人沉醉,更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词客感慨唏嘘。

    ②老张这个古玩爱好者,把多年来收集的盆盆罐罐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每当我到来,他总是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

    ③自提出要在5年内推动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以来,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进程一日千里,被选入中国“新四大发明'。

    ④读诗之趣在于读诗之妙,妙在理的提升,妙在知人论世,妙在“悟”的延伸,如此趣读, 你会发现熟悉的诗歌仍有风景。

    ⑤我们如果只看到陶渊明诗文里恬淡自然的美景,却忽略了作者隐藏在这美景背后深深的苦痛,那实在是买椟还珠

    ⑥面对银行的霸王条款,黄女士拒绝归还1500元,这令不少网友感觉大快人心,最终在法院的判决下,黄女士执行还款。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 2、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均选自《左传》。

    B. 《战国策》内容多为战国时期策士的活动和言论,经西汉刘向整理,属国别体。

    C. 朱自清,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诗人、民主战士,我们学过他的作品《背影》、《荷花淀》等。

    D. 《国语》以“国”为目,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部分史实,属国别体史书。

     

  •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张老师,没想到在这遇见您了。久仰久仰,从母校毕业这么多年我一直惦记着您,您的身体还好吧?

    B. 同事们都说你那个在乡间的农家小院不错,大家都想去去看看,那这周末我们聚会就约定在舍下吧?

    C. 海关有明文规定,私自夹带的商品要扣留,你这样的不情之请实在让我很难办,我不能违反纪律呀。

    D. 小女这次素质比赛获得省级奖项,多亏您的指导,我和家人都很感谢您,还请您今后能继续教导小女。

  • 4、下列对相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嘉靖是年号。明清两朝,大多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嘉靖皇帝、康熙帛帝。

    B.古代官职的升迁任免大多由吏部掌管,有专门的词语表示。如 “擢”“加”“拜”是古代表示官职升或降的词语。

    C.御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名。春秋战国时期设有御史,秦以御史监郡,汉以后御史职衔累有变化,职责则专叫纠弹。

    D.保甲是旧时代统治者通过户籍编制来统治人民的制度。若干家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保设保长,甲设甲长。

  • 5、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推荐信:兹有我校黎明同学,拟参加贵校自招考试,望该生能得到贵校垂青。

    B. 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 某领导给下级的的批示:这个问题事关重大,望你组织群众讨论后再行钧裁。

    D. 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将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纸上思量

    ①把一张六尺宣纸徐徐展开,铺在宽大的案上。两边用厚重的镇纸压住,纸面一下子平整起来。我的心情也随之渐渐平静,眼前宛若出现一片素淡的旷野,一片晴朗的天幕,一片水波不兴的宽阔河面。

    ②真的要下笔,我反而谨慎了。对如此精良的雪一般的宣纸,我一直心存郑重。有好几次,柔软的羊毫在砚边染了润泽的墨汁,提了起来,踌蹰再三,还是把笔搁下了,那个时刻似乎还未到来。

    ③通常我不是这样。平时用廉价的宣纸练字,废纸千万,每一张都在线条的纵横交错中墨气淋漓,写到密不容针方才放弃。无数的廉价宣纸训练出了一个人的胆量,还有手上准确精到的技巧。那些附庸风雅的人,他们对于宣纸轻慢、漠视的眼神,我是一直(耿耿于怀)的。上(chénɡ)的宣纸,遭逢了没有技巧储备、没有性情濡养的zhuō)劣书手。他们不管不顾,一笔下去,肯定不行,揉搓丢弃;再来一张,还是不行。结局是可望而知的。这种人永远都无法成为严格意义上的书法家,他们不惜纸,更不善用纸,只是以蹂躏糟蹋纸为快意。

    ④少年学书,成年以后把笔挥毫成为我的专业,更成为精神上的倚重。我经常把自己关在书房内,把玩古帖,独自书写。书法给予我的快乐就是这种独立性,可以避免受人牵pàn),也不必迁就他人,享受孤独之趣,因此才得笔无凝、圆融无痕。琴师抚琴与书法家动笔极为相似。白居易在《夜琴》中说:“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正是在自弄自罢中,深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忘怀俗事,不知今夕何夕,今世何世。抚琴和挥毫都有一种萧疏感,它们甚至(相辅相成)。秋风黄叶,林壑清肃,这边琴师弹的是《渔樵问答》《平沙落雁》,清逸的琴声汩汩而出,冲和疏淡。那边的书家静听中凝神绝虑,墨香氤氲,填词抒怀,笔底清旷飘逸。秋色点染,琴音笔调都附着了萧疏淡远的韵味。琴声随风而逝,而形于纸上的晕化之痕,却可以留存下来,成为一次雅集的印迹。

    ⑤少年时我曾想改学绘画,色泽斑的画面,那么富贵、冶艳,整个世界就像浸在缤纷的春光里。人进中年,浮艳心思已渐消遁,对于色调的喜爱也重新规划分野。一个人不可能长期面对喧闹的视觉对象,就像我们不敢长久仰望炽热的骄阳。而皎洁的月光,它的澹泊之色,让人可以长久注目,感受到它的亲和与抚慰。相比于泥金、泥银、大红镶嵌龙凤纹路的宣纸,我更喜欢素洁如雪的玉版宣,它驱逐了富贵、妖娆的气息,显得孤寂、清寒。

    ⑥一个喜好在白宣上驰骋的人,他的目光是平静安的。素净洁白的纸,冰冷细腻的砚,竹木与毛羽制成的笔,汲日月精华的松枝烧制成的墨,都是纯朴之物。书法家以此为己所用,天长日久,也如这些自然之物,质朴浑成。

    ⑦西晋时期人们争相传抄左思的《三都赋》,以至纸价上涨,留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那是一个欢欣鼓舞令人感动的场面,人人以笔墨相见,在宣纸上寄寓情怀。那是一个生活节奏徐缓的时代,是一个在纸面上刻画性灵的时代。宣纸使用率达到极致的时候,城市安静下来,人人行止优雅,他们在一点一划的讲究中,心性被磨洗得从容安闲。而在物品包装越来越华丽、文化作秀现象(层出不穷)的现在,古雅素净的宣纸日渐陌生,朴实无华的笔墨淡出人们的生活,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来逼近心灵的深处?

    ⑧爱纸惜纸,算起来也是我四十岁以后的事。“惜墨如金”,也就是惜纸如金,每一次下笔都像是举办一个庄重的仪式。书写之前,研墨以使心静,焚香以使室清,沐浴更衣以使神清气爽。此时,下笔的氛围形成,自然笔随心动。那些“书法表演”,是今人恶作。应景而表演,笔在手中,动作很大,口中有声,这是很不敬畏的。书法本是寂寞之道,运用在人声鼎沸的娱乐场景里,博人一粲,“表演者”毫无矜持,随便而轻率,内心不复清静。现如今,还有多少人在效古人之行,恪守笔墨之道呢?

    ⑨提按快慢,纵敛卷舒,纸上的动作都是一些怀旧的影子, 我的内心还停留在对古雅的喜好上。我喜欢收藏各式各样淡雅的信(jiān)。白色的笺上,浅浅地浮动着异兽、云水、钟鼎、瓦当的纹路,逗引我书写。在各类书写中,写信札最没有负担,笔提起来,文思涌出,于是疾疾向前。文词错了,就圈起来,或者涂抹一下,只求一个随意。若把信写得笔笔不,在我看来已失天趣。今天,人们爱发电子邮件,用笔墨写信的人越来越少,许多精美的宣纸信笺,搁在柜台上(无声无臭),渐渐蒙上了尘泥。

    ⑩又是一个夜晚来临,春日将过,初夏将至,空气中弥漫着滋润清新的气息。我照例在案上铺开一张白宣,书房似乎一下子亮堂许多,四周岑寂了下去。我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心动时刻。

    1文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   (chéng) B.   zhuō)劣

    C.   pàn D.   (jiān)

    2下列词语中的“爽”与第⑨段“笔笔不爽”之“爽”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爽约 B.直爽 C.神清气爽 D.屡试不爽

    3文中(   )内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耿耿于怀 B.相辅相成 C.层出不穷 D.无声无臭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所写作者动笔前的想象,既折射出他的心境,又暗示了他追求的精神境界。

    B.作者认为笔墨纸砚自然纯朴,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书法家的心性气质。

    C.作者的内心停留在对古雅之物的怀旧上,所以对今人不恪守笔墨之道心怀不满。

    D.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营造了宁静的氛围,表现出书法创作应有的庄重感。

    5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着意描写琴师抚琴?请简要分析。

    6作者的“纸上思量”包含着他对书法艺术的认识思考和情感态度,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______”,也不足十步远;而“______”,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两句,写出了音乐在低沉徘徊、短暂停顿之后,猛然爆发的一阵强音,将全曲推向了高潮。

    (3)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的下片中,“________”两句,暗用“丝”作为喻体,生动地写出了词人此刻内心愁思的纷繁复杂和难以排解。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出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借杜鹃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情。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咏怀三国时期英雄人物,间接抒发自己人到老年的壮心不已和无奈感慨。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先强调人要经历各种困苦磨练,后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一旦“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就必定灭亡的论断。

    (2)唐代韩翃《宿石邑山中》“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两句以浮云侧面衬托山之高;李白《蜀道难》首段中,“ 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他物侧面衬托山势之高,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3)《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題)

    (1)____,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____。   (《论语》)

    (2)______。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

    (3)蜀道之难,难于上靑天,____。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 (李白《蜀道难》)

    (4)___, 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5)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 (苏轼《定风波》)

  • 11、按要求填空。

    (1)总为浮云能蔽日, _________。([唐____ 《登金陵凤凰台》)

    (2)曾子曰:“ 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㓿过三种之境界”,其中形容第二种境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老少和乐,百姓幸福的美好景象。

    (2)《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自问自答,表达了白居易因琵琶女的遭遇而产生的同命相怜之感。

    (3)当我们见到某处名胜风光不再时,往往会用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来形容。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苏轼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赴惠州贬所途经惶恐滩所作。

    ②喜欢:蜀道中有错喜欢铺(苏轼自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既写出被贬之地的遥远偏僻,又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年貌,可见诗人处境之艰。

    B. 颔联对仗工巧,语意双关,动静结合,融合多种手法写出自己过去和现在的情状。

    C. “长风”一句表现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诗人相信自己定会再被重用,抱负得以施展。

    D. 颈联“添”“减”两个字写顺风行舟观赏沿途之景的快意,与前两联的格调迥然不同。

    E. 前两联表现诗人晚年被贬谪的情况,后两联描写行船情景,诗意顺畅,结构清晰。

    2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矛盾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篇》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泰伯》

    1第一则材料中“乐亦在其中”的含义是什么?

    2综合两则材料,简析孔子的义利观。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按要求写作。

    有这样一句台词:

    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

    而是遇见了你们,

    才拥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

       生活中,我们曾经拥有或正在经历“最好的时光”,或许期待着它的到来。请以“最好的时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有细节,有描写。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