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原来修练邪派内功的人,功力愈增,危机愈大,到了某一关头, , , , ;不过,若能冲破此关,武功便可以有登峰造极的希望。(梁羽生《冰河洗剑录》52回)
①成了废人 ②重则毙命 ③轻则半身不遂 ④便要遭逢“走火入魔”之劫
A.③①②④ B.③②④①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张老师从业十五年来尽职尽责,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所追求的“大爱”已经融进了学生心里。
②虽然是在国外举行婚礼,但两人的婚礼还是吸引了国内不少媒体前往报道。婚礼宴会上,许多明星都真诚祝福新人凤凰于飞,百年好合。
③在煌煌的夕阳中,石头铺成的庭院里,野草莓兀自地开着花,枇杷树开始结果,周围宁静得让人顿生黍离之悲。
④她到任不久就发现这个部门人浮于事,多数人在完成任务后,以各种无聊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别人眼中的自己看起来很忙而不被人说三道四。
⑤三亚市公安局没有置之不理游客反映的天价海鲜、出租车宰客等问题 ,而是设立了旅游警察支队,有力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⑥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用了40分钟,内容详尽,重点突出,新闻性、针对性强,都是穿靴戴帽的大实话。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③⑤⑥ D. ②⑤⑥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创的一种诗歌体式。他创作的无题诗颇多, 而这种寄寓又往往是模糊隐晦,在有无之间,所谓不便明言的情感隐秘。
①由于表达隐晦曲折,历代的研究者解说各异,更有不少穿凿附会。
②其中不乏直接写爱情相思的,但更多借“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抒发身世感喟。
③往往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
④这些诗篇是诗人人生感受与情感的原生态的展现。
⑤辞藻精丽,意境要眇,情思婉转,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A. ③①②⑤④
B. ③⑤①④②
C. ④①②③⑤
D. ④②⑤③①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暂时的失利,比暂时的胜利好得多”,阿拉伯学者阿卜•法拉兹的这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启发。
②藏羚羊是中国重要珍稀物种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对藏羚羊绒巨大的市场需求及其昂贵的价格让盗猎分子前赴后继,给藏羚羊带来了灭顶之灾。
③关于公司的改革方向,大家议论了好长时间,讳莫如深,最终没有结论。
④法布尔的《昆虫记》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平易近人,受到很多中学生的青睐。
⑤《朗读者》中,无论是专业主持人、表演艺术家还是普通人,朗读技巧都可谓炉火纯青,让听众心潮澎湃,深受震撼。
⑥司空见惯了为利益不择手段,他却始终能够保持初心,淡泊名利。
A. ①②⑥ B. ②④⑤ C. ①④⑤ D. ①③⑥
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就地球上的生物来说, ① 品种形态多种多样, ② 它们都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 ③ 科学家们探索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时,都是以是否有碳氢化合物存在为前提依据。 ④ 发现某个星球上存在碳氢化合物,那么这个星球上至少有了同地球生命相似的信息存在。 ⑤ 宇宙间普遍存在碳氢化合物, ⑥ 具备了适合的条件,就完全有可能演化成为生命。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尽管 | 可 | / | 只要 | 即使 | 除非 |
B | 虽然 | 但 | 因此 | 如果 | / | 只要 |
C | 即使 | 但 | 所以 | / | 其实 | 如果 |
D | / | 并且 | 而 | 只要 | 况且 | 但 |
A. A B. B C. C D. D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飞翔的鸟
马悦
呱呱鸡失踪了。
这天,马老汉推开窑门,发现绳子断了,呱呱鸡没有了。他找遍了每一个角落,让他吃惊的是,食物的碗浅下去一个深坑,水碗也浅下去了。它吃饱喝足后逃跑了。窑门是紧闭的,晩上的大门也倒插。窑门每晩他都是留心挂上锁,不用说是一只鸟,老鼠也很难逃脱。
一场雪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忙乱,清理积雪,往水窖里背雪,往田地里拉雪。冻不住的手脚和高涨的热情,到处是渴望丰厚日子的人影。马老汉走在村道上,望着出进忙碌的人们,他突然想,是不是谁溜进磨窑把呱呱鸡偷走了?很快又被自己否定。因为套鸟的事没有人知道,知道了也不会偷。谁都明白,呱呱鸡是马老汉套来为女人二十年祭日上举念的宰牲。它已不同于往日,它的生命有着神圣的意义,他们是不敢的。
那么,它躲在何处?
马老汉发现了一个土块,土块在窑格的最深处,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呱呱鸡失踪的第三天中午,马老汉的目光投向了土块,原因是土块似乎动了一下,就那么一下,从土块的缝隙里露出一根羽毛。土黄色的羽毛。他明白了。搬掉土块,呱呱鸡仰面朝天地躺着,土块沉沉地压在它的身上,它竟然用自己的翅膀将土块紧紧地抱着。它想拿土块作掩护,趁他不备逃走。多聪明的一只鸟啊!
马老汉第一次对它刮目相看了——一只鸟逃跑的方式竟是那样的不可思议。绳子是怎么断的?土块是从哪儿弄来的?怎么会到角落里,又是怎么压在它的身上,那么的严实?它就这样躺了三天,压了三天。他疏忽它了,一只小小的鸟儿却有着如此这般的智慧。
马老汉用了一根更结实的绳子拴住呱呱鸡,而且看管的次数屡见频繁。
离宰鸟的日子还剩下五天的时候,马老汉找出刀子和磨石。第四天他去寺院里请了阿訇﹣﹣腊月初八的那天到家干耳麦里,宰牲。望着骨瘦如柴的呱呱鸡,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套了一只病鸟,怎么不好好吃食?可是,捕捉它的时候,它却是第一个闯入他的暗套,它招呼伙伴的欢叫,它啄食过程中的贪婪,还有它偷吃逃跑的动机……
一只不想吃食物的鸟儿,一定有它的心事。一个问题突然闪现脑海,让马老汉的心猛地一揪,这是一只有儿女的鸟吧?它想孩子了吗?一阵酸痛掠过他的心头。那么,那群小鸟现在在啥地方啊?冰天雪地里的它们会不会冻死饿死,或给野物吃了?马老汉不敢往下想了。
二十年的日日夜夜,抹不去的伤痕与苦难,至今清晰可见。女人刚口唤的那几年,娃们还小,他背着山一样大的负担,娃们笑他笑,娃们哭他哭,虽然他想尽办法让娃们乐,吃好穿好。吃好的娃们并不乐,成天丢了魂似的,村子里的娃们跟他们玩耍,十回有九回,他的娃们受欺负,他们都喊“干头娃”:意思是没娘的娃娃。村里人看他过得苦,劝他娶个女人为自己做饭。他做不到,他忘不了女人临咽气时看他的眼神,女人在哀求他把他们的娃们拉扯大,她怕娃们受罪。有时候他想女人,想她活着多好,哪怕是个瘫子哑巴瘠子傻子,只要她活着,就是娃们的妈妈。喜蛋大点懂事了,外面受欺回来不说,最小的女儿总是哭个不停。他抱着女儿满院子转着哄着。日头落了,月亮上来了,星星稀少了,女儿睡了。他把女儿轻轻地放在枕头上,盖好被子,睡梦中的女儿还在抽泣,小手伸出来喊妈妈……
马老汉重新审视眼前的呱呱鸡。这只吸风饮露、饱餐阳光的鸟儿,经过十多天的囚禁生活面目全非。失去水分的爪子是龟裂的,浅浅地抓在地上,支撑不住瘦弱的身子。绝望使它对眼前的马老汉无动于衷,马老汉伸手抚摸它,它竟然连躲的意思都没有。然而,这一小小的动作却给予了它一丝希望,鸟鼓足勇气挺挺身子,睁大眼睛看着马老汉。它不会说话,但它的眼睛里透着一种细润的东西,一种深深的哀求,这种眼神他是见过的。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二十年后的今天却在一只鸟的身上重现!
马老汉离开了磨窑。
腊月初八一大早,端着一汤瓶水走进磨窑,满满的一汤瓶水够呱呱鸡洗的了。老汉洗完呱呱鸡抱着走出院子。他来到一道山岭上,雪早已融化,大地似乎有了春的气息。这是个清澈透明的早晨。马老汉伸出双手,呱呱鸡被举过头顶。在马老汉将它向半空抛出的那一瞬,它明白了,领悟了,奋力向前一腾,嘎的一声飞了出去。它似乎又沾上了大地的灵气,迎着炫目的晨光,彻底将自己打开了,带着马老汉真挚的举意向山谷飞去。
马老汉满含热泪,目送着呱呱鸡渐飞渐远的身影,心潮澎湃,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见证了一只鸟优美的飞翔。
(节选自马悦《飞翔的鸟》,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民全老汉在自己女人二十年祭日将临的时候套了一只鸟,想将呱呱鸡这只鸟作为举意给亡妻,最终没有宰鸟而是放鸟的情节设计令人动容。
B.作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呱呱鸡“失去水分的爪子是龟裂的,浅浅地抓在地上”和“它的眼睛里透着一种细润的东西”,借助细节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
C.呱呱鸡和马老汉都在现实的夹缝里面临巨大的磨难,又在这样的磨难中展现出高贵的坚韧和力量,闪烁着人性的光芒。
D.勇敢的鸟是作者笔下“力”与“美”的化身,这样的选材完全是作者虚构的,充满浪漫主义神秘色彩。
【2】小说以“飞翔的鸟”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3】有评论说,这篇小说让我们直面了苦难而高贵的灵魂。请概括文中“苦难而高贵的灵魂”表现在哪些方面。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 ,画船听两眠。(韦庄《菩萨蛮))
(2)_________,言笑晏晏。(《诗经·氓》
(3)俨骖腓于上路,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4)《赤壁赋》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之句,将人生与长江相对照,发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慨叹。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一句交代了螃蟹只能寄居于蛇、蟮的洞穴的原因。
(2)杜甫《登高》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复杂的感情融入了诗句。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典故,写诗人久谪归来,感慨人事已非、恍如隔世。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往往会走向灭亡。
(2)韩愈在《师说》中将两种人的做法加以对比,先说巫医乐师百工这些地位低的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世外桃源中老人和孩子的快乐生活。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秦人对珍宝不当回事的态度。
(3)李商隐在《锦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两个典故。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水凋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作者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__。”
(2)《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常用来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12、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古诗文常以“风”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如苏轼《前赤壁赋》“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如李煜《虞美人》“____________,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②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仙人盛会异彩纷呈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③《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描绘春日畅游图的句子是“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 __________,咏而归”。
1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各题。
(正宫)塞鸿秋·凌歊台怀古
薛昂夫
凌歊台①畔黄山铺,是三千歌舞亡家处。望夫山下乌江渡,是八千子弟思乡去。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青山②太白坟③如故。
(注)凌歊台:遗址在今安徽当涂小黄山,相传为南朝宋武帝刘裕所建。②青山,安徽当涂东南。太白坟:李白坟。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正宫”是宫调,“塞鸿秋”是曲牌,“凌歊台怀古”是题目,此曲是一首登高吊古之作,全曲紧切题意“怀古”展开。
B. “望夫山下乌江渡”指的是项羽当年兵败垓下,在乌江自刎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感慨。
C. “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引用了杜甫《春日忆李白》的诗句,直接抒发了对李白的怀念之情。
D. 作者选用刘裕亡家、项羽自刎,而李白遗泽长存的史实,使之形成对比,引发读者思考。
【2】请赏析“凌歊台畔黄山铺,是三千歌舞亡家处”二句的妙处。
1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仁杰儿童时,门人有被害者,县吏就诘之,众皆接对,唯仁杰坚坐读书。吏责之,仁杰曰:“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不能接对,何暇偶俗吏,而见责耶! ”后以明经举,授汴州判佐。仁杰孝友绝人,在并州,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充使绝域。仁杰谓曰:“太夫人有危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而行。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吾等岂独无愧耶?”由是相待如初。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坐误斫昭陵柏树,仁杰奏罪当免职。高宗令即诛之,仁杰又奏罪不当死。帝作色曰:“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左右瞩仁杰令出,仁杰曰:“臣闻逆龙鳞,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易。臣今幸逢免、舜,不惧比干之诛。昔汉文时有盗高庙玉环,张释之廷诤,罪止弃市。且明主可以理夺,忠臣不可以威惧。今陛下不纳臣言,瞑目之后,羞见释之于地下。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賜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从今日为始。古人云:‘假使盗长陵一杯土,陛下何以加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帝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
初,中宗在房陵,而吉顼、李昭德皆有匡复谠言,则天无复辟意。唯仁杰每从容奏对,无不以子母恩情为言,则天亦渐省悟,竟召还中宗,复为储贰。既已,奏曰:“太子还宫,人无知者,物议安审是非?”则天以为然,乃复置中宗于龙门,具礼迎归,人情感悦。
(《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选文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
B. 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
C. 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
D. 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 昭陵,是中国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合葬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
C. 逆龙鳞,传说龙喉下有逆鱗径尺,有触之必怒而杀人。后多指反抗辩驳同僚等。
D. 象魏,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髙建筑,亦叫“阙”或“观”,为悬示教令的地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狄仁杰还是孩童之时,面对世俗官吏的干扰,只是专心读书,在书中与圣贤神游,读书很有定力,表现出了过人之处。
B. 狄仁杰崇孝重友。狄仁杰曾上报长史蔺仁基,请求代替同僚郑崇质出差。当时狄仁杰和州司马李孝廉关系不和睦,看到狄仁杰之举,他感到羞愧,于是和好如初。
C. 狄仁杰认为,大将军权善才只是砍伐了昭陵的一棵柏树就被皇帝下召诛杀,会让皇帝背负无道昏君的千古骂名,力劝皇帝改变主意。
D. 狄仁杰与朝中许多官员一样,以匡复李唐社稷为己任。他从母子之间的情感出发,逐步打动了武则天,最终使武则天改变了主意,召回中宗,立为储君。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2020年的春节,人们的感受不一。有人觉得年味太淡,完全没有过年的气氛,不能四处走动,比较压抑。有人认为防控疫情需要大家安静待在家中,而且亲情和家庭氛围更浓了,这样过年别有意义。对此,你的看法是怎样的?
根据上面的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