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河北张家口高二(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而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吃什么对于人的重要性除了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也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吃荤是一种特权。

    ①《左传·曹列论战》中就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记载

    ②周代礼制规定,天子食用牛肉,诸侯食用羊肉,大夫食用猪、犬肉

    ③由于生产力低下,肉食来源有限,古代统治者对食肉者的等级也有严格的限制和区分

    ④古代把食肉的统治者称为“肉食者”

    ⑤当时帝王及贵族在每月初一,食物较平日丰盛,叫做“朔食”,此时各个级别的盲员,食物规格也较平时提高一等。

    ⑥《孟子·梁惠王上》中,“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这是太平盛世下的理想社会,老百姓活到70岁时才可以吃上肉

    A. ④①③⑥②⑤   B. ③②⑤①④⑥   C. ④①③②⑤⑥   D. ③④①②⑤⑥

  •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母忧,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B. 谥号,古代皇帝、贵族、大臣等人死后根据生平事迹给予的带有褒扬的称号。

    C. 蒙尘,本义是指蒙受风尘,古代多指君王因为战乱,逃亡在外,是委婉说法。

    D. 行在所,也称“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有时也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司是古代的三个官署,在不同的朝代所指不同,五代、北宋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主理财赋。

    B.元祐是古代帝王年号,中国古代常用年号纪年。文中“崇宁”“大观”“庚寅”都是用帝王年号来纪年的。

    C.太学是汉代出现的在京师设立的国家最高教育机构,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属于国子监。

    D.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多指那些不愿“出仕”的人。

  • 4、对下列诗句中鹧鸪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将昔日越王勾践还宫时的繁盛和眼前只剩下几只鹧鸪飞来飞去的凄凉进行对比,表现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的主题。

    B.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在词中以对华美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以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

    C.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来鹧鸪鸣叫,声声悲戚,勾起了词人悲愤而忧虑的复杂心情。

    D.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作者用鹧鸪的鸣叫烘托女郎们的欢快。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帮助企业规避境外投资税收风险,税务总局近期发布多项公告,对多项国际税收征管事项进行了明确。

    B. 滥用监督权,不只消耗了网络监督的可信度、肢解网络监督的效能,还干扰了个人生活和单位正常运转,导致人们对监督举报信息产生钝感。

    C. 发展旅游购物和旅游商品需要重视,需要符合旅游规律,需要旅游主管部门的精心协调,需要各种推动机制,需要不断增加的企业和机构。

    D. 这个国家的国防部开启了国防改革涉及兵力规模结构、国防运营、防卫事业、军营文化改革等四大领域,直指联合作战能力提升等重大问题。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老牛倌儿

    刘章

    (1)老牛信儿又叫大下巴。他姓吴,他们那辈人中间那个字是“玉”,老牛倌儿名字的第三字,现在村里的年轻人不知道,上点年岁的人知道的也不多,我因在村里管过户籍,还记得,那是个“琢”宇,取玉琢成器之意,很讲究。老牛倌儿应该说是璞玉,究竟琢成器也未,我不敢妄加评断。老牛倌儿是他的一生职务,大下巴则是他的面部特征。如果跟时下一样把名宇和职称连起来,应该是吴玉琢老牛倌儿。

    (2)打从我记事起老牛倌就放牛。

    (3)听老人说,他的父亲日子过得很不错,他从牙牙学语开始就念书,念到十五六岁,什么《百家姓》《千字文》《名贤集》以及“五经四书”都念过。人说老牛倌儿是喝墨水儿长大的。说他喝墨水不只是读书的意思,他是真喝。据说他是笨而好学,背书背不下,就把砚台里的墨汁喝下。可惜他头大脚轻,干活没力气,书上的字会背不会写,不要说写文书、状纸,写信也不行,只好放牛。实际上他是放了一辈子牛,是从小牛倌儿晋升到老牛倌儿的。按理说小牛倌儿应先升到大牛倌儿,因为他只能放四五头牛,再多了放不过来,追不上,他隔过了这一级。他也从未当过羊倌儿,因为山羊攀岩越岭,他追不上,不能胜任。

    (4)他放牛很少上山,都是在河边上、地沿上。他放牛的时候,头戴一顶草帽,身披椴麻蓑衣,怀抱一根荆木棍(他从不用鞭,他说放牛也是教,老师都是用教棍。他说得对,秦始皇就是老师用荆棍教成器的①),手捧一本书,两只眼睛笑眯眯地从牛背移到书页上,从书页移到牛背上。牛背也是书,书也是牛背。偶尔吆喝一声:“黄黄犍犍子——回回来 !”“花花腰腰子……”除此,便是摇头晃脑咕咕哝哝地念书。他口吃,念书不口吃,小时候只觉得他念书的样子很好看,声音也很好听,像唱歌,听不懂他唱的是什么。直到我读高中暑假回家,才听他咏的是《诗经·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5)那情景我至今还记得,流水溅溅,书生悠悠,群牛吻地,老翁鹤立。

    (6)孩子们淘气,有时冷不防去扳他的下巴,他从不用粗话骂人,总说:“咳咳,不不懂懂得仁仁义义礼智信信……大下巴颤抖着,像小簸箕在扇动。

    (7) 人都说老牛倌儿仁义。有些放牛放羊的,摘瓜掠枣儿,掰棒子去烧吃,偷老倭瓜,掏瓤子,再装上爬豆成红小豆用筹火烧熟去吃。老牛倌儿不,他不动一瓜一枣儿,闲时还在地边拔拔草,把瓜秧往风凉地方引。有一回,他的牛吃了老刘家的庄稼,他去找人家道歉,进了门笑眉笑眼,下巴抖动着:“大大兄兄弟,牛——大大兄兄弟,牛——”主人看他着急,忙说:“大哥,唱。”他悠悠唱道:“牛吃庄稼了……”主人一笑了之。

    (8) 我在承德高中读书,当时是村里第一个高中生,被村里人看成大秀才。寒暑假回家,老牛倌常在河边拦住我,问字,稀奇古怪,一问一个愣。例如,我们那儿形容跌跟头挨摔是“坡伊呀”,这个字该怎么写? 我说可以用两个字拼在一块儿,他摇头,说古书上没这个写法,都是单个字儿。我无可奈何。

    (9)有一回他拦住我,让我到承德千万要给他买一部《掏灰耙造反》,我说没有这样一部书,他很伤心,颤抖着大下巴,老泪纵横。我头次见他脸色那么难看,下巴拉得更长了。他说,人们都瞒着他,不帮这个忙。我大惑不解,问被人称为大先生的叔父是怎么回事,叔父说,这个根本没有的书,老牛倌儿托他买半辈子了。

    (10)原来老牛倌儿有个侄子死了,他的一个堂弟要娶侄媳为妻,寡妇哭坟的时候,叔公跪在一旁祷告说:“我的大侄子啊,你可别回家欺床啊,你媳妇跟我了。”惹得侄媳大骂一顿。这事传到老牛倌儿耳里,气得发昏,他骂堂弟太不懂仁义礼智信了! 有人跟他开玩笑说:“这不新鲜,有一部书专门写这种事叫《掏灰耙造反》。”他便信以为真,惦在心里托人买。

    (11) 唉,这个老牛倌儿,这个吴玉琢啊!

    (12)老牛倌儿死了,他的名宇没有死。

    (13)谁家要是不想让孩子读书,就说:“不成器的念书也没有用,老牛倌儿念了四书五经,还不是放了一辈子牛!”

    (14)谁家想让孩子念书,就说:“念书总比不念书强,看人家老牛倌儿,连吆喝牛也不用脏话,一辈子没动人一瓜一枣儿。”

    (15) 关于老牛倌儿,有不同的议论,没有共同的结论。

    (选自《美文》2017年第9期,有删改)

    【注】①赢政幼时的老师,教育认真、要求严格。赢政若不完成功课,就用荆条揍他,后赢政终成大器,成了秦始皇。

    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书生悠悠

    (2) 悠悠唱道:

    2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文章九、十两段写老牛倌儿买书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4请结合全文探究“老牛倌儿死了,他的名字没有死“这句话的意蕴。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部分

    (1)陆游在《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山村迎神祭祀的民俗,洋溢着古朴的乡村生活气息。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强调懂得道理有先有后;荀子在《劝学》中认为君子能超过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中华文化脉相承,如果没有李白的“请君试问东流水”,就不会有李煜的“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李白的“举杯邀明月”,苏东坡未必会有“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勾勒出阿房宫占地之广,还表现了建筑高耸的气势。

    (2)李白在《蜀道难》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醒统治者要任用自己的亲信将领来把守剑门关。

    (3)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用一句“________________”将月影下摇曳生姿的竹柏描绘得栩栩如生。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了春来万物复苏,草木繁荣,清泉不绝流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生不息。

    (2)自古逢秋悲寂寥,杜甫在《登高》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自己异地漂泊、老病孤愁的悲情。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借南朝宋文帝的典故,指出北伐抗金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若草率出兵,即使有“_______”的雄心壮志,也可能是“________”的结局。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借酒抒怀,表达对坎坷人生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⑵《蜀道难》中,李白从上下两个角度极言蜀道山之高、川之险的句子是“________”。

    ⑶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的景象相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面句子空缺的部分。

    (1)《论语》中,孔子用一个比喻,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学生和自己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表明列子虽然能御风而行,可是还有其局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山之高,水之曲的特点。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作者联系生活实际,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强调学习的意义在于提升、改造自己。

    (2)《昆琶行》中,正面写琵琶乐曲起伏变换的旋律,包括演奏乐曲的动作和曲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直言欣赏山水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两篇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双调】折桂令·田家

    元·卢挚

    沙三伴哥来嗏,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小二哥昔涎剌塔,碌轴上渰着个琵琶。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注:①沙三伴哥:村农名字。②嗒:句末助词。③涎刺塔:垂涎馋嘴的样子。④碌轴:石滚碾。⑤渰(yǎn):背朝上合扑之意。

    【1】《游山西村》中的“社”的意思是__________。这两篇作品都描写了_______生活场景。

    【2】陆游的诗有理趣,卢挚的曲有谐趣,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枕中十书序

    (明)袁宏道

    ①人有言曰:“胸中无万卷书,不得雌黄人物。”然书至万卷,不几三十乘乎?除张司空外更几人哉!予于汉刘向、唐王仆射、宋王介甫、苏子瞻见之,然自子瞻迄今又三百余岁□,予于杨升庵、李卓吾见之。或说卓秃翁,孟子之后一人。予疑其太过。又或说为苏子瞻后身,以卓吾生平历履,大约与坡老暗符,而卓老为尤惨。

    ②予昔令吴时,与卓吾游黄鹄矶,语次及著述书,李卓吾便点首曰“卓老子一生都肯让人。难著书则吾实实地有二十分胆量,二十分见识,二十分才力,若信得过否?”予唯唯。遂诘之曰:“尔数部中,谁是最得意者?”卓吾曰:“皆得意也,皆不可忽也。《藏书》,予一生精神所寄也;《焚书》,予一生事迹所寄也;《说书》,予一生学问所寄也,别有十种,约六百余纸,于中或集诸书,或附已意,此予一生神勇,游戏三昧所寄也,尚未终册,完当请门下校之。”自是分袂,伊南我北,卯酉相望。不数年,卓吾竟以祸殒,惜哉!

    ③已酉,予主陕西试事毕,复谢,天子恩命,夜宿三教寺。寺高敝筐中,获其稿读之,不觉大叫惊起。招提老僧,执光相顾。予遭询曰:“是稿何处得来,束之高阁?”老僧曰:“乡者温陵卓吾被逮时寄我物也。嘱以秘之枕中,毋令人见。今人已亡,书亦安用!”予曰:“嘻,奇哉!不意今日复睹卓吾也,卓吾其不死矣!”惜书前后厄于鼠牙,予以熹受卓吾之祝,故于燕居时续而全之,付冰雪阅而订之,藏之名山,俟有缘者梓而寿之。

    【注】①袁宏道:文学家,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学说。②李卓吾:名赞,号卓吾,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奉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晚年被诬下狱,自制于狱中。

    1填入第①段方框内虚词恰当的一项是

    A.   B.   C.   D.

    2第①段写“坡老”的用意是  

    3对第②段画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卓吾著书立说特别真诚用心,从不让人。

    B. 李卓吾著书胆量见识和才力,超过一般人。

    C. 李卓吾著书更讲究信用,超过常人二十分。

    D. 李卓吾除著书外,其他方面都可以谦让人。

    4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直线部分的句子。

    5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新冠”投情,医护人员在火线拼杀,密闭的防护服裹住了他们的面容、表情,可白衣战士们写在防护服上的“留字”却成了疫情时期的特殊风景:“湖北姑爷”“奥力给”“胡歌老婆”“与武汉同在”“逆行不独行,隔离不分离”“我是党员,我先上”“精忠报国”等。

      对材料中的“留字”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从中选择两三幅“留字”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留字”,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