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2018 年1月31日,经过各大媒体平台的宣传报道,让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被百年不遇的“超级蓝血月全食”图片或视频刷了屏。
B. 《中国制造2025》提出,未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要坚持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
C. 专家指出,2016 年如果说是“统计改革年”,那么2017 年就可以说是“统计执法年”,统计的执法落实已经逐渐拉开帷幕。
D. 今年国务院印发的“大气十条”收官在即,虽然本月全国PM10 浓度比十年前同期下降21.5%,但能不能实现既定目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无论是财富的分配,还是发展的环境,都需要从外部为青年拓宽更多上升渠道和人生出彩的机会,最大限度激发青春活力。
B.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产电影票房有了较大突破,特别是《战狼2》《芳华》等电影的票房都过了10亿。
C. 现阶段,我们进行国史研究时,不可能不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发生冲突,也不可能回避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激烈的斗争。
D. 在中小学中大力加强科学教育,让孩子们崇尚科学、热爱科学,长大后投身科科学,实现科技创新的接力和传承,是科学普及的重中之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业主希望解除双方的物业管理合同,而对于法院起草的协议书,物业公司却十分小心翼翼。
②被撞伤的老人倒地不起,先后有十几个行人路过,却都漠然置之,后来才有人拨打了报警电话。
③珠海水湾路酒吧街,嗓音超标,扰乱民众生活,市民多次反映,但珠海市环保局谨言慎行。
④针对美舰进驻南海一事,洪磊昨天答记者问时表示:希望美方与时俱进,不要损害两国友好关系。
⑤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旁白过多遭吐槽,为体现原著深沉厚重而谨小慎微,忽略了影像本身功能。
A. ①④ B. ②③ C. ④⑤ D. ②⑤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训诂(gǔ) 诨号(hún) 商埠(fù) 畏葸不前(xǐ)
B. 骰子(tóu) 怨怼(duǐ) 喟叹(kuì) 得垄望蜀(lǒng)
C. 惩创(chéng) 傅粉(fù) 镌刻(juān) 旁稽博采(jī)
D. 生肖(xiāo) 罡风(gāng) 泡冰(bào) 一触即发(jí)
5、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化虚为实手法的一项是( )
A.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
B.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C.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D.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6、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根据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团队的统计,传统汽车在大部分时间内(96%)处于空闲状态,利用率较低,无人驾驶汽车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供需要的人使用,因此可以更好地统筹安排家庭内车辆使用,提高车辆 的使用效率,减少车辆消费总量,有效减少碳排放。当交通不再拥堵时,行车电脑控制的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将车近乎定速行驶,车辆也无需在停车、起步之间不断切换,大大降低了能耗。另一方面,智能汽车可以根据实时路况自动选择到达目的地的最优路径,能源消耗更少。
(摘编自陈慧、徐建波《智能汽车技术发展趋势》)
材料二 :
我国已经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汽车市场之一,2016年全球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498万辆和9386万辆,我国汽车生产和销售数量分别达到了2812万辆和2803万辆,单一国家汽车产销份额已超过全球1/4。同时,中国也是智能手机的全球最大市场。智能手机的普及对汽车的智能化发展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汽车成为了众多复杂数据的重要输入口,越来越多的厂商已经在汽车上引入联接手机与汽车的相关端口,车载系统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投射手机内容,并具备简单的交互控制能力。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HIS预测,中国的CAV(智能汽车的英文缩写)市场将在未来逐渐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国内行业专家预计,到2035年,CAV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5%,相关事故率为零,以CAV为基础的协同式交通模式将使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大约减少25%,普通道路的交通效率提高80%,CAV专线彻底消除拥堵。然而,汽车的终端用户购买的不是安全、节能和环保,他们购买的是时间、效率和舒适, 事故、污染和消耗只是为此而付出的可接受代价。如果CAV不能更快捷便利、更舒适,用户是不会为开发 费用买单的。
摘编自于丁一《一汽集团智能汽车发展战略研究》
材料三:
下面是新华社与业内知名汽车频道共同推出“您看好智能化汽车吗?”的网络调查.
不同年龄被访者对汽车智能化的期待
材料四:
从理论上讲,将人类特别是老年人从驾驶座上移开是一个好主意,这样可以使交通更顺畅,而且可以减少污染。然而,这样的自动化存在一些道德问题。例如,不让司机进行生死选择,而是将生死抉择的权力交到专有算法的手中,是正确的吗?你应该让一台机器来做道德判断吗?如果一辆车计算出为了救两个喝醉酒跑着过马路的陌生人,而把车撞到树上并让你死亡是值得的,你会怎么想?
摘编自(澳)理查德·沃特森《智能化社会》
【1】下面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智能汽车可以一定范围内统筹安排车辆的使用,改变传统汽车大量闲置的现状,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
B. 专家预测,到2035年,智能汽车在中国广泛使用,交通事故将不再发生,普通道路交通效率大大提高。
C. 我国汽车产销份额占全球四分之一强。中国已跻身于全世界最主要的汽车市场。
D. 总体来看,年龄越大,对智能汽车安全性能的期待较高,对通信、娱乐功能期待较低。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智能汽车能有效降低能耗,原因之一是无人驾驶汽车可以通过行车电脑的控制一直保持准定速行驶。
B. 智能汽车能提高汽车的使用率,减轻汽车对环境的污染,这将是消费者购买智能汽车的主要原因。
C. 智能予机可与汽车交互控制,中国作为智能手机的最大市场,在汽车智能化发展上具有相关的优势。
D. 智能汽车带来的道德问题,涉及人生死抉择权利的让渡,将成为智能汽车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阻碍。
E. 未来,智能汽车将给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带来深刻变革,比如出行方式、通讯娱乐和环境质量等等。
【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对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提出建议。
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对比手法是古诗文常用手法之一。《诗经·氓》中的“①_______,________”,在婚后女子行为无偏差和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对比中让女子对男子非常失望。李煜《虞美人》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表达感慨“②_____,_____。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王安石在分析了“志、力、物”后,对人们的两种做法进行了对比:“然力足以至焉,③________,_______;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而《窦娥冤》中好人和坏人不同命运的对比:“④_______,_______”让窦娥对天地提出了控诉。
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表达自己的觉悟与决绝之心。
②《阿房宫赋》篇末言简意赅,暗寓讽谏之意,含蓄告诫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如不以历史为鉴,还会重蹈覆辙。
③《书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回忆过去,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
④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你作为一名导游志愿者向宾客介绍北京,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请填写恰当的句子。欢迎大家来到北京这个美丽的城市。这里是五朝帝都,有数不清的古迹珍玩;这里是文化艺术的圣地,各方人才云集,实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大家在这里开启一段愉快的旅程!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感叹人生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希望后主不要自我轻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爱国情怀”与“浪漫主义”是屈原作品的重要特征。《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出一个高冠长佩、品行高洁的高士形象,成为了许多人心中屈原的标准形象。
(2)《琵琶行》中,在琵琶女精彩绝伦的弹奏后,写听者深感震撼,周遭静寂无言的一句是“_________”;而白居易听罢琵琶女的诉说,想自己被贬境况,发出“_________”的感叹,表达感同身受、羁旅寥落之感。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送别归京友人,写轮台八月飞雪,写树挂银白,恍如春日梨花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即使被肢解也不改变追求真理的态度,自己的志向不可能因受挫而动摇。
(2)庄子《逍遥游》的叙述风格往往给人扑朔迷离捉摸不定的印象,但其实细读也能看出其严谨的逻辑,比如在论说“小大之辩”时,就以“____________”总结上文,以“____________”开启下文。
(3)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和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都有在天气寒冷时,被子难以取暖的体会。
13、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寄华玉[1]
徐祯卿
去岁君为蓟门客,燕山雪暗秦云白。
马上相逢脱紫貂,朝回沽酒城南陌。
燕山此日雪雰雰[2],只见秦云不见君。
胡天白雁南飞尽,千里相思那得闻。
注[1]华玉:明代文人顾璘,号东桥居士。[2]雰雰:雨雪纷降的景象。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山泛指北京一带,秦云借指边地的云天,李白有诗“西山白雪暗秦云”亦指此意。
B.全诗意象丰富,“燕山”“雪”“白雁”等提升诗的意境美,暗含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C.颔联脱貂换酒实写了两人相逢时的激动难掩,也从侧面表现出名士性格的放诞豪爽。
D.两处“燕山”是诗人对华玉感情流露的寄托,这里用了对照手法凸显作者感情变化。
【2】“雪”作为一种重要的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常用于友人相送,请联系本诗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分析两者在情感上各自的特色。
1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顾和,字君孝,侍中众之族子也。和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雅重之。王导为扬州,辟从事。月旦当朝,未入,停车门外。周顗遇之,和方择虱,夷然不动。和尝诣导,导小极,对之疲睡。和欲叩会之,因谓同坐曰:“昔每闻族叔元公道叶赞中宗,保全江表。体小不安,令人喘息。”导觉之,谓和曰:“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由是遂知名。既而导遣八部从事之部,诸从事各言二千石官长得失,和独无言。导问和:“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导咨嗟称善。
初,中兴东迁,旧章多阙,而冕旒饰以翡翠珊瑚及杂珠等。和奏:“旧冕十有二旒,皆用玉珠,今用杂珠等,非礼。”迁尚书仆射,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
顷之,母忧去职,居丧以孝闻。既练①,卫将军褚裒上疏荐和,起为尚书令。和谓所亲曰:“古人或有释其忧服以祗王命,盖以才足干时,吾在常日犹不如人,况今中心荒乱,将何以补于万分?”帝又下诏,和表疏十余上,遂不起,服阕,然后视职。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尚先劾奸赃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尚,皇太后舅,故寝其奏。时江夏公卫崇并为庶母制服三年,和乃奏曰:“礼所以轨物成教,故有国家者莫不崇正明本。江夏公卫崇本由疏属,复行重制,违冒礼度,肆其私情。若弗纠正,无以齐物。皆可下太常夺服。”诏从之。永和七年,以疾笃辞位。其年卒,年六十四。
(节选自《晋书·顾和传》,有删改)
(注)① 练:是练祭的简称,出自《礼记•曾子问》,为古代亲丧一周年的祭礼。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尚先劾奸赃/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
B. 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尚先劾奸赃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
C. 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尚先劾奸赃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
D. 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尚先劾奸赃/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总角”专指古时男孩子未行加冠礼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
B. “表”有“外来”的意思,相对于中原。古人称长江以南地区为“江表”。
C. “旦”的意思是旭日东升,所以“日旦”指每天早上。“月旦”就指农历每月初一。
D. 官员丧期未满,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叫“夺服”,与“夺情”意义基本相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顾和机智有方,委婉唤醒王导。他为了弄醒说着话就打瞌睡的王导,故意对着别人一边称颂王导的功绩,一边担心他的身体,惊醒了王导,获得了好评。
B. 顾和尊章重典,以礼规范事物。他为人处事恪守相关的礼仪规范和典章制度,小到皇冠上装饰品的使用,大到皇亲国戚犯罪后是否应该得到宽恕。
C. 顾和持守情理,尽孝不惜抗命。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与古人无法相提并论,所以坚决不同意在守孝期内应荐复职。即便皇帝下诏书,他仍连续上表坚辞。
D. 顾和多次进谏,不愿迎合权贵。他认为江夏公守丧的时间过长,不合礼法的规制,于是就毅然上奏,给皇帝摆事实,讲道理,并要求皇帝下诏予以纠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
(2)礼所以轨物成教,故有国家者莫不崇正明本。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找工作屡屡碰壁的姑娘,苦恼中拍了一段短视频传到网上后,收到了上万陌生人的安慰和鼓励。
②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漫天要价,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林呜和他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
③某大学宿管阿姨徐根娣退休之日,受到寝室楼800多名同学集体“请愿”挽留。
④云南小伙崔庆涛在高考结束后,与父母一起在建筑工地上打工,以减轻家庭的负担。收到北京大学通知书时,他正在工地上拌砂浆。
⑤公交调度员王刚通过社交网络发动亲朋好友帮助在寒风中卖红薯的老人。
⑥军事测绘员张民历时38载,踏遍千山万水,亲手绘制出上百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军事地图。
生活中常常有许多触动我们心灵的故事。读了上面六个故事,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例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