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与《人RDCV 生》相比,《平凡的世界》更具有人性的高度,作家把苦难转化为一种 的精神动力,描写苦难的新时期作家不乏其人,但真正把苦难转化为一种精神动力的作家却并不多,路遥当属其中之一。这部小说在展示普通小人物艰难生存境遇的同时, 书写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的美好心灵与 的奋斗精神,作品中的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青年人, 他们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顽强毅力与命运抗争,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
A. 前进 全力 坚韧不拔 但B.前进 全力 坚持不懈 可
C.前行 极力 坚韧不拔 但D.前行 极力 坚持不懈 可
2、下列诗句中不含有典故的一项是
A.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B.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C.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D.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尽管垃圾分类的措施实施很长时间了,但垃圾站收集的不少垃圾仍是混装的,以致垃圾大量堆积,积重难返,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
②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他的小说行文看似皮里阳秋,实则却让读者感受到巨大的情感力量和对世界的深刻认识。
③饶宗颐先生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等,无一不精,当电视台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时,他深藏若虚,拒绝了节目组的邀请。
④一帆风顺时不必得意忘言,遭遇挫折时不必灰心丧气,一切都会过去,而过去的都会成为难忘的经历,滋养自己的人生。
⑤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央视科教频道已经举办了两季诗词大会,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老师坐而论道,助解中华古典诗词文化。
⑥黑陶有“色如墨,声如钟,薄如纸,亮如镜”的美誉,马老先生经过了30多年苦心孤诣的摸索,破解了失传多年的制陶工艺,震惊了业界。
A. ①②⑤ B. ②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传统不是凝固的沉淀物,而是松散的相对稳定的结构, , 。 , , , 。但更新不是废弃自我主体,而是在旧传统中增加了新养分和新资源。
①固有的传统会有增减直至发生变异
②经过相遇相熟到彼此吸收融合的过程
③承载着历史的惰性而又不随时俗俯仰
④此时传统更新的历史时刻就来到了
⑤但当异质文化之水悄然进入这条河流的时候
⑥是它天然生就的品格
A.③④②⑥⑤① B.⑤⑥④②③①
C.⑤①②③⑥④ D.③⑥⑤②①④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经济下行和产能过剩矛盾加剧,使中国经济面临困难和挑战,面对如此形势,政府不应胶柱鼓瑟,必须应时而变。
B. 时下,不少领导干部会场上西装革履,镜头前风光无限,实际上是沐猴而冠,其背后所为,不仅丧失党性,而且丧失人性。
C. 随着振聋发聩的一声巨响,观海二路一家饭店突然蹿出一个大火球,塑钢门以及玻璃窗被炸碎,碎片四散。
D. 两位老人共同经历了半生风雨,从结缘到相守,他们从没红过脸,直到现在两人还是白头如新,恩爱有加。
E. 建国初期,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不因人成事,凭自己的力量初步建立起新中国的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超人
冰心
何彬是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从来没有人看见他和人有什么来往。他不轻易和人打招呼,也永远没得到过一封信。他不但是和人没有交际,凡带一点生气的东西,他都不爱,屋里连一朵花、一根草都没有。他从局里低头独步回来,关上门,便坐在书桌旁边。偶然疲倦了,拉开帘幕望一望,但不多一会儿,便又闭上了。
程姥姥算是他另眼看待的一个人。她端进饭去,有时便站在一边,絮絮叨叨,问他为何这样孤零。何彬偶然答应几句:“人和人都不过如同演剧一般:上了台是父子母女,亲密的了不得;下了台,摘了假面具,便各自散了。尼采说得好,爱和怜悯都是恶。”
这一夜他忽然醒了。听得对面楼下凄惨的呻吟,这痛苦的声音,断断续续,在这沉寂的黑夜里只管颤动。他虽然毫不动心,却也搅得他一夜睡不着。月光如水,从窗纱外泻将进来,他想起慈爱的母亲,天上的繁星,院子里的花……他的脑子累极了,极力想摈绝这些思想,无奈这些事只管奔凑了来,直到天明,才微微的合一合眼。
他听了三夜的呻吟,看了三夜的月,想了三夜的往事——
他每天还是机械似的做他的事,然而在他空洞洞的脑子里,凭空添了一个深夜的病人。
第七天早起,他忽然问程姥姥对面楼下的病人是谁?程姥姥一面惊讶着,一面说:“那是厨房里跑街的孩子禄儿,腿摔坏了,每夜呻吟。这孩子真可怜,今年才十二岁呢……”何彬自己只管穿衣戴帽,好像没有听见似的,走到门边,却慢慢的从袋里拿出一张钞票来:“给那禄儿罢,叫他请大夫治一治。”说完了,头也不回,径自走了。
程姥姥一看那巨大的数目,不禁愕然,何先生也会动起慈悲念头来!
呻吟的声音,渐渐的轻了,月儿也渐渐的缺了。何彬还是朦朦胧胧的——慈爱的母亲,天上的繁星,院子里的花……他的脑子累极了,竭力的想摈绝这些思想,无奈这些事只管奔凑了来。
程姥姥带着禄儿几次来叩门,要跟他道谢;他好像忘记了似的,冷冷的抬起头来看了一看,又摇了摇头,仍去看他的书。禄儿仰着黑胖的脸,在门外张着,几乎要哭了出来。
这一天晚饭的时候,何彬告诉程姥姥说他要调到别的局了,后天早晨便要起身,请她将房租饭钱,都清算一下。
他觉得很疲倦,一会儿便睡下了。——忽然听得自己的门钮动了几下,接着又听见似乎有人用手推的样子。他不言不动,只静静的卧着,一会儿也便渺无声息。
第二天他自己又关着门忙时,忽然想起绳子忘了买了。他打开门,只见人影儿一闪,再看时,禄儿在对面门后藏着呢。他踌躇着四围看了一看,一个仆人都没有,便唤:“禄儿,你替我买几根绳子来。”禄儿趑趄的走过来,欢天喜地的接了钱,如飞走下楼去。
不一会儿,禄儿跑的通红的脸,喘息着走上来,一只手拿着绳子,一只手背在身后,微微露着一两点金黄色的星儿。他递过了绳子,仰着头似乎要说话,何彬却不理会,拿着绳子自己进屋去了。
累了两天了,何彬闭上双眼,又想起了深夜的病人——慈爱的母亲,满天的繁星,院子里的花……十几年来隐藏起来的爱的神情,又呈露在何彬的脸上;十几年来不见点滴的泪儿,也珍珠般散落了下来。
微微睁开眼,四面的白壁,一天的微光,屡屡清香,一个小人儿,蹑手蹑脚的走了出去,临到门口,还回过小脸儿来,望了一望。
何彬竭力的坐起来。那边捆好了的书籍上面,放着一篮金黄色的花儿,花篮底下还压着一张纸:
这篮子里的花,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名字,是我自己种的,倒是香得很,我最爱它。我想先生一定是不要的。然而我有一个母亲,她因为爱我的缘故,也很感激先生。先生有母亲么?她一定是爱先生的。这样我的母亲和先生的母亲是好朋友了。所以先生必要收下母亲的朋友的儿子的东西。
禄儿叩上
何彬看完了,捧着花儿,回到床前,不禁呜呜咽咽的痛哭起来。
清香还在。窗内窗外,互相辉映的,只有月光,星光,泪光——
【1】小说以“超人”为题有什么含意?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说明。
【2】小说以对“窗内窗外”的描写结束全篇,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通过与“古之圣人”仍然从师学习对比,批判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态度和做法。
(2)在《雁门太守行》中,李贺描写将士们不顾恶劣环境,连夜驰援、英勇作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多处写到月,如“______________”一句借江水寒凉、月色惨白清冷之景色,抒发离别之情;“______________”一句通过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强大的感染力;“_______________”一句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凉心情。
(2)《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分享的做法,曹刿做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评价。
(2)庄子《逍遥游》中写去近郊的人,可以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时“______”;而到千 里外的人,则需要“__________”。
(3)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以声音表现内心的凄怨;而“______”,以形 象喻指内心的悲哀。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和抒情融为一体,笔力道劲,境界宏阔,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起承上启下作用,过渡自然。
(2)《蜀道难》中描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如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春望》中,诗人通过刻画自己形象,表达忧国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 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概括老师职能的句子是:师者,_________ 。
(3)欧阳修《岳阳楼记》中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 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第2段,在汤和棘的对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体现了鹏凭借旋风可以高飞,而鴳雀却对它加以嘲笑。面对二者的思想境界,庄子感喟道:“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向客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___”。
(3)《论语•卫灵公》中,弟子子贡问老师孔子是否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孔子以“恕”字回答,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独漉篇①(节选)
李白
雄剑挂壁,时时龙鸣。
不断犀象②,锈涩苔生。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神鹰梦泽,不顾鸱鸢③。
为君一击,鹏抟九天。
[注] ①此诗作于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独漉”在今河北,传说它遄急浚深、浊流滚滚,即使在月明之夜,也吞没过许多行人。②断犀象:言剑之利。③鸱鸢:指凡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漉水深泥浊,李诗拟之,喻安禄山统治下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B.雄剑挂在墙壁上时时发出龙鸣;这把断犀象的利刃,闲置得都长满了锈斑。
C.“国耻未雪,何由成名?”直抒胸臆,格调低沉,于悲慨之中尽展豪放不羁。
D.神鹰在云梦泽放猎,它对鸱鸢一类的凡鸟看也不看,对它们没有一点兴趣。
【2】有人认为本诗节选部分涌动着李白的“英雄气”,你是否认同此观点?请结合本诗所表达的具体情感加以分析。
1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东轩记
苏辙(宋)
①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滥。既至,盐酒税治舍,水患尤甚。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厅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②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③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
④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⑤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1】对第②段举颜回一例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达对颜回安于困顿、清贫自守行为的困惑。
B.揭示做官忙碌奔波的处境会妨害学道的道理。
C.对比作者疲累的现状,强调精神之乐的可贵。
D.表达对颜回自以为乐的生活态度的难以苟同。
【2】对第③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沉湎于物质的享乐,会堵塞住士人追求大道的进程。
B.求道者认为天地的大小和个体的死生是最重要的事。
C.臻于求道之境,可以无视境遇困窘而内心超然旷达。
D.官场奔波疲乏,让作者放低心态完全是不可能的事。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记叙开辟“东轩”,坐市区,公务繁忙的全天生活,简明地交代了作者去筠州的原因和哑然自笑的无奈心情。
B.文章第一段多用短句,形象地突显出日常公务繁杂琐碎、耗神费力的特点;和作者不胜烦扰,疲乏无奈的心境切合。
C.“嗟夫”一词从对为官现状的哀叹转而到“圣人之乐”的思考;从“个人”的感受过渡到对“士人”群体的思考。
D.针对身处逆境,难行大道的现实,作者抒写了自己已经归休田里的情况,亦即“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意。
【4】结合全文,分析第④段画线句丰富的情感内涵。
15、根据下列材料,结合其后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材料一:塞罕坝自古就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后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四十多年来,塞罕坝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用两代人的青春和汗水,营造起万顷林海。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兼具森林草原景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被赞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
材料二: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任务:“某人”总喜欢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别人造成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位置。请从以上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写一篇文章,面向“某人”,表达你对“某人”心态的看法或对“某人”的劝勉劝诫或劝说。要求合理引用材料内容,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