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余下齐安的船,要去临汝,并且大儿子苏迈将要去饶州的德兴县去做县尉。
B.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迈苏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C.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赶到饶州的德兴县当县尉。
D.余下的船从临安出发,并且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2、下列各包中加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空以身膏草野
B.乃使其从者衣褐 乃幽武于大窖中
C.宦官惧其毁己 陵见其至诚
D.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3、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卿欲何言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③吾属今为之虏矣 ④不然,籍何以至此 ⑤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⑥其致一也 ⑦子卿尚复谁为乎 ⑧见犯乃死
A. 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B. 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C. 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D. ①④⑦/②⑥/③⑤⑧
4、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树之以桑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C.得复见将军于此 D.不拘于时
5、下列句中加点词全都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①臣侍汤药 ②举臣秀才 ③庶刘侥幸 ④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⑤臣欲奉诏奔驰 ⑥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⑦则告诉不许 ⑧岂敢盘桓 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⑨
C.②⑤⑦⑨
D.①④⑦⑧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其本身是一串使用密码学相关联所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多次交易有效确认的信息。
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储存带来公开与透明,也让数据直接产生价值;信息的不可篡改、可追溯性带来安全与诚实,也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互信。区块链被认为是继互联网之后又一大浪潮,将作为基础设施为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变革机会。
目前,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领导讲话强调,要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让我国在区块链这个新兴领域走在理论最前沿、占据创新制高点、取得产业新优势。“最前沿”“制高点”“新优势”,三个词无疑说明中国在区块链竞争领域的目标确定而唯一:就是争夺第一。
(摘编自《<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全文解读》中研网)
材料二:
(资料来源:《清华区块链技术应用白皮书》)
材料三:从融资的情况来看,我国区块链融资项目单项金额较低,较为成熟的、投资价值高的融资项目还有待挖掘。
我国专利全球领先,但缺乏关键技术研究。我国区块链技术大部分围绕着加密数字货币、钱包、存证溯源等应用层开展,在关键底层技术研究上落后,因而整体价值不高。反观美国,虽然技术数量相对落后,但依然是目前区块链最新技术理念和解决方案的主要提出者。
中国亟需在区块链关键技术方面有所突破,进而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更大规模的商业场景中落地。
(摘编自《2019年全球区块链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趋势》前瞻网)
材料四: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建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想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不同行业,相关人员既需要深入理解底层技术,又要懂应用场景的具体业务逻辑。但是,现在的矛盾在于,懂技术的人不一定懂产业,懂产业的人不一定懂技术。高端区块链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朱建明介绍,随着区块链上升到国家层面,面对区块链人才的供求不平衡状态,培训教育也将被重视起来。高校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计算机和信息安全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增设区块链研究方向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在金融、管理等其他专业普及区块链知识,才能各方配合一起完成应用落地。
(摘编自《区块链人才“虚假繁荣”背后》新京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区块链本质上是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它的去中心化能使数据公开且透明。
B.区块链中的数据块包含多次交易的确认信息;信息可以更改,可以追溯。
C.2019年,中美区块链融资市场相对活跃,中国融资金额低于美国。
D.到2018年,我国区块链行业相关技术专利数量,大幅度领先美国,全球领先。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区块链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基础设施技术革新,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且致力于加快它的发展。
B.我国区块链产业融资单项金额低,说明产业还不成熟,投资价值高的产业项目有待挖掘。
C.高校加强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区块链知识的普及,才可能解决区块链人才匮乏的难题。
D.我国亟需在区块链关键技术方面有所突破,但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大规模商业场景中推广。
【3】目前制约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将“离愁”写得如此真切、深刻。(李煜《虞美人》)
(3)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面对江月和现实,不免流露出人生消极情绪,又有些许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之 雄心, 也只怕会是“___________”的结局。
(3)陆游《游山西村》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摹了南宋初期的农村生活画卷,表达了诗人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出愁思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阁夜》中诗人用典表达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孔子主张以“礼”治国,他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嗤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相隔两地的人可以同时望着月亮,却互相听不到彼此的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名篇名句默写。
罗曼•罗兰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的内在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人民的种种热情、思想和理想。”所以一个人,如果他从来没有读过《离骚》,不能体会到屈原面对百姓疾苦而无可奈何发出的“________,________”的苦痛;从来没有读过《庄子》,不能体会到庄周在《逍遥游》中对宋荣子“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仍然处于的局限的惋惜;从来没有读过唐诗和宋词和千年文章,不能感奋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的忧乐观……这一切都一无所知,那么,他绝没有资格说他懂什么是“中华民族”!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以仓中粮食作比较,表现阿房宫极尽奢华、耗费巨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在欢乐之余,往往会有人生短暂之叹。苏轼曾在《赤壁赋》中借飞虫米粒慨叹人生如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曹操也曾在《短歌行》中感慨人生“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在《逍遥游》中认为宋荣子面对世上所有的人的称赞和诽谤,都没有刻意改变自身的行为和心理,这是因为他能够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写贾宝玉出场时,插入后人评贾宝玉的两首《西江月》词,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西江月(其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西江月(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A.反映了贾宝玉的性格的另外一面,“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B.说明贾宝玉徒有英俊的外貌,其实不学无术,“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C.告诫王孙公子,莫向宝玉学习,“寄言纨绔与高粱:莫效此儿形状”。
D.概括了宝玉的性格特点,说明他蔑视世俗,不慕功名利禄。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庐山后记
郓敬
自白鹿洞西至栗里,皆在庐山之阳;闻其阴益旷奥,未至也。
四月庚申,以事赴德化。壬戌,侵晨,沿麓行。小食东林寺之三笑堂。循高贤堂,跨虎溪,却游西林寺,测香谷泉。出太平宫,漱宝石池。甲子,渡江览湓口形势。乙丑,返宿报国寺。大雨,溪谷皆溢焉。
丙寅,偕沙门无垢,篮舆曲折行润中,即锦润也。度石桥,为锦绣谷,名殊不佳;得红兰数本,宜改为红兰谷。忽白云如野马,傍腋驰去;视前后人,在绡纨中。云过,道旁草木罗罗然,而润声清越相和答。遂蹑半云亭,睨试心石,经“庐山高”石坊,石势秀伟不可状,其高峰皆浮天际。而云忽起足下,渐浮渐满,峰尽没。闻云中歌声,华婉动心,近在隔润,不知为谁者。云散,则一石皆有一云缭之。忽峰顶有云飞下数百丈,如有人乘之行,散为千百,渐消至无一缕,盖须臾之间已如是。径天池口,至天池寺。寺有石池,水不竭。东出为聚仙亭、文殊岩。岩上俯视,石峰苍碧,自下矗立,云拥之,忽拥起至岩上,尽天地为绡纨色,五尺之外,无他物可见。已尽卷去,日融融然,乃复合为绡纨色,不可辨矣。返天池口,东至佛手岩,行沉云中,大风自后推排,云气吹为雨,洒衣袂。蹊坐升仙台,拊御碑亭,云益重。至半云亭,日仍融融然耳。无垢辞去,遂独过铁塔寺而归。
天池之云,又含鄱岭、神林浦之所未见。他日当赢数月粮居之,观其春秋朝夕之异,至山中所未至,亦得次第观览,以言纪焉,或有发前人所未言者,未可知也。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闻其阴益旷奥 益:更加
B. 出太平宫,漱宝石池 漱:饮,吸吮
C. 遂蹑半云亭,睨试心石 睨:斜着眼看
D. 蹊坐升仙台 蹊:奇怪
【2】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听说庐山的背面非常的阴森、宽广而神秘,不如南面面对阳光,视野开阔,所以他不想到那儿去。
B. 丙寅日,在无垢小和尚的带领下,作者乘着竹轿子,到了锦秀谷这个地方。但是这个名字特别不好,所以他认为不如改为 “红兰谷” 。
C. 从锦绣谷往上,这里云雾缥缈,视线不佳。所以作者看看自己前后的登山者,皆处于薄纱之中,而云雾好像从人的腋下飘过一般。
D. 本文描写了庐山的云海变幻,重点写了锦绣谷、 “庐山高” 石坊、文殊岩三处的云海,再现了庐山云海瞬息万变的飞动飘忽之美。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刺客列传》)
(2)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魏公子列传》)
(3)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淮阴侯列传》)
【4】文中描写了“庐山高”上的山石、云雾,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只有在危机(如疫情)之中,人们的道德、能力、责任等才显露无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底气才能看得清楚。
请你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所思所感。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