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黑龙江双鸭山高二(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莱昂纳德·科恩的歌适合在黑夜里倾听的歌,他的呼噜和哼哼,本身就是迷迷蒙蒙的夜气。他几乎没有高频的声音,似乎也只有在静夜里才能清晰地听到。那里面有的颤抖,有细腻的弥漫,他没有音域,音域在极低的声部,低到常人很难唱的程度,像黑暗中黑亮的羽毛,看得久了,看到清幽的闪光,美极了。

     

    A

    确实

    稍微

    并非

    而是

    还能

    B

    确是

    精微

    并非

    而是

    便能

    C

    确是

    所以

    稍微

    不仅

    而且

    还能

    D

    确实

    所以

    精微

    不仅

    而且

    便能

     

     

    A. A   B. B   C. C   D. D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要是有一台哪怕是极轻便的装卸起重机,装这么点货,也就有如探骊得珠,不费吹灰之力。

    ②这部作品在内容和观点上都有错误,只是改头换面,修修补补,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③王教授年届九十,还在孜孜不倦地整理《古文尚书》,皓首穷经,为青年学者之楷模。

    ④虽然当年我们是同窗,可现在他的学问已深不可测,我只能望其项背了。

    ⑤春天的玉渊潭公园,小草带着泥土的芬芳,柳枝在河畔轻轻摇曳,桃花在枝头尽情绽放,真是秀色可餐

    A. ①⑤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 3、下列选项中,对下面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劳逸结合,生活才能充实而快乐。

    B.自欺欺人,只能陷入无尽的空虛。

    C.童心未泯,要在生活中寻找乐趣。

    D.明察秋毫,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建康,今天开封在六朝时期的名称。还曾用名越金陵、秣陵、建邺、应天等。

    B. 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天子在京师,或出巡狩,不可豫定,故言“行在”。

    C. 致仕,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D. 参政,“参知政事”的省称,为宰相的副职,是封建时代最高政务长官之一。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要尽量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疲劳和高强度的运动,切忌不要从事高空作业、潜水、驾驶等职业,以防在工作中突然发病。

    B.丰富的节庆习俗是“非遗”融入当下生活的重要切入点,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生活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C.表决通过后,民法典将成为新中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目前最长的、拥有法律条文最多的法律,集各种规则之大成,也将迎来民法典时代。

    D.《意见》强调,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注重系统培育;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注重日常养成;社会各方面要发挥协同作用,支持学生走出教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字母词指汉语中单独由字母构成,或者由字母、数字、符号、汉字混合构成的词。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字母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使用,已成为汉语词汇系统产生新词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对1990-2014年《人民日报》语料库中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所收录的字母词总数(244个)约占25年里《人民日报》使用的字母词总数(约8000个)的3%,使用总词次(110748次)约占所有字母词使用总词次(近200000词次)的50%。

    词典收录的244个字母词中,高频使用的字母词(66个)约占27%。其中字母词GDP的使用频次最高并一直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GDP的汉译词“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频次呈下降趋势。这一变化趋势体现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重视,也体现出在词汇系统接纳这一经济领域术语的博弈时,字母词形式所表现出的表达优势。类似的字母词还有A股、CPI、IPO等。还有一类高频字母词的使用频率与当时的社会热点有关,波动较大。如WTO一词在2001和2002年使用频次特别高,与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WTO这一事件息息相关。而字母词APEC、PM2.5的使用频次,与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近年来悬浮于空气中的细颗粒物的社会热点话题密不可分。还有些高频词如卡拉OK、VCD、IP 电话等,虽然25年总使用频次很高,但是正处于年度使用频次变化的下降期,进而可能进入低频期。

    25年里总使用频次小于50的字母词被划入“低频字母词”,占收录字母词总词条的40% 。从语言学视角分析,导致低频的原因有:第一,接受度不如其汉译词,如AI(人工智能)、DC(数码相机)等;第二,只在口语交际中使用占优势,如K歌等;第三,只在非大众传播媒介,如专业领域交际中使用占优势,如SSD(固态硬盘)、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等。

    综上所述,在汉语系统中,真正高频稳定使用的字母词总数并不多,使用总词次却很多,并通过反复使用而渐渐为人们所熟知。

    (摘编自王秋萍关于“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材料二:

    近来百名学者投诉《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正式收录外来字母词涉嫌违法,引起了较大争议。

    这些学者认为《现代汉语词典》违法,是因为语言文字法规定:“汉语言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但这一规定当时主要针对的是汉语方言和不规范汉字(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字母词是汉语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字母词才大量进入汉语。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2000年公布的,对字母词的使用并未作出规定。“法无禁止即可为”,因此,不存在《现代汉语词典》因收录字母词而违法的问题。

    当然,由于汉语发展了,汉语言文字使用中出现了新情况,相关法律应该对此作出规定。笔者认为,语言文字法应该尽快修改,对字母词的使用等相关问题作出规定。

    (摘编自邹玉华《字母词入词典,既不违法又不违理》)

    材料三: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字母词从最初的39条增至244条,表明字母词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范围扩展得相当快。我们也几乎处处都会碰到字母词。像X光、B超、QQ这些词,都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但也确有一些字母词,存在生造冷僻、使用不当等现象。近日见报上一则标题:“教师节幼儿园老师不收红包,只收小朋友DIY贺卡。”干嘛一定要用“DIY”替代“自做”?直讲“智商”挺好懂,又何必定要玄乎成“IQ”呢?有些生造的字母词,更是一种人为的时髦。如分明是中国自己的篮球联赛,却要用英文称作“CBA”,岂不见“中超”、“乒超”这种实在的称呼也挺好嘛。此外,还有许多只在特定场合使用、专业人士才能懂的字母词,像股票市场中的行话、药品说明书上用词、通讯传播术语等等,现在常广泛使用在媒体上。这样滥用的结果,不仅很多人看不懂,而且易招人反感。可见字母词一滥,就难免走向反面。

    (摘编自李景瑞《必须高度重视净化语言生态》)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 三则材料都结合字母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而且对词典收录字母词一事都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B. 三则材料分别侧重于字母词使用情况、合法性、负面影响这三个角度,但都围绕着“如何对待字母词”这一话题展开分析。

    C. 材料一对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较为详尽,力求准确严谨;而另两则材料侧重于对新闻热点的评论,力求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

    D. 对词典收录字母词一事,材料二持肯定的态度,认为其合法、合理;材料三则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并反对在生活中滥用字母词。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够合理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选取《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和《人民日报》作为调查的对象,看重样本的权威性、典型性;材料三使用的论据较有生活气息。

    B. 材料一通过周密的调查分析得出明确的结论,尽量避免引起争议;而另两则材料的观点则更加个性化,允许不同观点、不同意见的争鸣。

    C. 材料一依照调查内容的性质进行分类、归纳,体现调查的科学性;另两则材料则依照先述后评的思路来写作,体现评论的写作特点。

    D. 材料一语言准确,逻辑严密;另两则材料的语言都比较通俗易懂。材料三比材料二在表达上更加口语化,因而比材料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3字母词的广泛使用,对汉语发展有哪些利与弊?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4)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说明了性善的“本心”不是贤德之人所专有,普通人也能拥有,关键在于能否保持。

    (2)屈原的诗歌中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如《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生活命运的深切同情。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诗圣”杜甫就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管仲《管子·形势解》中“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

    (3)“大漠”和“落日”是描写边塞的典型景象,这两个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常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江面开阔,扬帆远航的宏大景象。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的是君子的秉性和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3)《观沧海》中,曹操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句,直接描写海水的动态,显示出大海的辽阔与雄壮。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诗人忍受委屈、责骂,压抑意志,流露出几分无奈。

    (2)人生的悲剧多在于得意忘形,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写出了秦王朝统治者的奢侈之风。

    (3)刘禹锡《陋室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他的朋友圈,他结交的都是博学的人。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大漠冰封、阴云满天,意境雄浑壮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的结尾部分提到了李蟠,也交代了文章写作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小船在江中漂流时,“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感觉就如乘风飞行。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零陵

    欧阳修

    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城郭恰临潇水上,山川犹是柳侯余。

    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欲买愚溪三亩地,手拈茅栋竟移居。

    【注】①零陵:永州在隋朝以前的称谓。②柳侯:即柳宗元,他曾被贬永州,在愚溪买地安家,写下大量山水游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总写对零陵的感受,作者认为真实的自然山水胜过画图上的。

    B. 零陵依山傍水,山川景色优美秀丽,就好像是柳宗元笔下的永州。

    C. 零陵有幽雅寂静的驿亭,宽敞明亮的岩洞,是垂钓读书的好去处。

    D. 作者决心像柳宗元一样在愚溪买几亩地,亲手建起茅屋到这定居。

    E. 本诗即兴即事,自然率真,道出作者欧阳修对零陵郡山水的向往。

    2作者是如何表现对零陵郡的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前在河西,能节用度,勤职业,仓库充实,器械精利;上闻而嘉之,欲加尚书。张九龄曰:“不可。尚书,古之纳言,唐兴以来,惟旧相及扬历中外有德望者乃为之。仙客本河湟使典,今聚居清要,恐羞朝廷。”上曰:“然则但加实封可乎?”对曰:“不可。封爵所以劝有功也。边将实仓库,修器械,乃常务耳,不足为功。陛下赏其勤,赐之金帛可也;裂土封之,恐非其宜。”上默然。李林甫言于上曰:“仙客,宰相才也,何有于尚书!九龄书生,不达大体。”上悦,明日,复以仙客实封为言,九龄固执如初。上怒,变色曰:“事皆由卿邪?”林甫退而言曰:“有才识,何必辞学!天子用人,有何不可!”十一月,戊戌,赐仙客爵陇西县公,食实封三百户。

    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中书令张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侍中裴耀卿与九龄善,林甫并疾之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林甫日夜短九龄于上,上浸之。

    林甫引萧炅为户部侍郎。炅不学,尝对中书侍郎严挺之读“伏腊”为“伏猎”。挺之言于九龄曰:“省中岂容有‘伏猎侍郎’!”由是出炅为岐州刺史,故林甫怨挺之。九龄与挺之善,欲引以为相,尝谓之曰:“李尚书方承恩,足下宜一造门,与之款昵。”挺之素负气,林甫为人,竟不之诣。林甫恨之益深。挺之先娶妻,出之,更嫁蔚州刺史王元琰,元琰从赃罪下三司按鞫,挺之为之营解。林甫因左右使于禁中白上。上谓宰相曰:“挺之为罪人请属所由。”九龄曰:“此乃挺之出妻,不宜有情。”上曰:“虽离乃复有私。”

    于是上积前事,以耀卿、九龄为阿党,并罢政事。

    (选自《资治通鉴·二百一十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才识,何必辞学   苟:假如

    B. 陛下林甫   相:看相貌

    C. 林甫日夜短九龄于上,上浸   疏:疏通

    D. 林甫为人   薄:轻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如甲申年、丁酉年等。本文中的“戊戌”即戊戌年。

    B. 隋唐时爵位分王、公、侯、伯、子、男。公爵是比王爵低一级的爵位,分为国公、郡公和县公。文中牛仙客被封为陇西县公的爵位。

    C. 庙,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社,古代指土神和祭祀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庙社,用以指代国家和政权。

    D. 三司,东汉称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司,唐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主管刑狱。武则天当政后,改为以尚书刑部、御史台、大理寺杂按为三司。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

    B. 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

    C. 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

    D. 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九龄反对加封牛仙客为尚书和对其实封,李林甫向唐玄宗进谗言,最终玄宗还是加封了牛仙客陇西县公的爵位。

    B. 李林甫引荐萧炅为户部侍郎,但萧炅是一个白字先生,中书侍郎严挺之讥笑他为“伏猎侍郎”,于是萧炅被调出京城,任岐州刺史。

    C. 李林甫是一个曲意奉承的奸佞小人,张九龄反对他担任宰相,他虽然内心不满,表面上却“曲意事之”。

    D. 严挺之的前妻被休后又嫁给了王元琰,跟从王元琰获罪,严挺之解救了她。李林甫让人告诉玄宗,玄宗认为严挺之这样做是出于和前妻的私情。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封爵所以劝有功也。边将实仓库,修器械,乃常务耳,不足为功。

    (2)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侍中裴耀卿与九龄善,林甫并疾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作文: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有的人从追随者做起,最终做成了引领者。有的人貌似是引领者,其实不过是随者。有的人看似普通平凡,但却成为了千万人追随的引领者。也有的人只愿做追随者……

    以上文字引发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联系当下,以“引领者和追随者”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②“中国印记”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标记。它蕴藏在“梅兰竹菊”的风骨中;散发在“笔墨纸砚”的底蕴里;镌刻在“万里长城”的脊梁上;腾飞在“神舟七号”的梦想里……小到草一木,大到国之重器,都可能是“中国印记”的载体。在你的心中,哪一种物承载着独特的“中国印记”呢?

    请以“我心中的中国印记”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