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云南红河州高三(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阅读下边的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告诉我们要面对现实。

    B.光是空想是没有用的,必须付诸实践。

    C.不珍惜光阴,只能面对理想空嗟叹。

    D.知足常乐,即使收获得很少,与理想有差距,也应该满足。

  •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点绛唇

    李祁

    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

    碧水黄沙,梦到寻梅处。花无数。问花无语。明月随人去。

    A.这首词通过春风等意象明写春景,实则暗抒离情,情与景有机融合,含蓄蕴藉,有一种素淡、朦胧的美。

    B.上片写眼前景色。水流歌断,春风又暮,从而引起往事的怀念。以一个“清”字为全词感情上定下了幽清的基调。

    C.“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中,“树”是“烟树”,“路”是“依约”,营造出迷离惝恍的意境。由“云”而“树”而“路”,由飘忽而实,梦中寻找知音的足迹甚明。

    D.下片实写词人踏遍“碧水黄沙”寻访有人终不可得,从而越发突出词人对友人的怀念与无法知晓友人处境的深深忧虑。

  • 3、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居则曰,“不吾知也。”(《公西华侍坐》)

    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C. 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方山子传》)

    D.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之死》)

  •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祥林嫂是一个很顽强不容易被摧垮的人,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双重打击和人们的风刀霜剑中,她连起码的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争到,被吞噬被毁灭了。祥林嫂的挣扎与抗争,完全是自发的,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

     

    A

    /

    不但

    而且

    出自

    从而

    B

    但是

    不但

    反而

    /

    而且

    C

    /

    于是

    出于

    从而

    D

    以至于

    /

    而且

    A.A

    B.B

    C.C

    D.D

  • 5、表明教师职责的句子是   (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阮雪榆祖籍广东中山,出生在上海静安寺路一幢幽静的别墅内,时值日军侵占我国山海关,山海关又名榆关,取名雪榆,乃寄寓雪榆关耻辱之意。

    阮雪榆高一时转入上海南洋模范中学。这是他人生路上重要的一站,著名的教育家、时任南洋模范中学教师的赵宪初教授他三角课程,赵老师的严格教风使阮雪榆终身受益。1950年,阮雪榆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53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在大学期间,他又遇上了一位好老师——庄礼庭教授。庄教授不仅在业务上对其严格要求,更在生活上、思想上对其关怀备至。阮雪榆一直心存感激,他说:我的治学态度和研究方法都得益于庄礼庭教授的指导。

    1959年,阮雪榆开始冷挤压技术方面的研究。趁热打铁是锻造的基本概念,但这种工艺费时费力,而且加工出的产品质量难以提高。阮雪榆的创新能力表现在他能反其道而行之,用趁冷打铁的冷锻技术(冷挤压技术),使产品加工不仅省时、省力、省料,而且质量也大大提高。阮雪榆凭借扎实的机械学、力学、材料学等基本知识,成功地在有色金属冷锻的基础上,在国内首先研究成功黑色金属冷挤压技术,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冷挤压许用变形程度理论,为我国建立完整的冷挤压工艺理论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国冷挤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文化大革命中,阮雪榆被戴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为了《冷挤压技术》上的一个图案,他还被列为现行反革命。1969年,阮雪榆被列为控制使用对象后,才有机会继续研究冷挤压技术并使它应用于工业生产。尽管受到控制,阮雪榆还是不顾当时的恶劣环境,将这项新技术应用在轻工、机械、航空、兵器等生产上。

    他与他的学生们先后在国内研究成功各种黑色金属、奥氏体不锈钢、合金钢、高温合金等材料的冷挤压和温热挤压工艺40余项,不仅大幅度节约了原材料,而且成十倍甚至数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冷挤压技术研究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由于在这一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阮雪榆被国内同行专家推崇为中国的冷挤压技术之父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一旦认准了方向,下定决心,就要一往无前地走下去,这是阮雪榆最大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末,当国内纷纷效法从事冷挤压技术时,阮雪榆就预见到模具技术在我国潜在的生命力,及时地把注意力转移到模具技术的开发上来。1983年,他在上海交大、二轻局和上海市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并任所长。

    阮雪榆紧紧以市场为导向,大胆引进先进的管理机制。他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办所方针,根据工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趋势,将工作重心放在能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研究课题上。建所的头四年,就在国内首创了冰箱压缩机曲轴的冷锻新工艺,洗衣机制动轴温锻新技术。使模具所成为一个学科较为齐全,梯队结构合理,始终占据国内塑性加工、模具技术发展制高点的科研、教学、生产的联合实体。

    经过多年的探索,阮雪榆创建的研究所,不仅成为一个一流大学的科研开发基地、技术转移基地,还成为一个一流大学高科技的教学基地。学生可以用国际一流的教学、科研设备从事学习、研究。

    作为一名享誉国内外的塑性加工和模具技术专家,阮雪榆还拿出个人积蓄,帮助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顺利度过大学的学习生涯。他的这番义举深深感动了全系学生和教职员工。同时他还在西安交通大学设立庄礼庭奖学金,支持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生,同时缅怀他的恩师庄礼庭教授。

    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做常人不能做的事。这是阮雪榆的座右铭,正是凭着这种信心和毅力,阮雪榆不断探索和追求,实践着一次又一次更高的飞跃。

    (摘编自《今天,告别我国的冷挤压技术之父》)

    1下列不属于阮雪榆成功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取名“雪榆”,寄寓雪榆关耻辱之意。

    B.一生遇到两位良师,赵宪初、庄礼庭。

    C.有着扎实的机械学、力学、材料学等基本知识。

    D.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一往无前地走下去的勇气。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趁热打铁”工艺费时费力,而且加工出的产品质量难以提高,阮雪榆创造的“趁冷打铁”的冷锻技术解决了以上难题。

    B.阮雪榆在有色金属冷锻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冷挤压许用变形程度理论,因此他被国内同行专家推崇为中国的“冷挤压技术之父”。

    C.尽管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戴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阮雪榆依然坚持继续研究冷挤压技术并将其应用于轻工、航空等生产上。

    D.阮雪榆一生创造了多个首次,如在国内首创冰箱压缩机曲轴的冷锻新工艺和洗衣机制动轴温锻新技术,他还是我国冷挤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3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阮雪榆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子罕》中形容颜渊对孔子之道赞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秦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

    (3)《论语》中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要“_________________”。

  • 8、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笑傲江湖》第七回描写合奏琴箫:“突然间,铮的一声急响,琴声立止,箫声也即住了。霎时间四下里一片寂静,明月当空,树影在地。”《琵琶行》中与之运用相同手法表现演奏技巧高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从师观和《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观点相悖。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比喻、反问的手法批判了秦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行径。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卫风•氓》直接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6)《兰亭集序》中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地思考,却“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眺,却“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表明蜀国长久以来交通不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规定“受上赏”的条件是“________”而“受中赏”的条件是“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山”“水”“鸟”是诗人们钟爱的意象,在诗人笔下,它们或灵秀,或壮阔,或低吟,或高唱,给作品增添了丰富的意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写的流云倦鸟、令作者留恋不已的图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面对此景,作者却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慨叹,作者的悲愁叹老,其实是他郁闷难展的苦痛隐忧之情的自然流露。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点明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但仍然达不到逍遥游境界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开篇以夸张手法,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阿房宫占地面之广和建筑之高。

    (3)李煜《虞美人》中,词人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花开月圆的美好日子已经结束,将现在和过去交织在一起,抒发了抚今追昔的感情。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巫山高

    皇甫冉

    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

    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

    (注)①皇甫冉(约公元717年—约公元771年),润州(古吴楚地)人,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中进士第一。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点明巫峡的方位在古代巴国的东边,并描绘了巫山高远似在半空之中的雄伟状貌。

    B. 颔联化楚怀王游巫山遇神女的神话传说为眼前之景,引人遐想,增添了巫峡的神秘色彩。

    C. 尾联说悲哀的猿啼声本来就使人不忍听,偏偏在这深秋时又不断地传来,使诗人产生无限的落寞情怀。

    D. 全诗词采清丽,意境明朗,情意委婉,借描写巫峡之景象表现作者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之情。

    2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语:“冉诗巧于文字,发调新奇,远出情外”,请结合诗歌颈联中“落”“同”两字的使用加以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文言文阅读

    王凯字胜之。祖审钧,尝为永兴军驻泊都监,以击贼死,遂家京兆。饶于财,凯散施结客。时寇准守长安,见其状貌奇之。为言:“审钧以忠义死,当录其孤。”遂以为三班奉职、监凤翔盩厔税。先是,守卒扫遗秆自入,凯禁绝,而众欲害之。事觉,他监官皆坐故纵,凯独得免。元昊反,尝出双烽桥、染枝谷,遇夏人,破之。又破庞青、黄罗部,再战于伺候烽,前后斩首三百余级,获区落马牛、橐驼、器械以数千计。夏人围麟州,乘城拒斗,昼夜三十一日,始解去。特迁西头供奉官。代迁,边寇犹钞掠,以为巡检使,与张岊护粮道于青眉浪,寇猝大至,与岊相失。乃分兵出其后夹击之,复与岊合,斩首百余级。又入兔毛川贼众三万凯以兵六千陷围流矢中面斗不解又斩首百余级贼自蹂践死者以千数后夏人二万寇青塞堡,凯出鞋邪谷,转战四十里,大败之,复得所掠马牛以还。凯治军有纪律,善抚循士卒,平居与均饮食,至临阵援枹鼓, 毅然不少假。故士卒畏信,战无不力,前后与敌遇,未尝挫衄。兔毛川之战,内侍宋永诚哭于军中,凯劾罢之。经略使明镐言凯在河外九年,有功,遂领资州刺史。久之召还,未及见,会甘陵盗起,即命领兵赴城下。贼平,泽州刺史、知邠州。未几,又徙秦凤路,辞日,帝以唃氏木征, 交易阻绝,颇有入寇之萌,宜安静以处之。凯至,与主帅以恩信抚接, 遂复常贡。卒,年六十六。赠彰武军节度使,谥庄恪。

    (节选自《宋史·王凯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又入兔毛川/贼众三万/凯以兵六千/陷围/流矢中面/斗不解/又斩首百余级/贼自蹂践/死者以千数/

    B. 又入兔毛川/贼众三万/凯以兵六千陷围/流矢中面/斗不解/又斩首百余级/贼自蹂践/死者以千数/

    C. 又入兔毛川/贼众三万/凯以兵六千/陷围流矢中/面斗不解/又斩首百余级/贼自蹂/践死者以千数/

    D. 又入兔毛川/贼众三万/凯以兵六千/陷围流矢/中面/斗不解又斩首百余级/贼自蹂/践死者以千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京兆,因初指西汉都城——今陕西西安附近地区,后世便以之指称都城。

    B. 枹鼓,分指“鼓槌”“鼓”,因其在战场上能增提势气,后又常指“战鼓”。

    C. 经略使,指在边境重要区域设置的主管边务的长官,唐宋诸朝多有设置。

    D. 谕,文中为“谕旨”的简称,“谕旨”是指帝王诸侯及部分高官的诏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凯秉公绝私,维护公家利益。面对守卒将遗落的草料归入私囊的行为,他不像其他监察官员那样纵容,而是严令禁止。

    B. 王凯不畏艰险,屡次建立战功。与夏军作战中,他移徙多处作战,苦守围城一月,斩获敌首物资颇多,立下了赫赫战功。

    C. 王凯治军有方,军纪严明。平日里,他与将士们平分食物,战时,将士们甘愿为他竭力作战。

    D. 王凯谨遵圣命,成功化解夷患。少数名族有叛乱之嫌,他采取“无为”之策,静观其变,顺利消除了叛离之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寇准守长安,见其状貌奇之。为言:“审钧以忠义死,当录其孤。”

    (2)代迁,边寇犹钞掠,以为巡检使,与张岊护粮道于青眉浪,寇猝大至,与岊相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瑞典一位平凡的女诗人安娜有这样的诗句:“我当然看见在欧洲的那些人,坐在桌边的男男女女。我也生来只为,而且长大只为:在世上做安娜。”我被她强烈的心声深深地感动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