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鲁迅评价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莫能先也”的一部先秦著作是( )
A. 《庄子》
B. 《墨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王汉忠,字希杰,徐州彭城人。少豪荡,有膂力,形质魁岸,善骑射。节帅高继冲欲召至帐下,汉忠不往。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即位,补殿前指挥使,累迁内殿直都知。
(节选自《宋史·王汉忠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B.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C.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D.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强者必说于言 B.乐为之识其详
C.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D.登崇畯良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陶渊明,东晋诗人,世称靖节先生。《归去来兮辞》通篇以“今是而昨非”为抒情主线,抒发了他辞仕归隐的情志。
B. 韩愈,字退之,世称昌黎先生。他成功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 荀子是春秋后期杰出的思想家,他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他反对天命、鬼神的迷信之说,提出了“性善”的思想,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D. 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装在套子里的人》生动刻画了一个有着古怪的行为、偏执的心理的可怜形象别里科夫,是世界文学长廊中的一个典型形象。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古人的名为幼年时父母命名,供长辈称呼。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行笄礼,不得取字。
6、阅读下而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近百部古装剧涌进荧屏,中国灿烂的历史成为创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然而与此成反比的,却是精品剧难见,而华丽空洞的视听垃圾居多。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传承历史文化,传播历史文化,古装剧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但是既然选择了拍摄古装剧,就应该好好研究历史,认真推敲时代,让古装剧能真正把观众带进真实的古代,让观众了解历史、认识历史、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千万不可让现代人穿上古代的服装说现代话、做现代事,这样的“古装剧”就没有“古代模样”,只有“滑稽模样"罢了。
拍摄古装剧是为了传承古代文化,启迪今日征程,丰富公众精神生活。拍摄古装剧不能背离“古代模样”,只有回归古代“初心”,才能赢得今人“爱心”。
(摘自《尊重历史,传承文化》,作者:张琼)
材料二:
不论是“戏说”还是“历史正剧”,早年的清宫剧几乎都有共同的价值指向—从宫廷斗争透视家国命运,更多体现的是对国家命运以及民族未来的一种思考和想象,借古鉴今的目的比较明显。而近些年的清宫剧逐渐趋向内在、特別是演变为“后宫女人”的争宠戏后,不仅失去了从前清宫戏宏大的历史叙事和人文情怀,反而以架空历史的方式来讲一些小情小爱、勾心斗角,借此隐射当下职场的那点“小九九”和是是非非,而这也正是当下生活即刻化、碎片化的一种投射。
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必然呼唤现实主义传统、求真务实的制作态度的回归。而这里所说的中国故事,既包括当下的社会现实,也包含了中国历史故事。需要指出的是,优秀古装剧即便不是严谨的历史再现,也需要通过虚构情节之下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底蘊来昭彰历史,抵达一种虚拟外壳下的真实内核,从而获得观众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肯定。这中间,见章法、见功力,也见人心。
(摘自《光明日报》,作者:张凡)
材料三:
历史剧在“大事不虚”的前提下,应允许必要的虚构和杜撰。司马懿是否“妻管严”、纪晓岚是否真的“铁齿铜牙”、魏璎珞是否跟富察·傅恒有感情,都不妨“戏说”。历史剧的主要价值是为观众提供一种历史想象,并经由这一历史想象传递一种历史观和价值观,告诉观众历史运行的规律,或者启迪观众对现实进行思考。比如《大明王朝》《琅琊榜》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其传递的历史观之于现实强烈的借鉴意义。
但时下的历史剧之所以鲜有佳作,归根结底,它们大多摒弃了历史思考,只不过是借助历史剧的外壳拍言情剧,在虚构中凌空高蹈。表面上这是创作技法的问题,实际上是历史观的问题,它折射的是一种虚无主义的历史观。历史不过是一块幕布,宋朝唐朝清朝不过是背景,是主人公卿卿我我、为所欲为的空间,它们并没有什么值得探究或者检视的。这种轻薄的历史观会对年轻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历史在他们的眼中变成了空洞、轻薄、虚无的存在,他们也将成为“轻飘飘”的一代人,少了历史的负荷,很难迈出坚定有力的步伐。
(摘自《南方周末》,作者:话剧人)
材料四:
但凡备受好评的古装剧,对古代礼仪的考究都是精益求精。《甄嬛传》中的第一个镜头——太监执鞭三响、群臣上朝的画面,至今令人记忆深刻。这一镜头就是严格按照史实而拍,而非大多清装剧中太监们那句拖长尾音的“上——朝——”。《甄嬛传》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纠偏,包括上朝的时候群臣是在乾清门御门听政,而不是像众多清宫戏里演的在太和殿或乾清宫,太监、侍卫路遇皇帝或妃嫔时须躬身面壁,宫女夜晚侍寝时,只能抱膝和衣而坐随时听候召唤……类似的礼仪都需要事先由礼仪老师教会演员,拍摄时还需现场监控,避免演员因为紧张或者忘记而犯错。
在《甄嬛传》里,后宫的嫔妃们身穿旗装,踏着“花盆底″,身姿婀娜。为了更好地找到走路的感觉,孙俪在开拍前一个月就向剧组借了花盆底鞋,自己在家中暴走练习。尽管如此,由于横店有不少路都是用鹅卵石铺的,走路时摔倒、崴脚仍时有发生。
(摘自《乐读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拍摄古装剧,应认真研究历史,把握改革开放新时代精神,确保不背离“古代模样”,才能把观众带进真实的古代。
B. 好的古装剧可以是严谨的历史再现,也可以通过虚构情节之下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底蕴来昭彰历史。
C. 历史剧在“大事不虚”的前提下,可以有必要的虚构甚至杜撰,但好的历史剧不可以缺少历史思考。
D. 《甄嬛传》对古代礼仪的高度还原和演员的勤恳敬业,这在当下浮躁的娱乐圈是难能可贵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大量古裝剧与观众见面,可如果华丽空洞的垃圾剧偏多,那么,精品剧就必然不可能出现了。
B. 拍摄古装剧不能没有“古代模样”,不可让现代人穿上古装说现代话做现代事,否则,很难赢得现代观众喜爱。
C. 早年的清宫剧其目的是借古鉴今,从宫廷斗争透视家国命运。而近年的清宫剧则全是表现“后宫女人”的争宠,以历史叙事隐射当下职场的是非。
D. 历史剧只要为广大观众提供一种历史想象,就能传递一种历史观和价值观,并进而启迪观众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
【3】围绕历史剧的拍摄这一话题,后三则材料分别是侧重从哪些角度加以阐述的?试加以简要概括。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2)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__________________,是谓过矣!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远怨矣!
(6)欲速则不达,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非道弘人。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们该何去何从?寻找理想要仰望星空、百折不挠,不要像《蜀道难》中“①________,②________”,因高远艰险而畏惧叹息;实现目标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要像《劝学》中所说的“③________,④________”,永不止步,勤能补拙;为人处世不能违背心意,趋炎附势,正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所说“⑤________,⑥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用“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2)荀子在《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韩愈则在《师说》中将这种认识直接表述为“_______,______”的师生关系。
(3)庄子在《逍遥游》中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鹏鸟在飞行时翅膀的样子:“_______,_____”。
10、(1)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就人与宇宙的关系发出了“_____,为欢几何”的慨叹。
(2)柳宗元写作《种树郭橐驼传》的出发点是“________。”
(3)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
(4)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得出“___,___,岂独伶人也哉?”的历史结论。
(5)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说自己未老先衰 “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_____,而齿牙动摇。”
(6)《子路、曾皙、冉由、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出孔子民主平等的句子是“______?亦各言其志也!”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②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打鱼人在晚霞中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③《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行路难》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朋友为他设盛宴饯别,但此时作者却食不下咽、内心茫然。
(2)王维的《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修辞表达自己漂泊在外的惆怅心情。
(3)《关雎》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主人公追求美人不得而思念绵长、难以入眠的状态。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上片重在写景,在写景中言情抒怀,光明皎洁、浩荡开阔之景映衬出作者的胸襟和气魄,情景融为一体。
B.诗歌中“照我满怀冰雪”句以“冰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的失意和无奈,将内心凄凉和感伤充分表现了出来。
C.诗中“鲸饮未吞海”句化用了杜甫“饮如长鲸吸百川”,极度夸张,具有一种豪迈精神和阳刚之气。
D.下片“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三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承上片的写景,引出后面的叙事抒怀。
【2】词中“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一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1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当,字伯尚。当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侍其祖澄至京,补国子生。澄卒,四方学子从澄游者,悉就当卒业焉。至正五年,用荐者改国子助救,勤讲解,严肄习,诸生皆乐从之。会诏修辽、金、宋三史,当预编纂。书成,除翰林修撰。十三年,擢监察御史。明年,迁礼部郎中。又明年,除翰林直学士。时江南兵起且五年,大臣荐当世居江西,习知江西民俗,且其才可任政事者,诏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偕江西行省参政火你赤、兵部尚书黄昭,招捕江西诸郡,便宜行事。当以朝廷兵力不给,即召募民兵,由浙入闽。江西境建昌界,擒殄李三。道路既通,乃进攻南丰,渠凶郑天瑞遁。十六年,与黄昭夹攻抚州,剿杀首寇胡志学,于是建、抚两郡悉定。是时,参知政事朵歹总兵抚、建,积年无劝。因忌当屡捷,功在己上,又以为南人不宜总兵,则构为飞语,谓当与黄昭皆与寇通。有旨解二人兵柄,除当抚州路总管,昭临江路总管。将士皆愤怒不平,当谕之曰:“上命不可违也。”而火你赤又上章言:“二人者,难任牧民。”寻有旨当与昭皆罢总管,除名。十八年,火你赤自瑞州还龙兴。先是当与昭平贼功状自广东由海道未达京师而朵歹与火你赤公牍先至故朝廷责当及昭皆左迁。及得当、昭功状,乃始知其诬,诏拜当中奉大夫、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昭湖广行省参知政事。命未下,而陈友谅已陷江西诸郡。火你赤弃城遁。当乃著道士服,杜门不出,日以著书为事。友谅遣人辟之,当卧床不食,乃舁床载之舟,送江州拘留。当终不为屈。逾年,以疾卒,年六十五。所著书,有《周礼纂言》及《学言稿》。
(选自《元史·列传·卷七十四》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先是当与昭/平贼功状/自广东由海道未达京师/而朵歹与火你赤公牍先至/故朝廷责/当及昭皆左迁
B.先是/当与昭平贼功状自广东/由海道未达京师/而朵歹与火你赤公牍先至/故朝廷责当及昭/皆左迁
C.先是当与昭平贼功状/自广东由海道/未达京师/而朵歹与火你赤公牍先至/故朝廷责当/及昭皆左迁
D.先是/当与昭平贼功状/自广东由海道未达京师/而朵歹与火你赤公牍先至/故朝廷贵当及昭/皆左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古人在幼时取名,举行冠礼或笄礼时才取字,字便于他人称谓,名则多用于自称。
B.史,指经书和史书,是将中国古籍按内容进行区分的部类,经一般指儒家经典著作。
C.礼部,官署名,负责管理典章制度、祭祀和科举等,文中“礼部郎中”即其最高长官。
D.路,宋金元的行政区划,仿唐朝“道”制而设,二者都含有行政区划或监察区的性质。
【3】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当学识渊博。他精通经史百家之言,曾任国子助教,在参与编纂辽、金、宋三史后任翰林修撰。
B.吴当处事灵活。在招捕江西各郡时,朝廷兵员补充困难,他能够相机行事,招募民兵以补充兵力。
C.吴当因功得祸。他平乱有功,本应受赏,火你赤却构陷吴当与贼寇相勾结,建议朝廷解除其兵权。
D.吴当遵从皇命。在接到解除兵权的诏命后,手下将士愤怒不平,他却以皇令不可违抗来劝谕将士。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澄卒,四方学子从澄游者,悉就当卒业焉。
(2)当乃著道士服,杜门不出,日以著书为事。
15、一家著名影视公司计划重拍以下几部经典名著:《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红岩》《阿Q正传》《边城》和《老人与海》。
①如你是一名演员,导演要求你发表一段即兴演讲,抒发你对上述名著中某一角色的感情,体现这一角色对你的意义,借此来争取这一角色。要求:人物任选,情感真挚,使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1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