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福建福州高三(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苏州将“阅读节”定性为大型综合性群众阅读文化活动,每届阅读节系列活动达一千余项,这在很多地方是难以想象的。

    B. 五年来,为激发科研人员的热情,增强科研人员的获得感,国家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松绑+ 激励”政策。

    C. 动画片《大护法》无论是置于国产电影的语境,还是全球动画产业的语境之下,我们都无法否认它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D. 推行单车共享虽是绿色环保创举,但其本质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行为,既然是企业行为,就应履行作为企业的责任延伸机制。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A. 目前,这两家馒头店都已改头换面,摆脱了脏乱差的加工环境,其中一家馒头店通过整改已经符合发证条件,顺利办理了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B. 在胶南泊里有这样一位农民,因为对美术的执着与喜爱,坚持20年,苦心孤诣地研究麦草画,自创不同的作画方式,将普通的麦秸秆变成工艺品。

    C. 大厅里摆满名贵的花草盆景、墙面上挂着装裱精美的书画、办公室书柜里摆满未开封的精装名著和古诗文集,机关单位岂能如此附庸风雅?

    D. 此次重污染天气已经是今年的第四轮,但是仍然有一些大企业甚至是央企对预案中作出的按时段实施限产、停产的规定置若罔闻,拒不执行。

    E. 阅读要像少侠行走江湖一样,将每本书作者的一得之见都通过揣摩、吸收化为已有,通过博采众长,最终练成绝世武功。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尽管从事记史的中国文人活得并不开心,但他们还是克尽厥职,不曾放下手中的笔,矢志不移地记录着。

    B. 人们在遇到困难时,确有不同的态度:有的不屈不挠、势头前行,有的随遇而安,有的则采取“鸵鸟政策”。

    C. 值得我们弹冠相庆的是,川剧表演物质之一的变脸艺术,如今已经被列入知识产权保护重点观察名单。

    D. 对腐朽的大明王朝,张居正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裁撤冗员,镇压豪强;虽四面受敌,但他仍特立独行。

    E. 暖冬的概念本来已经深入人心,可是今年还没入冬就下了一场大雪,气温骤降,黄叶飘零,哀鸿遍野。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身着旗袍和中式外套,面对中外记者侃侃而谈,强调要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落实不走样、不变形。

    B. 自美国实施空中打击以来,叙利亚伤亡人数不断增加,不少平民一到夜晚就胆战心惊,目不见睫,往往在恐惧中度过一夜。

    C. 自雄安新区宣布设立后,来自全国的购房客蜂拥而至,“到雄安去”建房、买房的热潮扣人心弦,但国家早就有了积极的应对预案。

    D. 近日,我国第一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通信技术再上新台阶,真是大快人心

     

  • 5、下面各句中加点的“红”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恨西园落难缀 B.翠减衰愁杀人

    C.当年拚却醉颜 D.飞过秋千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冬夜的歌

    谢静

    太阳像一只橙黄的圆橘,渐渐被灰蒙蒙的暮云遮去。呜呜鸣响的西北风摇撼着树木,摇撼着电线杆。狂舞的雪片碰撞在窗玻璃上,开始了它化为冰凌的再生……

    坐在温暖如春的屋里,靠近银白色热烘烘的暖气片,我在阅读欧·亨利的名作《最后一片叶子》。

    写字台上的两盆腊梅和玉兰,给房间增添了淡淡的幽香。那圆的、扁的、方的、长的,从海滩捡回来的五彩石,点缀于花盆之间,望去完全没有冬日的景象。

    妻悠然斜倚于沙发上,正在织一件米黄色的毛线衣。纤细的手指,轻盈地抖动。

    不知从何处,传进耳鼓一阵时断时续的悠远的喊声:“各家各户……注意啰……小心煤气……中毒……防火……防盗……”

    这声音由远而近,在寒风凛冽的冬夜回响着,使我油然产生一种苍凉之感。读书的兴致完全被搅乱了。我刚看到“老贝尔门是住在她们这座楼房底层的一个画家。他年过六十,有一些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那样的大胡子……”便就此打住,折页合书,忍不住问:

    “这是谁?神经病?深更半夜在街里大呼小叫的,不怕惹人烦?”

    “你才出差回来,不知道咱们街里出现的新鲜事儿。”妻继续织着毛线衣,没抬头,“这是一个部队离休的老干部,回来跟女儿、女婿养老的,半个月前开始,天天这么喊呐!”

    “嘿,干嘛不住干休所?”我诧异了。

    “大约是怕寂寞。”妻按自己的理解说。

    “他女儿、女婿也够呛,父亲辛劳了一辈子,晚年应该让他在家享享清福,怎么会让老人到街上干这呢?难道是缺钱花吗?”我不满地嘟哝。

    “哪里话,他的钱多的花不完,给区幼儿园送了三百,国库券买了一千。”妻抬起头来辩解说,“人家夜间值班,完全是尽义务。”

    我呆了,有些不可思议。听那喊声越来越大,已接近我居住的楼下。

    “各家各户注意啦,提高警惕,防火防盗,防止煤气中毒——!”

    这声音倏忽间变得顺耳起来,可以听出是走南闯北、有点走了调儿的中原乡音,带着其特有的悠长的拖腔,容易使人联想到草原上的牧人,在广阔的原野呼唤走失的骏马……

    “……喂,这是谁家的自行车?谁的车?快搬进去,天不早啦!”

    那绝不是民警们手中拿的那种半导体喇叭。是纸喇叭筒,还是铁皮的?我猜测,并直起身来,想看清楚这吆喝的老人的模样。窗玻璃上蒙着一层薄冰。室外是浓深的夜色和飞扬的雪花。

    “呀,真该死,是我的自行车忘搬了!”妻的脸上含着些微的惊慌。

    “我去搬!”

    穿上外套我飞步下楼。刚走到二楼楼梯口,见妻的那辆“凤凰”车已搁在梯口的空档上。

    我的心热了。

    此后,每天傍晚至深夜,我的耳边都回响着这老人的吆喝声。渐渐习惯了。像听风声、车声、雨声、树声一般习惯。这吆喝声,穿越深深的夜空,把人安然地带入了温暖甜美的梦乡。

    因为工作忙,业余时间要赶写技术论文,《最后一片叶子》一直没有读完,真有点对不住欧·亨利先生。也对不住妻,她读了多遍,向我介绍。不过,那吆喝声却必不可少。每当此刻,耳神经似乎变得特别敏锐灵巧。

    “咦,是时候了,怎么那老人没出来?”我在写字台边不安地问妻子。

    “哦,他作为区街系统的先进代表,到市里出席劳模会去了!”妻在读《英语九百句》,乐呵呵地告诉我。“我说呢!”心,释然了。

    “……还有亲爱的,瞧瞧窗子外边,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难道你没有想过,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却从来不摇一摇,动一动呢?唉,亲爱的,这片叶子才是贝尔门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那里的。”

    我终于读完了《最后一片叶子》,这最后一段大约是小说的文“眼”吧?我大声地读给刚进门的妻听。妻的眼眶湿润了。肯定是为了贝尔门的献身精神。

    我看看表,该是老人吆喝的时间了。

    我凝神静听,没有。我挨近窗户,还没有,我不安起来。贝尔门的死和妻子的泪给我带来了不祥的预感。我拉开门,要到阳台上去——

    “别等了,”妻在身后喊,声音有些哽咽,“他……在结冰的街上……滑了一跤。从夜校回来时……我……看到了……他,难站起来了……”妻变得泣不成声。这难道是真的吗?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

    “各家各户……注意啰……防火防盗……小心煤气……中毒……”

    不,我分明听到了那亲切的永不消逝的喊声!像一首动听的灼人心胸的歌。

      (本文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描写了屋外寒风凛冽、雪花飞舞的景象,与室内温暖如春,梅兰幽香、花盆间的五彩石对比,为主人公的出厂作铺垫。

    B. 小说塑造一位巡夜老人,对老人每晚巡夜的吆喝声运用了侧面描写,对老人的部队离休干部身份运用了正面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C. 小说通过“我”的妻子之口叙述了主人公的社会关系、生活与工作现状等情况,表达了她对老人不可思议的行为的不解。

    D. 小说用欧·亨利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的“贝尔门”与本文的巡夜老人作对比,反衬出巡夜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2小说中的“我”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结合全文,试从小说内容及艺术手法两大方面探究标题“冬夜的歌”的妙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鷃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习句读而自己却耻于学习解惑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

    (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来类比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4)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两句,描写了骇浪惊涛的壮丽景色。

  • 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在《过秦论》中,“①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可靠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缉查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2)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②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去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达到“③____________”。

    (4)杜牧《阿房宫赋》中“④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5)古代诗词善用比喻。《鹊桥仙·纤云弄巧》中运用比喻的句子是“⑤____________”,以表达恋人之间缠绵惜别之情。

    (6)李白《将进酒》中,描写曹植斗酒豪饮的句子是“⑥____________”。

    (7)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与“此时无声胜有声”相似意境的两句是“⑦____________”。

    (8)古代诗人常用“沧海”这一意象展现宽阔胸襟,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唐代诗人李商隐就写过许多这样的诗句,如“⑧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描绘鲲鹏奋飞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便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诗人久谪未归,人事已非、恍如隔世之感。

  • 10、默写

    (1)在苏轼《前赤壁賦》中,描写江面风平浪静,且可与《后赤壁赋》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句相映成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用“鼎铛玉石,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泰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3)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_____,黄芦苦竹绕宅生.(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氓》)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5)泊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6)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7)___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陶潜《归去来兮辞》

    (8)为政以德,譬如北辰,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篇》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作者面对污浊黑暗的社会环境,找不到出路的失意、痛苦与无奈之情。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铺写苍凉悲壮的战地气氛。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借南朝宋文帝的典故,指出北伐抗金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若草率出兵,即使有“____________”的雄心壮志,也可能是“____________”的结局。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史达祖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较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着山阴①,后盟遂妨上苑②。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注:①旧游忆着山阴:晋王子猷居山阴,曾雪夜泛舟访戴安道,至其门,未入即返,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去,何必见戴。”②后盟遂妨上苑:司马相如参加梁王兔园之宴,因下雪而迟到。上苑即兔园。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开头紧扣节令,写春雪沁入兰花花心,悄悄沾上草叶,仿佛想挡住春风送来的温暖,表达出词人对春雪的喜爱之情。

    B. “行天入镜”取自唐韩愈《春雪》中的“入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以“入镜”和“行天”形容地面桥面积雪的明净。

    C. “料故园”三句运用写实的手法,写出了家乡落雪、天寒地冻、帘幕层层低垂的景象,以至于耽误了回来传书的飞燕。

    D. 这首咏物词笔触细腻,绘形绘神,写出春雪的特点以及雪中草木万物的神态,也含蓄地表达出词人对故园、亲人的思念。

    2此词题为“咏春雪”,却无一字道“雪”,请问作品下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写雪?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人。登政和进士第,仕州县以廉称。胡安国一见大器之,荐于高宗,召为司勋员外郎,震称疾不至。会江西制置使赵鼎入为参知政事,上谘以当世人才,鼎曰:“臣所知朱震,学术深博,廉正守道,士之冠冕,使位讲读,必有益于陛下。”

    上乃召之。既至,上问以《易》《春秋》之旨,震具以所学对。上说,擢为祠部员外郎,兼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震因言:“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观衅而动,席卷河南,以逸待劳,万全计也。”迁秘书少监兼侍经筵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从之。是时,虔州民为盗,天子以为忧,选良大守往慰抚之。将行,震曰:“使居官者廉而不扰,则百姓自安,虽诱之为盗,亦不为矣。愿诏新太守到官之日,条具本郡及属县官吏有贪墨无状者,一切罢去,听其自择慈祥仁惠之人,有治效者优加奖劝。”上从其言。故事,当丧无享庙之礼。时徽宗未袱庙,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行明堂之祭。震因言:“《礼记》云‘丧三年不祭,惟天地社稷为越绋而行事’,《春秋》书‘夏五月乙酉,吉,谛于庄公’,《公羊传》曰‘讥始不三年也’。国朝景德二年,真宗居明德皇后丧,既易月而除服。当时未行三年之丧,专行以日易月之制可也,在今日行之则非也。”七年,震谢病丐祠,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

    (节选自《宋史·朱震传》)

    【注】①胡安国:北宋著名学者。②袱庙:安葬逝者之前,先在祖庙祭祀,并安放逝者的牌位。③明堂:古代举行朝会、祭祀等大典的场所。④越绋:指不受私丧的限制,在丧期参加祭祀天地社稷的典礼。缔:一种祭祀大典。⑥祠:祠禄官或主管祭祀的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B.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C.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D.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知政事:唐初开始出现参知政事职衔,宋代曾成为常设官职,职权、礼遇接近宰相。

    B.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研习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经筵。

    C.河南:宋代,全国划分为若干个行省,河南是其中之一,地域与现在的河南省相当。

    D.《公羊传》:是我国古代阐释《春秋》的著作之一,相传为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震学识渊博,为官清正廉洁,著名学者胡安国非常器重他,将他推荐给宋高宗,朱震以身体有病为由,没有接受高宗的征召。

    B.赵鼎入朝担任参知政事,向皇上推荐了朱震,皇上召见朱震并听了他的答对后很高兴,提拔他担任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的详议官。

    C.朱震认为造成虔州一带老百姓偷盗成风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级官员贪腐扰民,他建议皇上,应由当地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担任太守。

    D.宋徽宗去世后还没有举行祭祀祖庙的典礼,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请朝廷举行明堂祭祀大典,朱震认为丧期未满,不应该举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

    (2)七年,震谢病丐祠,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日前,湖南卫视《少年说》节目中,一位来自无锡的少年讲述自己妈妈送外卖的故事,感动了亿万观众。在节目中,李仁志自信地向大家分享了妈妈的故事。在他眼中,妈妈是认真敬业的配送员。尽管如此,还有很多人不尊重这份职业,有时还会莫名给差评,甚至无理取闹。李仁志十分疼爱妈妈,但他并没有怨恨这些人。他选择用感恩来传达更多的爱意。他给环卫工人微笑,并希望他们对他妈妈微笑。“我希望大家都能给像我妈妈一样的人多一些善意。因为当你打开门的那一瞬间,看见的也有可能是我爸爸捧在手里的‘小公主’。”

    李志仁的故事播出后,网友纷纷表态:善良的人眼中的世界都是善良的,在这个社会大家庭里,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值得尊重的人。也有人为这位母亲点赞: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是极重要的。能让他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积极乐观地生活。

    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