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福建龙岩高三(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字,或称小名、乳名,是孩子出生后父母给起的昵称,供父母长辈、亲近之人称用。

    B. 藩镇,亦称方镇,唐代始设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长官多为经略使。

    C. 和亲,即和戎、和蕃,指封建君主为免于战争利用婚姻关系与边疆各族统治者结亲和好。

    D. 箕踞,席地而坐时,两脚岔开,形状像簸箕一样。这是一种不拘礼节、傲慢不敬的坐姿。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朱婷又一次踏上前往土耳其的征途,开启自已在国外联赛第2个赛季的征程,球迷们到机场欢送她,为她感到踌躇满志

    ②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然而却得到了各方面的一致称赞,这超出了我的预料,这些不虞之誉更让我诚惶诚恐。

    ③尽管多位业内专家都没有确认暂停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的消息,但从其审慎的态度来看,专家们恐非空穴来风

    ④丽江没有淡季旺季,春季鲜花怒放,酷夏凉快怡人,秋季天高气爽,冬季阳光充沛,每个人都会在这儿与秀色可餐的风景邂逅。

    ⑤为了营造一个具体而微、触手可及的自然之境,主人调遣能工巧匠于园林中叠石造山、植木为林、凿地成池,追求师法自然之妙趣。

    ⑥过往的经历告诉我们,一帆风顺时不必得意忘言,遭遇挫折时也不必灰心丧气,一切都会过去,我们还是珍惜当下吧。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 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传统手工艺是民众的重要物质与精神诉求,在社会历史长河中具有________的地位。然而,民众生活方式的变革使传统手工艺正面临着________的生存危机。由于传统手工艺根植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与其他文化要素________,在此背景下,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应运而生。

    A. 举重若轻   史无前例   唇齿相依 B. 举重若轻   前所未有   相得益彰

    C. 举足轻重   史无前例   相得益彰 D. 举足轻重   前所未有   唇齿相依

  •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虽然毕业于名校,但短时间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只好暂时在这个单位屈就。

    B. 足下一向敢为人先,此番在“阿里云”创客大赛上斩获佳绩,实在是可喜可贺。

    C. 我拜读了你的辩论稿,发现在个别词语的使用上有失斟酌,很冒昧地做了雅正。

    D. 化学竞赛冬令营报名即将截止,来不及回家和您磋商,只能擅自做主先报了名。

  • 5、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诗,表达着语言的最高理想和生命的最   区域。青春就是读诗的旺季,这时的你,内心清澈、葱茏、 ,没有磐重的世故、杂芜的沉积和理性的禁忌,你的精神体质与诗歌的灵魂是吻合的,美能够轻易地诱惑你、俘虏你,你会   地跟她走。

    A. 单纯   轻快   心甘情愿   B. 纯粹   轻快   坚定不移

    C. 纯粹   轻盈   心甘情愿   D. 单纯   轻盈   坚定不移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三只虫草 (节选)

    阿来

    桑吉此时正站在望得见小学校、望得见小学校操场和红旗的山丘上,对着水汽芬芳的空气,学着老师的口吻:“桑吉!”然后,他笑起来:“对不起,老师,桑吉逃学了!”

    此时,上级越过了丘冈,往南边的山坡下去几步,山坡下朝阳处的小学校和乡镇上那些房屋就从他眼前消失了。他开始顺着山坡向下奔跑。他奔跑,像草原上的很多孩子一样,并不是有什么急事需要奔跑,而是为了让柔软的风扑面而来,为了让自己像一只活力四射的小野兽一样跑得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春天里,淡青色的草坡在脚底下已经变得松软了,有弹性了。很像是地震后,他们转移到省城去借读时,那所学校里的塑胶跑道。

    脚下出现了一道半米多高的土坎,桑吉轻松地跳下去了。他跳过一丛丛只有光秃秃的坚硬枝干的雪层杜鹃,再过几天,它们就会绽放新芽,再有一个月,它们就会开出细密的紫色花朵。挨着杜鹃花丛是一小片残雪,他听见那片残雪的硬壳在脚下破碎了。然后,天空在眼前旋转,那是他在雪上滑倒了。他仰身倒下,听到身体内部的东西震荡的声音。他笑了起来,学着同学们的声音,说:“老师,桑吉逃学了。”

    老师不相信。桑吉是最爱学习的学生,桑吉还是成绩最好的学生。老师说:“他是不是病了?”

    “老师,桑吉听说学校今年不放虫草假,就偷跑回家了。”

    本来,草原上的学校,每年五月都是要放虫草假的。挖虫草的季节,是草原上的人们每年收获最丰厚的季节。按惯例,学校都要放两周的虫草假,让学生们回家去帮忙。如今,退牧还草了,保护生态了,搬到定居点的牧民们没那么多地方放牧了。一家人的柴米油盐钱、向寺院作供养的钱、添置新衣裳和新家具的钱、供长大的孩子到远方上学的钱、看病的钱,都指望着这短暂的虫草季了。

    桑吉的姐姐在省城上中学。父亲和母亲都怨姐姐把太多的钱花在打扮上了。而桑吉在城里的学校借读过,他知道,姐姐那些花费都是必需的。她要穿裙子,还要穿裤子。穿裙子和穿裤子还要搭配不同的鞋,皮的鞋、布的鞋、塑料的鞋。

    桑吉说:“今年虫草假的时候,我要挣两千元。一千元寄给姐姐,一千元给奶奶看医生!”

    所以,他就打定主意逃学了。

    奔跑中,他重重地摔倒在一摊残雪上,仰身倒地时,胸腔中的器官都振荡了,脑子就像篮球架上的钢圈被敲击过后一样,嗡嗡作响。桑吉庆幸的是,他没有咬着自己的舌头。然后,他侧过身,让脸贴着冰凉的雪,这样能让痛楚和脑子里嗡嗡的蜂鸣声平复下来。

    这时,他看见了这一年的第一只虫草!

    桑吉一直匍匐在草地上,她的一双膝盖很快就被苏醒的冻土打湿了。他的眼睛为了寻找这短而细的虫草芽都流出了泪水。一些把巢筑在枯草窠下的云雀被他惊飞起来,不高兴地在他头顶上忽上忽下,渣渣叫唤。

    和其他飞鸟比起来,云雀飞翔的姿态有些可笑。直上直下,像是一块石子、一团泥巴,被抛起又落下。桑吉站起身,双臂向后,像翅膀一样张开。他用这种姿势冲下了山坡。他做盘旋的姿态,他做俯冲的姿态。他这样子的意思是对着向他发出抗议声的云雀说,为什么不用这样漂亮的姿态飞翔?

    云雀不理会他,又落回到草窠中,蓬松着羽毛,吸收太阳的暖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桑吉逃学去挖虫草,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他既为帮助家人而感到欣慰,又觉得对不住老师,有些无奈和愧疚。

    B.小说善于运用朴实的独白语言,描写桑吉逃学去挖虫草的内心活动,凸显了桑吉细腻、善良的性格特征。

    C.小说塑造了聪明懂事、勇于担当的桑吉形象,表现了藏区贫困家庭孩子改变命运、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D.小说以好学的桑吉不得不逃学挖虫草以济家用为题材,揭示出农村孩子厌学的原因,折射了贫困对教育的影响。

    2分析文章第6段在小说中的作用。

    3小说结尾两段表达精妙,含义深刻,请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______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

    (3)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__,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

    (5)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6)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7)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

    (8)________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分享的做法,曹刿做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评价。

    (2)庄子《逍遥游》中写去近郊的人,可以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时“______”;而到千 里外的人,则需要“__________”。

    (3)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以声音表现内心的凄怨;而“______”,以形 象喻指内心的悲哀。

  • 9、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陆游《书愤》)

    (2)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3)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吾师道也,________。(韩愈《师说》)

    (5)香雾云鬟湿,_____。(杜甫《月夜》)

    (6)_____,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7)施而不奢,_________。(颜之推《颜氏家训》)

    (8)苟日新,_________,又日新。(《大学》)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岳阳楼》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

    3)李煜《虞美人》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 11、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杜甫《登高》中,“______”道出诗人郁积心中的身世之苦和国运之恨无法用酒排遣的无限悲凉之情。

    (2)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两句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从时间的角度写出了洞庭湖千变万化的景象。

  •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2)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____。(屈原《离骚》)

    (3)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4)师者,__________。(韩愈《师说》)

    (5)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君子以文会友,__________。(《论语·颜渊第十二》)

    (8)独有英雄驱虎豹,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冬云》)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①

    陈与义

    海棠脉脉要诗催,

    日暮紫绵②无数开。

    欲识此花奇绝处,

    明朝有雨试重来。

    春寒③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

    春寒未了怯园公④。

    海棠不惜胭脂色,

    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①此诗作于1125年北宋时期。②紫绵:最名贵的海棠品种。③此诗写于1129年,当时南宋朝廷正风雨飘摇。④园公:作者借居岳州时的自号。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寒未了怯园公”一句中的“怯”字,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

    B.《春寒》后两句,诗人用类似于刻画松、梅、菊、竹的手法来写海棠,说它傲然“独立”于风雨中,哪怕有损于自己美丽的“胭脂色”,海棠的风骨和雅致得到充分的表现。

    C.古代诗词中的花草很多具有象征含义,比如牡丹是豪华富贵的象征,莲花是高雅纯洁的象征;桂花是阖家团圆的象征。这两首诗中的海棠都是坚强不屈精神的象征。

    D.苏轼有《海棠》诗云:“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以海棠幽寂喻自己贬官遭际。而陈与义笔下的海棠也是他流亡时的写照。

    (2)这两首诗用了什么相同的修辞手法咏海棠?请指出并分别举例。

    (3)请简要分析诗人在两首诗中通过写海棠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资用乏,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更始立,使使者韩鸿徇河北。或谓鸿曰:“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鸿召见汉,其悦之,遂承制拜为安乐令。会王郎起,北州扰惑。汉素闻光武长者,独欲归心。乃说太守彭宠曰:“渔阳、上谷突骑,天下所闻也。君何不合二郡精锐,附刘公击邯郸,此一时之功也。”宠以为然,而官属皆欲附王郎,宠不能夺。汉乃辞出,止外亭,念所以谲众,未知所出。望见道中有一人似儒生者,汉使人召之,为具食,问以所闻。生因言刘公所过,为郡县所归;邯郸举尊号者,实非刘氏。汉大喜,即诈为光武书,移檄渔阳,使生赍以诣宠,令具以所闻说之,汉复随后入。宠甚然之。于是遣汉将兵与上谷诸将并军而南,所至击斩王郎将帅。及光武于广阿,拜汉为偏将军。既拔邯郸,赐号建策侯。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邓禹及诸将数相荐举,遂见亲信。光武将发幽州兵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禹曰间数与吴汉言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即拜汉大将军,持节北发十郡突骑。更始幽州牧苗曾闻之,阴勒兵,敕诸郡不肯应调。汉乃将二十骑先驰至无终。曾以汉无备,出迎于路,汉即总兵骑,收曾斩之,而夺其军。北州震骇,城邑莫不望风弭从。遂悉发其兵,引而南,与光武会清阳。诸将望见汉还,士马甚盛,皆曰:“是宁肯分兵与人邪?”及汉至幕府,上兵簿,诸将人人多请之。光武曰:“属者恐不与人,今所请又何多也?”诸将皆惭。光武即位,拜为大司马,更封舞阳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注)①王莽代汉称帝后,起兵反莽者多以汉后刘氏为号。赵国邯郸人王郎,自称是汉成帝子刘子舆,建都邯郸。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光武将发幽州兵/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禹曰/间数与吴汉言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B.光武将发/幽州兵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禹曰/间数与吴汉言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C.光武将发/幽州兵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禹曰/间数与吴汉言/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D.光武将发幽州兵/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禹曰/间数与吴汉言/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亭长,乡官名。战国时在邻接他国处设亭,置亭长,任防御之责。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汉高祖刘邦就曾担任过亭长。

    B.承制,秉承皇帝旨意而便宜行事。有时虽称“承制行事”,但并非出自帝命,而是一种假藉的名义,以此得以自行处置政务、任免官吏。

    C.尊号,古代的帝号包括年号、尊号、谥号和庙号。“尊号”可代指帝位,文中“举尊号”就是称帝的意思。

    D.移檄,古代官方文书移和檄的并称。移文是衙署之间、平级官员之间的平行文书,用于劝喻训戒,文辞尖锐;檄文则是用于晓谕、征召或声讨,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汉有豪侠之气。他虽流亡在外,生活困顿,仍不忘结交豪杰,主动结识了更始皇帝的使者韩鸿,受其赏识,被任命为安乐令。

    B.吴汉足智多谋。当时天下大乱,他坚定地认为刘秀才是可以归附的人,并巧设计谋,最终使北州太守彭宠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

    C.吴汉大胆果决。他很受刘秀的信任,受命调遣十郡的精锐骑兵,却受到更始皇帝手下苗曾的暗中阻挠,他果断行事,斩杀苗曾。

    D.吴汉胸怀大度。他在北州声威大震,聚集了众多的兵马。与刘秀汇合后,主动呈上军士的花名册,令猜疑他的诸将都感到惭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邓禹及诸将数相荐举,遂见亲信。

    (2)曾以汉无备,出迎于路,汉即总兵骑,收曾斩之,而夺其军。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协作一条心,石头变成金”,同心协作是成功之源、胜利之本。同心协作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綿延至今。可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不认可。有的说:“这是张扬个性的时代,谁还要协作啊!”还有的说:“协作是农耕时代的事,现在已经是信息时代了。”此外,我们身边还存在一些不协作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中华中学”)高中部的同学写一篇“国旗下讲话”演讲稿,引导大家理解“同心协作,立身之本”的道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