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越南老兵吴日灯回忆说,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但也看到了中国士兵秋毫无犯粮仓和百货商场,并在门外贴上封条。
B.2016年5月22日,十三幅“3D稻田画”正式亮相沈阳沈北新区兴隆台锡伯族镇,画面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C.东南亚各国现有铁路的规格并不统一,在轨道设置标准方面各行其是,而且各国在寻求外资和技术的时候,分别对日本、中国等国家的高铁技术各有偏爱。
D.古往今来,围绕老子《道德经》进行解读的著作汗牛充栋,大家为的是能探寻其中的奥秘,真正把握《道德经》的真谛。
2、填入下面文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在《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中这样写道:“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 ① 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 ② 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 ③ 读, ④ 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 ⑤ 他读的书 ⑥ 很多,也不易遗忘。”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精神,日积月累,钱钟书积累了大量的中国诗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 | 相反 | 有时 | 有时 | 所以 | 不但 |
B | 却 | / | 不仅 | 还 | 所以 | 虽然 |
C | 反而 | 相反 | 不仅 | 还 | / | 不但 |
D | 倒 | 就 | 有时 | 还 | 但是 | / |
A. A B. B C. C D. D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如果没有张经理当初煞费苦心的筹划,天润公司怎么会由一个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如今闻名一方的大企业?
②面对飞速发展的中国海军,曾经的海军大国的俄罗斯现在只能望其项背,中俄两国海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③某些现代作家的作品虽然思想深刻,但语言表述很不规范,其不足为训。
④反腐大片《人民的名义》播出以来,大家评价很高,叫好声一片,它成了2017年炙手可热的电视剧目之一。
⑤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最受赞誉且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山辅佐刘备,简直是为虎添翼。
⑥那些慕名而来的游客们赞叹道:“桂林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它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⑥ D. ④⑤⑥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展映的影视作品中,《开天辟地》的创作者采用纵向的全景勾勒,展现我党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的成长壮大与责任担当。
②群众项目登堂入室,跨省组队打破藩篱,参赛观赛积极踊跃,中国体育改革蹄疾而步稳,一个全民全运的时代正在拉开大幕。
③中国桥、中国车、中国路、中国港,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天眼”探空……新变化新成就“当惊世界殊”,值得浓墨重彩地宣扬。
④自贸区升级为自贸港,对地方来说,能有力促进发展外贸,因此包括上海在内已经有不少沿海城市蠢蠢欲动,打算来争夺这一红利。
⑤记者在公共场所走访发现,大部分公共场所禁烟标志张贴在醒目位置,但一些禁烟条例的模糊地带,仍有漏网之鱼,没有张贴禁烟标志。
⑥中国共产党领航,奋斗几十年,中国从生灵涂炭、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个政党的成长和一个国家的复兴紧密相连。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南京大屠杀80周年祭”再次敲响警钟,它警示我们:保卫祖国使之远离苦难和欺凌,我辈当仁不让。
②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溘然长逝,余先生的一生,常怀赤子之心,光风霁月,永远让人景仰。
③有“彩云之南”美称的云南省,风景秀丽,山高水长,无怪乎2018年的春节,云南旅游市场再现火爆场面。
④小罗的退役无疑是轰动整个足球世界的大事件,我们会永远怀念他在绿茵场上纵横驰骋,我们作壁上观的日子。
⑤目前在北京,民营博物馆方兴未艾,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增长,大大丰富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
⑥越近年关,公安部门对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的打击就越应该变本加厉,为百姓过好春节营造安宁祥和的氛围。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梁思礼:“饮冰室”走出的“驯火者”
一双大眼,鹅銮式的宽阔前额,一张典型的“梁家嘴”,举手投足间处处是父亲梁启超的影子。“像,太像了”,周恩来总理第一次见到梁思礼时,竟有种恍若隔世之感。
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46号,有一幢白色的意式建筑,这里就是饮冰室,梁启超伏案奋笔之所。他在这里写的“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用大事”,指引了梁家9子女未来的路。
1941年,梁思礼赴美国深造。为了省钱,他曾裹着大衣在零下40摄氏度的储物室挨了一夜,险些冻死,也曾在罐头厂靠着冷冻豌豆过了一个暑假。尽管条件艰苦,但仍没有磨灭他心中“工业救国”之梦。1949年,他拿到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著名无线电公司RAC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但他选择了回国。此时,他的同窗好友林桦与他分道扬镳,留在美国。几十年后,林桦成了波音宇航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梁思礼成了航天部的总工程师。林桦住在西雅图一个小岛上的高级别墅,梁思礼住在普通的单元房里,工资只有他的百分之一。有人问他对此有什么想法,梁思礼的回答是:“他干的导弹是瞄准中国的,我干的导弹是保卫祖国的。”
1957年12月24日,一辆从莫斯科出发的专列抵达北京。车上除102名苏联火箭技术人员外,还有两发P-2近程地地导弹。一年之前,一处野兔出没、坟茔遍地的荒草园挂上了一块新牌子——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它成立的初衷只有一个,搞出中国自己的导弹和火箭。从事研究工作的几百人中,大多是刚刚跨入校门的大学生。别说学过导弹理论,就连真正见过导弹的人都没有。“尽管两手空空,一张白纸,但这是一颗生机勃勃的种子。”梁思礼说。中国第一枚导弹——仿制“1059”导弹,也就是后来的“东风一号”,就是在他们这帮“业余选手”手中诞生的。
这是一枚用算盘算出来的导弹。几乎每一夜,梁思礼都在算盘噼啪声中度过。
一边激情似火,一边四面楚歌。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专家。没有材料和电子零件,梁思礼他们就自己研制,最终用国产产品取代了苏联停止供应的材料、液氧及元器件。无数个不眠之夜,400多个忙碌的身影,撑起了中国航天最初的稚嫩脊梁,地平线上第一次飞起了中国制造的导弹。
1960年,“东风一号”仿制成功后,聂荣臻要求五院转入导弹的自行设计和研制。临危受命的梁思礼又奔赴下一场会战——中近程地地导弹的设计和飞行试验任务。
1962年3月21日,“东风二号”首次发射失败,事后得知,原因是导弹产生横向弹性振动和发动机管道起火。对于一位“驯火者”来说,梁思礼更愿意将自己的“驯火史”总结为一本“失败者之书”。多次试验失败,让梁思礼深感质量和可靠性对研制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也正是这些失败,成就了梁思礼开创的“可靠性工程学”。
2006年9月9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创造了16次发射全部成功的纪录。梁思礼自始至终参与了研制长征二号系列火箭的工作,他开创的航天可靠性工程学成为长征火箭安全飞行的坚实保障。
中国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出生在“文革”最乱的年代,“生于乱世,先天不足”注定了这枚火箭多舛的命运。直到1977年,远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才走上正轨,连续6次试验都取得成功。1980年,梁思礼带领9人精度小组,围绕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在设计、工艺、环境和可靠性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精度分析工作。靠着这个飞行试验,他摘取了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桂冠。
1983年,梁思礼退居二线,但他重新站上讲台,将航天的火种传给下一代。正如萧伯纳所说:“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周恩来与梁思礼第一次见面的情景中可以看出,梁思礼在外貌基础上与父亲梁启超神似。不仅如此,他在爱国精神上也一脉相承。
B. “饮冰室”中的“冰”字,与“一片冰心在玉壶”中的“冰”字有异曲同工之妙。意在说明感情如冰一般晶莹透明、清澈无瑕,真挚无比。
C. 自 “东风二号”首次发射失败到梁思礼开创出意义重大的“可靠性工程学”,其间经历了多次试验失败,这恰好印证了谚语“失败乃成功之母”。
D. 梁思礼笑看人生,淡泊名利,提倡继承先辈业绩,尽己所能。然后从事教育工作,薪火相传,将航天的火种传给下一代。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文章讲述梁思礼在美国深造时忍饥挨饿,回国后住简陋的单元房、拿微薄的工资的经历,主要是为了表现他吃苦耐劳的精神。
B. 为了搞出中国自己的导弹,最初从事研究工作的几百人,克服了恶劣的环境和自身的学术局限,尽管两手空空,打破下了生机勃勃的种子。
C. 文章严格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记叙,严密紧凑。语言平实自然,融入了比喻,引用等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D. 1960年,在中苏关系恶化的严峻形势下,梁思礼与400多名科研工作人员,撑起了中国航天的稚嫩脊梁,最终成功自主研制出了中国第一枚导弹。
E. 远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走上正轨后,梁思礼又带领他的团队,围绕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进行工作,并获得了极大的荣誉。
【3】梁思礼被称为“饮冰室”走出的“驯火者”, 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
(2)____________________,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3)红巾翠袖,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今年欢笑复明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_,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文的一大特色。如《桃花源记》:“土地平旷,①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_________,鸡犬相闻。”再如《兰亭集序》:“此地有③__________,茂林修竹,又有④________,映带左右。”又如《苏幕遮》:“⑤__________,芳草无情,⑥__________。”这些景物描写都生动地传达出作者的心情。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他对于世人诽谤的看法是“__________”,他对于世间的一切的态度是“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一句用树木萧瑟的景象传达诗人的悲凉心境,诗人漂泊万里作客他乡,面对以往最爱的酒都“___________”。
10、(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____,____”表现他不论身处何地都满怀忧国忧民的政治理想抱负。
(2)苏轼《赤壁赋》结尾处主客对人生的感悟有了共鸣;他们“_____”,忘记了空间;“_____”,忘记了时间。主客皆进入了“物与我皆无尽也”这种豁达超然之“乐境”。
(3)白居易《琵琶行》中多处写到月,如“_____”一句借江水寒凉、月色惨白清冷之景色,抒发离别之情;“_____”一句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凉心情。
(4)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5)《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
(6)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认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已经无法挽回,唯有把握当下和未来的句子是“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2)会桃花之芳园,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
(5)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_______。
(6)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诗圣”杜甫就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管仲《管子·形势解》中“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
(3)“大漠”和“落日”是描写边塞的典型景象,这两个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常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湖中对酒作(节选)
张谓
主人有黍百余石(注),浊醪数斗应不惜。
即今相对不尽欢,别后相思复何益。
茱萸湾头归路赊,愿君且宿黄翁家。
风光若此人不醉,参差孤负东园花。
(注)石:单位名称,十斗为一石,相当于一百二十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联可以看成是主人劝酒的话,恳切、动人,表现出当时人们现实而乐观的人生态度。
B.第三联写客人在主人家饮酒后又在回去的路上赊酒饮用而醉宿黄翁家,生动表现了诗人的尽兴。
C.第四联以湖上的景色作结,意思是面对如此美景就要喝醉,否则就会辜负眼前最美好的春光。
D.这首诗表现了和平时期和谐的人际交往和美好的生活乐趣,虽然放歌纵酒,但一点儿也不颓废。
【2】诗歌的第一联与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在内容和情感表述上有何相同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宇文融,京兆万年人,隋礼部尚书平昌公弼之玄孙也。融开元初累转富平主簿,明辨有吏干,俄拜监察御史。时天下户口逃亡,免役多伪滥,朝廷深以为患。融乃陈便宜,奏请检察伪滥,搜括逃户。玄宗纳其言,因令融充使推勾。无几,获伪滥及诸免役甚众,特加朝散大夫。融于是奏置劝农判官十人并摄御史分往天下所在检括田畴招携户口其新附客户则免其六年赋调但轻税入官。议者颇以为扰人,上书咸陈括客为不便。侍中源乾曜及中书舍人陆坚皆赞成其事。上方委任融,于是诸道括得客户凡八十馀万,田亦称是。州县希融旨意,务于获多,皆虚张其数,亦有以实户为客者。岁终征得客户钱数百万,融由是擢拜御史中丞。融乃驰传巡历天下,事无大小,先牒上劝农使而后申中书,省司亦待融指捻而后决断。融之所至,必招集老幼宣上恩命,百姓感其心,至有流泪称父母者。户部侍郎杨埸犹称括客不利居人,征籍外田税,使百姓困弊,所得不补所失。无几,瑒出为外职。十七年,与裴光庭并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融既居相位,欲以天下为己任,谓人曰:“使吾居此数月,庶令海内无事矣。”于是荐宋璟为右丞相,裴耀卿为户部侍郎,甚允朝廷之望。然性躁急多言,又引宾客故人,晨夕饮谑,由是为时论所讥。时信安王祎为朔方节度使,融惮其权,使殿中侍御史李宙劾之。祎既申诉得理,融坐阿党李宙,出为汝州刺史,在相几百日而罢。裴光庭、蒋岑等又弹融交游朋党及男受赃等事,融于是配流岩州。卒于路。上闻之,思其旧功,赠台州刺史。
(摘编自《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融于是奏置劝农判官/十人并摄御史/分往天下所在/检括田畴/招携户口/其新附客户则免/其六年赋调但轻税入官
B. 融于是奏置劝农判官十人/并摄御史/分往天下/所在检括田畴/招携户口/其新附客户/则免其六年赋调/但轻税入官
C. 融于是奏置劝农判官十人/并摄御史/分往天下所在/检括田畴/招携户口/其新附客户则免其六年赋/调但轻税入官
D. 融于是奏置劝农判官/十人并摄御史/分往天下/所在检括田畴/招携户口/其新附客户则免其六年赋/调但轻税入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驰传”,意为驾驭驿站车马疾行,也指古代驿站一种驾四匹马的马车。
B. “海内”,指全国。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C. “朋党”,指集团,派别。后指坚持独立政见、不阿附权贵的政治团体。
D. “配流”,是古代的刑律,指把获罪人发配、流放到边远的地方去服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宇文融精明干练,很有为政之能。针对当时朝廷深以为患的人口、税收混乱状况,他提出了收编流失人口、鼓励其耕种等增收的主张。
B. 宇文融向各地派出专司官吏,搜集到八十余万流散人口及同此数量的没有纳税的田地,年底就征得了数百万钱,受到朝廷上下一致赞扬。
C. 宇文融每到一处,必定招集民众大会,宣布自己推行的政策是皇上的恩泽懿旨,老百姓非常感激他的善意,有的甚至流泪称他为父母。
D. 字文融任宰相时,为国家重要职位推荐的人才深得朝廷认允,但他性情急躁,出语狂放,后因儿子受贿等事被弹劾,死后被追赠台州刺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州县希融旨意,务于获多,皆虚张其数,亦有以实户为客者。
(2)然性躁急多言,又引宾客故人,晨夕饮谑,由是为时论所讥。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准南子》
那些仅仅循规蹈矩地过活的人,并不是在使社会进步,只是在使社会得以维持下去。
——泰戈尔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