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浙江杭州高三(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孔雀东南飞中》“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中“初七”指七月初七,这一天在古代为女儿节,传说这一天牛郎织女相会,有妇女“乞巧”的习俗。

    B. 古时从东汉起以天干地支来纪年。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壬戌”就是纪年的,两个“壬戌”年至少要隔12年。

    C. 每月的初一、十五、月底这三天有特定的称呼,分别叫做“朔”“望”“晦”。

    D. 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 2、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一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一组:《梦游天姥吟留别》《烟花三月下扬州》《沈园钗头凤》《三百里阿房》

    第二组:《苦昼之短》《只缘身在此山中》《知人者智》《我该如何看待你》

    第三组:《在柏拉图的世界里》《对话吕奉先》《佩弦》《雨巷诗人》

    A. 品咂诗词  我与哲学  遇见文人

    B. 品咂诗词  思想原力  遇见文人

    C. 寻踪经典  思想原力  朋古友今

    D. 寻踪经典  我与哲学  朋古友今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长沙周边旅游资源丰富,我们可以整合旅游资源,巧立名目,以重大旅游项目为载体、全域旅游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展项目合作,打造生态旅游圈。

    ②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强劲,许多企业对此垂涎三尺,中外汽车生产商都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市场,尽管政府减少此类补贴,但相关需求却持续上升。

    ③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在知识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我们要师心身用、终身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

    ④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开启“雨雪冰冻降温”模式,8日终于放晴。不过,扰人的雨水并未偃旗息鼓,在短暂间歇期过后,新一轮雨雪天气将再次来袭。

    ⑤长安街十字路口,车来人往,交通协管员再三劝阻行人们不要闯红灯,还是有人对此置之度外,一旦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⑥于是,以培养孩子某些特殊能力为目的的各种特长教育应运而生,如书法班、美术班、舞蹈班、音乐班等,应有尽有,不一而足

    A. ①③⑥

    B. ②④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 4、(题文)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夏季减肥食谱中,有四种食物位于爱美女士们的黑名单,被排除在减肥食物之外,千万碰不得,否则会让你的努力___________!

    ②可下半场的最后5分钟内,我们差点将全场的努力_____________,所以说我们要拿下一场比赛还是要在5分钟之后才能确保,在最后5分钟内,对手有3次很好的机会,如果我们想要成为“英东杯”冠军,就要避免这些状况。

    ③这90户业主不肯退铺,让大华公司以回购商铺的方式解决大润发购物中心困境的努力

    ____________。

    A. 毁于一旦  功亏一篑  前功尽弃   B. 前功尽弃  功亏一篑  毁于一旦

    C. 功亏一篑  前功尽弃  毁于一旦   D. 前功尽弃  毁于一旦  功亏一篑

  •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古代男子15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带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古代女子成年称为“豆蔻”。

    B.古代的兄弟排行顺序是:伯、仲、叔、季。其中“季”就是指排行第四的人。

    C.“趋”指礼貌性小步快走,表示尊敬。《论语》中有孔子之子伯鱼“趋而过庭”受到孔子诗、礼教诲之事的记载。

    D.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举行一次。因为在秋天举行,又叫“秋闱”。考后被录取的人称为“进士”,第一名叫“会元”。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白水渔翁

    陈启文

      (1)在白水,我被一个扳鱼的老汉吸引住了。一棵树,一片树影,一把古老的扳罾,一个渔翁,一种与世无争的安适而久远的意象……

      (2)这不是一个童话。

      (3)白水是一个小渔村,也是湘江的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支流。河水,河滩,河谷,无边无际的广大。一条河流到这里已然进入了某种大境界,一个人走到此处,心情立刻就会变得坦率而洒脱。河床上,长满了水杨树。树干上,或系着几头牛,或牵着几条闲船。树叶被河里溅出来的水浇得新鲜碧绿,浪花又被这青碧的叶子衬得雪白。白水,像白云一样的水,漂满白云的水。看天空,明明亮亮的晃眼,看河流,明明亮亮的晃眼,水天一色,全是云,白的云……还有那位渔翁,他的胡须像白云一样。

      (4)几乎是下意识地,就向那位老者走过去。感觉他,有着超然于现实的某种神态。但走近了,你会觉得他就是你的祖父或老外公。那极黑的一张脸,脸上有些真实的窟窿眼儿,但并不让人感到凶恶。看见我走过来了,皱纹都绽开了,憨憨地一笑,然后又低下头,继续憨憨实实地,瞅着他的罾。

      (5)这罾也和我们家乡的一模一样。我被他吸引过来,不是因为好奇,而是和某种熟悉的东西相遇了。我挨着他坐下,就像挨着我那死去多年的外公。一种早已忘怀的感觉,说来就来了。整个童年时代,我就是这样挨着我外公坐过来的。我们都在缓.慢.地等待。外公等着他的鱼。我等着自己慢慢长大。

      (6)河边上的人很容易老,但老到一定的程度就特别难老了,像一块顽石,抗磨。我外公差不多活了九十多,牙掉光了又长出了新牙,人也变得像小孩子样了,常和三五岁的小孩捉迷藏,一藏还藏得特别深,家里人都找不到他。找到他时,看见他那么天真可爱,几乎就是一个刚出娘胎的婴儿了。一个人活到老年,又能活转来,又能像一个孩子那样天真浪漫地捉迷藏,那该多幸福啊。

      (7)不知道身边的这个老人多大了,老是极老的,但还没老出孩子摸样。他看着这条河,雪白的寿眉纹丝不动,像是把身后的一切忘记了,像个神仙。倒是我沉不住气了,老不见鱼进罾,罾里的那一片白水连个水花也没有,我的呼吸就越来越急了。日影在我们头上慢慢移动,头上那片树影也不知不觉移走了,老汉依然如老僧入定般盘腿打坐,我被烈日烤着,就像坐在火中,身上的T恤衫早已被汗水湿透。

      (8)老者枯坐半日,竟连手指头的一条小刁子都没有扳上来。老汉说,早先,这里的水用手捧了,直接就可以喝;早先,这河流到处都是鱼;早先……早先……我知道白水早先的样子一点也没有了,只剩下名字还叫白水,只剩下这个老汉和这把罾。这可能已是白水的最后一个渔翁和最后的一把罾,正耐心地等待着最后剩下的一条梦游过来的鱼。像老人这样扳鱼,也实在太古老了,需要有十分的耐心,甚至需要完全沉浸、完全陶醉在这样的缓.慢.中。

      (9)远处传来低低的蛙鸣,空寂,单调,听久了,有一种地老天荒的感觉。还有,一些河蚌,它们好像憋了很久了,竟然要爬到这河滩上来,一张一合地喘着气……

      (10)老汉还死死地盯着那条河。太阳偏西时,老汉忽然把腮帮子一咬,捉住缆绳,他的动作缓.慢.但坚决。他不但捉住了缆绳,还有力地捉住了我的眼神,让我的眼珠子动弹不得。

    那被猪血浸染过的大罾慢慢浮出水面,罾里的水哗哗地从网眼里往下漏,漏得只有一小汪水了,出现一个惨白的东西,僵卧在罾中动也不动。

      (11)老天,好大一条鱼。一条死鱼。老汉在河滩上掏出个土洞,把那条死鱼埋了。他那表情,就像刚安葬自己的一个亲人。

      (12)老汉说这条鱼是电打死的。现在没人像他这样用罾扳鱼了,他们用雷管,毒药,迷魂阵……啊!现在用电了。这个世界上最快的就是电,开始河里的那个鱼多得啊,让打鱼的人打得手抽筋,一打一大片,想停都停不下来啊。浮起来的就捞起来,没浮起来的,像这条大鱼,就死在水里了。那些被电打过的鱼就是不死,也都变成了傻子,傻得都不会交配了,快要断子绝孙了。

      (13)很长时间,老汉有些不敢再看那条河。大概看见河他就想起现在的人心,越来越黑了啊。他已经恨恨地攥紧了缆绳,缓.慢.地把罾又降在水里。

      (14)水在网眼中缓慢流淌,仿佛泪水涌出。

    (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我”看见渔翁想起了死去的外公,接着描写“老出孩子模样”的外公与孩子捉迷藏的事情,意在用外公的形象反衬眼前的白水渔翁。

    B. 从第(7)段开始,无论是写老汉的耐心、我的焦急,还是鸟鸣、河蚌,都是在为最后蓄势:半日等待的结果竟然是一条被电死的鱼!

    C. 文中画线句把适用于“缆绳”的“捉”巧妙地与“眼神”搭配,新颖别致,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当时的诧异、激动和期盼。

    D. 白水渔翁虽然有点丑,但很和蔼,并保持了质朴的生活方式;“葬鱼”的细节非常典型地表现出他对白水生态日趋恶化的沉重忧虑。

    E. 文章塑造了两个反差巨大的世界,由外公和早先的白水构成的“童话”世界以及由白水渔翁和现在的白水构成的“功利”世界。

    2第(5)段所提到的“某种熟悉的东西”指什么?请简要概括。

    3作者写白水渔翁扳鱼为什么频频使用“缓慢”这个词?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与成语“方枘圆凿”意思相似,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3)《诗经.氓》中女主人公与男子在结婚问题上产生分歧后,她先以“_________”两句解释原因,再将婚期定在秋天以平息男子的愤怒。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讲话指出我们许多院士都具有“______________”的深厚情怀。习总书记将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这句名言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即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紧紧连结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千里之行”,要“始于足下”;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以“千里”为目标,从反面强调“积累”重要性的名言:“_______________。”

    (3)愁,是人类一种特定的情绪,但在古代诗人的笔下,这种愁情愁绪却异彩纷呈。如李煜《虞美人》“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柳宗元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溪的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认为圣人的道德境界也不是天生的,在《劝学》中他指出,普通人只要“___________”,自然就会“___________”,最终具有圣人的精神境界。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通过刻画英雄的年轻有为、器宇轩昂来感慨自己白发早生、壮怀难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刑罚不中,_____________。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_____________。(《论语》)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5)缺月挂疏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绘潭边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情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表现了剑阁的易守难攻。

  • 12、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龙吟了·登建康赏心亭》中“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运用典故抒发了内心的情感。杜甫《登楼》中也适用这种手法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沈下贤谪尉南康

    张 祜

    秋风江上草,先是客心摧。

    万里故人去,一行新雁来。

    山高云绪断,浦迥日波颓。

    莫怪南康远,相思不可裁。

    【注】 ①沈下贤:吴兴人,张祜好友。②南康:今属江西赣州市。

    1白居易诗云“从头便是断肠声”,请分析张诗首联的这一特色。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戴士衡,字章尹,莆田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擢吏科给事中。蓟州总兵官王保滥杀南兵,士衡极论其罪。已,请亟补言官,劾石星误国大罪五。山东税使陈增请假便宜得举刺将吏,淮、扬鲁保亦请节制有司,士衡力争。仁圣太后梓宫发引,帝不亲送,士衡言:“母子至情,送死大事,奈何于内庭数武地,靳一举足劳。今山陵竣事,愿陛下扶杖出迎神主,庶少慰圣母之灵,答臣民之望。”锦衣千户郑一麟奏开昌平银矿,士衡以地逼天寿山,抗疏争。

    二十五年正月,极陈天下大计,言:“方今事势不可知者三:天意也,人心也,气运也。大可虑者五:纪纲废弛也,戎狄侵陵也,根本动摇也,武备疏略也,府藏殚竭也。其切要而当亟正者一,则君心也。陛下高拱九重,目不睹师保之容,耳不闻丞弼之议,美丽当前燕惰自佚即欲殚聪明以计安社稷其道无由诚宜时御便殿召执政大臣讲求化理则心清欲寡政事自修”亦不报。

    日本封事败,再劾星及沈惟敬、杨方亨,列上防倭八事,多议行。俄劾南京工部尚书叶梦熊、刑部侍郎吕坤、蓟辽总督孙幰及通政参议李春。时幰已罢,宜春自引归,坤亦以直谏去。给事中刘道亨右坤,力诋士衡,谓其受大学士张位指。士衡亦劾道亨与星同乡,为星报复。帝以言官互争,皆报寝。寻劾罢文选郎中白所知。

    先是,士衡再劾坤,谓潜进《闺范图说》,结纳宫闱,因请举册立、冠婚诸礼。帝不悦。至是有跋《闺范》后者,名曰《忧危竑议》,诬坤与贵妃从父郑承恩同盟结纳,羽翼贵妃子。承恩大惧。而全椒知县樊玉衡方上疏言国本,指斥贵妃,遂妄指士衡实为之,玉衡与其谋。 帝震怒,夜半传旨逮下诏狱拷讯。 比明,命永戍士衡廉州。御史赵之翰复言:“是书非出 一人,主谋者张位,奉行者士衡。诸臣皆位心腹爪牙,宜并斥。”士衡再更赦,皆不原。四十五年,士衡卒于戍所。巡按御史田生金请脱其戍籍,帝不许。

    (节选自《明史•戴士衡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美丽当前/燕惰自佚/即欲殚聪明以计安社稷/其道无由/诚宜时御便殿召执政大臣/讲求化理/则心清欲寡/政事自修/

    B. 美丽当前/燕惰自佚/即欲殚聪明以计/安社稷其道无由/诚宜时御便殿/召执政大臣讲求化理/则心清欲寡/政事自修/

    C. 美丽当前/燕惰自佚/即欲殚聪明以计安社稷/其道无由/诚宜时御便殿/召执政大臣讲求化理/则心清欲寡/政事自修/

    D. 美丽当前/燕惰自佚/即欲殚聪明以计/安社稷其道无由/诚宜时御便殿召执政大臣/讲求化理/则心清欲寡/政事自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言官是古代官僚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台谏,主要负责监督与上谏。

    B. 武是量词,古代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武泛指脚步。数武,是“不远处,没有多远" 的意思。

    C. 师保,担任辅弼帝王和教导王室子弟的一种官职,有师和保之分,统称“师保”,也可泛指老师。

    D. 国本,立国的基础,特指确定皇位继承人,建立太子为“国本”。古代常以此来代称太子或君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戴士衡恪尽职守,多有谏议。担任给事中时,他对滥杀南兵、补任言官、举刺将吏和节制官员等事表明立场,还就皇家出殡一事着所启奏。

    B. 戴士衡富有见地,直言不讳。他对国家忧患作出了中肯、详细的分析,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务之急是要匡正君心,并提出了修明政治的建议。

    C. 戴士衡屡次弹劾,时有奏免。封贡日本一事,他弹劾了三个官员;不久他又弹劾叶梦熊等四人;文选郎中白所知,也因为他的弹劾被免职。

    D. 戴士衡惹怒皇帝,死于戍所。因为受到樊玉衡的陷害,他被逮入诏狱受审,后被遣戍边,遇两次大赦都没得到宽恕,死后戍籍也未被解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陛下扶杖出迎神主,庶少慰圣母之灵,答臣民之望。

    (2)至是有跋《闺范》后者,名曰《忧危竑议》,诬坤与贵妃从父郑承恩同盟结纳,羽翼贵妃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航天飞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12年,中国“蛟龙”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8年,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竣工投入使用,开始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获取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

    阅读上述材料,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你有哪些思考和感想?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参加学校“科技文化节”,写一篇演讲稿。

    ②给某位“当代科技功勋人物”写一封慰问信。

    ③收看某次航空探测器升空的视频直播,写一篇观后感。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