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学校组织开展“五四研学旅”青年节活动,政教处要求1000多名师生轻车简从,文明有序地踏上研学旅行的征程。
②外国媒体臆测中国在亚太地区不停扩大军事部署,修建秘密军事基地,其实这些不经之谈是为了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
③五一假期,小李和同学来到浪漫休闲小镇桐庐度假,他俩聊得海阔天空,感受着这里慢节奏生活的轻松、休闲与惬意。
④雷沃M1104-XP动力换向拖拉机,离地间隙高,田间通过性好,带三铧犁在半山坡耕地,进退维谷,堪比山地车。
⑤就在美国几周前对华为和中兴说“不”之后,澳大利亚唯美国马首是瞻,也宣布不再使用中兴和华为的产品。
⑥童年时代,四五月里青黄不接,家里吃的最多的就是槐花饼子和槐花菜,至今槐花浓郁的香气仍让我难以释怀。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是我仅有的一天,是现实的永恒。我像被________死刑的囚犯,用喜悦的泪水拥抱新生的太阳。我举起双手,感谢这________的一天。我是个幸运的人,许多强者都先我而去,为什么我能得到这额外的一天?是不是他们已大功告成,而我尚在旅途跋涉?如果是这样,这是不是成就我的一次机会,让我功德圆满?造物主的安排是否________?
A. 赦免 无与伦比 别具匠心
B. 饶恕 无与伦比 别有用心
C. 赦免 无可厚非 别具匠心
D. 饶恕 无可厚非 别有用心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作为一项迟早要推出的公共政策,理性平和的评估与预测,可能比天花乱坠的想象更务实,也更紧迫。
②本书作者采用幽默却又不失严谨的笔调,将伶人瑰丽而又哀婉的人生轨迹勾勒出来,尤其是行文皮里阳秋,含蕴丰富,使这部作品留给读者更具别样精彩的阅读感受。
③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彼此疏离、产生隔阂。
④一些音乐类选秀节目的评委水平委实有限,不能从专业角度点评选手的优缺点,话语虽多却云山雾罩,不知所云。
⑤生活实践既是大学生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发现新知、运用真知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和最终归宿。
⑥在国产手机努力强调手机拍照如何强大、芯片如何多核的时候,那些高端手机却殊途同归地玩起了“多彩时尚”,苹果、三星的一款手机都提供了多种颜色选择。
A. ②③④ B. ①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国家正在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中西部的交通基础设施,用多种方式解决当前出行拥堵,更好地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B.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得冠军,这是女排再夺时隔12年后的奥运冠军。
C. 人们重提“不忘初心”,在某种意义上是人们对自己曾经追求的一份提醒,不要迷茫,要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理想。
D. 关于将取消“211”“985”院校工程建设这一话题,社会传言很多,现在大家一般认可的是以由教育部官方文件的这一说法为准。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从高铁、核电到“一带一路”,中国的国家战略已从韬光养晦转变为“走出去”的负责任大国战略,中国正在为疲弱的世界经济贡献力量。
②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之称的楼市,不瘟不火,价格继续僵持。
③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徐志摩的诗可谓独树一帜,他的诗富于想象,意境清新,风格柔美飘逸。
④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⑤我们是几十年患难与共的朋友,他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不管什么事我都要鼎力相助,绝不会袖手旁观。
⑥为了推销产品,商家打起了“绿色生活”“环保电视”的主意。专家提醒,环保电视市场存在鱼目混珠的现象,消费者购买时须认清“中国环境标志”。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②⑤⑥ D. ①③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建筑艺术与绘画艺术,一个是静止的“凝固的音乐”,一个是跳动的视觉艺术,这一武一文,似乎是格格不入。然而,当它们作为审美对象时,二者又有一些共同的美学特征,具有风格美、结构美、色彩美等多重艺术形式美。
从客家民居建筑与山水、花木等周围环境组成的一幅幅颇具诗情画意的画面中,可以看出,客家民居建筑的总体规划与绘画艺术中的构图具有一定相似性。客家人兴土动木之时先要相宅,择吉地,十分讲究风水,认为:“山厚人肥,山清人秀,山驻人宁”。所以,选择在青山绿水中建楼,有随坡就势的特点;同时,又有对水的需求及对水的防范,连天上的雨水也被看做是生活的一部分,引导它流入自家庭院,将自身与大自然相互映衬,使其不孤立。客家民居与山与水关系密切,高大的身躯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十几米高的建筑墙身没有任何装饰的“空白”,正像山水画中的留白,自然也就具有了与绘画艺术中构图讲究主与次、高与低、疏与密等方面的相似性。
客家民居建筑的内部结构不仅注重传统的中轴对称,还特别突出以家族为中心的“祖堂”。大多客家民居把祖堂安放在内院的中心,使人一进入其境内就看到它显突的位置,成为视觉的焦点。人们可以在此举行庆典、祭祀活动或在院子里散步、玩耍;同时这里又是交往和团聚的空间,供家人亲朋好友围坐谈心、咏诗作画;还是联系四面房屋的交通空间,满足家族公共活动的需要。围绕厅堂,一个又一个大小均一的房间简单地重复着;卧房、楼梯、窗门和公共空间如内院、天井等也都是沿着中轴分布的,且排列规整。这样的排列组合不仅可以满足日照、采光、通风的需要,也可以补充室内空间的不足,相当于拥有了中央露天大厅功能。就连明确而有节奏重复的柱廊、门窗,设计者也十分注重它的实用性,使空间的统一性得到平衡,完整性也得到充分的表现。这种把祖堂处在核心位置,主次分明的空间布局,一方面是客家人崇敬祖宗的突出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客家民系想象力丰富、思维概括力极强的体现。它注重主题与整体的谐调,其艺术形式符合人们最广泛、最基本的美感,与绘画艺术中通过主题照亮艺术构思,从而使作品获得内在的完整性是一致的。
客家民居外观上的色彩给人的感觉较为单一,如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多是黑瓦、黄土身,广东的梅州围龙屋色彩效果多是以黑、白、灰的层次呈现。因为,客家民居建筑的取材单纯为砖、木、石,不论普通人家或是官府门第,都一律使用黑瓦和务实的泥土,都保持土、石等纯质材的质地感,而不施丹青,门楼、门罩的砖雕也不以多色勾画,隔扇、梁架的木雕也保留木质纹理的天然色泽,处处显现出质朴的自然美。它没有藏北建筑那绚丽多姿的色彩,没有南国建筑金色琉璃瓦那耀眼的光泽,但简练的设色,明亮的对比,使其单调中蕴涵着丰富,厚重中透着轻盈,体现出单体建筑本身色彩的简洁、朴实无华的美。它利用了色彩冷暖对比,让整个环境亲近自然、师法自然、得之自然而又超乎自然,这一点,与绘画艺术的色调有异曲同工之妙。
绘画艺术与客家民居建筑艺术外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们追求高质量的空间环境,精美的结构及素雅的色彩效果,这是深藏于二者的共同价值取向。可见,在共同的艺术审美中可以建立相互沟通的“桥梁”,认识其审美相似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筑艺术与绘画艺术似乎有天壤之别,但从审美角度看二者又有共同的特征。
B.客家民居注重与周围环境协调,以山之厚、清、驻作为民居选址的重要标准。
C.客家民居以祖堂为核心并沿中轴安排内部结构,与绘画艺术主题表现法相通。
D.客家民居外观上给人以单调的感觉,跟它取材单纯、不重视多色勾画有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论证了绘画艺术与客家民居建筑艺术的美学相似性。
B.文章采用了引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来阐释自己的观点。
C.文章第三段由浅入深分析客家民居空间布局特点及其蕴含的客家人的秉性。
D.文章论证既有对绘画和建筑艺术共性的阐述,也有对两者不同个性的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家民居建筑总体规划与绘画艺术一样讲究主与次、高与低、疏与密等方面要求。
B.如果建筑物要变得空间宽敞、通风明亮,可以借鉴客家民居建筑内部结构的设计。
C.客家民居朴实无华,亲近自然,师法自然,超乎自然,优于藏北建筑和南国建筑。
D.尽管事物外在形式多样,但通过共同价值取向的挖掘仍可认识彼此审美的相似性。
7、按要求填空。
⑴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⑵小楫轻舟,_____。(周邦彦《_______》)
⑶士“任重道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七则》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认为探求学问或了解事物,应采取极其诚实的态度。他教诲子路说,“______,______”是智慧。
(2)庄周的《逍遥游》中,作者引《齐谐》的说法,说鹏鸟飞到南海去,“水击三千里,______”,而它离开北海是乘着六月的风。
(3)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两句描写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9、背诵默写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3) ,潦倒新停浊酒杯。
(4)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5)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10、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杜甫在《春望》中触景生情,移情于物,借春花鸟鸣抒发国破家亡之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酒祭江,表达人生无常、自然永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荀子的散文善用比喻将抽象的道理讲得形象生动,如《劝学》以生活中的“雕刻打磨”为喻来谈坚持的重要性: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指出长久思考不如片刻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只用十个字“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就写出洞庭湖水势浩瀚。
(3)“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给人类对山川的开发披上了神秘的色彩。
(4)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将秋日特有的清寒景色描绘出来。
(5)《琵琶行》中,琵琶女的身世,激发了白居易自我悲伤的情怀,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的感慨。
12、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词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在面对违背准绳、竞相苟合逢迎的世俗时,发出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景物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秋夜作
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
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
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螨蛸①。
不须更作悲秋赋②,王粲③辞家鬓已凋。
(注)①螨蛸:蜘蛛的一种,脚很长,俗称蟢子。②悲秋赋:宋玉所作,开篇以万物逢秋而衰败,寄寓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之情。后用为咏伤别离或咏伤秋寄悲怀之典。③王粲:建安七子之一,依附曹操,一生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翠簟初清,暑气半消,松风送爽,诗人感受着早秋的清凉,内心愉悦。
B.莎草满庭,露水侵庭,琴书湿润,这些景象营造了冷清、安静的意境。
C.明月在天,山村里月色清明,远处传来阵阵捣衣声,秋月秋声秋意浓。
D.宋玉悲秋,王粲辞家,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和思乡之情。
【2】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效果?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居之不疑。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翩翩然南。 迨至楚境上,关吏絷之。尊卢沙曰:“慎毋絷我,我来为楚王师。”关吏送诸朝。大夫置之馆,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承颜色日浅,未敢敷布腹心;他不敢有请,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尊卢沙怒曰:“是非子所知!”大夫不得其情,进于上卿瑕。瑕客之,问之如大夫。尊卢沙愈怒,欲辞去。瑕恐获罪于王,亟言之。 王趣见,未至,使者三四往。及见,长揖不拜,呼楚王谓曰:“楚国东有吴越,西有秦,北有齐与晋,皆虎视不瞑。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列珠盘玉敦歃血以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且投璧祭河,欲渡。王尚得奠枕而寝耶?”楚王起问计。尊卢沙指天曰:“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王曰:“然敢问何先?”尊卢沙曰:“是不可以空言白也。”王曰:“然。”即命为卿。 居三月,无异者。已而晋侯帅诸侯之师至。王恐甚,召尊卢沙却之。尊卢沙瞠目视,不对。迫之言,乃曰:“晋师锐甚,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王怒,囚之三年,劓而纵之。尊卢沙谓人曰:“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终身不言;欲言,扪鼻即止。 君子曰①:战国之时,士多大言无当,盖往往藉是以媒利禄。尊卢沙,亦其一人也。使晋兵不即至,或可少售其妄;未久辄败,亦不幸矣哉!历考往事,矫虚以诳人,未有令后者也。然则尊卢沙之劓,非不幸也,宜也。
(取材于宋濂《宋文宪公全集》)【注】①君子:指作者宋濂自己。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姑闻师楚之意何如 师:以……为师。
B. 王趣见,未至 趣:催促。
C. 闻晋约诸侯图楚 图:谋取。
D. 或可少售其妄 售:实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是不可以空言白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B. 尚得奠枕而寝耶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C. 盖往往藉是以媒利禄 斧斤以时入山林
D. 然则尊卢沙之劓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列珠盘/玉敦歃血以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
B. 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列珠盘玉敦歃血/以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
C. 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列珠盘玉敦/歃血以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
D. 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列珠盘玉敦/歃血以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
【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尊卢沙“大言无当”的一项是 ( )
①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
②不祸楚国,无相见也
③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
④是不可以空言白也⑤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
⑥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⑤⑥
【5】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尊卢沙大言不惭,声称自己能游说楚王,因此一到楚国就受到楚国官吏的礼遇。
B. 尊卢沙的大张声势和故作高深的表现,帮他先后几次过关,终获机会进见楚王。
C. 尊卢沙以对晋等诸侯图楚形势的分析打动了楚王,并且很快就被楚王任命为卿。
D. 尊卢沙大言无当以致于最后被劓鼻,作者认为他的引祸上身实际上是自作自受。
1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走进东华大学校园,提到邱夷平的名字,很多学生总是心生敬意。因为这位亲切和蔼、满肚子学问的教授,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毅然投身祖国纺织教育事业。从早年的人人网、QQ,到如今的B站,学生在哪里,他就在哪里,这位年逾花甲的“大龄网民”总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他还是万里援疆倾心育人的实践者,他带领东华大学师生利用学科专业优势开展纺织技术革新,先后培训新疆纺织产业员工逾两万人,为新疆纺织产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选取好参照物,对物体运动的研究才会有意义。同样,在别人的故事里,我们也会照见自己的人生。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阅读材料后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