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福建宁德高三(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悄悄地从大人身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像一只载着梦的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长着两粒美丽的梧桐子。每起一阵风我就在落叶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

    ①我忽然迷乱起来,

    ②把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

    ③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

    ④小小的心灵简直不能承受这种兴奋。

    ⑤叶子是黄褐色的,弯曲的,

    ⑥我就那样迷乱地捡起一片落叶。

    A.①④⑥③②⑤ B.③②①④⑥⑤

    C.③②⑥①④⑤ D.①⑥③②④⑤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朱婷又一次踏上前往土耳其的征途,开启自已在国外联赛第2个赛季的征程,球迷们到机场欢送她,为她感到踌躇满志

    ②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然而却得到了各方面的一致称赞,这超出了我的预料,这些不虞之誉更让我诚惶诚恐。

    ③尽管多位业内专家都没有确认暂停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的消息,但从其审慎的态度来看,专家们恐非空穴来风

    ④丽江没有淡季旺季,春季鲜花怒放,酷夏凉快怡人,秋季天高气爽,冬季阳光充沛,每个人都会在这儿与秀色可餐的风景邂逅。

    ⑤为了营造一个具体而微、触手可及的自然之境,主人调遣能工巧匠于园林中叠石造山、植木为林、凿地成池,追求师法自然之妙趣。

    ⑥过往的经历告诉我们,一帆风顺时不必得意忘言,遭遇挫折时也不必灰心丧气,一切都会过去,我们还是珍惜当下吧。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红月亮”是发生月全食时产生的一种特定的天文现象。当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进入地球的影子里,而产生月全食。 ,因此月全食期间的月亮就变成了红铜色,即所谓的“红月亮”。

    ①当太阳光经过大气层,受到大气分子的散射和吸收。

    ②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颜色的光线混合而成。

    ③这时如果没有地球大气层,我们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亮的。

    ④因红色的光线波长最长,受到影响不大,可以通过大气层穿透出去,折射到地球影子后面的月亮上。

    ⑤当地球的大气层成为一个折射体,它让太阳光方向发生了偏折,投向月亮,才能被我们的眼睛所看到。

    A.②④③⑤① B.③⑤②①④

    C.③②①⑤④ D.②①④③⑤

  • 4、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学生的考场作文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读来酣畅淋漓、满口余香;有的却不忍卒读,难以入目。

    ②我们的时代不乏热门作品,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好作品、精品力作是微不足道的,是少得可怜的。

    ③陈邦彦书法洒落劲健,如兔起鹘落,气贯长虹,字里行间奔突着一股清刚俊逸又不失法度的气息。

    ④近段时间来有关李嘉诚旗下产业撤资、罢工等诸多话题甚嚣尘上,但大多数人都持观望态度,静待新的确切消息。

    ⑤郑渊洁说:我不知道国外的军人爱不爱唱歌,反正我服兵役的年代,中国军人特爱唱歌,唱的当然都是趾高气扬、荡气回肠的歌曲。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⑤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教育可以为个体提供出彩的机会和不断上升的通道,而教育恰恰是贫困地区的短板,导致其陷入越穷越不要教育,越不要教育越穷。

    B. 你一定认识这样一些人,他们明明和陌生人刚认识,却能给对方一种相识多年的感觉,相处起来非常自然,能迅速与他人打成一片,我们称之为“自来熟”。

    C. 重庆两江新区综合治理完成之后,将为新区周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将成为重庆市境内的又一个重要旅游景点。

    D. 21名来自重庆市合川区的留守儿童近日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踏上列车,前往广东深圳探亲,与期盼已久的家人团圆。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2013年5月13日,韩国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宣布,已成功开发第5代移动通信(5G)的核心技术,这一技术预计将于2020年开始推向商业化。华为在2013年11月6日宣布将在2018年前投资6亿美元对5G的技术进行研发与创新,并预言在2020年用户会享受到20Gbps的商用5G移动网络。2016年3月,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未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4G相比,不仅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网络体验,同时还将满足未来万物互联的应用需求。中国三大运营商均已制定了2020年启动5G网络商用的计划,于2017年展开试验网络的建设和相关测试。如果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三大运营商在2018年开始投入5G网络建设,到2020年正式启动商用。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5G端到端商用系统、5G远程驾驶、5G无人机、5G载人驾驶、5G切片视频、5G未来课堂……在26日北京召开的2018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来自国内外的约400家企业纷纷“盛装亮相”,集中展示信息通信业的前沿技术及其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

    5G时代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制定、预商用测试等方面实现了领跑。华为在今年年初就推出了基于3GPP 5G标准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包括无线基站、传输网、核心网和全球首款5G商用终端。更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华为面向全球推出了手机芯片——麒麟980,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采用7nm制程工艺的麒麟980,搭配巴龙5000基带调制解调器,正式成为首个提供5G功能的移动平台。

    作为大宽带、低时延、大连接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将把人们的移动宽带体验推向新高度,极大地丰富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体验。业内人士指出,增强移动宽带、关键业务型服务以及海量物联网,这是5G商用的三大类业务。实际上,在一个工厂里,这些业务都会同时存在。

    (摘编自《在关键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实现领跑5G商用在路上》,《人民日报》2018年9月28日)

    材料三:

    “在5G信号覆盖范围内,只要戴上这个手套,你就能操控远处的机器人,让它跟你做出相同的动作。”大唐电信技术经理王竟辉告诉记者,5G具有低时延等特点,能够实现对机器人的远程操控,未来可代替人类完成一些危险或特殊作业。在5G信号的支持下,远程签名机械臂基本实现了即时响应、同写同传。每秒10G,这是实时监测到的5G速率,是4G速率的100倍。5G具有超高可靠性、超低时延、超大容量等,能够促进经济社会智能化转型,2020年实现5G商用。

    网络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席卷而来,这是历史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应坚持研发与应用并重,继续推进5G技术的研发试验,按时完成第三阶段的组网测试等工作,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大力培育5G与工业、交通、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的融合应用,不断探索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同时,加快5G网络规划,坚持创新与合作并重,保障5G按期实现商用。

    “5G引领网络技术的创新,但目前5G还有很多挑战尚未解决,5G的创新永远在路上。”

    (摘编自《正被揭开“面纱”面对挑战5G的创新永远在路上》光明日报2018年8月25日)

    材料四:

    据报告预计,到2025年,全球的5G用户数将达到13.6亿。

    同时,全球移动通信协会的移动趋势报告指出,虽然到2025年,全球范围的5G网络的人口覆盖率(5G用户数÷总人口数×100%)将高达15%,但是,5G的快速发展却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地区。

    按照2025年时的5G用户数从高到低:中国(4.54亿5G用户)、欧洲(2.03亿5G用户)、美国(1.89亿5G用户)、日本(9500万5G用户)、韩国(3700万5G用户)。

    按照2025年时的5G用户数在移动通信用户总数占比从高到低:韩国(60%)、日本(49%)、美国(48%)、欧洲(28%)、中国(27%)。

    (摘编自《各国5G最新排名!》搜狐网2018年9月2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未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B. 5G时代,在一个工厂里,增强移动宽带、关键业务型服务以及海量物联网这些商用业务会同时存在。

    C. 实时监测到的5G速率,是4G速率的100倍,5G将把人们的移动宽带体验推向新高度。

    D. 5G时代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制定、打造完整的产业链等方面实现了领跑。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5G具有超高可靠性、超低时延、超大容量等特点,能够促进经济社会智能化转型,2020年可实现商用。

    B. 华为面向全球推出的采用7nm制程工艺的手机芯片——麒麟980,正式成为首个提供5G功能的移动平台。

    C. 作为大宽带、低时延、大连接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体验。

    D. 在未来的2025年,全球的5G用户数将达到13.6亿,我国5G用户全球最多。

    3结合以上四则材料,概括并说明我国发展5G的优势。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到,宋荣子面对世人的称赞和诋毁,处之泰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2)在《诗经·氓》中,“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男女主人公童年时两小无猜、欢乐嬉戏的情景。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写山西村中古老风俗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即使被肢解也不改变追求真理的态度,自己的志向不可能因受挫而动摇。

    (2)庄子《逍遥游》的叙述风格往往给人扑朔迷离捉摸不定的印象,但其实细读也能看出其严谨的逻辑,比如在论说“小大之辩”时,就以“____________”总结上文,以“____________”开启下文。

    (3)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和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都有在天气寒冷时,被子难以取暖的体会。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着力描绘寒潭之水和傍晚山峦的色彩变幻,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苏轼《赤壁赋》中用比喻的手法,感叹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绝不后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1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花草树木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菊花象征隐士的高洁:“___,松菊犹存”;《蜀相》中,杜甫借“___,隔叶黄鹂空好音”,描写武侯祠春意正浓;《琵琶行》开篇,白居易借“浔阳江头夜送客,___”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声声慢》中,李清照借“____,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出了花儿凋零满地的景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写杨花给人以飘零之感:“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兰亭集序》中,王羲之通过“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等富有诗情画意的描写,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醉翁亭所在的琅琊山,在欧阳修的笔下,春来“____”,入夏“____”,秋来“风霜高洁”,季节不同,景致各异,令人流连忘返。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大鹏南徙时的壮观场面,认为大鹏虽能飞上万里高空,仍然有所依托。

    2)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春天山中百花芬芳的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夏天山中树木繁茂的景色。

    3)清代学者方玉润评价《诗经·氓》中的语句说:不见则忧,既见则喜,夫情之所不容己者,女殆痴于情者耳。其中表现为____________,而表现为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灭亡之因时说,若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那么“__________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那么“___________”,又怎么会灭亡呢?

    (3)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客 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宾 至

    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客至》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从时间上看,则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

    B. 《客至》颔联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

    C. 《宾至》“幽栖地僻经过少”一句写自己住所偏僻,少人来访,表达诗人受到冷落的孤独与凄凉之感。

    D. 《宾至》“老病人扶再拜难”写自己老病,需人搀扶,不能尽礼,在致歉中隐含着诗人有客而来的喜悦。

    E. 《宾至》一写客,一写己,在表现客人身份尊贵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清高。

    2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试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成淹,字季文,上谷居庸人也。好文学,有气尚。任宋以为员外郎。皇兴中,降北魏。太和中立明大后崩,齐遣其散骑常侍裴昭明等采市,欲以期服行事,主客不许,昭明执志不移 高祖敕尚书李冲选一学识者更与论执,冲奏道淹。淹言:“吉凶不同,礼有成数,玄冠不吊,童孺共闻。昔季孙将行,请遭丧之礼,千载之下,犹共称之。卿不能式遵成事,方谓议出何典,行人何其异哉!”既而敕送衣给昭明等,明旦引昭明等入,皆令文武尽哀。高祖以淹清贫,赐绢百匹。

    十六年,齐遣主书邢宗庆等来朝聘问,高祖敕淹引宗庆。宗庆语淹言:“南北连和既久,而比弃信绝好,为利而动,岂是大国善邻之义?”淹言:“夫为王者不拘小节中原有菽工采者获多岂眷眷守尾生之信且齐先主历事宋朝荷恩积世当应便尔欺夺”宗庆及从者皆相顾失色。銮舆行幸,王肃多为扈从,敕淹将引,有古迹,皆知之。肃言:“淹才词便为难有,圣朝宜应叙进。”高祖言:“若因此进淹,恐辱卿转甚。”肃言:“臣屈己达人,正可显臣之美。”

    时迁都,高祖以淹家无行资,敕给事力,并赐假,日与家累相随。行次灵丘,属齐萧鸾遣使,敕驿马征淹。车驾济淮,淹于路左请见,高祖伫驾而进之。淹曰:“萧鸾悖虐,幽明同弃,陛下俯应人神,按剑江淡,然敌不可小,蜂虿有毒,而况国乎?深愿圣明保万全之策。”诏曰:“此前车之辙,得不慎乎!”淹曰:“伏闻发洛已来,诸有谏者,解官夺职,恐非圣明纳下之义,惟宽宥之。”

    高祖幸徐州,敕淹主舟楫,将泛泗入河,溯流还洛。军次碥破,淹以黄河峻急,虑有倾危,乃上疏陈谏。高祖敕淹曰:“朕以恒代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今移都伊洛,欲通运四方,而黄河急峻,人皆难涉。我因此行乘流,所以开百姓之心。知卿至诚,而今者不得相纳。”敕赐骅骝马一匹、衣冠一袭。除羽林监,领主客令,加威远将军。于时宫殿初构,经始务广,兵民运材,日有万计,伊洛流渐①, 苦于厉涉,淹遂启求,敕都水造浮航。高祖赏纳之。

    (选自《魏书·成淹传》, 有删改)

    (注)①流澌:江河解冻时流动的冰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为/王者不拘小节/中原有菽工/采者获多/岂眷眷守尾生之信/且齐先主历事宋朝/荷恩积世/当应便尔欺夺/

    B.夫为/王者不拘小节/中原有菽/工采者获多/岂眷眷守尾生之信/且齐先主历事/宋朝荷恩积世/当应便尔欺夺/

    C.夫为王者/不拘小节/中原有菽工/采者获多/岂眷眷守尾生之信/且齐先主历事/宋朝荷恩积世/当应便尔欺夺/

    D.夫为王者/不拘小节/中原有菽/工采者获多/岂眷眷守尾生之信/且齐先主历事宋朝/荷恩积世/当应便尔欺夺/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玄冠,以黑色帛为冠衣,是华夏衣冠中首服的一种,文中指大臣上朝时戴的帽子。

    B.聘问,是指古代各诸侯国之间相互聘请对方官员担任职务的一种人才交流的制度。

    C.扈从,是指古代天子巡视地方时跟从护卫的人员,后也指官员出行时跟随的人员。

    D.羽林,是中国古代侍卫皇帝的禁军,从汉代开始建立。其意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淹学识渊博,受人称赞。齐派来的使者想穿朝服吊唁文明太后,成淹用季孙的典故将其说服;王肃认为成淹有文才,应该给他升官。

    B.成淹家境贫寒,皇上顾念。迁都时,皇帝念及成淹家贫,缺少搬家的费用,赏赐他一些劳力,并给他假期陪伴家人。

    C.成淹为国分忧,敢于直谏。皇帝准备渡淮征战之时,成淹劝他不要轻视敌人,并劝皇帝不要渡过泗水,防止翻船。

    D.成淹体恤民情,为民减负。皇帝建造宫殿运送材料,伊、洛两河解冻时流动冰块,运夫十分艰难,他就上奏请建浮桥,减轻运夫负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南北连和既久,而比弃信绝好,为利而动,岂是大国善邻之义?

    (2)而黄河急峻,人皆难涉。我因此行乘流,所以开百姓之心。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封仅有10个字组成的辞职信因被认为“最具情怀”而走红。继而网友们也纷纷晒出自己的“辞职信”;大学生说解不开青春这团毛线,老会计想重新计算生命本色,吃货说公司周围的外卖吃腻了,企业老总打算回归自然与青蛙对话……也有网友评论:这是一碗有毒的心灵鸡汤,世界那么大,有多少情怀能用来辞职?还有网友认为,这是一种堆积的社会情绪,源于让人压力山大的社会环境……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社会生活,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