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欣闻拙作已获贵社审核通过,我明日于百忙之中前往贵社商讨一切出版事宜,请予安排相关工作人员接洽。
B. 鉴于贵校初建,在硬件和软件设施方面可能均存在一些问题,如若需要,我们几个兄弟学校将群策群力,鼎力相助。
C. 高中毕业是,李明把与室友一年来生活的点点滴滴,制成影集,每人赠送一册,在影集的首页,工整地写道“李明惠赠!”
D. 瑞士联邦主席在致辞中表示,他在紧张日程中拨冗会见各界人士,体现了对瑞中关系的高度重视。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切个人拥有的财产, ① 是合法取得, ② 应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被非法侵犯和剥夺。一切产权的变动、限制和剥夺, ③ 需要通过法定程序和法定方式来完成。 ④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确需征收征用公民或法人的财产, ⑤ 应严格限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和支付公平合理的补偿, ⑥ 应当赋予公民寻求司法救济的权利。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如果 | 就 | 必须 | 有时 | 除 | 也 |
B | 倘若 | 但是 | 都 | 有时 | 都 | 同时 |
C | 假设 | 那么 | / | 如果 | 虽然 | 但是 |
D | 只要 | 就 | 都 | 如果 | 除 | 还 |
A. A B. B C. C D. D
3、下列对相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父,指最小的叔叔。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
B.百贾,指各种行业的商人。在古代,“商”就是开店铺有固定地址卖东西的人,“贾”就是流动着贩卖商品的人,所以称“行贾坐商”。
C.督邮,官名,始置于西汉中期,郡守属吏,汉时拥有重权。«三国演义»中,曾经有位督邮向刘备索贿不成,想要陷害刘备,被张飞痛打。
D.论弃仲孙市,意思是将许仲孙在街市上处决。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示众,称“弃市”,后以“弃市”专指死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航空公司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后,飞机的油耗不仅减少了,而且飞行速度也有所提高。
B. 近日,工信部发出通知,移动终端经营商要本着“谁拥有谁管理”的原则,对微视频、微记录、微电影等视听节目推进先验后播的管控制度。
C. 经过高精度观测,中国科学家还发现了水合离子的“幻数效应”,即包含3个水分子的钠离子水合物在表面上具有异常高的扩散能力。
D. 腾讯无人机在研发初期,定位就与现在占市场主流的航拍无人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目标用户是大众消费群体。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对于场所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落实并制定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等,《意见》均有明确要求。
B. 近几年,村里新修了水泥路,种上了效益更好的鲜食玉米,搞起了规模化养殖,人均年收入突破万元,绝大多数贫困户成功脱贫。
C. 纪老师喜欢写作,工作之余勤于笔耕,到2018年1月底,已在《人民日报》等全国著名期刊报纸发表文学作品超过50余万字。
D. 十九大报告完善了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对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升华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虚构”一词语出东晋葛洪的《抱朴子·擢才》:“高誉美行,抑而不扬;虚构之谤,先形生影。”大意是赞誉有德行的人应该是低调而不事张扬的,而要刻意毁谤一个人才会捕风捉影夸大其词。可见,就原始含义而言,“虚构”并不是个好词。
英语中“虚构”所对应的词语“fiction”有两个词义,一个是“虚构”,一个是“小说”。这与中国人对于“小说”的理解有重合之处。汉语中“小说”一词语出《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意思是操着世俗的小道理去干大事是说不通的,不靠谱的。这里“小说”一词还不是“文学”和“文类”意义上的名称,而是辞令、说辞意义上的一个比喻。东汉史家班固在其《汉书·艺文志》中列出了“小说”一类文体,并专就“小说家”的概念作了阐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他还引用孔子的话加以补充说明:“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论语·子张》)下层官吏所记载整理的那些“闾里小知”“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与朝廷钦命的史官的著述相比,就成了“稗史”和“小说”。“小说”多陷于奇谈怪论、荒诞不经之事,所以“君子弗为”。可见“小说”作为“虚构”之物,在汉语中含有限制性的意义:是有价值但又不可信,不可信却又有“可观之处”的。在中国传统的语义中,小说作为“野史”有两面性:一是与“历史”沾边但又不可当作“信史”;二是虽为“小道”,又有不可忽视的认识价值。所以“小说家”只是一些小人物,由地位不高的“稗官”来充当。
历史上的小说家很少能够直接披露其作品的“虚构性”,更多是喜欢强调其“真实性”。所以他们在叙事中,不知不觉地都采取了“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即假定作家是无所不知的,而无所不知的结果便是作家是在讲述“事实”或“真实”,读者和批评家也就稀里糊涂或一厢情愿地强调小说的真实性。因此,“现实主义”“写实性”在作为小说的写法的同时,也几乎成为小说的标准和写作伦理。
不过也有伟大的作家,不惮于把自己作品的虚构性向读者坦白敞开。《红楼梦》开篇第一回,曹雪芹就说这是源自一个虚构的流传,言之凿凿地声明自己的小说是“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梦幻”之笔。他在交代《石头记》来历的时候,句句都贯穿了“虚构”的意图:先是“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将那块被女娲遗落的石头带入人世,化其为通灵宝玉,经过了“几世几劫”之后,这块石头又回到了“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幻化成了一块刻着文字的石头;再后来,“空空道人”发现并抄录其上文字,流传人世;而自己只是“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惟其如此,人们在读《红楼梦》时才会时时品咂回味其梦幻性质的滋味。
(摘编自张清华《小说诗学简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人对作为虚构之物的“小说”的理解与英语中对应词语的理解有重合之处。
B.中国古代的“小说”是与朝廷钦命的史官的著述相比而言的“道听途说”的“稗史”。
C.中国传统语义中的“小说”不可尽信,但因其出于历史而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
D.历史上的小说家在创作时多采取“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而忽视了作品的虚构性。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论述脉络清晰,从中西方对“虚构”理解的比较入手,层层深入地论证了虚构与小说创作的关系。
B.文章第二段通过引用文献,阐释了小说从辞令、说辞到“文学”和“文类”的演变过程及小说家的概念。
C.文章最后一段举例阐明了不回避虚构性的小说反而能够让读者时时品咂回味其中梦幻性质的滋味。
D.文章既肯定了小说创作中虚构的意义,也指出小说不可全信的一面,显示了作者论证时谨严的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小说家多由社会地位不高的“稗官”来充当,是因为小说多陷于奇谈怪论、荒诞不经之事,君子不为。
B.由古代下层官吏所创作的“闾里小知”“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的“稗史”和“小说”,明显具有文学虚构性的特点。
C.曹雪芹交代《石头记》来历时句句都贯穿了“虚构”的意图,这说明伟大的作家不怕向读者披露其作品的虚构性。
D.在阅读小说时,读者不能仅仅从作家讲述的“事实”去强调小说的真实性,还应从小说的虚幻性的角度去体味。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以螃蟹的事例告诫我们学习不可心浮气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犒赏军队、赛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表明放低姿态,希望人才屈驾来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善于用典。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使至塞上》一诗中“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勾画出了塞外雄浑的景象。
(2)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来作比,从正而论证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句,写山琵琶女梦中啼哭满脸泪痕的浓凄苦;“________”—句,写山诗人听间琵琶女的遭遇后泪洒衣襟的情景。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3)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4)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5)塞下秋来风景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6)___________________ ,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7)兴于《诗》,立于礼, 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泰伯》)
(8)_______________,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王国维先生纪念碑》)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屈原《离骚》)
(2)辘辘远听,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适莽苍者,三餐而反,______。(庄子《逍遥游》)
(4)人间如梦,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酿泉为酒,_______,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7)______,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
(8)_______,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
12、①辛弃疾借赵简子之典寄寓希望自己被重视,得以施展抱负的理想;曾借“浴乎沂,____________,咏而归”寄寓了儒家的政治理想;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借“ _________,___________”寄寓了对天伦和乐的向往。寄寓了对天伦和乐的向往。
②《千年调》词人以月起笔,开往写道“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月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它可以起到渲染气氛,触发情感的作用,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去来江口守空船,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 __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中的“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各题。
古剑歌 齐己
古人手中铸神物,百炼百淬始提出。
今人不要强硎磨,莲锷星文未曾没。
一弹一抚闻铮铮,老龙影夺秋灯明。
何时得遇英雄主,用尔平治天下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物”指古剑,“神”字体现出了古剑本领的神奇和古剑具有的灵性。
B.“百炼百淬”写古剑经历千锤百炼后而成,因来之不易,所以显得珍贵。
C.“不要强硎磨”指不要用磨刀石来强行磨古剑,意即不能随便使用古剑。
D.颈联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写古剑的坚与锋,表现了古剑不减当年的风采。
【2】尾联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书叶机
龚自珍
鄞人叶机者,可谓异材者也。嘉庆六年,举行辛酉科乡试,机以廪贡生治试具,凡竹篮、泥炉、油纸之属悉备。忽得巡抚檄曰:贡生某毋与试。机大诧。
初蔡牵、朱濆两盗,为海巨痈,所至劫掠户口以百数;岁必再三至,海滨诸将怵息!俟其去,或扬帆施枪炮空中送之,寇反追,衄不以闻,故为患且十年。巡抚者,仪征阮公也。素闻机名,知沿海人信官不如信机;又知海寇畏乡勇胜畏官兵,又知乡勇非机不能将。
八月,寇舶定海,将犯鄞,机得檄,号于众曰:我一贫贡生,吮墨执三寸管,将试于有司,售则试京师,不售归耳。今中丞过听,檄我将乡里与海寇战,毋乃咍乎?虽然,不可已,愿诸君助我。众曰:盍请银于文官?不可。盍假炮于武官?不可。事亟矣,何以助君?叶君则揎臂大呼,且誓曰:用官库中一枚钱,借官营中一秤火药而成功者,非男子也。飞书募健足,至行省,假所知豪士万金,假县中豪士万金,遂浓墨署一纸曰:少年失乡曲欢致冻饿者,有拳力绝人者,渔于海者,父子兄弟有曾戕于寇者,与无此数端而愿从我者,皆画诺。夜半,赍纸者返,城中村中,画诺者几三千人。
天明,簿旗帜若干,火器若干,船若干,粮若干。机曰:乌用众?以九舟出,余听命。是日也,潮大至,神风发于海上,一枪之发抵巨炮,一橹之势抵艅艎,杀贼四百余人。九月,又败之于岸。十月,又逐之于海中。明年正月,又逐之于岛。浙半壁平。出军时,樯中有红心蓝边旗,机之旗也。自署曰代山,其村名也。朱濆舰中或争轧,诅于神,必曰遇代山旗。阮公闻于朝,奉旨以知县用。今为江南高邮知县,为龚自珍道其事。
选自《龚自珍集卷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寇反追,衄不以闻 衄:挑衅
B. 售则试京师 售:考中
C. 夜半,赍纸者返 赍:送
D. 天明,簿旗帜若干 簿:登记造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机以廪贡生治试具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 叶君则揎臂大呼 则与一生彘肩
C. 父子兄弟有曾戕于寇者 故燕王欲结于君
D. 为龚自珍道其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叶机在参加乡试的时候接到了领军抗敌的重任,因为朝廷了解他的才干和领导能力,只有他才能在此时担起重任。
B. 在众人迟疑犹豫之际,叶机用自己坚定的誓言和果敢的行动凝聚了士气,一战再战,平定海盗,得到了朝廷的任用。
C. 文章记叙了叶机带领地方武装击败海盗的故事,表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智慧,也流露出对清政府及军队腐败无能的讽刺。
D. 文章除了直接表现叶机的英雄气概之外,也从侧面进行了烘托,比如敌人内部一旦起了纷争,就会诅咒对方遭遇叶机的部队。
【4】翻译下面句子。
(1)所至劫掠户口以百数;岁必再三至,海滨诸将怵息。
(2)今中丞过听,檄我将乡里与海寇战,毋乃咍乎?
【5】用“/”给下面文字断句。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学记》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87年创立于深圳,名称来自“中华有为”的标语,是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
1992年开始研发农村数字交换解决方案,三年后销售额达15亿人民币,主要来自中国农村市场。
2006年与摩托罗拉合作在上海成立联合研发中心,推出新的企业标识,充分体现聚焦客户、创新、稳健增长和和谐的精神。
2010年在英国成立安全认证中心,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节能自愿协议。
2018年华为和全球领先运营商签定了26个5G商用合同,华为排名世界品牌500强第58位。
以上为华为这艘通信行业巨舰的航行轨迹。在近期采访中,其掌门人任正非深有感触地说道:“华为在全球18万员工中,研究人员就占到了45%,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15%左右。我们的产品做得比别人都好,让别人不想买都不行。在未来五年,我们还将大量投入研发费用,做全世界最好的网络。”
要求:以上材料触发你怎样联想和思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