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作为一项迟早要推出的公共政策,理性平和的评估与预测,可能比天花乱坠的想象更务实,也更紧迫。
②本书作者采用幽默却又不失严谨的笔调,将伶人瑰丽而又哀婉的人生轨迹勾勒出来,尤其是行文皮里阳秋,含蕴丰富,使这部作品留给读者更具别样精彩的阅读感受。
③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彼此疏离、产生隔阂。
④一些音乐类选秀节目的评委水平委实有限,不能从专业角度点评选手的优缺点,话语虽多却云山雾罩,不知所云。
⑤生活实践既是大学生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发现新知、运用真知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和最终归宿。
⑥在国产手机努力强调手机拍照如何强大、芯片如何多核的时候,那些高端手机却殊途同归地玩起了“多彩时尚”,苹果、三星的一款手机都提供了多种颜色选择。
A. ②③④ B. ①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从文艺繁荣的角度来看,许多地方将晚会办得越来越奢华,甚至盖过艺术本身,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错误做法,不利于文艺的真正繁荣。
B. 北京冬残奥会会徽的设计者秉承展现举办地文化、以运动员为中心,将中国书法艺术与冬残奥会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
C. 《渴望现场》首次在音乐类节目中引入人工智能评分系统,这种方式不仅探索了一条电视音乐节目的创新路径,而且得到了观众的广泛关注。
D. 第四届广东省少年儿童网络安全论坛昨日举行,论坛上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揭示了当前儿童“触网”低龄化的现状和建议。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指乡试,是科举时代在京城贡院举行的一次选拔人才的考试。
B. 幕府,将帅在外临时设置作为府署的营帐,代指将帅办公的地方。
C. 御史,春秋战国时期掌管文书和记事,秦朝后专司纠察弹劾官员。
D. 宪府,御史所居的官署,专司弹劾之职。“宪”的意思是“法令”。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他认为自己的贡献________,认为自己不配受如此隆重的褒奖。
②我家的花虽多,但与公园里的花相比,不过是______,不值一提。
③虽然人体对某些元素的需要量___________,但如果缺少了它们,同样会影响健康。
A. 微不足道 九牛一毛 微乎其微
B. 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微乎其微
C. 微不足道 微乎其微 九牛一毛
D. 微乎其微微不足道九牛一毛
5、文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1)昆明是冯至一生中最怀念的地方。在那里,以冯至为纽带的文化沙龙为风雨如晦的抗战年代点亮一盏明灯。
(2)此时的德国政局动荡,内阁如走马观花似的更换。作为战败国,德国也根本无心争取参赛权。
(3)美学是一门高深难懂的学问,不过也有一些名家能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把高深的美学道理明明白白地介绍给普通读者。
(4)做人,既不能心高气傲,目空一切,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自己,自轻自贱,自暴自弃。
(5)有专家称,WI_FI电磁辐射值随距离变大递减,超过1米时辐射值微不足道。但无线路由器最好也要放在卧室外,不用时关闭电源。
(6)宁波动物园,张某因翻墙落入虎口,无独有偶,最近西安野生动物园也发生了类似事件,一对父子遭老虎袭击。
A. (1)(3)(6) B. (1)(2)(4) C. (2)(4)(5) D. (3)(5)(6)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中国流感防控科技创新能力国际领先。中国建立了72小时内筛查鉴定152种已知病毒和147种已知病原细菌等多种综合检测方法与体系,拥有了一批国际前沿水平的防控技术。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新型重配H7N9禽流感病毒的危害,并迅速成功研发出病毒快速检测试剂,下发到全国各级疾控中心和临床机构。2017年,中国首个H7N9病毒疫苗种子株成功研制,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流感疫苗株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束了中国流感疫苗株依赖国外提供的历史。中国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单一抗体通过5种不同的抗病毒机制发挥作用,为研制治疗乙型流感全新特效药和通用流感疫苗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3月28日)
材料二:
新发传染病是指在人群中新出现或者过去存在于人群中,但是发病率突然增加或者区域分布突然扩大的传染性疾病。如SARS(非典型性肺炎)、艾滋病等,以及过去基本消灭或已被人类控制但由于抗药性或公共卫生措施的消弱而重新出现的传染病如登革热、结核病、流感等等。其特点如下:第一,人兽共患。新发传染病中有3/4是人兽共患病,动物在新发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二,传播范围广。如西尼罗河出血热原发于非洲,鸟类是其储存宿主,鸟类的大规模迁徙将该病毒带至世界各地。第三,传播速度快。各地以及国际间的密切往来是新发传染病迅速蔓延的重要因素。第四,预防诊治困难。由于缺乏基线资料,对新发传染病进一步的流行趋势很难预测。
(摘编自易彬樘等《中国新发传染病防控形势及其应对策略》)
材料三:
2019年初,WHO(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19年十大健康威胁,其中与传染密切相关的疾病和行为占六个,与十多年前相比,目前传染病对我们的影响更大了。传染病与地球村的每个生命息息相关,地球各个角落的人们与另一个地方出现的新发传染病只有一个机舱门相隔的距离。
2018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死灰复燃,全球多个地区暴发霍乱,登革热病例数居高不下,尼帕病毒病在印度闪现等无不牵动着每一个传染病工作者的心。8月,非洲猪瘟突然在中国多个地方出现,再次牵动全球特别是动物防疫部门的神经,传染病工作者永远在路上。
回首2018年,传染病领域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针对埃博拉病毒病的疫苗以及多种药物的临床使用都取得较好的效果;登革热疫苗大范围应用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引起轩然大波,但是技术如果用到了正确的领域,则会造福全球。由于中国药物审批提速,2018年中国国内上市药物种类和质量都有所提升,部分药物对于低收入患者甚至可以免费。
(摘编自李硕等《2018年国内外传染病领域重要事件回顾》)
材料四: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加强疫情防控做出全面部署,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表示,面对疫情,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坚信中国政府采取的有力举措,中国人民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和所有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必将让中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法国卫生部卫生总司卫生监督与安全司医学顾问让——马克·菲利普表示,法方高度赞赏中方积极有力应对疫情,并致力于防止疫情蔓延。中方采取的措施非常必要、有效,法方对中方抗击疫情的决心与勇气表示饮佩。
比利时前首相、瓦隆大区首席大臣迪吕波说:“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中国采取了极其严厉的措施,这些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世界发展不会因为疫情的出现而陷入停滞。无论在经济贸易还是文化交流方面,我们与中方的关系都将更加密切。”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2月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中国在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起到重要作用,其科技创新能力在国际上也处于一流水平,拥有一批国际领先的防控技术。
B.新发传染病具有人兽共患、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预防诊治困难等多个特点,因而它们不大容易为人类所控制,危险程度很高。
C.与十多年前相比,如今传染病对我们的影响更大,2018年国内外传染病重要事件既包括过去的病毒死灰复燃,也包括一些新问题。
D.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方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所作努力,并表达对中国的支持和中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防控H7N9禽流感病毒的过程中,中国科学家表现出领先国际的水平,这说明我国传染病防控已经可以独立自主,不再需要依赖外国。
B.过去被基本消灭的或者被控制的传染病有可能重新出现在人群中,成为新发传染病,针对它们造成的危害应该加强公共卫生措施以及关注抗药性。
C.最新生物科技如基因编辑技术等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大有可为,能够造福全球,但运用不当,也会引发争议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D.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源于中国政府果断有力的措施,同时,各国应当加强合作,共克时艰,才能快速消除疫情。
【3】以上四则材料是如何体现文本的客观性的?请分别简要概括说明。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开头“__________”一句,以秋景烘托了送别友人的悲凉之情;“__________”一句,则借秋江夜景,侧面表现乐曲醉人。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一句,盛赞曹操文韬武略的英雄气概;“__________”一句,则直抒胸臆,悲叹人生短暂易逝。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加冠之后,因为“__________”,加之身边没有优秀的学者老师,曾奔赴百里之外,只为“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_”, 意思是如果到郊外来个一日游,只需准备三顿干粮,回来时肚子还是饱的。
(2)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力荐向宠,认为军中之事,都应与他商议,这样“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今天,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了赤壁古战场的雄奇壮阔,引发词人对山河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的缅怀。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________ ,________”两句凸显出小石潭环境清冷使人内心忧伤凄凉的特点。
(2)杜牧《阿房宫赋》在描写阿房宫楼阁盘结交错、曲折回旋后,紧接着分别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宫殿之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片中“________”以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形象,下片写如果能完成功业,就会“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渔家傲·秋思》中运用互文的手法表现戍边将士苦思家乡的句子是“人不寐, 。”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人们迎神赛社的作乐场面与前文“烽火扬州路”做比较,表明人们已淡忘国耻的句子是“ , ”。
(3)《师说》中指出老师职能的句子是“ ,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出塞宣慰、奉使凉州,写下了《使至塞上》,诗人来到塞外,看到“______”的暮色景象,本想去见都护,却发现“_______”。
(2)《琵琶行》以“月”为意象衬托琵琶女技艺高超,乐曲结束,听者还沉浸在其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说“_________,________”是大自然给人类无尽的宝藏,是苏轼与客人共同享受的东西。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忆少年
曹组
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
念过眼光阴难再得。想前欢,尽成陈迹。登临恨无语,把阑干暗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这首伤春词,实际抒发的是念旧怀人之情——旧地重游,景色如昔,可是往日的酒伴不能一同游宴了。抚今追昔,于是引起了对同游者的怀思。字里行间传达出无限深情。
B. 起首三句追忆往日的一次游宴。“年时”即当年。具体时间从后文可知为临近清明。三句同用“年时”二字开头,采用了顶针手法,加重了感情色彩,哀婉极致,却也新颖别致。
C. 任何人都曾有过欢乐赏心的事,但事过境迁,良辰不再,往日的欢快事,回头来看就已是陈旧的痕迹。“想前欢,尽成陈迹”明显紧承上句而来,且从中可以窥见《兰亭集序》的影子。
D. 词的含义清晰,落点在告诫后人珍惜光阴,不要虚度年华,无所事事,正如白居易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E. 全词语言平易精炼,通俗浅出,无矫揉弄作,一气呼成。意境清幽,于淡雅中抒浓郁真挚之情。深沉哀婉,情韵悠长。
【2】辛弃疾词《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中有“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一句,试与本词结尾“把阑干暗拍”比较,谈谈两词表现手法与情感的异同。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至,字言几,真定人。七岁而孤,鞠于飞龙使李知审家。幼沉静好学,能属文,及长,辞华典赡。举进士,释褐将作监丞,通判鄂州。太平兴国八年冬,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会建秘阁,命兼秘书监,选三馆书置阁中,俾至总之。至每与李昉、王化基等观书阁下,上必遣使赐宴,且命三馆学士皆与焉。至是升秘阁,次于三馆,从至请也。至道初,真宗初正储位,以至与李沆并兼宾客,诏太子事以师傅礼。真宗每见必先拜,至等上表,不敢当礼。诏答曰朕旁稽古训肇建承华用选端良资于辅导藉卿宿望委以护调盖将勖以谦冲故乃异其礼数勿饰当仁之让副予知子之心至等相率谢。真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参知政事。一日,上访以灵武①事,至上疏曰:“河湟之地,夷夏杂居,是以先王置之度外。继迁异类,骚动疆場,然脐不足弭其患,擢发不足数其罪。然圣人之道,务屈已含垢以安亿民,盖所损者小,所益者大。望陛下以元元为念,不以巨憝介意。料彼胁从亦厌兵久矣,苟朝廷舍之不问,啖以厚利,縻以重爵,亦安肯迷而不复讫于沦胥哉?今若复禁止不许通粮,恐非制敌怀远、不战屈人之意。昔唐代宗虽罪田承嗣而不禁魏盐,陛下宜行此事,以安边鄙。今灵州不可不弃,非独臣愚以为当然,若移朔方军额于环州,亦一时之权也。或指灵州为咽喉之地,西北要冲,安可弃之以为敌有;此不智之甚,非臣之所敢知也。”后灵武卒不能守。咸平元年,以目疾求解政柄,授武信军节度,入辞节制,不允。居二年,徙知河南府。四年,以病求归本镇,许之。诏甫下,卒,年五十五。赠侍中。至尝师徐铉,手写铉及其弟锴集,置于几案。又赋《五君咏》,为铉及李防、石熙戴、王祐、李穆作也。至刚严简重,人士罕登其门。
(节选自《宋史•李至传》)
[注]①灵武:即灵州。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诏答曰/朕旁稽古训/肇建承华/用选端良/资于辅导/藉卿宿望/委以护调/盖将勖以谦冲/故乃异其礼数/勿饰当仁之让/副予知子之心/
B.诏答曰/朕旁稽古/训肇建承华/用选端良/资于辅导/藉卿宿望/委以护调/盖将勖以谦冲/故乃异其礼数/勿饰当仁之让/副予知子之心/
C.诏答曰/朕旁稽古/训肇建承华/用选端良/资于辅导/藉卿宿望/委以护调/盖将勖以谦冲/故乃异其礼数勿饰/当仁之让/副予知子之心/
D.诏答曰/朕旁稽古训/肇建承华/用选端良/资于辅导/藉卿宿望/委以护调/盖将勖以谦冲/故乃异其礼数勿饰/当仁之让/副予知子之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文中指幼年光父,如《光武帝纪上》“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
B.宾客,春秋、战国时期多用来称他国派来的使者。文中指贵族的门客、策士等。
C.元元,意思是善良可怜的众人,古时用以称庶民百姓,和“黎元”同义。
D.节度,官名,吴国孙权始置,掌管军粮,唐以后为领兵之官,即节度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至出身孤苦,文才出众。李至七岁成为孤儿,小时候就擅长写文章,长大之后文辞华美,用典丰富。考中进士,开始做官,曾任参知政事。
B.李至为人端良,深受倚重。朝廷组建秘阁,皇帝让他兼秘书监,主管选书事务,并诏令太子以师傅之礼对待李至和李沆,李至谦逊上表不敢当礼。
C.李至直言上书,谋略深远。皇上访求灵州战事,李至上书主张屈己安人,怀柔远方,认为禁止通粮是错误的,不赞成调动北方军队在环州驻防。
D.李至拜师学习,性情简重。李至曾拜徐铉为师,为感念师恩,手写徐铉及其弟弟的文集。因为人刚强严谨、简朴厚重,有名望的人很少登门拜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圣人之道,务屈已含垢以安亿民,盖所损者小,所益者大。
(2)昔唐代宗虽罪田承嗣而不禁魏盐,陛下宜行此事,以安边鄙。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一一《黄帝内经》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一一东汉•班固《汉书•伍被传》
事物的发展总会经历一个阶段,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高明的大夫能够在一个更长的时 间段中把握人体的生长规律,从而做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而普通的医生只能被动地应付疾病。 这也是我们时常提到的把握历史规律和大势的道理,“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是真正的大智慧。
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怎样的体验?产生怎样的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包含的意思,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