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江西鹰潭高一(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吴检察长表面上是个冷语冰人,其实他内心像一团火,尤其对贫苦农民充满温情。

    ②对于“老人跌倒扶不扶”及“如何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两个问题,他们两人见仁见智,观点大相径庭。

    ③厦门“飓风肃毒”专项行动如火如荼,警方根据线索,全力追捕毒贩,取得了丰硕战果。

    ④北京虽然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但从支持《新青年》的人们风流云散以来,倒有几分寂寞荒凉的古战场情景。

    ⑤我深刻体会到自己所从事的这份职业的价值,工作中的一切辛酸苦辣顿时甘之如饴

    ⑥现在大多数人即便读书也是东鳞西爪浮光掠影的文字信息的汇集,难得有对着美食大快朵颐似的阅读快感。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③④⑤

     

  • 2、以下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

    A.隐晦/毫无隐讳题名/金榜提名扶养/抚养子女

    B.大义/微言大意窜改/篡改历史处事/为人处世

    C.侦查/侦察敌情祈求/乞求施舍反应/反映问题

    D.拳术/玩弄权术驱除/祛除鞑虏退化/蜕化变质

  • 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为将事故的危害减到最小,相关领导应对迅速,下车伊始便认真查看具体情况,指挥调度,赢得了群众和媒体的普遍好评。

    ②月前各大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鲜活的事例、感人至深的典型、鞭辟入里的评论吸引了大批受众。

    ③中央公布的八项规定,对广大党员千部来说,诚为清规戒律,不容违犯,它是使我们的党风、政风日渐好转的重要保证。

    ④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⑤韩国空军远程空对地导弹今年6月进行发射训练时坠毁,然而,韩国空军方面5个月来对此一直秘而不宣

    ⑥近年来,蜀地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布,大凉山上彝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2017上半年数据显示,房价的涨幅大大超过金融产品回报率的最高水平,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让金融市场只能望其项背

    ②由于暴力伤医事件在各地频繁发生,我国急需出台相关法律,扬汤止沸,遇制这种暴力伤医事件的苗头,为医护工作者撑起法律保护伞。

    ③他博观约取,师心自用,在原有对汉隶、明清行草等书法精深研习的基础上,形成了符合个人气质的艺术形态。

    ④孔子和弟子们在一起,谈的都是事关天下苍生的大事,他们不会求田问舍,不会蝇营狗苟,他们是胸怀天下而又洞穿未来的大丈夫。

    ⑤世界把他忘了,他也好像忘了世界,从37岁到50岁,他只是和他的学生们厮守,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⑥上下五千余年,兴亡百千万事,大概光风霁月之时少,阴雨晦冥之时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美国非裔导演巴里·杰金斯自编自导的《月光男孩》,勇夺第8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大奖。这部讲述一个黑人男孩成长故事的作品,在近几年出品的黑人主题电影中可谓独树一帜

    ②针对传承与创新动力不足、保护力度不够、机制体制僵化等问题,有关部门提出,要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现传统技艺薪火相传,大力推动“老字号十互联网”工程, 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③作为开年首部好莱坞动作大片,《极限特工:终极回归》如愿收获了“开年第一冠”的票房佳绩,但豆瓣网评分却差强人意,仅5.8分。

    ④中国彩电产业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显示技术派、低价格派、用户派三大阵营分庭抗礼的格局。短期来看,这种竞争格局将会保持相对稳定。

    ⑤“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京东也好,天猫也好,这些电商平台都已经是巨人级企业,应该担负整体提升中国网购商品质量的责任,而不是浑水摸鱼

    ⑥春节期间,记者走访发现,与不瘟不火的售楼处相比,在本市一些大型购物中心内的楼盘推介活动显得人气更足。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梁启超的1927年

    1927年给王国维、梁启超这些学有根底、历经世变的学人带来的心灵震动,超过了辛亥之变。

    王国维投湖自尽,与其说是为过去殉葬,不如说是对未来的绝望。在风云激荡的时代大变局中,他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恐惧,冷静地选择了离世。与王国维不同,梁启超一生常处在政治漩涡中,对世变的承受力也更强一些,但从他写给女儿的家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当时的内心波澜。但他仍想为未来用力,也就在这一年,他对同门师弟伍宪子说了两点想法:一是做人方法,在社会上要造成一种不逐时流的新人;二是做学问的方法,在学术上要造成一种适应新潮之国学。他思考的重点还是人,培养人才,转移风气,建立新学术路数。这和他一贯的思路也是吻合的。

    梁启超在晚清提倡“新民说”、办《新民丛报》、自号“新民子”。他曾说:“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虽然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但在他流亡异国的十几年间,以其“新民体”的文字为媒介,不断地将他的思想主张传递给国人,也确实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梁启超生于1873年,在比他小20岁的这一代人,比如同是生于1893年的梁漱溟、毛润之、左舜生,这些人将来走的道路各不相同,而他们在成长的年代都曾浸润于他的“新民体”文字中。在20世纪早期亚洲的历史上,像他那样对一个民族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读书人,似乎唯有印度的泰戈尔、甘地。

    到1927年,梁启超却不再提“新民”,也不再提“国民运动”,而是“不逐时流的新人”,即“新人说”。他认为难的不是造就新人,而是造就“不逐时流”的新人。伍宪子如此理解梁启超的两点想法:“做人要不逐时流,此有同于曾涤生之强调诚拙、振拔向上的功夫。为学要适应新潮,即在沟通中西文化,从事人学与物学之间的会通调理。这两点都从求上进来。令人起敬。”

    伍宪子追随梁启超多年,对他有相当的了解,但伍宪子对“新民”的这一解读并未触及梁启超思考的内核。如果说,“新民”都还是群体性的概念,寄望于国族群体的觉醒,来改造这个国家,那么,“不逐时流的新人”则是个体性的,是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不随波逐流的。

    梁启超瞻望未来时,当然会想到他所亲历的世变。他曾说清末15年之变超过了以往150年,其实何止是150年。但1927年的冲击带有更多不可预测的成分,超过了他以往的经验范围。他的同事王国维自沉带给他的震撼不能忽略,虽然两人政治观点不同,人生经历也有很大不同,但在那一年他们的许多感受是一致的。这是他说出上述两点思路的背景。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他心目中的“不逐时流”当然不会简单地停留在曾国藩式的个人修养层面,而是想得更远、更深一些。

    晚清大变局造就的梁启超,在新的民国一直没有停止思考,在老大帝国瓦解之后,他所期待的“少年中国”并未出现,唯有新人才配得上一个新的国家,他想到了“不逐时流的新人”,没有这样的新人,中国还将是那个老中国。两年后,56岁的梁启超一病不起,对于如何才能造就“不逐时流的新人”,他却已来不及作更深入的思考。

    (摘编自《杂文月刊》2016年12期)

    相关链接:

    ①“曾涤生之强调诚拙、振拔向上的工夫”:曾涤生,即曾国藩,字涤生。“诚拙”即诚实。曾国藩说:“须有一诚字,以之立本立志。吾辈总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

    ②“他(梁启超)懂得中国历史,说的明白中国文化,同时又了解西方学术,他一定能提的出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人类社会的方案,让大家减少盲从和瞎碰。这于世界、于中国助益多大呢?可惜死早了,留给我们后死者这么一个沉重的任务——重新认识中国历史,估量中国文化。”            ——伍宪子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的一项是

    A. 印度的泰戈尔和甘地都曾对20世纪早期亚洲的历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梁启超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足以与之媲美。

    B. 在做学问方面,梁启超一直认为要创造一种能沟通中西文化,“从事人学与物理学之间的会通调理”的是用新潮的国学,来改变不良的学术风气。

    C. 1927年,梁启超一改过去提倡“新民”“国民运动”,而且出“新人说”。他认为,只有造就了“不逐时流的新人”,才会出现一个崭新的中国。

    D. 既懂得中国历史文化、又了解西方学术的梁启超,却令人遗憾的过早去世,对于造就“不逐时流的新人”的方法和途径问题,未能作更深入的思考。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学有根底的王国维和梁启超虽然政治观点不同,人生经历也有很大的不同,但1927年的大变局给两人带来的心灵震动,却是一样大的。

    B.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梁启超常年流亡异国,期间他仍不断将“新民说”思想传递给梁漱溟、毛润之、左舜生,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C. 伍宪子虽追随梁启超多年,对他有相当的了解,也对梁启超1927年说的两点想法有较深刻的理解,但这种理解仍未触及其内在核心。

    D. 由于未曾经历大的政治变革,对事变的承受力较弱,在时代的大变局中,王国维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恐惧,最终出于对未来的绝望,选择了投湖自尽。

    E. 梁启超对亲身参与的戊戌变法给予了肯定,他认为清末15年的变革超过了以往150年甚至更多,这点从他写给女儿的家书中可窥见一斑。

    3“不逐时流的新人”有哪些特点?梁启超为何在1927年提出“新人说”?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齐谐》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力渲染大鹏飞往南海时雄奇阔大的气势。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将士们分食牛肉、高奏军乐的雄壮军容。

    (3)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只要自身高洁并不在意是否被人知晓的心志。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当一个人受命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荆轲义无反顾的精神。

  • 9、按要求填空。

    (1)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朱自清《荷塘月色》中,以遥想故乡美景排解心中惆怅,周邦彦《苏幕遮》中类似写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千里之行”,要“始于足下”,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以“千里”为目标,从反面强调“积累”重要性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运用“黄鹤”和“猿猱”来进行夸张和侧面烘托,把崇山峻岭、峭壁峻岩间的蜀道写得惊心动魄,令人望而生畏。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了周瑜谈笑之间使得“_______”的儒将气度;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一句描绘宋武帝刘裕挥师北伐的威猛气势。

    (3)王勃在《滕王阁序》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野鸭高飞、傍晚天边一片绚烂的秋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强调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他认为经历磨难的 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 ”。

    (2)郦道元《三峡》中总写三峡峰峦重叠,连绵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句子是“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详细描写了悲侧动人的洞箫声,其中属于侧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起岳阳楼望月

    (清)姚鼐

    高楼深夜静秋空,荡荡江湖积气通。

    万顷波平天四面,九霄风定月当中。

    云间朱鸟①峰何处?水上苍龙②瑟未终。

    便欲拂衣琼岛外,止留清啸落江东。

    ①朱鸟:指南岳衡山。②苍龙:指湘灵,为湘水之神。《楚辞•远游》中有记载:“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楼深夜静秋空”描绘洞庭月夜景色,诗人登上岳阳楼感受到万籁俱寂,四周悠远空旷,令人有天地孤独之感。

    B. “九霄风定月当中”写风静无声,皓月当空,清光四溢,天水空灵一片,上下澄澈,令人幽然神远。

    C. “云间”一联引用两个典故,从夜空想到朱鸟化为衡山的传说,又从湖波中幻起湘灵鼓瑟的想象,为全诗增加了神秘色彩。

    D. 第四联间接抒发感慨,表达自己要拂衣飞去、长啸升空的念头,也表明了自己辞官归隐的愿望。

    2“洞庭天下水”,岳阳楼前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经常被登楼揽胜的诗人写入诗文,成为一卷美丽的图画。下面描写洞庭美景的诗句,其意境与本诗最相似的一项是

    A. 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张说《和尹从事懋泛洞庭》)

    B.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C.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濛濛隔寒镜。(刘禹锡《洞庭秋月行》)

    D.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元稹《洞庭湖》)

    3岳阳楼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一向为登临胜地。自唐宋以来,吟咏岳阳楼的名篇佳作甚多,诗圣杜甫晚年也曾写下了名垂千古的《登岳阳楼》。与姚鼐的《夜起岳阳楼望月》比较,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福,字如锡,昌邑人。洪武中,由太学生历金吾前卫经历。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 建文时,深见倚任。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帝置不问,复其官。未已,拜工部尚书。永乐三年,陈瑛劾福不恤工匠, 改北京行部尚书。明年坐事,逮下诏狱,谪充为事官。已,复职,督安南军饷。安南既平,郡县其地,命福以尚书掌布政、按察二司事。时远方初定,军旅未息,庶务繁剧。福随事制宜,咸有条理。上疏言:“交趾赋税轻重不一,请酌定,务从轻省。”又请:“ 循泸江北岸至钦州,设卫所,置驿站,以便往来。开中积盐,使商贾输粟、以广军储。官吏俸廪,仓粟不足则给以公田。”又言:“ 广西民馈运,陆路艰险,宜令广东海运二十万石以给。”皆报可。于是编氓籍,定赋税,兴学校,置官师。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时群臣以细故谪交趾者众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镇守中官马骐怙宠虐民福数裁抑之骐诬福有异志帝察其妄不问。仁宗即位,召还,命兼詹事,辅太子。福在交趾凡十九年。及还,交人扶携走送,号泣不忍别。福还,交趾贼遂剧,讫不能靖。仁宗崩,督献陵工。宣德七年,帝改福官南京。明年兼掌南京兵部。英宗即位,加少保,参赞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机务。福丰仪修整, 不妄言笑。历事六朝,多所建白。公正廉恕,素孚于人。当官不为赫赫名,事微细无不谨。忧国忘家,老而弥笃。自奉甚约,妻子仅给衣食,所得俸禄,惟待宾客周匮乏而已。初,成祖手疏大臣十人,命解缙评之, 惟于福曰:“秉心易直,确乎有守。”无少贬。

    选自《明史·黄福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 时群臣以细故谪交趾者众/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镇守/中官马骐怙宠虐民/福数裁抑之/骐诬福有异志/帝察其妄不问/

    B. 时群臣以细故/谪交趾者众/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镇守中官马骐怙宠虐民/福数裁抑之/骐诬福有异志/帝察其妄/不问/

    C. 时群臣以细故谪交趾者众/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镇守中官马骐怙宠虐民/福数裁抑之/骐诬福有异志/帝察其妄/不问/

    D. 时群臣以细/故谪交趾者众/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镇守/中官马骐怙宠虐民/福数裁抑之/骐诬福有异志/帝察其妄不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洪武”是朱元璋的年号,“太祖”是朱元璋的庙号;“永乐”是朱棣的年号,”成祖”是朱棣的庙号。

    B. “商贾”指做买卖的人,是古代对商人的称呼,住着出售货物的为“商”,行走贩卖货物的为“贾”。

    C. “工部”是我国古代的六部之一,掌管工程建造、水利交通、屯田等事务,最高长官为工部尚书。

    D. “交趾”即“交阯”,原指盘腿而坐,后成为古代地理区域,范围在现今越南北方,与“安南”意思相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福颇有丰仪,为官清廉节俭。他身材修长仪表整洁,家资仅够妻子儿女衣食,俸禄用于接待宾客和周济贫困的人,皇帝评价他为人有原则操守。

    B. 黄福仕途顺达,颇受皇帝器重。他被太祖越级提拔, 既得到建文帝倚重信任,也受到成祖重用;仁宗时,辅助太子;英宗时,他加赠少保, 参赞机务。

    C. 黄福胸有谋略,治理安南有方。安南初定,事务繁杂,他编户籍,定赋税,办学校,向当地父老宣讲圣上的德治,告诫下属不要扰民,上下安然。

    D. 黄福多有建言,敢于抑制权贵。他提出的轻省赋税、让广东海运粮食等多项建议,均被皇上认可;对恃宠欺压百姓的宦官马骐,他多次加以压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瑛劾福不恤工匠,改北京行部尚书。明年坐事,逮下诏狱,谪充为事官。

    (2)历事六朝,多所建白。公正廉恕,素孚于人。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3月16日,美国马里兰州的罗克维尔城(Rockille)发生了一起刑事案件。某微博博主以截图形式引用了《华盛顿邮报》的英文报道后,用中文写道:“石家庄出事了!当地媒体静悄悄,但倒是惊动了中央!”

    因为该博主将罗克维尔城(Rockille)俏皮地翻译成了 “石家庄”,这引起了石家庄网警的注意。网警通过私信联系该博主,认为其“无任何事实依据,涉嫌传播不实信息”,要求“立即将该微博刪除,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该博主删除该微博后,将私信和这条微博的截图一同晒到了网络上,并批评石家庄网警不懂幽默。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观点。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