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联涉及的传统节日按一年中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 何处题诗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② 叶脱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树齐香。
③ 禁火今年逢春早,飞花镇日为人忙。④ 玉宇无尘一轮月,银花有焰万点灯。
A.②④①③
B.④③②①
C.①②③④
D.④③①②
2、下列文中①~⑤处依次填入的应是( )
这种倾向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主要就表现在商品标记和文字上 ① 明明是中国厂商自己制造的内销商品,购买者也都是中国人,但他们却喜欢仿造国外厂家的商标,冒充洋货 ② 或者在商标上 ③ 包装上 ④ 说明书的图片 ⑤ 文字中印上些外文,甚至连一个中国字也没有。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A | : | 。 | , | , | 、 |
B | 。 | , | 、 | 、 | 和 |
C | , | ; | 、 | 、 | 、 |
D | ! | 。 | , | , | 或 |
A. A B. B C. C D. 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当地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
B.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C. 中国游客对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的这一座难得一见的庞大建筑留下了深刻印象。
D. 在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争鸣性质的学术文章,更强调要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的起点。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为了描述黑洞理论,霍金讲过一个故事:鲍勃和爱丽丝是一对情侣宇航员,在一次太空行走中,两人接近了一个黑洞。 , , , 。由于越接近视界,时间流逝得越慢,鲍勃看到,爱丽丝缓缓地转过头来,朝着他微笑。那笑容又慢慢凝固,定格成一张照片。而爱丽丝面临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在引力的作用下,她飞向黑洞的速度越来越快,最终被巨大的潮汐力(引力差)撕裂成基本粒子,消失在最深的黑暗中。这就是生死悖论。爱丽丝死了,可在鲍勃眼中,她永远活着。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起这段生死悖论,突然哽咽。我仿佛一下子明白了,爱丽丝不是别人,正是霍金自己。 , , 。 , ,用尽力气微笑。
①突然间
②他转过头来
③他见过最深的黑暗
④依然怀有巨大的勇气
⑤经历过最彻底的绝望
⑥她被黑洞的引力吸引
⑦在万劫不复到来之前
⑧爱丽丝的助推器失控了
⑨飞向黑洞的边缘(视界)
A. ①⑧⑥⑨③⑤④⑦②
B. ⑦⑧⑥⑨②④③⑤①
C. ⑧①⑥⑨⑦③④②⑤
D. ⑧⑥①⑨⑦③④②⑤
5、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
B.我们体内的海同时又是个减震器。
C.我们好像听到了画上弹奏的七弦琴的曲调。
D.杏花村的酒醇美甘甜,十里地外就能闻到酒香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可信的记载。
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庭训”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
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
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前文说到周公诫子、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二是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它作为社会细胞、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须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这种社会控制包括法律控制、行政控制、道德控制以及习俗控制。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将子女培养成人,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须要有家庭的内在控制及家庭的自我控制。这种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各种形式的家训来体现,从而起到对子女、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作用。
三是确立良好的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和世代言传下来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总和。家风的形成,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而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隋朝初年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在这里,作者强调了家风引导和家庭中长者、尊者的表率作用的重要性。在近现代,江南钱姓家族人才辈出,若星汉灿烂。这和其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1】下列关于原文第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家训最早是古代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是以口头表达的形式来体现的。
B. 中国的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周公训子”就是这种文化最可信的源头。
C. “周公训子”说的是周公旦对替自己就封鲁地的儿子临行前当面训诫叮嘱的事。
D. 周公旦以自己为迎接贤士而常中断洗头和吃饭的事来告诫儿子要礼贤下士。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论语·季氏》中讲述了孔子训诫儿子的事,后人归纳出了“庭训”“趋庭”“鲤对”“庭对”等词语,这些词语后来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
B. 家训的体现形式在不断更替,从口头训诫发展到通过书信、训词、遗书等传递的形式,再后来又演变为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等准则性条文。
C. 中国家训文化的内容要求是指向家庭及其成员的,其功能包括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以及确保形成良好的家风。
D. 中国家训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伦理道德、文化知识、谋生技能、为人处世等多方面的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管是在中国家训文化的萌芽期还是发展期、成熟期,乃至衰败期和蜕变期,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始终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
B. 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必须接受社会多方面的控制,同时,家庭也必须要有内部的自我控制,这样家庭才能稳定并得以延续。
C. 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中的尊长以身作则,同时又教育其他成员循规守矩,久而久之,良好的家风便逐渐形成并延传下来。
D. 江南钱姓家族的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了良好的家风,故而其后代人才辈出,如星汉灿烂。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岳阳楼》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
(3)李煜《虞美人》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往往会走向灭亡。
(2)韩愈在《师说》中将两种人的做法加以对比,先说巫医乐师百工这些地位低的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言其极目万里且声闻遐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表现自己政治上高瞻远瞩,不惧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千岩万转路不定”写自己迷失在“仙界”中,《蜀道难》中他用与之相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蜀道山势迂回、让人迷惑的特点。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深受触动的琵琶女第三次演奏时,曲子更为悲悯动人,以至听者无不唏嘘的场景。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借方枘与圆凿不能相合比喻自己忠贞自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定不移的决心。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是《滕王阁序》中的经典语句,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两句也用了“衡阳雁”的意象。
(3)《荀子·劝学》中以马的奔跑为喻,阐明了学习贵在长期坚持积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认为那些孩子的老师与他界定的老师在职责上还有差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国忠君是边塞诗歌的主旋律。在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誓死报效国家的一腔赤诚。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山村社日迎神祭祀的热闹风俗,洋溢着浓厚的、古朴的乡村气息。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①·壮岁旌旗拥万夫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②渡江初。燕兵夜娖③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姑④。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⑤。
注:①这首词是他晚年闲居瓢泉时,碰到客人和他谈起建立功名的事,引起他回想从青年到晚年的经历而作的,创作时间约在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②锦襜(chān)突骑:穿锦锈短衣的快速骑兵。③娖(chuò):整理。④金仆姑:箭名。⑤种树书:研究栽培树木的书籍。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上句写作者年青时参加领导抗金义军,曾率领过上万人的队伍;下句写自己率领精锐锦衣骑兵渡江南来。
B.“燕兵夜娖银胡䩮”,具体写金兵晚上准备箭筒,修筑工事,正面说明义军进兵神速,出其不意。
C.上片用“拥”字、“飞”字表动作,从旌旗、兵器上加以烘托,写得如火如荼,富有感染力。
D.下片“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一方面感叹青春不再,另一方面也感慨壮志未酬。
【2】清代陈廷焯评“‘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哀而壮”,请结合全词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兴有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此四人者,当秦之世,避而入商雒深山,以待天下之定也。自高祖闻而召之,不至。其后吕后用留侯计,迎而致之。四人既至,从太子见,高祖客而敬焉,太子得以为重,遂用自安。
其后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子真遂不诎而终。
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
扬雄少时从游学,以而仕京师显名,数为朝迁在位贤者称君平德。杜陵李强素善雄,久之为益州牧,喜谓雄曰:“吾真得严君平矣。”雄曰:“君备礼以待之,彼人可见而不可得诎也。”强心以为不然。及至蜀,致礼与相见,卒不敢言以为从事,乃叹曰:“扬子云诚知人!”
君平年九十余,遂以其业终,蜀人爱敬,至今称焉。及雄著书言当世士,称此二人。其论曰:“或问: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盍势诸名卿可几?曰:君子德名为几。梁、齐、楚、赵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乎成其名!谷口郑子真不诎其志,耕于岩石之下,名辱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楚两龚之洁,其清矣乎!蜀严湛冥,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隋、和何以加诸?举兹以旃,不亦宝乎!”
自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郑子真、严君平皆未尝仕,然其风声足以激贪励俗,近古之逸民也。
《汉书·郑子真、严君平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其太子得以为重,遂用自安。因此
B. 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使……得到好处
C. 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根据
D. 君备礼以待之准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 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就是汉代有名的隐士“商山四皓”,隐士就是古代那些居于乡野山林的人,有的向往入仕但却无机会无能力入仕,有的是没有文化的农夫樵子细民野老,有的是入仕后辞官归隐山林。
B. 卜筮,古代人民卜筮是为了求吉利,卜一次得不到吉兆,可以再卜几次。但通常情况下卜三次还不是吉兆的话,要进行的事情就暂时中止,待择吉日再卜,这就叫“卜筮不过三”。
C. 蓍龟,指的是蓍草和龟甲,古人以为蓍千岁生三百茎,难能可贵,能预知吉凶;而龟乃长寿之物,古人认为其能通神,所以把它们作为卜筮的理想工具。
D. 益州牧,与《陈情表》中“二州牧伯”的“牧伯”一样是对州郡长官的尊称。伯者,主一州之长;牧者,言牧养下民。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
(2)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盍势诸名卿可几?
【4】结合文本,概括郑子真和严君平性格品质方面的共同点。
15、根据下列情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欢歌热舞闹新春。春晚是几代人的“春节标配”,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是除夕夜人们的共同期盼。下面是2019年以“奋进新时代,欢度幸福年”为主题的春节联欢晚会的部分节目。
请从下列五个节目中选择两个作为上下节目撰写一段串词,不超过90字。
①《我们都是追梦人》(歌舞) ②《妙言趣语》(相声) ③《锦锈梨园》(戏曲)
④《可爱的中国》(朗诵) ⑤《占位子》(小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