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河北沧州高一(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这优美自由的心灵找到一种最适宜表现他自己的艺术,这就是书法中的行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超妙的艺术,只有晋人萧散超脱的心灵,才能心手相印,登峰造极。

    ①全在于下笔时点画自如   ②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

    ③行草艺术纯系一片神机,无法而有法   ④从头至尾,一气呵成

    ⑤一点一拂皆有情趣   ⑥又如庖丁之中肯綮,神行于虚真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①⑤④②⑥ C.①④②⑥⑤③ D.④①⑤②⑥③

  •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摈弃   求(qiǎng) 节骨眼 涣然冰释

    B. (zā)精萃   笑咪咪 味同嚼蜡

    C. 商榷   当(gōu) 金刚钻 变换莫测

    D. 枷锁   恶(zēng)  一滩血 瞋目结舌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乡愁,总是人们内心深处不可磨灭的情感。回到故乡,熟悉的乡音抚慰着乡愁,变化中的故乡也着实让人欣喜。

    ②明代晚期,苏州的雕版印刷已在国内享有盛名,苏州刊刻和印制的书籍插画、画谱、笺纸,以秀丽典雅的风格名噪一时

    ③在新媒体发展方兴未艾的今天,有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深情的“新媒体情怀”和目光如炬的战略眼光,中国媒体行业必将迎来春色满园的繁荣发展。

    ④在平昌奥运会中,中国短道速滑名将武大靖顶住压力,以屠龙之技在男子500米这个项目中夺冠,为中国代表团获得首金。

    ⑤最令人神往的是森林湖,光看这名字就觉得肯定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山高水低,景色宜人。

    ⑥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垃圾分类回收等低碳生活理念蔚然成风,潜移默化改变着更多人的生活,传递着生态文化的正能量

    A. ①④⑥

    B. ①②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⑥

  • 4、下面的句子推理正确的两项是( )

    A. 尽管你是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合法选民,但你不是属于这个选区的选民,对不起,你不能在这里投票。

    B. 在我们班,你不会讲俄语,我不会讲俄语,李山不会讲俄语,赵斌不会讲俄语,所以,我们班没有人会讲俄语。

    C. 在某些国家,无神论传播很广,自杀率也很高,所以,失去对上帝的信仰就是导致自杀的原因。

    D. 学校决定派老师外出学习,或者张兰去上海,或者李霞去北京,李霞没有去北京,所以,张兰被派去上海。

    E. 如果外面的交通堵塞,那么李佳上班可能会迟到,现在外面路面畅通,那么李佳上班不会迟到。

  •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

    ④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

    ⑤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

    ⑥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

    A.④⑥②①⑤③

    B.①④⑥②⑤③

    C.④⑥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⑥⑤③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19年.月26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正式开幕。有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位外宾出席,其中包括360多位部长级官员,100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2017年第一届高峰论坛有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1500余名代表出席。两届高峰论坛的盛大规模和参会国的广泛代表性,充分展现了“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当今世界广泛参与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普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的追求,反映出“一带一路'建设的开放包容与合作共赢精神和世界各国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发展过程中付出努力的强烈意愿,也体现了近6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持之以恒所取得的进展,在全球范围内愈加广泛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下,“一带一路”建设的转型升级已全面启动。

    (摘编自《高峰论坛突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大格局》)

    材料二:

    两年前,我们在这里举行首届高峰论坛,规划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合作蓝图。今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再次聚首。我期待着同大家一起,登高望远,携手前行,共同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未来。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面向未来,我们要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摘编自《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三:

    截至2018年5月,中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联合开展的科研项目由2013年的13个增加到25个。合作领域涉及农业、能源、交通、生态环境、海洋等多个领域。从国家分布看,和中国合作最密切的国家是新加坡、印度和俄罗斯。

    和2013年相比,各国来华留学人数大幅增长。如今,相关国家留学生接近32万人,占来华留学生总人数的64.84%。2016年,北京率先设置“一带一路奖学金”项目,随后,上海、四川、江西等13个省市区分别设立了“一带一路”奖学金。总体超额完成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0000个政府奖学金名额的目标。

    目前“一带一带路”旅游成为世界旅游的新增长点,中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双向旅游交流超过6000万人次。和五年前比,“一带一路”出境人数和入境人数分别增长了2.6倍和2.3倍。和29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实现了公民免签或者落地签,范围扩展到西亚。

    五年多来,中国政府累计安排7.2亿人民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支持和帮助非洲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国家。截至目前,中国政府和巴基斯坦、缅甸、蒙古国、埃及等28个国家签订了32份物资赠送谅解备忘录。

    目前,全国人大与40多个国家的议会就“一带一路”议题展开交流。已经形成丝路国际智库网络,“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等智库联盟。

    截至2018年4月底,我国和61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一共建立了1023对友好城市,占我国对外友好城市总数的40.18%。

    (摘编自《这份“一带一路”成绩单带你速览五年多来共享文明丰硕成果》)

    材料四:

    “中国的真诚已经获得世界各国的肯定和认同。”马来西亚马中友好协会秘书长陈凯希向本报表示,中国始终以一种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态度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的心胸,也是中国的大爱。”

    “不一味施压,尊重别国,欣赏别国。”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认为,这是中国与其他国家交往的显著特点,也是“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的原因。“长此以往,中国会拥有更多好朋友,中国理念、中国倡议会得到更多支持。”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一带一路”倡议带给世界的重要机遇进行细致解读:一是帮助世界更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二是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融资等各种机会;三是在推动设施联通的同时,通过政策沟通,促进世界向清洁、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成绩单更耀眼行动表更清晰世界共享一带一路百花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规模和参会人数较之第一届有了明显增加,反映倡议了获得广泛的支持和积极的参与。

    B.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说明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合作蓝图已经成为现实。

    C.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进一步明确了“一带一路”的目标与理念,去顾虑,聚人心,使得与会者心服口服。

    D.“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中国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态度,致力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的大爱。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可以搭建当今世界广泛参与的国际合作平台,创造普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为世界经济的繁荣注入活力。

    B.“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领域不断增多,不仅涉及农业、能源、交通、生态环境、海洋,还在教育、旅游、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加强了合作。

    C.为了鼓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学生来华留学,北京、上海、四川、江西等13个省市区分别设立了“一带一路”奖学金,奖励人数每年超过10。00个。

    D.由于秉持平等尊重、合作共赢外交的理念,中国的朋友圈将会越来越大,中国倡议会得到更多支持,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

    3“一带一路”倡议为什么会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请结合材料分析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缘情,亦蕴理:如王安石《登飞来峰》“________________”,就蕴含着“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

    (2)《论语》中谈到了“_______________”。荀子的《劝学》篇中也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崇智尚学、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师说》中古之圣人超出一般人很远,却“___”;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向老师请教时“___”,态度异常谦恭。

    (2)《蜀道难》中,借用“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表现蜀道险峻特点的两句是:“______”。

    (3)“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一句表现了将士们手持宝剑视死如归的英勇;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___”一句写出了北伐将领刘裕指挥的部队装备精良。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三句选取细节显示江景,正面勾勒古战场景象。

    (2)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里用“___________”两句,深情回忆了往昔“沙场秋点兵”的雄壮场景。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____________。(《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____________。(《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青青子衿, ___________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4) 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5) 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山间朝暮的变化,语言精练,对比鲜明。

    (2)屈原的诗歌中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如《离骚》中“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生活命运的深切同情。

    (3)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一句引用鲛人的民间传说,描绘出一种奇妙的情景,同时也营造出阔大而寂寥的意境。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人罗大经指出杜甫《登高》一诗中,“________”两句,含有八层意思,寓指八层悲伤,层层推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_____,_____”两句,表明浔阳城当地虽有乡土音乐但难以入耳。

    (3)屈原《离骚》中“________”两句明确表明了当时社会中人们违背道德准绳,把苟合取悦他人奉为法度。

    (4)《琵琶行》中白居易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指法灵活和乐曲内容丰富的句子是:“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望临洮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①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

    A. 诗人运用笔墨简洁,只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最能表现环境特征的景物表现边塞苦寒。

    B. 广袤沙漠上悬着金黄的落日,临洮县城远远地隐现:这幅画面境界阔大,气势恢宏。

    C. 对于曾在临洮长城征战的将士表现出的豪迈精神与英勇气慨,诗人给予了热情赞美。

    D. 将士白骨杂乱地弃在黄尘弥漫的蓬蒿之间,写这样的场景显然是对“咸言”的回应。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纶,字公信,颍州汝阴人。少倜傥任气。举进士不中,补三班奉职,迁右班殿直。从雷有终讨王均于蜀,有降寇数百据险叛,使纶击之,纶驰报曰:“此穷寇,急之则生患,不如谕以向背。”有终用其说,贼果弃兵来降。以功迁右侍禁、庆州兵马监押,擢阁门祗候,益、彭、简等州都巡检使。所部卒纵酒掠居民,纶斩首恶数人,众乃定。

    奉使灵夏还,会辰州溪峒彭氏蛮内寇,以知辰州。纶至,筑蓬山驿路,贼不得通,乃遁去。徙知渭州。改内殿崇班、知镇戎军。奉使契丹,安抚使曹玮表留之,不可。蛮复入寇为辰州澧鼎等州缘边五溪十峒巡检安抚使谕蛮酋祸福购还所掠民遣官与盟刻石于境上。

    久之,除江、淮制置发运副使。时盐课大亏,乃奏除通、泰、楚三州盐户宿负,官助其器用,盐入优与之直,由是岁增课数十万石。复置盐场于杭、秀、海三州,岁入课又百五十万。居二岁,增上供米八十万。疏五渠,导太湖入于海,复租米六十万。开长芦西河以避覆舟之患,又筑漕河堤二百里于高邮北,旁锢钜石为十达,以泄横流。泰州有捍海堰,延袤百五十里,久废不治,岁患海涛冒民田。纶方议修复,论者难之,以为涛患息而畜潦之患兴矣。纶曰:“涛之患十九,而潦之患十一,获多而亡少,岂不可邪?”三请,愿身自临役。命兼权知泰州,卒成堰,复逋户二千六百,州民利之,为立生祠。

    居淮南六年,累迁文思使、昭州刺史。契丹隆绪死,为吊慰副使。历知秦、瀛二州,两知沧州,再迁东上阁门使,真拜乾州刺史,徙知颍州,卒。

    纶有材略,所至兴利除害。为人恕,喜施予,在江、淮,见漕卒冻馁道死者众,叹曰:“此有司之过,非所以体上仁也。”推奉钱市絮襦千数,衣其不能自存者。

    (节选自《宋史·张纶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蛮复入寇/为辰州/澧鼎等州缘边五溪十峒巡检安抚使/谕蛮酋祸福/购还所掠民/遣官与盟/刻石于境上

    B.蛮复入寇/为辰州澧鼎等州缘边五溪十峒巡检/安抚使谕蛮酋祸福/购还所掠民/遣官与盟/刻石于境上

    C.蛮复入寇/为辰州澧鼎等州/缘边五溪十峒巡检安抚使/谕蛮酋祸福/购还所掠民/遣官与盟/刻石于境上

    D.蛮复入寇/为辰州/澧鼎等州缘边五溪十峒巡检/安抚使谕蛮酋祸福/购还所掠民/遣官与盟/刻石于境上/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B.三班:宋时武职,分东、西、横三班。入仕者先为三班借职,转三班奉职,以次递迁为右班殿直,左班殿直,右侍禁,左侍禁,西头供奉官,东头供奉官,内殿崇班……最高可至节度使。

    C.表: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章、奏、表、书、封事等。封事是请求君王实行封赏的奏议。

    D.兼权:兼是在本职之外兼任职务,权指暂时行使某职位的职权。古代表示兼任、暂代官职的词还有领、假、代、摄、行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纶功劳卓著,治军严明。因有功升官为右侍禁、庆州兵马监押,提拔为阁门祗候,益、彭、简等州都巡检使。有其他部士兵酒后闹事惊扰抢掠百姓,张纶砍了为首作恶的几个人的头以儆效尤。

    B.张纶坚持己见,敢于担当。面对人们的议论诘难,他坚持自己的主张。他认为大患更为重要,治理大患获利多损失少,并且坚持亲自前往供职工作。

    C.张纶颇有才略,兴利除害。他疏通五渠,引太湖水入海,开凿长芦西河,筑漕堤,解除民患。

    D.张纶心怀百姓,乐善好施。在江、淮时,看到路上有冻死饿死的人,他认为这是地方政府和官员的问题,他们没有体会君主的仁义之策,并且拿出自己的俸禄帮助生活艰难的百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盐课大亏,乃奏除通、泰、楚三州盐户宿负,官助其器用,盐入优与之直。 

    (2)泰州有捍海堰,延袤百五十里,久废不治,岁患海涛冒民田。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开讲座,解读中国神话故事,引起轰动和热议:

    “我们的神话里,火是上帝赐予的;希腊神话里,火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而在中国的神话里,大是他们钻木取火坚韧不拔摩擦出来的!——钻木取火。面对末日洪水,我们在诺亚方舟里躲避,但中国人的神话里,他们的祖先战胜了洪水。看吧,仍然是斗争,与灾难作斗争!——大禹治水。假如有一座山指在你的门前,你是选择搬家还是挖隧道?显而易见,搬家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在中国的故事里,他们却把山搬开了!——愚公移山。”

    中国故事里有中国人的精神基因,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