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他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讨论会上,作家们围绕“网络文学的深耕与广拓”的主题,畅谈新时代的网络文学如何为文艺繁荣添砖加瓦。
②群山逶迤,竹海莽莽,茶树连片、油菜花开……走进这座古村落,各种美丽的景观摩肩接踵,让你目不暇接。
③柴米油盐酱酷茶,就业求学购房医疗,这些群众魂牵梦绕的问题,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是关乎民生的大事。
④在那烽火连天、动荡不安的岁月里,人们流离失所,骨内分离,亲人们动如参商,一辈子也可能再难得一见。
⑤为逃过检查,一名毒贩子竟殚精竭虑地把毒品藏入香烟盒内,但最终还是未能逃过高度警惕的列车乘警的火眼金睛。
⑥张辽属于并州集团高级军事统帅,有着并州军兵善战的特点,但又与并州军官有所区别,这是曾操对张辽刮目相看的原因之一。
A. ①②④ B. ②⑤⑥ C. ①③⑤ D. ③④⑥
2、下列文中①~⑤处依次填入的应是( )
这种倾向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主要就表现在商品标记和文字上 ① 明明是中国厂商自己制造的内销商品,购买者也都是中国人,但他们却喜欢仿造国外厂家的商标,冒充洋货 ② 或者在商标上 ③ 包装上 ④ 说明书的图片 ⑤ 文字中印上些外文,甚至连一个中国字也没有。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A | : | 。 | , | , | 、 |
B | 。 | , | 、 | 、 | 和 |
C | , | ; | 、 | 、 | 、 |
D | ! | 。 | , | , | 或 |
A. A B. B C. C D. 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作为我国中医界第一位博士后,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师传古训,不断摸索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神障碍诊疗体系。
B. 第十二届孔子学院大会新闻通气会在西安举行,届时,来自140多个国家的大学校长和孔子学院(课堂)代表参加。
C. 为纠正家庭教育误区,从2013年7月至今,宝鸡市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累计免费培训家长将近两万余人次。
D.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是时代的标识,也是作家思想的结晶,文学作品当然要受到作家思想的局限和社会条件的约束。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国内在册翻译公司近3000 家,但大多规模很小,翻译人员多是 兼职,翻译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译作更是言不及义。
②优秀的文学作品清新自然,不落言筌,用朴实的语言、平常的事物创造出似浅而实 深的意境,使读者在平淡的语句中体味作者的深意。
③中方对4 月3日发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地铁的恐怖袭击事件深感震惊并予以强烈 谴责,对一切危害公共安全的言行不赞一词。
④导师是位德高望重、儒雅谦和的师长,前后共招了十数名博士生。我忝列门墙,且 为大弟子,理应辅助导师的工作,为其分忧解难。
⑤风骨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 风骨不再成为多数作家的自觉追求,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④⑤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就先进功能而言,印度的火星探测器全然无法与美国的“好奇”号同日而语,印度的火星探测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技术展示而已。
②马谡虽然才气过人,却刚愎自用,不宜独当大局,孔明却心存偏爱,未能谨记刘备的忠告,关键时刻派马谡驻防街亭。
③堂吉诃德和桑丘主仆二人四处冒险,上演了大战风车、大战羊群等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闹剧,成了公爵府的笑柄。
④继因萨德事件遭遇执政危机之后,“闺蜜干政”丑闻对朴槿惠而言无疑是火上浇油,韩国民众连续数周在首尔举行大规模集会,呼吁朴槿惠下台。
⑤服装鞋帽的尺码号型该如何确定?这些与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设计,都有赖于人类工效学基础数据的采集分析。
⑥一般综艺节目对主持人及嘉宾的素质要求不高,而那些专业性较强的综艺节目则要求主持人及嘉宾不仅要巧言令色,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
A. 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③⑤⑥ D. ①②④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标识,它承载了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时代诉求和革命行动,传承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
革命实践孕育革命文化。一部革命文化的产生、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斗争史。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革命文化源于伟大的革命实践,有了革命斗争实践才有革命文化。研究革命文化,必须研究革命斗争,包括军事斗争、经济斗争等。这些革命斗争实践为革命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其蕴含的不畏牺牲、乐于奉献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都成为革命文化的重要特质。同时,革命文化也为革命实践的发展提供动力。例如,延安精神来源于党在延安时期坚持敌后抗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开展大生产运动的革命实践;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价值,正在于其中蕴含的精神要素对延安时期乃至今天的奋斗实践产生的指导、鼓舞和借鉴意义。
没有理论自觉就没有文化自信。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马克思主义是揭示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革命实践与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始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其蕴合的核心要素都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比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中蕴含的鲜明的群众观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容。
人民群众是革命实践的主体,革命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群众创造的,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有了中国革命,才孕育和形成了革命文化。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曲折艰辛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结合革命不同历史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充分坚持和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坚持用革命理论武装干部、群众的头脑,系统地领导人民群众在以不同方式参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事业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革命文化。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12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由于革命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不断创造和丰富发展的,因此它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最广泛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创造性,成为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
(摘编自朱喜坤《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革命文化属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源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等革命实践。
B.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当代的文化自信,必须着眼于和立足于革命文化。
C.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军事斗争、经济斗争等革命实践,孕育了伟大的革命文化。
D.革命文化和革命实践是共生互促关系,因而革命文化指引着革命实践取得成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宗明义,明确指出了革命文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B.文章用延安精神举例论证了“革命实践孕育革命文化”,并阐述革命文化的作用。
C.文章从理论自觉的层面,列举事例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形成革命文化。
D.文章中间部分展开论证,结尾照应开头,使全文形成“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革命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革命精神,还包括奋斗精神和创业精神等。
B.若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就难以产生革命文化。
C.人民群众是革命实践的主体,只要参加革命实践,人民群众就能创造革命文化。
D.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两种群众观念,不属于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部分
(1)陆游在《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山村迎神祭祀的民俗,洋溢着古朴的乡村生活气息。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强调懂得道理有先有后;荀子在《劝学》中认为君子能超过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中华文化脉相承,如果没有李白的“请君试问东流水”,就不会有李煜的“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李白的“举杯邀明月”,苏东坡未必会有“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历史典故,表明自己勇武不减当年,表达了为国效力的愿望。
(2)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中,陶渊明连用两个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生动形象地描写马快弦急、战斗激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列子虽免于步行,但还没有达到逍遥游,因为他“_________”;只有做到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__________ ”,遨游于无穷的境域,才算逍遥游。
(3)在《离骚》中,屈原以“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明纵使别人不了解自己,也要坚持美好的本心。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学习对人的改变作用是不可逆的,正如烤木做轮后“____,____”一样。
(2)《赤壁赋>中,苏轼放开小船自由飘荡后“____”,此情此景,让他欢乐至极,不禁“____”,想要登仙而去。
(3)李白诗中以“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虚笔夸张天姥山的高峻,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实虚结合却异曲同工的句子是“____,____”。
1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元嘉年间宋文帝北伐军败后,人们忘却战败历史,在佛狸祠前频繁迎神赛社的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想以此来提醒南宋统治者并表达隐忧。
(2)《论语》告诉我们,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做到: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老少和乐,百姓幸福的美好景象。
(2)《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自问自答,表达了白居易因琵琶女的遭遇而产生的同命相怜之感。
(3)当我们见到某处名胜风光不再时,往往会用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来形容。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四犯令
侯宾
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语。莫听《阳关》牵离绪。拼①酩酊花深处。
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不似荼蘼②开独步,能着意留春住。
【注】①“拼”同“拼”。②荼蘼:花期最迟、暮春才开的一种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破轻云天淡注”句,作者用写意手法疏笔勾勒出临别之夜的朦胧、恬淡又凄清的景象。
B.“莫听《阳关》牵离绪”,紧承“夜悄花无语”,点出“无语”的原因,原来是分别在即,离情别绪牵人愁肠。
C.“拼酩酊花深处”句透露出离人内心无法慰藉的痛苦和无可告语的悲哀,与柳永词“都门帐饮无绪”意境相似,具有同等震撼效果。
D.下阕抒发的惆怅和叹惋,与上阕的不忍分别相呼应,细腻地刻画出离人分别前的情绪和微妙的心理活动,令人回味。
【2】本词下阕,作者独出心裁来抒写离别之情,请结合相关词句加以赏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简子,名鞅,为赵氏孤儿赵武之孙。晋定公时,赵简子为执政大夫。
王孙圉(yǔ),楚国大夫,为人机敏,善言辩,每出使诸侯,不辱使命。
楚晋常有行李之往来。十九年,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见,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①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
王孙圉对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②。能作训辞③,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④倚相,能道训典而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⑤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又有薮⑥曰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若诸侯之好币具,而导之以训辞,有不虞之备,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保焉。此楚国之宝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
“圉闻国之宝,六而已。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⑦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六宝则足矣,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节选自《国语》,有删改)
【注】①白珩(héng):楚国著名的佩玉。 ②观射(yì)父:楚国大夫。③训辞:教导之言,这里指外交辞令。④左史:周代史官分左史、右史。左史记言,右史记事。⑤上下:指天地。⑥薮:大泽。⑦宪:表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孙圉聘于晋 聘:访问,出使
B. 以戒不虞者也 虞:欺骗
C. 所以共币帛 币:财物
D. 龟足以宪臧否 臧:善,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其为宝也,几何矣 ②其可怪也欤
B. ①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 ②乃设九宾礼于庭
C. ①若诸侯之好币具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①而导之以训辞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
B. 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
C. 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
D. 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行李”一词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使用,文中的“行李”指使者;现通常指人们出行时所带的衣物等生活日用品。
B. 王孙圉认为观射父是楚国之宝,因为观射父能发表上乘的外交辞令,以使者的身份在诸侯间周旋,不会使对方的君主难堪。
C. 赵简子把玉弄得叮当作响来接见王孙圉,王孙圉不卑不亢地说,楚国真正的宝贝不是白珩,而是人才和物产。
D. 王孙圉提出了六宝之说,详细地阐释了六宝的作用,生动有力地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同时委婉地批评了赵简子。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道训典而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
(2)六宝则足矣,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15、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完成。
瑞士作家凯勒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的确,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空间是有限的,而书中的空间则是无限的。
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将每年的4月23日正式定为“世界图书日”。今年4月23日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请你写一段文字,向你的朋友推介一本好书。要求:①不要选择教材或者教辅用书;②写清书名,作者或编者等信息;③理由充分,语言流畅;④不少于12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