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尽管前三节大比分领先,骑士队在第四节仍打得非常认真,本节一开始,詹姆斯就抢球得逞,扣篮成功,双方差距还在拉大。
B.龙卷风是大气中最强烈的涡旋现象,影响范围虽小,但破坏力极大,经过之处,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
C.今年下半年即将推出的iPhone7,已经成了苹果能否扳回局面、稳住其智能手机之王宝座、破解外界对其拐点质疑的关键一役。
D.6月23日是英国就脱欧进行公投的日子,截至公投日,除了BBC没有亮明立场外,英国其他媒体均给出了自己的鲜明立场。
2、下列句子中,选出语言最得体的一项
A. 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B. 毕业之后,学生感念师恩于心。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 (听说几位朋友要来访) 老王高兴得合不拢嘴:“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
D. (高三毕业赠言)希望你时刻牢记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劝诚,争取早日成为受欢迎的人。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学,始于汉代,是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
B. 封事,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称。
C. 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后特指皇帝登临皇位。
D. 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官吏的任免、考核与科举考试等职事。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网购中,手机等半大不小的物件在配送过程中经常遗失,可见监管是个大问题。
②时当五月,气温逐渐升高,高考日益迫近。高三学生个个从容应对,积极复习备考,目不窥园。
③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确保治理公款吃喝效果的持久性,明确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之,这才是釜底抽薪之策。
④《沁园春·长沙》是诗人毛泽东的优秀诗作,实际上是诗人改造旧世界的宣言书,但诗人寓动于静,寓张于驰,其锋藏而不露,其势抛砖引玉,其词雅而不激。
⑤笑星全和、全力是一对孪生兄弟,长得几乎一模一样,我总搞不清谁是哥哥谁是弟弟,经常张冠李戴。
⑥教育部日前宣布,将推出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很多在线学习者拍手称快,这样一来,名师们的课可以在家里听了。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③⑤
D. ②③⑥
5、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销蚀 落第 自鸣得意 左右逢源
B.糟蹋 嚎啕 以身徇职 断章取义
C.拖词 端祥 险象迭生 亭亭玉立
D.嬴弱 疲敝 痛心疾首 实事求是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逸人论
刘再复
“五四”后,现代知识分子大部分都想走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文化救国的道路。但从外国深造回来,他们才发现社会并没有提供施展才能的职业空间,这样,许多人就不得不去寻找“根本解决”社会问题的道路,即革命的道路,于是纷纷成了战士。
成了战士自然是好,但有些人确实是书呆,见到剑与火与血就害怕。于是,这些人就想当隐士,也就是“逸人”。但时代已不允许他们当隐士。那些当战士的知识者指责他们:社会正在大变动,中国人这么苦,你还想当隐士,你的良心何在?于是当逸人的梦也就纷纷破碎。积极参与“五四”革命运动的周作人,后来就想开辟“自己的园地”,创造个精神避难所。然而,连他的哥哥鲁迅也指责他。鲁迅认为,谋隐与谋官其实是相通的。他还认为,“古今著作,足以汗牛充栋,但我们可能找出樵夫渔父的著作来?至于那些文士诗翁,自称什么钓徒樵子的,倒大抵是悠游自得的封翁或公子,何尝捏过钓竿或斧头柄。要在他们身上赏鉴隐逸气,我敢说,这只能怪自己糊涂”。鲁迅对隐士的批评有其历史具体性和针对性,而且古来隐士中确有以“隐逸”为手段抬高自己的身份,或身在山林、心在魏阙的人。但鲁迅没有给一些确实希望逃避政治、逃避官场的作家诗人留下自由选择的空间。这就太激进了。做隐逸选择的人与强烈介入政治、热衷官场的人确有区别。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成就,得益于他的隐逸。隐逸不仅为他赢得时间,赢得写作的从容心情,而且使他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和道家乐天安命相通,但不同于道家的逍遥无为,依然执著于日常生活现实,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能够守得住理想、情操和心灵自由的精神世界。这种境界与平凡生活相连,又超越平凡的生活,不像玄学佛学般虚幻,又完全不同世俗的琐碎平庸。这种境界使他创造出“平淡”的独到的诗歌风格,给文学史留下了千年来的永恒诗味。面对的是平常的山野田园,闪射的是“生与死”思索的形而上光辉。那个时代能容纳陶渊明隐逸的存在方式,真是诗家的大幸。
世界上应当有各种各样的存在方式。隐士在某些方面不及战士,但他们把世上的功名看得淡漠,常常进入深远的精神生活,于艺术、哲学常有战士难以企及的贡献。竹林七贤、扬州八怪,其实都是逸人或在某一人生阶段是逸人,但他们的书画诗很有成就。弘一大师和苏曼殊,既当过战士也当过隐士,两种不同的人生体验,使他们的艺术多姿多彩。李白、苏东坡,时而战士,时而逸人,所以他们的作品不落单一,这与我们一些只会“放声歌唱”的诗人大不相同,确有丰富与贫乏之分。
“五四”后,能躲进象牙之塔潜心于学术、艺术的知识者太少。逸人表面上回避世人,实际常常是服务世人的典范。印象画派大师莫奈在远离巴黎的村庄里建立了自己的艺术庙堂,今天变成了世人“朝圣”和享受艺术的地方。
(选自《人论二十五种》,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现代知识分子因无救国的职业空间而转向革命,又害怕流血牺牲继而想归隐。
B.鲁迅认为古代很多隐士有的借隐逸来谋官,有的本身是封翁公子,算不上真隐士。
C.隐逸让陶渊明创造出独特的审美境界,根植现实又超越世俗,汲取道家又超越道家。
D.逸人通过学术、艺术等服务社会,在构筑深远精神生活上常有战士难以企及的贡献。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周作人“五四”后的选择,鲁迅持指责态度,作者某种程度上持肯定态度。
B.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容纳了他的选择,使得那时代的诗歌风格呈现出多样性。
C.逸人经历使弘一、苏曼殊、李白、苏轼的艺术创造从单一、贫乏走向多姿多彩。
D.莫奈与陶渊明的事例说明创造独特的审美境界和伟大作品必须回归山野田园。
【3】作者对“时代与知识者的关系”有怎样的思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2)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指出齐王不仅受到身边人的偏爱,而且“________,_______”,因而受蒙蔽程度非常严重。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落叶和江水,表现了秋天肃杀凄凉的壮美景象。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当年刘裕居住之处,表现了对刘裕的凭吊之情。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的《高骚》中,表达诗人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出曹操在攻破荆州后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英雄形象。
(3)郦道元在《三峡》中用极为精练的“__________”一句概括三峡春冬之时的景色。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
②《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
③“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
1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飞鸟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是诗人表达情感、寄托怀抱的载体。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悲鸟啼月烘托愁情;欧阳修《(醉翁卒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禽鸟之乐表达作者复杂感情;《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飞得如此高远的大鹏来寄托作者的人生理想。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2)_____,多于市人之言语。(杜牧《阿房宫赋》)
(3)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屈原《离骚》)
(4)_____,开国何茫然。(李白《蜀道难》)
(5)悉以咨之,然后施行,_____,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
(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7)出入相友,_____,疾病相扶持。(《孟子•滕文公上》)
(8)两间余一卒,_____。(鲁迅《题<彷徨>》)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赵昌父问讯新居之作
辛弃疾
草堂经始上元初,四面溪山画不如。
畴昔人怜翁失马,只今自喜我知鱼。
苦无突兀千间庇,岂负辛勤一束书。
种木十年浑未办,此心留待百年余。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朋友间的酬和诗,第一句扣题点出新居是元宵节刚过开始营建的。
B.第二句赞叹虽然是草堂,但是装饰精致,加上山环水绕,风景之美,宛如画卷。
C.第六句以反诘表达对发奋苦读的重视,亦可见诗人怀才不遇只能读书的苦闷。
D.“此心留待”写出诗人壮心不已,趋于慷慨豪迈,冲淡了“种木”句的伤感之情。
【2】《词林纪事》引楼敬思所言:“稼轩驱使庄骚经史,无一点斧凿痕,笔力甚峭。”请简要分析本诗所用典故及其作用。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申屠致远,字大用,其先汴人。金末从其父义徙居东平之寿张。致远肄业府学,与李谦、孟祺等齐名。世祖南征,荐为经略司知事,军中机务,多所谟画。
师还,至随州,所俘男女,致远悉纵遣之。至元十年,御史台辟为掾,不就。宋平,焦友直、杨居宽宣慰两浙,举为都事,首言:“宋图籍宜上之朝;江南学田,当仍以赡学。”行省从之。临安改为杭州,迁总管府推官。宋驸马杨镇从子玠节,家富于赀,守藏吏姚溶窃其银,惧事觉,诬玠节阴与宋广、益二王通,有司榜笞,诬服,狱具。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
杭人金渊者,欲冒籍为儒,儒学教授彭宏不从,渊诬宏作诗有异志。揭书于市,逻者以上。致远察其情,执渊穷诘,罪之。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改寿昌府判官。时寇盗窃发,加之造征日本战船,远近骚然,致远设施有方,众赖以安。二十年,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郄显、李兼诉平章忙兀台不法,有诏勿问,仍以显等付忙兀台鞫之,系于狱,必抵以死。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桑哥当国,治书侍御史陈天祥使至湖广,劾平章要束木,桑哥摘其疏中语,诬以不道,奏遣使往讯之,天祥就逮。时行台遣御史按部湖广,咸惮之,莫敢往,致远慨然请行。比至,累章极论之。桑哥方促定天祥罪,会致远章上,桑哥气沮。转运使卢世荣榷茶牟利,致远并劾之。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致远清修苦节,耻事权贵,聚书万卷,名曰墨庄。家无余产,教诸子如师友。
(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多所谟画 谟:谋划、谋议
B. 当仍以赡学 赡:赡养
C. 仍以显等付忙兀台鞫之 鞫:审问
D. 桑哥气沮 沮:阻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金末从其父义徙居东平之寿张 非蛇鳝之穴
B. 家富于赀 虽才高于世
C. 致远察其情 其皆出于此乎
D. 众赖以安 臣具以表闻
【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
B. 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
C. 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
D. 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教授”指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的学官,是讲解经义、掌管学校课试的文职官员。
B. “榷茶”指政府对茶叶所实施的课税、管制等措施,是我国唐代以后的一种茶叶专卖制度。
C. 申屠致远备受重用,为政有方。元世祖南征时,他被推荐担任经略司知事;后来他担任寿昌府判官时,布置得法,民众得以安定。
D. 申屠致远为人勇敢,敢于斗争。陈天祥被捕后,大家都怕桑哥,不敢前往湖广巡视,申屠致远慨然请行,和桑哥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
(2)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
(3)致远清修苦节,耻事权贵,聚书万卷,名曰墨庄。
15、阅读下面的漫画和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幅漫画的创作背景为:山东菏泽一小区的物业公司撤下明星照片,换成了5位戍边英雄的照片。
看了上面这幅漫画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结合漫画内容并联系实际,写一封信寄给漫画中观看照片的某一位青年,表达你的观点、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