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山东日照高一(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车测试速度刷新了短定子中低速磁浮列车运行速度,本次突破标志着“中速磁浮技术攻关”试验验证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

    B.深海生物的获取和发现,基因组学的迅猛发展,精准医学、生物合成、工业化育种等新模式的快速发展,有望为人类提供更丰富的生物医药资源。

    C.受一股较强冷空气自西向东的影响下,自10月2日夜间至5日,长江以北地区将持续出现大范围大风降 温和降雨天气,部分地区将经历“断崖式降温”。

    D.中国女排不畏强手、敢打敢拼,打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不仅很好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 神,更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 2、下列对相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提拔官职。如李密《陈情表》提到“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中的“擢”,“擢”与“拔”同义。

    B.食邑,又称采邑、封地,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

    C.南巡,指帝王到南方巡视。与此相对,北狩,指帝王到北方狩猎,也是帝王被掳到北方的婉辞。

    D.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治民、进贤、决讼、检奸,但不能自行任免所属掾吏。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二项是

    A. 网络文学已经成为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这也启发我们,要相信市场披沙拣金的能力,激活市场,文化传递就会“不待扬鞭自奋蹄”。

    B. 最近天气反常,前几天一股接近寒潮量能的冷空气南下,最高温仅5℃,这两天气温骤升,忽冷忽热的气候让人们经历了一日三秋的变化。

    C.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剑走偏锋,其改革思路充分体现了发展的辩证法,是针对时弊、着眼长远的治本之道。

    D. 漆画制作以“冷、慢、苦、烦”著称,漆画事业发展异常艰难,但他甘之如饴,在漆画艺术领域默默耕耘了四十余年。

    E. 俄罗斯总统专机在途经瑞士领空时,曾遭到该国三架战机的包围拦截,并在几分钟内被抵近跟踪,场面波诡云谲,险象环生。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马福来说,国家冲浪队在成立后,他曾带队到法国参加世界冲浪锦标赛,目的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

    B. 林芝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其海拔相对较低、生态佳、含氧量相对高等优势可以让旅游者逐步适应高原气候、渐进式地游览西藏,因此素有“进藏第一站”之称。

    C. 近日,格力电器与阿里巴巴签署百亿级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零售、大数据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推进产业方面的颠覆式变革。

    D. 北大教授饶毅认为中国古代科学先进的说法是不符合历史实情的,相比科学,中国古代的技术稍好些,但总体也是落后于西方的。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大理州洱源县深人落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从严从实从细加强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确保洱海水质稳步提升。

    B. 只有把农村学校发展滞后、城乡教育发展失衡等根源性问题解决好,才能从整体上改善教育生态,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C. 湘西依托当地的生态资源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为抓手,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为当地老百姓找到了打开致富门的“金钥匙”

    D. “巨大”不等于“伟大”,书画作品感染力的大小不是取决于作品的尺寸,而是取决于作品蕴含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聚宴

    符浩勇

    ①下班的时候,阿炳打来电话说,让我到他的城南音像店去一下。

    ②我犹豫了,从我这儿到他的城南音像店几乎绕大半个城,下班这当儿车流人河,我蹬自行车就得大半个小时呢。我说,有什么事就在电话里说吧。

    ③阿炳没有多说什么,只说来一下就知道了。随即,他挂了电话,那口气仿佛有什么不见面就不好说或不能说的。

    ④我了解他的执拗,知道跟他再说也不会有变,只好骑自行车绕道城郊向着城南蹬去。

    ⑤我和阿炳认识是在朋友的饭局上。席间,他几乎不动声息,比我的话还少。有好事者欺我不胜酒力,企图借势灌醉我,吵嚷之间,他竟横身夺过我的酒杯往他嘴里倒。这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他。

    ⑥那晚,阿炳送我回家,到了我楼下,有个孕妇跪在街边,面前摊着一张白纸,写着歪歪扭扭的字,不用看也能猜出大概内容。我竟发现阿炳搀扶着我时,也不忘掏出五元钱丢在纸上……

    ⑦没想到,我绕道城郊走,路上行人并不稀疏,一条本不宽敞的小路被挤得更窄小了。丁字路口处,那堵围墙后破败的院落,是阿炳曾经上班的地方。阿炳告诉过我,他是参加工作三年后听人鼓弄下海去的,却什么也没捞着。如今好不容易在城南租个小铺面开了一家音像店,赚利很薄,刚能抵上养家糊口。但阿炳乐在其中,按他的话说,别看音像店门脸小,声乐的世界可大着呢。我和他一来二往混熟后,不时就相邀小聚,大多是到郊外农家菜馆去,要几样应时的小菜。阿炳酒量并不见好,独独喜欢三春椰酒,喝到醉眼曚昽时,便学着电视里的广告词,戏说你好我也好。由此我常常想起认识他的那个宴席上他为我挡酒,心里便陡增些许敬意。

    ⑧街边车水马龙,一个老汉沿街乞讨着。记不清多少次了,我和阿炳走在街边,见到乞丐或残疾人,他总是像准备好了似的,悄然丢下三五元钱。我说,那些都是装出来的。有电视台采访一位在街边乞讨的孕妇,结果她拔腿就跑,原来大肚子是垫起来的。他听了只是笑笑。我知道他未必相信我的话,或者就不打算相信。有一次,我明知不能说服他,却还是说:“你就图个心安?”他却说:“不是心安不安。只要他们高兴,而且这付出也是我能承受的。”

    ⑨也许这只是缘起。后来一件窝囊透顶的事,弄得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想必阿炳的心情也不会平静。

    ⑩那是朋友的朋友介绍的朋友的朋友,从贵州大山里赶来,办了一个小型慈善讲座。主讲人林山似乎还没有抖落从远山而来的疲惫,他给我们看了九幅富有感染力的照片——木板钉成的墙壁、渴求的眼神、龟裂的手指等等,诉求贵州远山深谷里教育亟待拯救。他的演说声泪俱下,震撼了在场所有的人。现场募捐时,我掏了600元,阿炳捐了2000元。我知道那是他筹集的进货款。那时,他的音像店几乎没有进账。

    事后一个月,阿炳似乎还没有从贵州的大山里走出来。他说,如果可能,真想去贵州支教,哪怕是一个月。于是我设法联系朋友的朋友,可是林山似乎人间蒸发了,倒是打听到那天在场41人捐了16.4万元。朋友的朋友找到朋友,说是林山的手机关了,他们也只是在一家网站上认识林山的。我特意上了那个网站,网站上有林山贴的很多图片,色括演讲现场见到的那些照片;还有很多帖子,呼吁社会关注贵州大山里的孩子。林山失踪后,网站上的资料也就停止了更新。种种情况表明:我们受骗了。但阿炳并无失落,他始终相信他固执的直觉:林山深遂的眼眸里燃烧着诚意……

    一年过去,我和阿炳仍会在朋友聚会小酌时相互关照,但我心里不觉有点生分,害怕他会提起因我的冒失而引致的尴尬结果。渐渐地,我甚至觉得他每一次对我的笑都意味深长。但阿炳像没有发生任何事一样,对捐助贵州大山的事只字不提。不时,我和他还是相约到郊外农家菜馆去,依旧是点几样应时小菜,酒还是熟识的三春椰酒,却未见他再沉醉过。上周末,阿炳外埠的朋友来了,我还应邀到城郊农家菜馆去赴宴;今天周四,他打来电话非让我去找他,究竟有什么事不能电话里说呢?

    远远的,我听到从阿炳的音像店里飘出来天籁般的旋律,正想呆在街边沐浴一番。不想阿炳从店里出来了,不容我迟疑,催我进屋。

    屋里不大的空间,摆了一张扁形饭桌,放着一瓶贵州醇白酒,还有外买的几样小菜,却摆了三个座位。我机警地问:“还有谁?”

    只见阿炳抖出一张发皱的都市报,神情有些异样,他说:“还记得吗?那位贵州大山来的林山,他,他没有骗我们,他是在回贵州途中遭遇不测的……好在那个无意伤害他的人发现了那些钱(捐款)的来路……最终那些钱用在山区小学的建设上了……”

    那晚,我和阿炳都喝得酩酊烂醉;那晚,我和阿炳畅游在音乐的潮浪里,我只记得阿炳的眼眸里好亮好亮。

    (选自《第六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五段将饭局上有些好事者对“我”的态度与初次见面的阿炳对“我”的态度进行对比,委婉地批评了一些人不顾他人健康强行劝酒的不文明餐桌风气。

    B. 小说第八段写“我”看到“一个老汉沿街乞讨”的场面,触景生情,不觉回忆起“我”与阿炳交往中的一些小事,并为阿炳屡屡不听“我”的提醒和劝告而感到遗憾。

    C. “我”冒失地鼓动阿炳把两千元的进货款捐给了林山,林山携善款失踪后,“我”感到特别窝囊,心情很不平静,见到阿炳时感到不自在,怀疑他内心对“我”有所不满。

    D. 小说倒数第二段用三个省略号,一方面是为了省略枝节,简明扼要地交代林山失踪的真相:一方面是为了再现阿炳说话的语气,表现他沉痛而又略感欣慰的心情。

    2小说中的“我”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在收入作者的一部小说集时,标题被改为“拯救”,你认为“聚宴”和“拯救”这两个标题哪一个更好?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由回忆往昔转入写眼前实景,表明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统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认为“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指出长久思考不如片刻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只用十个字“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就写出洞庭湖水势浩瀚。

    (3)“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给人类对山川的开发披上了神秘的色彩。

    (4)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将秋日特有的清寒景色描绘出来。

    (5)《琵琶行》中,琵琶女的身世,激发了白居易自我悲伤的情怀,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的感慨。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两句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从而增添了浪漫气息。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并且还能够“_______”,因此才会达到世人都毁誉他他却不为所动的境界。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绘莺和燕的动态将春的活力与生机体现了出来的两句

    是“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颜渊喟然叹曰:“________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

    (2)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________________,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杜牧《阿房宫赋》)

    (4)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5)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千里之行”,要“始于足下”,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以“千里”为目标,从反面强调“积累”重要性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运用“黄鹤”和“猿猱”来进行夸张和侧面烘托,把崇山峻岭、峭壁峻岩间的蜀道写得惊心动魄,令人望而生畏。

  •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________________。(《论语》)

    (2)近自托于无能之辞,________,考之行事,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3)________,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____________。(《诗经•氓》)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5)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书愤》)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读放翁先生剑南诗草

    戴复古

    茶山衣钵放翁诗,南渡百年无此奇。

    入妙文章本平澹,等闲言语变瑰琦。

    三春花柳天裁剪,历代兴衰世转移。

    李杜陈黄题不尽,先生模写一无遗。

    【注】①茶山:指南宋大诗人曾几,曾几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是陆游的老师。②李杜陈黄、李白、杜甫、陈师道、黄庭坚:前二位是唐朝大诗人,后两位是北宋大诗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题目交代了写诗的缘由,暗含着对陆游的崇敬之情以及思以为师之意。

    B.“衣钵”一词交代了曾几和陆游的师生关系,也暗示了陆游诗文水平很高。

    C.第五句既指出了陆诗描绘的自然风光,又赞扬了陆诗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

    D.诗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第二句暗含对比,尾联明确对比,两处角度不同。

    【2】本诗对陆放翁的诗文作了哪些方面的高度评价?试作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业兴,上党长子人也。业兴少耿介。志学精力,负帙从师,不惮勤苦。耽思章句,好览异说。晚乃师事徐遵明。时有渔阳鲜于灵馥亦聚徒教授,而遵明声誉未高,著录尚寡。业兴乃诣灵馥黉舍,类受业者。灵馥乃谓曰:“李生久遂遵明,何所得也?”业兴默尔不言。及灵馥说《左传》,业兴问其大义数条,灵馥不能对。于是振衣而起曰:“遵明弟子正如此耳!”遂便径还。自此灵馥生徒倾学而就遵明。遵明学徒大盛,业兴之为也。

    后乃博涉百家,尤长算历。虽在贫贱,常自矜负,若礼待不足,纵于权贵,不为之屈。后为王遵业门客。举孝廉,为校书郎。以世行历法,节气后辰下算,延昌中,业兴乃为《戊子元历》上之。于时屯骑校尉张洪、荡寇将军张龙祥等九家各献新历,世宗诏令共为一历。洪等遂共推兴业为主,成《戊子历》,正光三年奏行之。

    魏迁邺之始,起部郎中辛术奏曰:“通直散骑常侍李业兴硕学通儒,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访询。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庶经始之日,执事无疑。”诏从之。

    业兴爱好坟籍,鸠集不已,手自补治,其家所有,垂将万卷。览读不息,多有异闻,诸儒服其广博。性豪侠,重意气。人有急难,委之归命,便能容匿。与其好合,倾身无吝;若有相乖许,便即疵毁,乃至声色,加以谤骂。性又躁隘,至于论难之际,高声攘振,无儒者之风,时人以此恶之。至于学术精微,当时莫及。

    子崇祖,武定中,太尉外兵参军。崇祖弟遵祖,太昌中,业兴传其长子伯以授之。齐受禅,例降。

    节选自《魏书·列传·卷七十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

    B. 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

    C. 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

    D. 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黉”指古代的学校。庠、序、校、塾、太学等在古代也曾用作学校的称呼。

    B. 节气,指时节和气候,如中秋,是认知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

    C. “太尉”,秦汉时是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后这一官职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

    D. “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业兴耿介好学,维护老师尊严。年少为人耿介,精于治学,不辞勤苦;在老师遭受鲜于玲福贬低时,以《左传》大义问难,进而维护了老师的尊严。

    B. 李业兴知识广博,倍受时人推重。他曾被群臣推举主持将进献朝廷的十家历法编为一历,也曾在朝廷迁都时由朝臣举荐主管新都的房舍建造工作。

    C. 李业兴豪爽侠义,为人注重义气。人家有急难,委身投奔他,他能挺身相助;与他情投意合之人,他更是倾心待之,在财务上毫不计较、吝啬。

    D. 李业兴脾气急躁,缺乏儒者风范。对于和他观点相左之人,李业兴往往疾言厉色加以叱骂;与人辩论时又高声大气,伸拳振臂。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虽在贫贱,常自矜负,若礼待不足,纵于权贵,不为之屈。

    ⑵业兴爱好坟籍,鸠集不已,手自补治,其家所有,垂将万卷。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苹果公司乔布斯说:“苹果电脑之所以领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创造它的是一群音乐家、诗人、艺术家、动物学家和历史学家,而他们恰恰还是世界上最好的计算机科学家。”

    中国吉利控股集团李书福说:“我们必须静下心来, 要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要有工匠精神,把每一个零部件,每一辆汽车,都制造得无可挑剔,要把每一个用户都服务得满意。”

    有人认为,新的时代日新月异,只有具有跨界能力的多面手,才可以发现“新大陆”,成就新高度;有人认为,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懂得潜心深耕,练就工匠精神,才能彰显品质,铸就不凡……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表、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