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_______从文字符号讲,________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是一种艺术,_______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________字形繁难复杂,________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新高三7 月语文试题第9 页
A. 不是 也不是 并且 固然 却
B. 是 也是 还 虽然 但是
C. 不是 不是 而且 即使 也
D. 不是 也不是 而且 虽然 但是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阅读时,如果我们一味地模仿名家的语官,而不能欣赏共作品的思想内涵,则恐怕有买椟还珠之憾。
②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好菜坞举行,莱昂纳多凭借《荒野猎人》中不瘟不火的表演成为奥斯卡影帝得主。
③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④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大家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⑤当前网络信息五花八门,传播速度极快,当我们把不科学不真实的消息随意传出去,就是以讹传讹。
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育方法,将新型教育理念贯彻到教学中。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①③⑥
D. ④⑤⑥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面对“雾霾之痛”,真的可以“一走了之”吗? 。 , , ? 。 。
①当然,很多人可能会提出质疑
②为什么非得“兴师动众”,让“全民抗霾”呢
③是的,消除雾霾不仅是政府的神圣职责,更是政府的道德良知
④痛击“雾霾之痛”与拔除“雾霾之根”的主要职责在于政府部门
⑤不可否认的是,在抗击雾霾的“时代战役”中,政府一直在路上,也始终在努力
⑥很显然,这样的消极做法只会消除一时的“痛苦”,却难以享受一辈子的“清新”
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已经收到了你群发的信息,你的新号码我已经惠存,以后我们要多多联系。
B. 上周从你那里借的书我已阅读完毕,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明日我将会亲自登门璧还。
C. 这次画展能够成功举办,得益于每个人的绵薄之力,我在这里向大家表达最真挚的感谢。
D. 为了打破会场紧张而尴尬的氛围,我首先为大家垂范,发表自己的见解,希望能调动大家发言的积极性。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B.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C. 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D. 思厥先祖父
6、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见残破的遗存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甲】笔者曾多次陪同来自各地的朋友游览长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可不要领我们去看新的长城”。一次我陪两对外国夫妇游览司马台长城,起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旧如旧”过的,以为是被岁月特赦了的。【乙】直到走完最后一个完好的岗楼时,眼前突然出现乱石满地的残破的长城遗迹,大家不约而同喊了起来:“长城在这里呢”!不顾一切地攀爬了起来。【丙】不难理解,人家要瞻仰和领悟的是那尽管残破却带着岁月沧桑,因此能唤起“悟性的陶醉”的伟大长城废墟,而不是任何用钱就能换来的崭新建筑。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修葺一新 B. 特赦 C. 瞻仰 D. 因此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C.丙 B.乙 C.丙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作者由“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现象想到提高君子学养的方法和按照此法能达到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表现了诗人心系天下、牺牲自我的理想和精神。
(3)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8、根据题意填写句子。
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借兵器来侧面表现边塞酷寒天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②庄子的代表作《逍遥游》中阐述宋荣子对待赞誉和责难的态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概括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心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以“_______”写出琵琶女弹奏琵琶动作熟练,用“_______”写相邻船的反应,从侧面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高超技艺。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以“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曾子说应“三省吾身”,并提出了三点应该做到的要求,其中和与人交往有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劝学》开篇表达“学无止境”观点的一句是“________”;认为只有做到“________”,才能够智慧明达,且行为无过失。
(3)《蜀道难》中李白追思远古蜀地先民久远难知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__________”一句和“__________”一句都在说明展翅力万里的鲲鹏和天地间活动的各类事物都是有所待的。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一句和“__________”一句分别与阿房宫的“负栋之柱”、“钉头磷磷”形成数量上的对比。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对钱塘湖的喜爱之情,以至于流连忘返了。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
(3)______________,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4)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5)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洪昇①
[清]朱彝尊
金台酒坐擘红笺,云散星离又十年。
海内诗家洪玉父②,禁中乐府柳屯田。
梧桐夜雨词凄绝,薏苡③明珠谤偶然。
白发相逢岂容易,津头且揽下河船。
(注)①洪昇:清代著名的戏曲家。因在佟皇后丧服期间招伶人演唱自创《长生殿》,受劾下狱。不久被革去国子监生而离京还乡。②洪玉父:宋代诗人洪炎,字玉父,是黄庭坚的外甥,能诗善文。③薏苡:《后汉书•马谡传》记载,马援把在交趾常吃的薏苡运回家做种子,他死后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让自己和妻儿等蒙冤。故后人以薏苡明珠代指遭人诬谤。
【1】诗中的“柳屯田”是指北宋著名词人_______。“梧桐夜雨”暗指洪昇的代表作《长生殿》,该作讲述的是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唐代白居易写过同一题材的脍炙人口的名篇_______。
【2】这首诗情感表达“典雅而含蓄”,请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高允,字伯恭。允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后诏允与司徒崔浩述成《国记》。初,浩之被收也,允直中书省。时世祖怒甚,教允为诏,自浩已下、僮吏已上百二十八人皆夷五族。允持疑不为,频诏催切。充乞更一见,然后为诏。允曰:“直以犯触,罪不至死。”世祖怒,命介士执允。恭宗拜请。世祖曰:“无此人忿联,当有数千口死矣。”浩竟族灭,余皆身死。宗钦临刑。叹曰:“高允其殆圣乎!”允为郎二十七年不徙官。时百官无禄,允常使诸子樵采自给。时中书博士索敞与侍郎傅默、梁柞论名字贵贱,著议纷纭。允遂著《名字论》以释其感,甚有典证。游雅尝论允曰:“夫喜芯者,有生所不能无也。余未尝见其是非愠喜之色不亦信哉高子外柔弱其言呐呐不能出口崔公谓余云高生丰才博学一代佳士所乏者矫矫风节耳余亦然之。司徒之谴,起于纤微,及于诏责,崔公声嘶股战不能言,宗钦已下伏地流汗,都无人色。高子敷陈事理,中释是非,辞义清辩,音韵高亮。”高宗崩,显祖诏允。允表曰:“臣闻经纶大业,必以教养为先。宜如圣旨,崇建学校以厉风俗。”显祖从之。郡国立学,自此始也。允于时年将九:十矣,劝民学业,风化颇行。
太和二年,高祖诏以安车征允,敕州郡发遣。诏允乘车入殿,朝贺不拜。明年,诏允议定律令。虽年渐期颐,而志识无损,犹心存旧职,披考史书。赐珍味,每春秋常致之。寻诏朝晡给膳,朔望致牛酒,衣服绵绢,每月送给。允皆分之亲故。是时贵臣之门,皆罗列显官,而允子弟皆无官爵。其年四月,诏以御马车迎允,马忽惊奔,车覆,伤眉三处。高祖遣医药护治,存问相望。司驾将处重坐,允启陈无恙,乞免其罪。先是命中黄门苏兴寿扶持允,曾雪中遇大惊例,扶者大慎。无慰勉之,不令闻彻。兴寿称共允接事三年,未尝见其忿色。显祖平青齐,徙其族望于代。时诸士人流移远至,率皆饥寒。允散财竭产,以相赡贩,慰问周至。无不感其仁厚。收其才能,表奏中用。十一年正月卒,年九十八。
(选自《魏书高允列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余未尝见其是非愠喜之色/不亦信哉/高子外柔弱/其言呐呐不能出口/崔公谓余云高生丰才博学/一代佳士/所乏者矫矫风节耳/
B.余未尝见其是非愠喜之色不亦信哉/高子外柔弱其言呐呐不能出口/崔公谓余云/高生丰才博学/一代佳士所乏者/矫矫风节耳/
C.余未尝见其是非愠喜之色/不亦信哉/高子外柔弱其言/呐呐不能出口/崔公谓余云/高生丰才博学/一代佳士/所乏者矫矫风节耳/
D.余未尝见其是非愠喜之色不亦信哉/高子外柔弱其言/呐呐不能出口/崔公谓余云高生丰才博学/一代佳士所乏者/矫矫风节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中,内心、内德。五色配五行,黄为中央正色,居五脏之中,故称黄中。
B.经纶,整理蚕丝。多指筹划、处理国家大事,也指人的才学,文中指后者。
C.安车,可坐乘的小车,高官告老或帝王征召有威望的大臣,往往赐乘安车。
D.接事,接受职务后开始工作,与《张衡传》“视事三年”中的“视事”意思接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允无所畏忌,直言敢谏。世祖决定夷灭崔浩五族,令高允拟诏,他表示怀疑没有写,还为崔浩辩解,世祖大怒,便下令抓高允。
B.高允质朴正直,清廉无私。官员没有俸禄,高允常让儿子们砍柴采果以自给;显贵之家都有多人担任要职,而他的子弟都没有官职。
C.高允博通经史,注重教化。同僚曾围绕名字贵贱著文辩论,高允引经据典来释疑解惑;他还建议兴办学校,并劝勉百姓注重学业。
D.高允备受恩宠,宽厚仁慈。朝廷给他很多特权和赏赐,他把赏赐分给亲朋;他宽宥不小心犯错的人,并竭力周济迁来的冻饿士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浩竟族灭,余皆身死。宗钦临刑,叹曰:“高允其殆圣乎!”
(2)虽年渐期颐,而志识无损,犹心存旧职,披考史书。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妈妈教我一支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支歌从妈妈心头飞出,
这支歌伴随她走遍祖国山河。
我唱妈妈教的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支歌从我的心上飞起,
这支歌鼓舞我建设新生活。
我教儿女一支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支歌飞进幼小心田,
这支歌世世代代永不落。
20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联系上面这首歌词,你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