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一外宾在乘飞机时因粗心丢失手提电脑,东航公司几经周折后最终璧还。
B. 我和先生久不联系,甚为想念,先生才华出众,如有抽作,望尽快惠寄。
C. 借重我的全力相助,小刘终于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这次毕业设计。
D. 在60周年校庆大会上,校长代表学校诚挚感谢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光顾。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学生消费缺乏规划,随意性大,寅吃卯粮的情况并不少见,他们经常会采用“金融手段”来满足消费需求。
②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工夫,处心积虑为群众排忧解难。
③刘晓明在文章中奉劝菲律宾尽早悬崖勒马,回到谈判解决问题的轨道。他还奉劝某些域外势力及时收手,不要试图火中取栗。
④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⑤9月28日至29日,800余名校友从世界各地回到母校,共忆火热青春岁月,同叙师友袍泽之谊。
⑥在与王毅外长会谈后,蒂勒森说:“我们有共同认识,都感到朝鲜半岛局势已经达到危险级别。我们将共同努力,看看能否让平壤政府改弦更张,不再发展核武器。”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⑤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京剧大师梅葆玖驾鹤西去,著名演员濮存昕呼吁京剧演员尤其是梅派传人,要将梅先生身上那股不受名利场沾染的“仙气”薪火相传。
B. 遍布卖场的“以旧换新”、“家电下乡”、“厂家直销”等活动让我市本次家电促销氛围意兴阑珊,让广大市民尽享各种优惠。
C. 美韩双方最终决定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这一举动无疑是以邻为壑,使本就动荡不安的东北亚局势更趋复杂。
D. 不同社会总有不同的问题。马克思曾经说过:“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日益发达的互联网让这些声音时常响起,不绝如缕。
E. 中国男篮核心易建联在微博中确认了自己的弄璋之喜,小儿子的到来,让易建联的幸福溢于言表。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南京大屠杀80 周年祭”再次敲响警钟,它警示我们:保卫祖国使之远离苦难和欺凌,我辈当仁不让。
②2017 年12月14 日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溘然长逝,余先生的一生,常怀赤子之心,光风霁月,永远让人景仰。
③有“彩云之南”美称的云南省,风景秀丽,山高水长,无怪乎2018 年的春节,云南旅游市场再现火爆场面。
④小罗的退役无疑是轰动整个足球世界的大事件,我们会永远怀念他在绿茵场上纵横驰骋,我们作壁上观的日子。
⑤目前在北京,民营博物馆方兴未艾,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增长,大大丰富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
⑥越近年关,公安部门对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的打击就越应该变本加厉,为百姓过好春节营造安宁祥和的氛围。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③④⑥ D. ①②⑤
5、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雷军做事很谨慎。据说马云刚开始找他融资的时候,他觉得:“这人獐头鼠目的,满嘴跑火车,是不是做过传销?”“说的项目这么大,怎么看都觉得是骗子!”所以,当时虽然马云说得天花乱坠,他还是拒绝了。雷军说,他做投资的原则很鲜明,就是他只投熟人。如果有像当年马化腾让他购买QQ (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通信软件)的情况,他也不会投资。因为首先他和马化腾不熟悉,不知道是不是来圈他的钱; 其二,他对当时的QQ的前景堪忧。当然也有雷军舍得投钱的。比如,雷军于2005 年4 月给予YY (一款语音软件) 创始人李学凌100 万美元的天使投资。他用了三年时间观察李学凌的为人,才肯把这笔钱投给他。
A. 獐头鼠目 B. 天花乱坠 C. 堪忧 D. 为人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朱先生刚从南方讲学归来。杭州一位先生盛情邀约,仰慕他的独到见解,希望此次南行交流诸家、沟通南北学界,顺便游玩观赏一番南国景致。然而此行却闹得不大愉快,乘兴而去扫兴而归。到南方后,同仁们先不提讲学之事,连续几天游山玩水,开始尚赏心悦目,三天未过便烦腻不振。整日吃酒游玩的生活,使他多年来形成的早读午习的生活习惯完全被打乱,心里烦闷无着,又不便开口向友人提及讲学之事。几位聚会一起的南北才子学人很快厮混熟悉,不恭和戏谑的玩笑滋生不穷,他们不约而同把开心的目标集中到他的服饰和口语上。他一身布衣,青衫青裤青袍黑鞋布袜,皆出自贤妻的只手,棉花自种自纺自织自裁自缝,从头到脚不见一根洋线一缕丝绸。妻子自做的衣服使他们觉得式样古笨得可笑;秦地浑重的口语与南方轻俏的声调无异于异族语言,往往也被他们讪笑取乐。他渐渐不悦他们的轻浮。一天晚宴之后,他们领他进了一座烟花楼。当他意诚到这是一个什麽去处时怒不可遏,拂袖而去,对遨他南行讲学的朋友大发雷霆:“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感。当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吾等责无旁贷,本应著书立论,大声疾呼,以正世风。竟然是白日里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夜间寻花问柳,梦死醉生……”朋友再三解释,朱先生不齿地说:“君子慎独。此乃学人修身之基本。表里不一,岂能正人正世!”当即断然决定,天明即起程北归,再不逗留。朋友再三挽留说,如果一次学也不讲就匆匆离去,于他的面子上实在难以支持。朱先生于是让步,讲了一回,语言又成为大的障碍,一些轻浮子弟窃窃讥笑他的发音而无心听讲。朱先生更加懊恼。他憋着一肚子败兴气儿回到关中,一气登上华山顶峰,那一口气才吁将出来,这才叫山哪!随即吟出一首《七绝》来:踏破白云万千重,仰天池上水溶溶。 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
朱先生自幼聪灵过人,十六岁应县考得中秀才,二十二岁赴省试又以精妙的文辞中了头名文举人。次年正当赴京会考之际,父亲病逝,朱先生为父守灵尽孝不赴公车,按规定就要取消省试的举人资格。陕西巡抚方升厚爱其才更钦佩其孝道,奏明朝廷力主推荐,皇帝竟然破例批准了省试的结果。方升委以重任,不料朱先生婉言谢绝,公文往返六七次,仍坚辞不就。方巡抚亲自登门,朱先生说:“你视我如手足!可是你知道不知道?你害的是浑身庥痹的病症!充其量我这只手会摆或者这只脚会走也是枉然。如果我不做你的一只手或一只脚,而是为你求仙拜神乞求灵丹妙药,使你浑身自如起来,手和脚也都灵活起来,那麽你是要我做你的一只手或一只脚,还是要我为你去求那一剂灵丹妙药呢?你肯定会选取后者,这样子的话你就明白了。”方巡抚再不勉强。朱先生随即住进白鹿书院。
白鹿书院坐落在县城西北方位的白鹿原原坡上,亦名四吕庵,历史悠远。宋朝年间,一位河南地方小吏调任关中。他赴任时途径白鹿原,看中此地,便买下它盖房修院,把家眷迁来定居。”小吏的四个孙子齐摆摆成了四位进士,其中一位官至左丞相。四兄弟全部谢世后,皇帝钦定修祠以纪念其功德,御笔亲题“四吕庵”匾额于门首。这个带着神话色彩的真实故事千百年来被白鹿原上一代一代人津津有味地传诵着着。朱先生初来时院子桌长满了荒草。朱先生用方巡抚批给他的甚为丰裕的银饷招来工匠彻底修缮了房屋,把一副由方巡抚书写的“白鹿书院”的匾牌挂在“四吕庵”的大门首上。大殿内不知什麽朝代经什麽人塑下了四位神像,朱先生令民工扒掉,朱先生上前亲自动手推倒了,随口说:“不读圣贤书,只知点蜡烧香,怕是越磕头头越昏了!”
(选自陈忠实《白鹿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朱先生南行讲学是乘兴而去扫兴而归的,究其原因,在于他自身,他不仅穿着古笨,易让人讪笑取乐,而且口音浓重,与南方朋友交流有障碍。
B. 朱先生从南方讲学归来,一气登上了华山顶峰,吟出的《七绝》宣泄了他胸中郁积的愤懑,表明了他愿做时代中流砥柱的志向和他的一身正气。
C. 陕西巡抚方升钦佩朱先生的德才,委之以重任,但被他婉言谢绝,他表示愿意帮助方巡抚,不过是以替方巡抚求仙拜神祈求灵丹妙药的方式。
D. 小说中插入介绍了白鹿书院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说明了在此处建书院是有历史依据的,为白鹿书院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内涵。
E. 小说主要写的朱先生在南方讲学、朱先生建立白鹿书院等事,在刻画朱先生的形象时,除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外,还引入了朱先生创作的诗歌。
【2】小说在刻画朱先生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朱先生登顶华山时抒发了“砥柱人间”的壮志,但后来方升委以重任时他却坚辞不就。请结合文本谈一谈你对他的做法的理解。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总结其兴衰的原因: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___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___”。
(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即使是“________,________”的宋荣子,也依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境界。
(3)在《琵琶行》中,“________”一句,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了铺垫;描写琵琶乐声的“________”一句,展现给读者的是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视觉形象和叮叮当当清脆悦耳的听觉形象,真是美不胜收。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不亦重乎?。(《论语》)
(2)但以刘________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3)关山难越,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尽是他乡之客。(王勃《滕王阁序》
(4)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______ ,靡有朝矣。(《氓》)
(5)不知江月待何人,_________ 。_________, 青枫浦上不胜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闲来无事不从容”。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苏轼闲游承天寺,借月、竹、柏抒旷达之情,最后说“_______”。李白在《行路难》中闲来垂钓,却“___”。
(2)《逍遥游》中,庄子借微小生物解释“小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写琵琶女演奏时,先用“______”校弦试音,但诗人却用“______”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内心世界的波涛汹涌。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荀子认为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和想象的笔法,写出了峰离天近、枯松倒垂的状态。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湿》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________________,譬如北辰,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关山难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是他乡之客。(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3)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__________________,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__________________。(韦庄《菩萨蛮》)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硖①
杜甫
行迈日悄悄,山谷势多端。
云门转绝岸,积阻霾天寒。
寒硖不可度,我实衣裳单。
况当仲冬交,溯沿增波澜。
野人寻烟语,行子傍水餐。
此生免荷殳②,未敢辞路难。
[注]①寒硖:地名,在今甘肃西和县城北四十里。②殳(shū):古代兵器,多用竹或木制成,有棱无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日悄悄”描写长时间跋涉,“势多端”描写谷壑幽深,重峦叠峰,山路险峻。通过险恶的环境,烘托日高人困之情态。
B.第三、四句继续描写环境的恶劣:阴云密布,硖谷幽深,寒意逼人,光线昏暗,似乎无路可寻。诗句中透露出严峻紧张的气氛。
C.第五到六句写寒硖难越,加之腹空衣单,饥寒相煎,采用了渲染的手法,着重描写诗人途中饥寒交迫的感受,凄沉哀伤之情油然而生。
D.第九、十句描写诗人走出寒硖后,沿途所见景象:时局动荡,百姓流离失所,到处寻找做饭的烟火,流浪的行人只能在河边餐饮。
【2】有诗评家说这首诗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情感抒发上有相似之处,请结合这两首诗的结尾两句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秉字叔节,少传父业,兼明《京氏易》,博通书传,常隐居教授。年四十余,乃应司空辟,出为豫、荆、徐、兖四州刺史,迁任城相。自为刺史、二千石,计日受奉,余禄不入私门。故吏赍钱百万遗之,闭门不受。以廉洁称。桓帝即位,以明《尚书》征入劝讲,帝时微行私过幸河南尹梁胤府舍是日大风拔树昼昏乘因上疏谏帝不纳秉以病乞退出为右扶风六年,乃拜太仆,迁太常。延熹三年,自马令李云以谏受罪,秉争之不能得,坐免官,归田里。有诏公车征秉及处士韦著,二人各称疾不至。于是重征,乃到,拜太常。五年冬,代刘矩为太尉。是时宦官方炽,任人及子弟为官布满天下,朝野嗟怨。秉与司空周景上言:“旧典,中臣子弟不得居位秉势,而今枝叶实客布列职署,上下忿患,四方愁毒。可遵用旧章,退贪残,塞醔谤。”帝从之。于是秉条奏牧守以下匈奴中郎将燕瑗等五十余人,或死或免,天下莫不肃然。时郡国计吏多留拜为郎,秉上言三署见郎七百余人,帑臧空虚,浮食者众。自此终桓帝世,计吏无复留拜者。七年,南巡园陵,特召秉从。南阳太守张彪与帝微时有旧恩,以车驾当至,因傍发调,多以入私。秉闻之,下书责让荆州刺史,以状副言公府。及行至南阳,左右并通奸利,诏书多所除拜。秉复上疏谏,于是诏除乃止。时中常侍侯览弟参为益州刺史,累有臧罪,暴虐一州。明年,秉劾奏参,槛车征诣廷尉。参惶恐,道自杀。秉因奏览及中常侍具瑗。书奏,尚书召对秉掾属曰:“公府外职,而奏劾近宫,经典汉制有故事乎?”秉使对曰:“《春秋》赵鞅以晋阳之甲,逐君侧之恶。传曰:‘除君之恶,唯力是视。’汉世故事,三公之职无所不统。”尚书不能诘。帝不得已,竟免览官,而削瑗国。每朝廷有得失,辄尽忠规谏,多见纳用。八年薨,时年七十四。
(节选自《后汉书•杨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时微行私过/幸河南尹梁胤府舍/是日大风拔树/昼昏/秉因上疏谏/帝不纳/秉以病乞退/出为右扶风/
B.帝时微行/私过幸河南尹梁胤府舍/是日大风/拔树昼昏/秉因上疏谏/帝不纳/秉以病乞退/出为右扶风/
C.帝时微行/私过幸河南尹梁胤府舍/是日大风拔树/昼昏/秉因上疏谏/帝不纳秉/以病乞退出/为右扶风/
D.帝时微行/私过幸河南尹梁胤府舍/是日大风拔树/昼昏/秉因上疏谏/帝不纳/秉以病乞退/出为右扶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千石:指古代官吏按品级而定的俸禄,因汉郡守俸禄为两千石,故又为郡守的通称。
B.公车: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本文“公车”特指用公家车马接杨秉和韦著进京。
C.郡国:在汉代郡直属朝廷,国是诸侯王的封地,都是郡一级的行政区划,所以“郡”“国”并称。
D.《春秋》由孔子修订而成,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也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秉为官自律,凭借廉洁著称。做刺史时,他按理政天数领取俸禄,多余的上交国库;以前的属吏送钱到家,他紧闭大门,拒不接受。
B.杨秉敢于谏诤,反对贪污腐化。他曾两次上疏,检举南阳太守张彪中饱私囊、卖官鬻爵;后又弹劾益州刺史侯参侵吞公款,搜刮民财。
C.杨秉嫉恶如仇,打击富官势力。面对宦官专权,他除与司空周景上疏劾奏外,还揭发燕瑗等五十余人的罪行,最终使他们得到严惩。
D.杨秉儒学深厚,进谏引经据典。杨秉博览经传,通晓《京氏易》,在参奏侯览时,他让属官援引《春秋》与尚书争辩,使其理屈辞穷。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白马令李云以谏受罪,秉争之不能得,坐免官,归田里。
(2)传曰:“除君之恶,唯力是视。”汉世故事,三公之职无所不统。
15、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做粥从种稻子开始,酿酱油从种黄豆开始,缫丝刺绣,竹制沙发,活字印刷……在近四年发布的视频中,一袭古装的网络红人、美食视频博主李子柒呈现了中国人真实、古朴的传统生活,被誉为“东方美食生活家”。山风轻抚,泉水叮咚,天然宁静的画面和她的劳作,一同构筑了屏幕另一端的观看者们所向往的生活。 “把生活过成诗”的李子柒发布的短视频,在在国内全网播放量就已经以十亿计,并在国外视频网站爆红,激起许多国家的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新华高级中学高三学生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了解了李子柒现象后,你有许多想法要跟她交流。请你给“李子柒”写一封信。
②写一篇“李子柒现象之我见”主题班会的演讲稿。
③针对李子爆红现象,为校报写篇时评。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